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九月十九日
“奉天城内是大混乱,响彻隆隆炮声”
(联合奉天19日发急报)
奉天城内,已进入了交战状态。城内大混乱,我官宪对城内及商埠地的日本人,下达了撤回命令。目前炮声隆隆的奉天站,我兵乘坐货车,出动北大营。
沈阳市内的军事机关、通讯机关、学校、社会团体都沦于敌手。
日军进入沈阳城后,暴行令人发指。
清晨时分,街头高悬日本旗,巷口张贴着宪兵队的布告。上午9时,日军在沈阳全城贴出以本庄繁名义发布的大布告,编造谎言,把挑起战争的责任推给了中国。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在城门和机关等要地。日军的兵车、炮队,在街道横冲直撞,日本浪人,耀武扬威地肆意抢掠,道路旁横卧着淌血的尸体。
沈阳,一片恐怖,一片混乱,经受了一场血与火的浩劫。
国难降临时的不抵抗命令(1)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的局势危如累卵,张学良忧心忡忡。这时他接到蒋介石的电报,约他去石家庄密谈。
9月12日,张学良抱病来到石家庄车站,听了张学良关于东北局势的汇报后,蒋介石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了,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只有提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临别时蒋介石又一再叮嘱:“汉卿,我们就是不抵抗主义!这是我说的,但是你不许对别人说这话是我蒋某人说的。”
东北易帜后,东北的一切外交事宜必须听命于南京政府,听命中央的思想,使张学良只能把蒋介石的这些不准抵抗的指示如实地传达下去。不准抵抗的命令如同紧箍咒,捆住了张学良,也麻痹了东北军。
9月18日张学良抱病邀请英国驻华公使兰普逊等友人,观看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宇宙锋》,60多年后,张学良却记得那晚观看的剧目叫《风筝误》。
看戏的原因,有材料说是为了赈济辽西水灾答谢有关人士募捐的义演,张学良还在演出前号召大家踊跃捐款。但时任张学良侍卫副官的刘余庆回忆:“为纪念东北军出兵关内、和平结束中原大战一周年。”
看戏的地点,也有中和剧院、新明戏院等不同说法,皆源自张学良身边人的回忆,然而这些细节已经不重要。
不论如何,张学良身在北平,远离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
晚10点半左右,副官向他报告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来电话,日军已占领北大营,张学良匆匆离开包厢,返回协和医院的病房。
9月19日凌晨1时,张学良在北平协和医院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应变对策。
但是,会后张学良向蒋介石和南京政府请示,蒋介石的回电竟说:“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置可也。”
张学良又派万福麟和鲍文樾赴南京请示对策,蒋介石亲口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告诉汉卿,现在他一切要听我的决定,万不可自作主张,千万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奉天旅长连恳请出阵,张学良给予激励。”
(北平特电27日发)
锦州危机的说法是###对国际联盟的宣传,但实际上也非常紧张,张学良连日命令在当地的荣臻等做好警备,关内的奉天军是极度紧张,26日有10余人的旅长连(同于一般师长),访问张学良请求出阵,对此学良用感激的口气演说“一切已派万福麟到南京,向蒋总司令作了请示,很快能知回答。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行动应当服从于中央的指挥,我的立场同各位旅长是一致的,只有了上官的命令,我本率先士兵,一马当先。”
万福麟可能是在27日晚6时坐飞机返回北平。
万福麟一行返回北平后,张学良又召集心腹商量时局,于学忠建议:在锦州奔丧的张作相和滞留北平的万福麟两位东北军副司令,应该各自返回吉林、黑龙江的防地,掌握部队。张学良说:“我现在正命荣臻担任这项任务。”
张学良想得太天真了。沈阳沦陷后,东北军第七旅在十几天之内撤退到锦州。
9月23日,张学良下令将东北军政中心西迁锦州,并指示军政两署:“一切问题由地方政府出面解决。”两署的实际工作,由辽宁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主持。
尔后,吉、黑两省也建立了抗日政权,与日本建立的伪政权相对抗。
10月中旬,第七旅撤退到北平郊区。与此同时,在辽宁的其他东北军部队除了降日外,也纷纷奉“不抵抗命令”,辗转入关。
张学良在给上海抗日救国会的电报中痛心疾首地说:“学良守土无方,罪行山积,许身为国,勿计其他,一息尚存,誓与日寇周旋,大敌当前,愿与共勉。”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七年一月四日
“催促三国干涉的张学良政权之阴谋活动”
(电通北平3日发)
张学良一方面让出了锦州,另一方面促动英、美、法三国,企图靠其干涉收回失地,秘密促动它。东北军首脑部相信实现的日子不远,没着慌。
但是,事态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发展,张学良寄希望的外交努力最终落空。不抵抗断送了整个东北,张学良也由此替蒋介石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罪名,受到各界舆论的奚落和谴责。
60年后张学良在对日本NHK记者谈话中坦然承认当初判断失误。
张学良说:“对九一八事变我判断错误了。之所以我后人骂我,国人骂我。我说你骂我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我是一点不服,不认这个账的,我没有错。可是你要骂我是封疆大吏,没把日本的情形看明白,那我承认。我为什么判断日本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他不利。我这个人是胆大妄为的,假如我真知道日本人要这么办,我当时可能,我跟日本人要拼的。”
但是,张学良1990年在台北却又对美籍学者唐德刚说:“九一八”,“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不能诿过于他人。我的过,就是我的过”。
事过60年后,张学良还替蒋介石背着这个骂名。
。 想看书来
国难降临时的不抵抗命令(2)
不管有多少条理由,张学良作为一个封疆大吏在敌人进家的时候,强盗入门的时候,拱手相让,怎么说都是难辞其咎,尽管张学良在此后幡然醒悟了,但九一八事变与他之间的瓜葛,永远如影随形。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了在满蒙的生命线
