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克麦赖夫-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为孩子而令那三种小动物处于极度危险之境,而且小孩子内心中的枷锁是不是老和尚所赋与的呢?人生有罪恶不可怕,但生要为罪恶买单才是人的悲剧根源。

  小孩子就这样带着枷锁步入了青年时代,生命也开始丰富了,于是女人也出现了。女人如老虎,对于和尚而言这是千真万确的,但老虎是可爱的,于是夏季的火热在这个小和尚身上体现了出来。情欲是人之常情,但也是毒药,这是老和尚的观点,于是,小和尚在饮毒。一次次的缠绵令他不能自拔,人生最原始的冲动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也许人生就是罪恶的,情欲是不是罪恶的这部分呢,这到底是不是一种原罪,与生俱来的,佛法虽然无边,但却还是无能为力,小和尚走了,其实他是跳出了与生俱来的那种罪恶,脱离了老和尚在他幼小时就赋与的一部枷锁。此时的小和尚是一个人,一个正常的,带着原罪,却不以为罪恶的人。人在年青的时候,在如火的夏日的时候都会这样的。

  秋季肃杀,多少有些冷寂的感觉,如果再犯有杀孽,那么这个秋季则是人生的悲哀。小和尚回来了,带着尘世的罪恶回来了。在修行的世界中,其实是没有杀戮这个罪恶的,杀戮这种罪恶只能存在于尘世,若要修行则必须化掉尘世的罪恶,所以当我们总会记得《少林寺》中的那些戒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是对和尚而言的戒规,是化掉尘世的一种形式与手段,而不是修行世界中的法则。于是,戒规与惩罚在这里变得极度苍白,只有真正的修行才能化掉罪恶本身。在影片中,秋季部分才真正体显了修行的力量,于是,当佛经经过凶刀的刻划时,当爆燥在这种苦行中得以平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老和尚的修行之道。

  纵观这三季,实际是一个连续的命题,即人生之有罪,人生之犯罪到人生之赎罪。

  老和尚死去了,化为灵蛇,化作舍利,于是冬天来了,小和尚终于变成了老和尚,在灵蛇在舍利的指引下,他才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人生,无论你是不是和尚,永远是尘世的,这是勿庸置疑的,只有抛弃尘世进入修行才不再有人生之罪恶,小和尚经过一道轮回终于悟道了。如苦行僧一般,他在冰雪之中净化自己,此时与秋之赎罪无关了,只是一种超越,对人生本身的超越。但命运之轮永不歇止,一个孩子来到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和尚仿佛看到了自己,其实这是对他修行的一种考验,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死去的女人始终没有真面目,反倒是佛的形象历历在目,修行的目的在这个瞬间得到了顿悟,原来修行本身就是死亡,就是抛弃尘世的生命,在尘世的死亡中得到最大的涅磐。于是,和尚费尽千幸万苦将佛像送到了最至高无尚之处,人生便在他的目光中演绎着。此时回过头来再看老和尚当初的教育,小鱼,青蛙与蛇的命运如此之悲,但这是一种罪恶,是无法阻止的,是人生必须背负的,所以,老和尚只是将这个事实告诉了小和尚。残忍吗?这是一种无奈,冷血吗?这是一种宿命。此时,我们看到了老和尚圆寂后虽然留下了得道的象征舍利,但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化身,那个冷血动物蛇。于是,修行面对尘世的冷酷便不言而喻了。

  导演通过这个四季人生的暗喻其实并没有讲述类似于佛法无边的深奥主题,相反,佛法在这里变得十分地无奈十分地冷漠,它虽然高高在上,但它却无法化解尘世的罪恶,它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借着朝阳俯览人间,如此而已。

  当这境界的景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当这无为的清静被尘世的罪恶所搅动的时候,我们只能对人生之罪恶而感叹,其力量是如此地强大,即便是无边的佛法也只能听这任之。于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小和尚的举动变得更加残忍,更加可怕。

  导演是悲观的,没有任何怜悯与救赎,对人生的彻悟显然实际得近似于残酷,但这就是事实,难道不是吗?再好的修行也是跳离人生之外的,与罪恶无关,更不能化解罪恶。生命是罪恶的载体,而轮回的恰恰是这个罪恶的生命。

