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自己开方-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牛膝3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并告诉他说:“这副药要早晚熬服。熬药的时候,您先用水把药泡上半小时,再加上300毫升水,放在火上煎40分钟左右,最后把火调小再煎15分钟就行了。”
  痛风多是由于热血遇冷导致的经络瘀阻所致。方子中的赤芍可以凉血、活血,白芍和甘草可以止痛,而川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可以说,这个方子治痛风的效果特别快。
  痛风是一种相当顽固的疾病,因此,药一定要坚持吃上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坚持吃了近两个月,病才完全治好。我们也因此成了朋友。后来,他经常介绍一些亲戚朋友来找我看病。前些天,我还问他这中间痛风犯过没有。他摇了摇头说:“一次也没有。”
  痛风朋友嘴馋了吃什么好
  患过痛风的人都知道,这类人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肉类,因为绝大部分肉类都含有诱使痛风发作的嘌呤。曾经有一个患有痛风的朋友向我诉说:“我只要稍微吃一点肉,痛风就犯。现在我跟出家的和尚没两样,已经好久没吃肉了。”
  痛风的朋友如果想吃肉了,可以先将肉用水煮上一遍,然后把汤倒掉,再进一步配菜烹调,这样就能食用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老是腰疼,该补肾了
症状:腰痛。
  用料:狗脊、川断、菟丝子各30克。
  方法:煎服。坚持喝一周就可以明显看出效果。
  穴位治疗法:经常按摩气海、关元、肾俞这几个穴位。
  气海和关元是护肾的“灵药”
  在门诊上,总会见到一些腰痛的中老年朋友。当我告诉他们说,如果把肾护好了,腰自然就不会有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中医典籍中有句经典的话叫“腰者肾之府”,这五个字的意思很简单,腰是肾脏的家,反过来就是说肾脏是腰的主人。
  古话说:“肾气一虚,腰必痛矣。”肾主骨生髓,如果肾精不足,骨的支撑力就会减弱,那么,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腰部。所以,护肾就要先护腰。
  说到护肾先护腰,有两个穴位就不能不提,那就是气海和关元。有人觉得穴位很难找,都感觉很神秘,其实,只要您用心,穴位是很容易找准的。而这两个穴位找起来更容易,因为它们是相邻的。您将手指并拢后放在肚脐的下方,大约两指处是气海穴、三指处就是关元穴了。
  我每天都会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按揉这两个穴位三五十次,自己感觉还是很有效的。这么多年了,我的腰也没跟我“叫过板”。
  有时候,门诊上的朋友会特别多,坐诊时间过长,我就会感觉腰部疼痛。但我知道,这并不是说我的腰有问题,因为这种疼痛只是暂时的。这个时候,我会花两三分钟时间,用手掌拍打背后的肾俞穴,每次拍打百十次,腰部的酸疼感很快就减轻了。
  其实,肾俞穴也不难找,它就在我们平常所扎的皮带和腰椎交叉处向上约四指的地方。经常拍打肾俞穴,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还可以保护腰部,简直是一举多得。
  补肾好方子
  狗脊、川断、菟丝子各30克,就可以起到壮腰、填精、补肾、强骨的作用了。
  ① 每天熬药的时候,先把药在水中泡上半小时,然后加入400毫升水;
  ② 待药汁熬成一半后,把药汁倒出来,再用同样的方法熬一次;
  ③ 把两次熬出来的药汁混在一起,每天早晚各喝200毫升。
  一般来讲,坚持喝一周就可以明显看出效果了。
  这个方子的药效是一个方面,另外,我还必须提一提中医里一个重要的药补食疗法——以形补形。就拿狗脊来说吧,狗脊一般生长在山脚下、沟边或是树林下阴的地方。中医认为它有壮腰、扶筋的功效。
  说到狗脊,大家看了会觉得它的名字很有意思,或者会误认为是狗的脊梁。其实,狗脊是一种草药,因为它看起来像狗的脊梁,所以人们称之为“狗脊”。中医上有种说法叫“以形补形”,就好比核桃仁比较像人的大脑,吃了可以补脑安神一样,狗脊也可以给人补益腰脊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用五灵脂和蒲黄治无名背疼,真灵
症状:背部不明原因疼痛、酸困、僵硬等。
  用料:五灵脂和蒲黄各10克。
