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绝,已无法与敌军相持。新立屯、大兴站、昂昂溪等阵地先后失守。权衡利弊,马占山决定放弃齐齐哈尔,将主力撤往海伦。
在势必后退时,马占山亲临前沿,以手枪队为前导,向敌人发起反攻。三间房虽然失而复得,但相邻的阵地又相继失守,日军以包围之势步步紧逼上来,开始向省城推进。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扑过来要记者的冰糖的战士们,真似小孩一样。”
(在齐齐哈尔 井冢特派员20日发)
19日夜,在齐齐哈尔南大营、北大营,得到了相隔三天来的休息和床上睡眠的我方某联队隶属部队的各部队将士们,恢复了疲劳,参加了在20日午后1时开始的城内大进军,士气昂扬。
在同一期号外上发出的报道中,一篇渲染“士气昂扬”,而在另一篇幅中,却感叹无可奈何的苦恼。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激烈的寒冷比顽强敌人更使人苦恼,遭受饥饿、疲劳、睡魔侵扰,引人落泪的我军之艰苦。”
这样与敌人与困难边打边走的急迫击,无奈出现多数战士们掉队。最可叹的是满洲无人旷野里在战斗中的掉队者,结成坚冰的冻土一望无际,摸不着方向,找不到本队和友军的去向,寒气逼人,没有食物。残兵败将四面八方随时出没,一旦叫他们发现,极度饥饿和疲劳的掉队者的命运是只有惨杀一条。
浩然正气系兴衰(2)
11月19日晨,马占山挥泪从省城北门退出。
当日下午,齐齐哈尔沦陷,同日,日军就建立了以张景惠为省长的伪政权。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在齐齐哈尔21日木下特派员发)
(由航空信奉天经由)
日军进城的19日,城内外的民家紧闭门户,路上无人行走,如是废墟;但我军入城后,在城外南大营不外出,也没有枪声,市民们安心下来,从正午开始城内外气氛活跃起来。午后2时,我一万军队进入城内行军时,有的挂日本旗,有的挂“欢迎”的金箔招牌等表示信赖,20日晨,外国报社记者也涌来,在师团司令部柴山少佐向导下,巡视市内,除了没有汽车,服务水平差等发了牢骚外,看城内外的墙壁没掉一块,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泄气了。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喋血的江桥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遭遇了九一八以来大规模的抵抗。宁愿成为同胞脚下的一把尘土,也不做压迫者戒指上的宝石。马占山率孤军捍卫国土,弹尽援绝退守克山,江桥抗战虽败犹荣。
东北爱国军抗敌御侮的澎湃大潮,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压抑的心头,为之一震,万众景仰。
今天,嫩江依旧平静流淌,当年木头搭建的江桥已踪迹难觅,后来日本人所建的江桥也只剩下几个桥墩,取而代之的是,一架崭新的铁桥横跨在嫩江之上。
在江桥抗战遗址,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面8个大字格外醒目:“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 想看书来
杀敌在林海雪原(1)
在降临的夜幕里,侵略者踏进了江城齐齐哈尔。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在齐齐哈尔21日木下特派员发)
(由航空信 奉天经由)
多门师团长准备在21日发布告,告知:日本军对于黑龙江军的攻击,击退之后进入了齐齐哈尔,日军只是除消灭当前敌人之外,无任何目的,即是对齐齐哈尔的内政及东支线,与外国的关系并不涉之,官民可以安心从业。
马占山率部开始了转移。撤退前,他接到了汉奸张景惠的电话。张景惠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他对马说:“无论如何,兵士先退,君不可退,留在省城,与日军从长计议。”马占山回答:“占山自信系一好男儿,绝不降日本;阁下如降日本,则人各有志,不必相强。”
