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问号:变局与布局-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强金融监管以重建信任
  在峰会公报中,对于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的内容成为重中之重。目前金融业面临重大衰退,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当前形势分析,在重建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任情绪以前,经济信心不会得以恢复。
  公报提出:“各国将采取行动为未来的金融业建立更加强有力的、更加具有全球一致性的监管框架,从而对可持续性的全球增长形成支撑,为企业和个人的需求服务。”
  目前,所有人都同意确保在本国推行强有力的监管系统,并且还同意建立更加具有一致性和系统性的跨国合作,创立全球金融系统所需的、通过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的高标准监管框架。
  不过,加强金融监管必须要促进经济繁荣、体制完善和提高透明度;能抵御波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能缩小而非放大金融和经济周期;能降低经济对不适当的风险融资来源的依赖性;以及能阻止过度的冒险活动。
  作为监管机构,必须保护个人消费者和投资者、扶持市场纪律、避免对其他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减少“监管套利”的范围、支持竞争和动力、以及跟上市场创新的步伐。
  为此,各国在本次会议结束后发表了一项声明,加强金融体系。对如下几点达成了一致意见:1、建立一个新的金融稳定工作组(FSB),作为金融稳定论坛(FSF)的继任者,这个工作组包括所有20国集团的国家,FSF 成员,西班牙和欧盟委员会。FSB 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以警惕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并提出必要的以解决方案。2、重塑监管体系以使各国官方能够鉴别并考虑到巨大的经济风险。3、加强对所有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与监督。这里首先应包括对重要的对冲基金的监督与监管。签署实施FSF苛刻的有关支付和补偿的新原则,以支持所有公司的可持续补偿计划和公司对社会采取负责任的态度。4、一旦确认经济将要复苏,就应改善银行系统资金的质量、数量和可持续性。未来,所制定的秩序必须要防止过度的杠杆作用,并在繁荣时期建立资源利用作为缓冲工具。5、采取行动抵抗不合作行为,包括避税。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
  当今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起源于1944年在美国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世界经济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两大机构应运而生。作为对当时国际经济格局的反映,这两个机构几乎完全为美国和欧洲所主导。
  但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美欧虽然仍占重要地位,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重要性与日俱增。正如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14日的会后所言:“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像是世界过去60年来从未改变。”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目的是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独自面对,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在应对危机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金砖四国”财长在会议期间共同表示,必须重新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和对该组织的要求等,以使该组织适应新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此前已讨论过的改革建议包括:应尽快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国际金融机构内部治理解构,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应对救助机制;提高国际金融机构切实履行职责的能力等。

1、G20与会国作出六项承诺(4)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增加它们的话语权,从而扩大这两个机构的代表性和合法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的投票权重从%降为%,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重则从%上升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的优势仍相当明显,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改变这些机构领导人的产生办法。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人选则由欧洲国家决定。针对这一点,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14日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和基于表现的遴选过程”。
  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显示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弊端。只有对这一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并避免类似的危机今后再次上演,这既是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在14日的会议上达成的一项重要共识,也是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大势所趋。
  除了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令其适应全球化的新挑战,大家都同意在关于促进经济活动可持续性的一些关键价值和原则上达成一项全球共识。支持就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形成一个宪章,并就此在下一次会议上作进一步讨论。我们注意到其他一些论坛已经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对经济活动可持续性问题的宪章做进一步研讨。
  公报中还提出:“各国与会领导人都赞同国际金融机构的首脑和高级领导层一定要履行一个公开、透明的选举过程;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我们要求会议主席与G20财长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向大家报告,以期为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进行深入改革。”
  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全球贸易和投资
  世界贸易增长的繁华景气已经支撑了近半个世纪。但如今它所呈现的是25年来首次的衰退。滋生的保护主义者恶化了需求的下降和贸易信贷的萎缩,重振世界经济和投资对全球发展是关键的,我们不能重复以往所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错误。
  所以峰会公报中再次重申在华盛顿许下的承诺:“不得针对投资或商品及服务贸易设置新的障碍,不对出口施加新的限制,不得推行违背世贸组织(WTO)规则的措施来刺激出口。此外,我们将立即行动纠正已采取的这一类措施。我们决定将上述承诺的期限延长至2010年结束。”