  韩兮

  2006…11…28于通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野兽之都》:命运,友谊,爱情?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最不金基德的影片了,虽然冻死的鳗鱼,还有准*(萝拉的舞女身份)这些依旧是金基德影片中的元素,但相比起他诡异而无理性的故事结构及人物动机,这部影片看起来要显得常规了许多。

  影片虽然涉及到爱情的问题,但最主要的笔墨还是放在了洪山与青海的友情上,这两个韩国人在法国的邂逅致使了故事的演绎,在这里似乎要强调一点,洪山的身份有些特殊,应该是北韩的一名逃兵,这个身份颇有些韩国导演的情结在里面。

  于是,北韩的逃兵与南韩的混混在异国见面了。

  青海是一名艺术家,或说有着艺术梦的年轻人,但生活让他只能做一些与偷鸡摸狗的事情,其实在艺术的早期,偷鸡摸狗一直是那些流浪艺术家所从事的一种职业,笔者在此对其表示深切的同情与认可,毕竟这种行为虽然可恶,但罪不致死。

  而这个时候,洪山来了。两个人的见面是由于青海偷窃了洪山的东西。

  在异国他乡,这样的一种相识方式注定了两个人的悲惨命运,于是,他们开始了卖艺生涯。不知道劈砖这种东西在法国是属于卖艺行为还是属于一种街头的行为艺术,但总之,基本上受到了法国人的尊重,这样的生活虽然难以致富,却可以维持自己的本色。而实际上,这是洪山来到法国之后最本份的,也是最受青海影响的一个举动。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为自己而活着,无论生活的状态如何。

  但当黑社会老大开始赏识洪山之后,他们两个人同时失去了自由。

  当然,虽然两个人失去了自由,但不可否认,两个人才真正的融进了法国那个异地的环境中,但有一点,他们是凭着自己本身融进去的,但根却绝不在于此。

  爱情开始彰显了,尤其是那个名叫考林的女子出现,她也如青海一样,是一个异国人,她的生存依靠着一个法国地痞,她融进了法国生活却不属于法国人。

  考林与青海的爱情很有行为艺术的特点,也许在整个故事中,导演也把这种爱情看得很行为甚至有些荒谬,于是被白色涂料沾满全身的女子成了青海心中对艺术的一种潜在向往,虽然他远离了艺术,不再画画,而是替黑社会老大卖命,但考林则是他内心中最实在最本质的追求,这与他想买下船做个画室的愿望是不谋而合的。

  相对于洪山来说,他的动机就是十分地简单了,生存,是他唯一的追求。虽然他对在火车上的那名女子有种内心的渴望,但这渴望更多地来自于一种关怀。做为逃兵的他,最缺乏的自然就是这样的关怀,而且到了法国之后,他并没有生存的目的,于是青海的突然出现才能够得到了洪山的认可。相对而言,洪山同样认可黑社会老大,因为他是一个生存的保证。

  因为考林的缘故,青海背叛了洪山。在这个时候,洪山对青海所表现出来的友谊几乎是令一帮法国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此时的问题是青山也是朝鲜人,这是唯一的理由。对于那些法国人来说,这种身处他乡的感受,他们是无法理解的。但由此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洪山骨子里的软弱,尤其比之青海,他这种软弱是可怕的。

  萝拉一直是洪山心中的幻想,但萝拉的生活也不如人意,尤其她所谓的爱情显得是那么地苍白,男友让她贩运毒品,而更主要的是,她是一个被父亲抛弃的人。萝拉的身份便显得十分地可疑了,她对男友的爱恋的动机也变得十分地模糊,与其说是一种爱情更不如说是一种寄托,爱错位了。一个法国人收留了萝拉,而萝拉也只是附属品而已。

  所以,当青海奉命杀掉了萝拉的男友之时,萝拉实际上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她的寄托,以为的爱情没有了,她同样陷入一种孤独中。