11月20日,马占山率部到达克山县。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20日在齐齐哈尔 大泽特派员发)
大约等待一小时左右,幸亏在日本国内想见都见不到的,轻便铁路喀哒喀哒开车了。大家迅速上车,开往目的地齐齐哈尔,一看沿线到处有如长蛇一般的战壕和马占山军藏身的大洞穴,还有被炮弹劈开的榆树、白杨树枯木等使人可怕。在侧车窗能看到远处村庄,由于残兵放火,烧得通红,看近处顽强抵抗我军袭击的马占山军战士的尸骸,血淋淋地到处扔着,阴森极了,不久平安到达了齐齐哈尔车站。
马占山率军政两署和部队沿齐克路退却,行前已下令拆断了齐齐哈尔至泰安镇之间的路轨。日军果然随后追来,因路断受阻,只好另作打算。
日本人虽然占领了齐齐哈尔,但心有余悸。马占山虎威尚在,仍是心头之患。11月22日,马占山撤至海伦,部署阻敌的军事会议刚结束,前方传来情报,日军企图秘密袭击克山。
情报很准,马占山心中有数。风雪扑面的夜晚,配以炮队的3000多日军骑兵,悄悄推进而来。没料到,想偷袭的反倒被袭击。设埋在山林里的抗日军的骑兵,当地民团和军警,半路上突然杀出,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刚一接触便且战且退。
日军初尝林海雪原中暗藏的杀机,不得不中止了马上进攻的打算,待机而动。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在齐齐哈尔21日木下特派员发)
(由航空信奉天经由)
“马占山去何处?”这是全###举国的话题。北满的不知名的乡村武士,在9月19日以来,以我军为对手,在大兴附近交战,再战三间房,这件事对全###的青年们刺激很大,据20日某方面的消息,从上海、北平、南京、奉天等主要城市是不用说,从偏僻的农村也打来激励的电报,事到如今,不能退出与我军的关键决战。因此在16日的当天,自己骑马打头阵,当总指挥官,筑成了蜿蜒五里之长的三层堡垒,在###军里来说执行了珍奇的作战妙法。
在利用双方对峙的时机,马占山在抓紧时机扩充、训练抗日武装。他致力补充和整顿政府军队,却没有忘却增强地方的抗日力量。还是在江桥抗敌最激烈的关头,马占山就预想到,日后如无民间武装补充,便不会有抗日的根基。海伦抗日政府成立后,马占山一再电令各县火速组织保卫团,并委派省政府官员到各县实地查视。他还派部队将一部分军械和弹药,秘密送往克山和拜伦存储,交给地方保卫团。
在退守三间房后,马占山便电令各县火速组织保卫团。
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具有远见的措施,不失为有识之举。原来的东北军部队由于战斗减员,以及一些军官率部投敌,已经所剩无几,如不组织民间武装来补充,就更加不利抗日。后来马占山所统率的抗日军队的主体,正是这些保卫团和义勇军,成为了黑龙江地区主要的抗战力量。
退守海伦后,马占山的心境更加孤寂。他不止一次地恳请国民政府发兵支持,得到的回答却总是“静候中央命令”一类的空话。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对马占山的军事威胁和政治诱降却在一天比一天加紧。马占山,这位风云战将,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处境。在复杂的局面下,马占山的思想发生了动摇。
12月6日,可惜的很,马占山这位江桥抗战的英雄,组织抗日武装的功勋,竟在日军的威胁和诱骗下,由海伦赴哈尔滨,会见张景惠等人,双方取得“谅解”。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七年一月二日
“黑龙江独立,张景惠宣言。”(哈尔滨特电1日发)
张景惠按着原先的计划,在1日发表了独立宣言通电。大要内容如下:黑龙江事变后马占山率兵移居海伦,黑龙江省的防备成了空虚,政务停顿,商民陷入了涂炭之苦,恳求张景惠接收省政务。首先容纳黑龙江省代表的请求,让英顺赴齐齐哈尔维持治安,但是12月3日黑龙江省绅商民各界,向我恳求速去齐齐哈尔主宰一切。景惠自认为不能担负其重任,但是此后黑龙江省各团体代表,屡次来到哈尔滨说,政务的荒废及人民的困境看不下去,请求让我去齐齐哈尔掌握政务。因此本1月1日起,暂时景惠自己兼任黑龙江省最高政权,按着奉天,吉林两省的现行办法,来处理政务。