  公报说,二十国集团成员将尽最大努力避免使国内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支持金融部门的政策)对贸易和投资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将避免任何构成金融保护主义的措施,特别是限制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的措施。
  公报说,二十国集团成员将迅速向世贸组织通报任何上述贸易限制措施,它们还呼吁世贸组织和其他相关国际组织就各国遵守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并按季度发表公开报告。
  公报说,各国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促进贸易和投资,同时承诺在今后两年通过出口信贷、投资机构和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25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支持。
  公报说,二十国集团各成员仍致力于结束多哈回合谈判,达成一项宏大、平衡的世界贸易协议,而且认为这是一项紧迫任务,各国承诺将在现有进展的基础上推动多哈回合目标的实现。
  确保公平和可持续再生
  世界需要快速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展开可持续再生,在本次峰会会议公报中,我们也看到关于这方面的意见,公报说,我们决心不能仅恢复经济的成长,我们还必须为一个公平和可持续的世界经济奠定基础。我们已经意识到,当前这场危机对最贫穷国家的冲击过重,我们共同负有减轻本次危机对社会影响的责任,以求将危机对全球发展潜力的长期破坏降至最低限度。
  公报中还重申各国在千年发展目标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承诺,各国将一直致力于履行各自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承诺,其中包括促进贸易援助、债务减免及格伦伊格斯(Gleneagles)会议上做出的承诺,特别是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承诺。
  公报说,各国也已承诺采取的行动和已做出的决定将提供500亿美元来支持低收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促进贸易和安全发展,这是在危机中显着加大对低收入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扶持力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各国正在为最贫穷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可利用的资源,其中包括通过对长期食品安全项目进行投资,以及通过向世界银行的脆弱性架构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危机机构和快速社会反应基金)进行的自发的双边捐赠;
  他们也已决定借助新的收入模式——即动用IMF出售黄金所产生的更多资源和结余资金在未来2至3年中为最贫穷国家再提供60亿美元的形式灵活的特惠贷款,呼吁IMF在春季会议上就此拿出切实的计划。
  他们已同意对《偿债能力架构》的灵活性进行再评估,大家呼吁IMF和世行在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IMFC)和发展委员会的年会上就此作出通报,呼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建立一个有效机制,监控当前危机对最贫穷和最脆弱国家的影响,呼吁联合国协同其他国际组织,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对金融危机在最贫穷国家和最易受危机侵害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实行有效监控。
  公报中重申在化解气候不可逆变化威胁方面的承诺,其依据是各国负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各国将致力于在2009年12月于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达成协议。
   。。

2、确立六大原则措施(1)
在此次峰会中,除了在公报中体现了六项承诺,还确立了六大原则性措施。如下:第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第二,加强国家金融监管;第三,制裁避税天堂;第四,IFM改革;第五,帮助发展中国家;第六,新经济刺激计划。这六原则措施成为峰会的成果展现于众人眼前。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对贸易保护主义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一针催化剂。近一时期,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一些国家自危、自利、自保倾向抬头。有识之士为此感到忧虑,呼吁各国在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时,一定要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孤立主义的历史重演。
  历次全球经济危机往往都伴随着贸易争端的高发。1930年美国政府大范围提高关税,引发了全球范围报复性贸易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主要国家放任货币贬值以扩大出口的作法引发了贸易摩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件明显增多。
  当前,金融危机已蔓延到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各国工厂倒闭剧增,失业率上升,政治压力和社会问题接踵而至。越来越多国家以“经济安全”和保护本国虚弱产业为由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阻挠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企业出口。
  贸易保护主义不同于正当的贸易保护措施,它是对多边贸易规则中救济措施的滥用。从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到技术性贸易壁垒、行业标准等,以及产业保护主义,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隐蔽性更强。在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即使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措施也应慎用,这已成为各国共识。在2008年11月举行的G20金融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同声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在未来一年内,避免设置新的贸易和投资壁垒。年底的APEC领导人会议和今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再次发出了反对保护主义强音。
  G20会后发表的声明称,重振世界贸易和投资对恢复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为了避免重犯过去的保护主义错误,与会领导人重申在去年11月份华盛顿峰会上所做出的承诺,即不设置任何新的投资或贸易壁垒,不采取任何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不实行任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出口刺激措施,同时也将迅速纠正任何此类措施,与会领导人还表示把这一承诺延长至2010年。
  财政部金融事务部长史蒂芬·蒂姆斯指出:“我们不想重蹈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的覆辙。那些已经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将被‘点名批评’。”
  4月2日上午,就在G20的领导人为达成峰会最“调和”的结果而闭门磋商时,大会媒体中心里最活跃的就数东道主英国的几位大臣和部长了。从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国际发展事务大臣道格拉斯,到财政部金融事务部长史蒂芬·蒂姆斯,个个都在新闻发布会上高姿态地表达了他们对这次峰会的乐观。财政大臣达林更是在会议间隙,对媒体透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获增资的消息。
  达林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