还在日本相当闭塞、落后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创造了秦汉雄风、大唐盛世,即使到了明代,还曾有三保太监下西洋的举世壮举。
中国的强盛,曾经令日本仰视。日本海盗袭扰中国海疆的年月,中国的文臣武将们以鄙夷的目光讥笑他们为“倭寇”。
然而,历史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斗转星移。日本通过变法维新,奇迹般地在东亚一隅勃然而起。
中国清王朝国力的日渐衰弱,无心留意日本的跃跃欲试,但中国这块“肥肉”,已经令其垂涎欲滴。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此后,日本与中国反目成仇。
这是一部以黩武扩张为根本出发点的侵略史,每一页稿纸上,都滴淌着中国人的鲜血。
武装侵略台湾、抢占琉球群岛、挑起甲午战争、逼华割地赔款……日本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强弱,在时间斗转中发生了惊人的易位。
19世纪末,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日趋嚣张。
在这种背景下,“大陆政策”的出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条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征服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国策”,字里行间充满着血腥的味道。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犯下了滔天罪行。单是在攻占旅顺后,进行了四天三夜惨绝人寰的杀戮。一丘黄土,埋葬了18000名冤魂。洗劫过后,全城仅幸存36名抬尸队员。
这就是天皇所标榜的“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巨大的胃口引起了其他帝国主义强盗的恐慌。
慑于实力所限,日本政府接受了俄、德、法三国的“劝告”,但却宣称“三国完全让步,对于中国一步不让”,清政府只得用白花花的3000万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
剜却心头肉,来补身上疮,沙俄自恃赎地有功,逼迫清政府同意在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并抢占大连、旅顺。
日本人心中记下了这笔账。整整等了十年,卧薪尝胆、扩军备战。1904年,日军满怀着贪婪愿望和复仇心理,不宣而战,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动了日俄战争。日本作为战胜国,不仅夺得了帝俄费尽心机得到的辽东半岛租借权,以及中东路长春至大连段的南满铁路,还雪上加霜地强迫中国开放了东北16个重要城镇,作为日本通商和居住的地方。
二十多年后,著名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旅顺大连》中饱含深情地写道:“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母亲,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七年一月三日
(在奉天3日大江特派员发)
如果真正做到安全和平的世界乐土,充分形成农、工、商业的经济发展之前,绝不能放松军队警备的力量。在满民众三千万,其保护第一要军队的力量。这次行动造成的光荣牺牲的将士人数相当多。其牺牲在某种意义上。比起日俄战争时更加尊贵。国民在这一点上,更加深感激,铭记在心。
九一八事变后,大阪朝日新闻号外直白地指出,将士们的“光荣牺牲”,是“尊贵的”,将使国民“加深感激”、“铭记在心”。按照这个逻辑,在侵略战争中献身的“勇士”们,倒成了值得纪念的英雄。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七年一月四日“思念皇军健斗的满洲进行曲。”
无论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那时候都有几首军歌制作。其中有表现国民和军队的如实的心情,有永久性,至今还在唱着。这次的满洲事变不是日支战争,但是为了死守在满蒙的生命线,皇军和日本国民一起站立,为国家形成一片,在紧张,这不叫战争也是战争,应当有个歌。
……
因此歌词并不是桌上的空想,在简单明了的句子中,渗透了真实感。另外,堀内氏的作曲,采取日本音乐阳旋音阶的爽朗,愉快的曲调,我相信,能代表日本国民进守大陆的决心。歌词如下,希望在各家庭、学校、###等时踊跃唱此歌。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再到九一八事变,时间间隔了30多年。但日本征服中国的野心,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并且不断地昭彰。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七年一月四日
满洲进行曲(歌词大意)
一、已往日俄战争时
埋入勇士遗骨地
抬头望见忠灵塔
鲜红血液染成的
夕阳映照塔身上
高高屹立旷野边
……
六、为了东洋保和平
我们献身埋地下
不惜牺牲为日本
关键保住生命线
八千万人同胞们
共同守好我权益
这首为九一八事变张目的《满洲进行曲》共有六段,仅择取歌词的第一、六段进行体味,就不难发现颂歌的主题:“不惜牺牲为日本,关键保住生命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完整机构显现事变野心
日俄战争后,日本为了巩固既得利益和进一步独霸东北,在东北境内建成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侵略机构。先后建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关东厅”、“关东军司令部”是三个维持掠夺和统治的大本营,此外还设立了“驻奉天总领事馆”等机构,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军事的三位一体。这些机构在推行“大陆政策”的战略目标上步调一致,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日本的侵略和扩张服务的。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三位一体”的一致性,在事实中清晰显现出来。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九月十九日
“总领事馆紧张,我军严戒周围”
(奉天特电18日发)
由于日支开战,奉天日本总领事馆进行了非常召集,时时刻刻到达本省的情报拍电报的同时,向各地领事馆通告开战,电示要求妥善处理。另外日支开战后,在其周围由我军做严戒。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实际上是日本外务省派驻中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