杀敌在林海雪原(2)
1932年1月13日,马占山向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出通电,表露了自己“相机应付”的念头,实际上就是准备与敌人妥协。
2月10日,马占山亲自到哈尔滨与日军多门师团长进行了会面,双方进行了讨价还价。
2月16日,马占山赴沈阳参加所谓的“四巨头”会议,即筹建伪满洲国的会议,与张景惠、臧式毅、熙洽三位汉奸坐到了一起。归返后却带着卫队和省军政两署的官员们,虽说他没有在起草的“建国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他在齐齐哈尔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一职。3月9日还参加了在长春开场的伪满洲国成立典礼并被委任为伪满陆军部总长。
马占山妥协变节的消息一经传出,全国舆论大哗。各地纷纷来电责问,有的商人向他索还当初捐赠的款项,因仰慕他江桥抗战应时而创的名牌香烟“马占山”,即刻滞销、停产。
对马占山情绪最为激烈的,还属当日支持他喋血江桥抗战的同僚和部属。军署参谋长谢珂愤然出走,一批耻于同流合污的军官也不辞而别,各县保安队纷纷宣布脱离马占山。他青睐的亲信李海青和张锡武,同时分道扬镳。李海青毅然率队越过松花江冰面,含怨南下,进入吉林的扶余境内,向中东路沿线靠近。
马占山,忍受着内心的巨大煎熬。寄人篱下的日子,他卧薪尝胆。
后人对马占山当年“出走”,评述时,曾公允谈到他还断然拒绝“满铁”购买呼海铁路路权,甚至利用伪省长的身份筹集军费和军需物资,秘密运往黑河等地准备再行抗日等,但是,评论马将军与日本人妥协,涉及人格所累,也不算无稽。
告别黑土地的悲壮(1)
北疆的4月,冰雪初融。在日本人逐渐放松警惕之时,马占山起兵反正。此前,他将钱款、重要物资和军马三百匹悄悄运走。
4月2日午夜。马占山率卫队潜出省城,乘夜色“金蝉脱壳”,于7日抵达黑河。马占山为了免除与敌以死相搏的后顾之忧,破釜沉舟地做出了一个生离死别的抉择:遣散妻、毁家纾难,以表抗日决心。是时,天性刚烈的马占山不为所动不顾家眷们的哀求,厉声喝道:“如不走者,即当去死!”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在黑河,马占山着手重新组织抗日省政府,成立了黑龙江省抗日救国军总司令部。为补充部队给养,他变卖了家产。
救国军曾在松浦镇与敌大战一场。这是马占山重返抗日杀敌战场的第一仗。松浦镇战事正酣时,抗日救国军的所在地黑河,举行了出征誓师大会。众将士呼声震,慷慨悲歌,誓死共赴国难。
5月14日,他在黑河誓师,官兵们慷慨悲歌、欢呼雷动,发誓破釜沉舟、痛击日寇。
5月15日,马占山在“扫荡丑类,还我山河”的通电声中,率队出征。
28日到达海伦前线。
在救国军阻击敌人的枪炮声中,马占山会晤了国联调查团的随行记者,用亲身经历,揭露了伪满洲国成立的内幕,表达了中国军民誓死抗敌御侮的决心。
6月初开始,抗日救国军四处活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频繁地打击敌人,取得了可观的战果。在日军的追剿下,马占山突围转战兴安岭,在密林中辗转了50多天,以草根树皮充饥,马占山几度遇险。
马占山用自己的行动洗刷了身上的耻辱,再度赢得了国人的尊敬。
马占山传奇般的抗日经历,让东北抗战史变得厚重。
齐齐哈尔沦陷后,《大阪朝日新闻》号外刊登的消息掩饰不住狂妄的喜悦。朔风、冰雪、严寒相伴降临时,齐齐哈尔的机场还降落下伪满洲国的顾问坂垣征四郎。
坂垣心中惦记的,是海满地区的征服。
海满,是人们对海拉尔和满洲里的习惯称谓。
由于该地区毗邻苏联,关系复杂敏感,日本恐怕引起苏联干涉,暂时未敢用兵深入。率军驻守此地的是步兵第三旅旅长、呼伦贝尔警备司令兼哈满护路军司令苏炳文中将。他不但握有满海地区的军政大权,而且是黑龙江省的军政界要员。
苏炳文是辽宁新民人,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苏炳文不仅足智多谋,还善于带兵,深孚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