  考林的生活也不如意,那个法国人完全成了她的主宰,也因为她而敲诈着青海。于是,考林在受尽压迫之后终于反抗了,鳗鱼被冻僵了,便成为一个杀人武器。法国人用坚挺的鳗鱼抽打着考林的时候,里面是否暗含着一种被扭曲的两性关系,这不必细说。但当考林用鳗鱼刺入法国人的身体时,那不是考林的解脱,而是青海的胜利,终于,考林从名义上属于了青海。

  而此时的青海也变得更为强悍了,虽然他并不能打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但他的强悍的动务是考林所给与的。同样也是他内心中潜藏的艺术灵魂的张狂。

  是不是友谊永远无法抵得过爱情?青海在第二次背叛洪山的时候给出了答案。

  虽然洪山继续活了下来,但青海却等于放弃了考林,即放弃了他内心中的追求。在这个瞬间,青海的牺牲要远比洪山更大,如果洪山没有任何表示的话,青海恐怕也只能存活在酒体之中。

  但洪山却真的满足了青海内心的东西,那个头像,还有船上画室,这两样都是拯救青海灵魂的东西,虽然前者好似为了青海的爱情,但那种纯白的无暇的则是青海一颗心的重塑。

  此时的两个人应该说是真正地达到了一种友谊的最高峰,但事实上,身在异国的他们却无法摆脱自己因为错步造成的后果。

  洪水的心软令黑社会老大的手下将两个人扔进了海中。影片演到此时,可以结束了,因为这就是命运,身在异国无法摆脱的命运,十分正常也在情理之中。

  但命运是什么?是自己写出来的,导演并没有在命运的结点上终结影片,青海与洪山奇迹般的逃脱了。当两个人正想着好好地生活下去的时候,萝拉扣动了扳机,而原因只在于青海杀死萝拉男友时送给洪山的那块手表。

  萝拉因为失去了依靠而进行报复,她如行尸走肉一样完成了自己似乎应该做的事情,她始终没有真正体会到爱情,却因为自以为是的爱情而杀人。她杀过人之后,其实她也等于死去了。

  而关于洪山与青海的死则更为可怕,他们是死于友情,当洪山接过青海送给他的手表时,他十分地高兴,但却想不到这代表着友情的东西却预示着生命的终结,也预示着他心中对萝拉爱恋的终结。

  而此时的考林拿着那个人头继续着行为艺术的表演,是一种赎罪还是一种存在?

  但纵观整部影片,青海对考林的爱情(实际上是对内心的追求)是源动力,成功了,而洪山与青海的友情则是行为动力,也成功了,而萝拉的命运却是无助的,也是最后整部影片的结点。

  爱情+友情<;无助的命运。

  其实这个公式并不存在,因为它们不是一个主体,但如果说这个主体只是这群类似的人呢?在不涉及个体的情况下,这样的公式存在自然有其道理。

  韩兮

  2006…10…16于通州。 最好的txt下载网

《洗澡》:上善若水

  《洗澡》影片的主旨便在于“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在此,就影片中关于水的电影表现手法作一初步分析。

  不可否认,本片由于情节简单,投资也比较小,尤其所涉及的场景主要在于澡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所以,水是作为主要道具而出现的。而作者也特意通过一些反复性及对比性的镜头来强调水的内涵,同时也加深了对水的认识,这是一种画面的传达,在无形中也表意了作者所要阐述的问题。

  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二民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即手持水笼头举过头顶,让喷出的水从天而降。在影片中,二民的这个举动反复出现达到五六次之多。这样,就使观众的视觉记忆得到了强化,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镜头时也许会以为作为二民这样的弱智,这样的形为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行为,只会引起观众对二民这个人物可爱之处的发现。但随着影片的深入,这个镜头反复强调地出现,这就不能不引起观众的思考。二民的弱智角色恰好可以使导演利用仿佛是现实的手法来拍摄这个具有表意特征的画面。我们大概都能理解,本片主要是在表现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文化中水是无形无声而又无为的,这是中国民间的处世哲学,源自于中国古老的道家学派。这种无为中的有为,无意识的亲情与温情恰是导演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的提炼。因此,这个镜头就是要说明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实际即代表中国文化的高于一切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