  方法:将药材磨成末状,放入50毫升酽醋中熬成膏状,然后加入300毫升水,熬至150毫升即可。每天早晚服用。
  穴位治疗法:用大拇指指端沿脊柱两侧的夹脊穴从上到下点揉,次数根据患者的感觉而定。
  背痛虽然没有颈椎病、肩周炎那样多发,但也是一种常见病,在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
  背痛主要表现为背部不明原因疼痛、酸困、僵硬等,特别是在冬天,不少老人家还会出现背部发凉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背部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引起的。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治背疼的简单易学的方法,大家有空试一试。
  沿着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治背痛
  ① 您趴在床上,让家人沿着您的脊柱及两侧从上到下进行按揉,10次左右即可;
  ② 家人双手握拳,大拇指伸开,用大拇指指端沿脊柱两侧的夹脊穴从上到下点揉,次数根据您的感觉来定;
  ③ 拔火罐。您到卖健康用品的超市中去转一转,十有*都有卖火罐的,四五块钱一个,买上两三个回来就行了。有些人觉得没必要,那家里的水杯、玻璃瓶也行。拔火罐时要注意,瓶口一定要又厚又光滑,否则可能会划伤皮肤。
  您在点火入罐的时候,火苗只要在罐中晃几下即可。然后,您要快速地把火罐放在穴位上,这样,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了。在夹脊穴上走火罐时,您先在背上涂抹一点润滑液,这样效果会更好。
  说到夹脊穴,我觉得有必要多讲一讲它。因为它跟其他穴位不一样,不是一个或两个,而是两排共34个。因此,它是一系列穴位的统称。
  夹脊穴在哪儿呢?它位于脊柱两旁~1厘米处。内夹督脉,外临膀胱经。因此,它与诸脏腑的背俞穴相邻,五脏六腑之气均在此输转。由于督脉为“阳脉之都纲”,总督诸阳,因此,常按夹脊穴不仅可以治疗背痛,还可以调理脏腑,疏通经脉,可以说是通治阳气失常导致的疾病。
  失笑散,让您从此不背疼
  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个治背痛的方子。这就是出自《苏沈良方》的“失笑散”。
  ① 选五灵脂和蒲黄各10克,磨成末状;
  ② 放入50毫升酽醋中熬成膏状,再加入300毫升水,熬至150毫升。
  每天早晚服用,可以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每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的时候,都会碰到一个老人家整天拿个小木锤边走边敲背。在得知他是背痛时,我将这两个方法教给了他。一个月后,他已经把那个用了3年的小木锤给彻底丢弃了。
  

“药穴双调”, 老年退化性疼痛没了
症状1:疼痛部位相对固定,下午到夜间症状会加重,少数朋友会在局部出现蛋黄大的肿泡。
  用料:当归、熟地、赤芍、圆胡各15克,甘草10克。
  穴位治疗法:经常按摩气海、关元、血海、膈俞四个穴位。
  症状2:疼痛部位不固定,伴有肢体憋胀、困重等。
  用料:云苓、郁金、柴胡、白芍各12克,川芎、枳壳、香附各10 克,甘草、薄荷各6克。
  穴位治疗法:经常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
  请注意:两剂中草药都是用来煎服。每天早晚各喝150毫升。或用开水把药材泡30分钟,凉一会后用来泡脚。
  我看过一份医学报道,说现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约有80%的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会诱发慢性非恶性疼痛。门诊和生活中,我也经常会发现一些老年朋友长期被疼痛困扰,有的是已经疼了半年多了,有的甚至持续疼了好多年。很多人去医院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却什么原因也查不出来。
  什么是老年疼痛?它最具代表性的是关节痛、腿痛和背痛。40岁以后的中老年朋友多由于身体逐渐衰弱、气血不和,容易导致经络堵塞,筋脉失去滋养而引发疼痛。这就是中医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一般来讲,这种机体退化性疼痛多分为“血瘀”或“痰浊”两种。
  治疗血淤性疼痛请按气海、关元、血海、膈俞四大主穴
  步入中年后,人的脏器功能开始出现衰退,容易脾虚,从而导致体内气血运行缓慢,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堵滞,于是就产生了疼痛。这就好比黄河里的泥沙越积越多,水流就会越来越小,最后流不动,就停下了。但是,人体有一点不一样,当气血无法抵达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时,这些部位就会失去滋养,它就会以疼痛的方式表现出来,告诉我们这里出问题了。
  气滞血瘀性朋友的疼痛部位一般相对固定,但下午到夜间症状就会加重,少数人甚至还会在局部出现蛋黄大的肿泡。
  我在给这类朋友治疗时,多会让他们按摩气海、关元、血海、膈俞四大主穴(少部分人会再配上其它穴位),每个穴位按足100次,每天坚持。
  由于这四个穴位具有生发阳气、助血运行、通络止痛的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按摩一个星期后疼痛就会明显减轻。当然,这几个穴位可不是像在自己家里做小菜一样,是随便选择的。它们就像酒店里的“包桌”一样,是我精心搭配的。比如说气海具有运化水谷、通大便的作用,关元可以补元气,血海可以除气逆腹胀,膈俞有理气宽胸、活血通脉之效。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车,这四个穴位就相当于车的零部件。按摩气海就是为了保证各个线路的畅通,关元就是负责把汽油加满,按摩血海则是为了及时排除身体上的小毛病,膈俞则是统领大局、把好方向盘的这么一个部件。试想一下,如果一辆车在平时的保养过程中,这四方面都顾及到了的话,那很明显,这辆车的动力及寿命会比别的车要强和长。我们人体的保养也是一个道理。另外,定期艾灸这几个穴位,效果会更好。
  比古代名方“四物汤”效果更好的治血瘀的方子
  上次,我在一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做讲座,当我讲到老年疼痛的危害时,一些老人家听着听着就开始落泪。一位66岁的老大姐饱受疼痛折磨五六年了,几年里她四处求医都没有效。她说:“我的大腿敏感得要命,别人轻轻碰一下都受不了,就像骨头要折了一样。很多人都不相信,其实,用‘要命’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听完后,我给她开了一剂草药方,是根据古代的名方“四物汤”演变而来的。当归、熟地、赤芍、圆胡各15克,甘草10克。煎药的时候,您先把药泡上半小时,然后加入350毫升水,熬到药汁剩下约一半的时候,把药汁倒出来,再用同样的方法熬一遍。然后把两次熬的药汁混到一起,每天早晚各喝150毫升。或用开水把药材泡上半个小时,稍凉后把药材捞掉用来泡脚。
  这个方子出自“四物汤”,却又与它有差别,可以补血、和血,对治疗血瘀不畅效果非常好。
  经过穴位和草药治疗后,老大姐找到我说:“王大夫,我现腿不疼了,精气神儿也回来了!”
  治疗痰浊性疼痛请按丰隆、足三里、脾俞三大穴
  好多老年朋友由于年轻的时候忙于事业、平时活动较少,或者饮食不规律,日子久了,脾胃就受伤了。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减弱,这样,湿邪就聚集在身体的某处地方形成痰浊,身体的疼痛就开始了。
  因脾胃出问题导致的疼痛,部位一般是不固定的,多伴有肢体憋胀、困重等症状。我建议,对付这类疼痛,每天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大穴,各按100次。这三个穴位中,丰隆穴可以让四肢不再酸困疼痛,能够治标;脾俞可以健脾和胃,让人胃口大开,算是治本;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号称人体第一强壮大穴,可以说是人体毛病全照顾到了。
  古典名方——“温胆汤”演化而来的治痰浊的方子
  痰浊的时候,您可以用云苓、郁金、柴胡、白芍各12克,川芎、枳壳、香附各10克,甘草、薄荷各6克。加300毫升水熬服。药要熬两遍,每次均把药汁熬成约一半即可。然后把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早晚各喝150毫升。或用开水把药材泡上半个小时,稍凉后把药材捞掉用来泡脚。这个方子也是出自“名门”,是由古典名方“温胆汤”演变而来的。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大家,当老年朋友出现风湿病、关节痛等老年疼痛时,不要动不动就用激素。激素止痛的效果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它对人体的脏器伤害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