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齿相依的合作关系,这种感情是维系双方命运的精神纽带,超出了利益需求,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四是看原材料的转化速度,速度胜于规模,供应快,还要生产快、推向市场快、占领市场快等诸多快节奏的环节予以配合,才能释放出供应链的最大效益。换言之,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 。。
合作苛刻 给紧张的产业链埋下隐患(4)
在微利时代,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价值低端的企业,成本高低决定企业存亡。因此,如何控制成本,持续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成了企业制胜的关键。
成本是企业绩效的牛鼻子,成本水平是检测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成本控制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按照企业软实力理论,成本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即成本额度,成本还是一个质的标尺即成本价值。因此,成本是由量和质组成的。成本量体现的是硬实力,成本质蕴涵着软实力。综合来讲,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充满辩证法,说到深处,成本控制是一场实力博弈,表达了企业的价值取向。
从量上观,成本直接与效益挂钩,利润是成本额度的延伸,成本是试“金”石;从质上观,成本是支撑价值的根本,品质是成本价值的外显,成本是试“心”石。
成本控制并非一个简单的“降”或“砍”字所能达到。一则成本有极限,二则成本有心态。若是为了追求利润,过度降成本,很可能导致成本投入不足,伤及品质。因此,成本有条价值基准线,成本控制就是围绕基准线而展开,并演绎着成本量的上下波动。
成本量若在价值基准线之下,就说明成本不足,品质无法保证,比如以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生产成本,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影响、损害甚至危及相关利益者的问题,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这是恶性竞争所致。这个时候成本要充实要加强,这反映企业的诚信和责任,无论从合规还是道德操守来看,这是企业的生存底线。
成本量若在价值基准线之上,就说明质量过剩,资源存在浪费,比如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继续无止境地提升产品质量就可能造成成本浪费。这个时候成本要节约要毫不留情地砍,这反映企业的效能和效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
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一切要素成本趋涨,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个性也日渐趋同,企业要在窄缝中赢利,千方百计降成本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把握好降成本的分寸,保证成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就是一场成本量与成本质的战争。
“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中国奶业的诚信危机,这种靠质上作假赢得量胜的手段,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信誉,自葬前程。
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暴露的不仅是简单的质量问题,而是成本合作共赢的问题。换言之,在产业链合作中,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企业自己的成本控制,忽视相关合作者合理的利润回报,也就是足额的成本合作,比如过分压低对供应商的采购成本,虽然成本量控制住了,但最终成本质的防线却失控了,让企业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代价。这就是成本竞争直接导致血腥的成本量与成本质的战争。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从深层次分析,这是长期以来代工薄利催发的“低成本跳楼”。 代工企业一般靠贴牌生产,处于产品制造的价值低位,资源增值的空间很小,只能以廉价劳动力支撑低成本优势,从加工量上赚取利润总额。“低成本跳楼”已超出了物质形态上的成本量与成本质之争,上升到了利润与社会责任之争。
世界上没有永不枯竭的金矿,只有无形的软实力才能生生不息。成本量是硬实力,靠紧巴巴地节省成本所获得的利润,是硬利润;提升成本的价值含量是软实力,因价值创造创新而赢得的利润,是软利润。硬利润是暂时的,软利润是长期的。追求硬利润必然大开成本杀戒,不择手段,不计长远,轻则拆东墙补西墙,弄得捉襟见肘,苦力经营,重则伤筋动骨,伤及相关利益者,危及企业生存发展;追求软利润要视品质和价值为生命,工序虽繁不省人工,品位虽贵不减物力,用成本保证品质,用价值支撑成本,即使出现亏损,也阻挡不了企业持续赢利、基业长青的大势。
成本控制实际上是保证量与质的平衡。成本高压,利润紧迫,量与质的战争考验企业软实力!
竭泽而渔 付出更大的生存代价(1)
世界上没有永不枯竭的金矿,只有无形的软实力才能生生不息。靠软实力整合资源,并善于利用,企业就能以少赢多,持续发展。靠硬实力强占或抢占资源,企业可得一时之利,却毁了自己的万世基业,当然,这类企业压根儿就没考虑万世,以逞一时之强为痛快。
急功近利的“成本浮躁症”
蛋糕好吃,要慢慢吃。软实力的吃法,第一口垫底,第二口作为创作新蛋糕的成本。
——软实力“成”语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竭泽而渔”的典故告诉我们,企业不能为了眼下的功利而破坏自己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图一时的利益,可能只要付出一点点成本,可是,一旦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诚信、形象等遭到破坏,企业就要为后期的生存发展付出数倍于所获利润的代价。
美国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光着身子游泳。”中国的企业似乎正是这样,经济狂潮一经消退,夕阳下的沙滩上留下的,便是曾经喧闹一时、又瞬间烟消云散的朦胧足迹,这正是浮躁给中国企业所带来的一大致命伤。
茫茫宇宙,至诚无息;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地从过去走到现在,矢志不移地又由现在迈向未来,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那就是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宇宙万物所秉承的生命运动规则,我们称之为核心理念。核心理念的本质在于“道”。“道”者,乃规律、规则、规矩也。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企业生存发展靠的是核心理念。
一般来讲,企业理念并没有“对”与“错”的说法,只有顺“道”与逆“道”的做法。理念无“道”,就是企业随心所欲,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违背规律、规则、规矩办事,就会四处碰壁,举步维艰,长此下去,企业难逃衰败的厄运。理念有“道”,就是企业痴心不改,坚守自己的核心理念,遵循规律、规则、规矩办事,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企业就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像新疆德隆、郑州亚细亚、秦池酒业、三株口服液这样的企业,一段时间内扩张发展之迅猛、成绩之斐然是令人惊叹的,而其迅速的衰亡所造成巨大的反差又是令人记忆深刻的。
这样的流星谱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常见的,据统计: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500家企业,到今天很多已消失。
1990…2000年,近一半的世界最大企业从500家排名中退出。
在日本和欧洲,所有公司的平均寿命值在125年;40%的公司不到10年便夭折了,即便是大型公司,也很难维持40年。
在美国,平均有62%的公司存活不到5年,寿命超过20年的公司只占公司总数的10%,只有2%的公司能存活50年以上。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其原因有很多,比如美国LAND公司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世界上每倒闭1000家企业,可能有800家企业是决策失误造成的。而在这800家企业中又有650家是多元化所致,这说明经营理念出了问题,实际上这就是规律性。珠海的巨人集团,“脑黄金”让一部分人先聪明起来;可史玉柱环顾四周,凄然发现,身边从未有过一个所谓的“巨人集团”,而是一盘缺乏凝聚力的散沙。珠海“巨人大厦”被称为巨大的基坑。天津的大邱庄曾因经济上的暴发,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庄园”。可是禹作敏倡导 “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靠运气凭胆大,才是赚钱的高手;因为没有能力聚集文化精英,“庄园文化”最终衰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竭泽而渔 付出更大的生存代价(2)
“三株”失败后,总裁吴炳新发表了一份数百字的《吴炳新自白书》,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不错,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三株虽然认识到了利润的重要,却没有看到支撑利润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不唯利润而利润,企业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生态、保护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来获取公平合理的利润回报。可惜的是,三株错误地选择了一种竭泽而渔的实现方式,“以一个极端冷酷的、狂热的功利主义者,采取对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击和带有阴谋色彩的颠覆,在产品上的夸大无度”,结果不仅毁掉了自身,又破坏了整个保健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使企业失去了持续赢利的产业基础。
企业是有生命的,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自己长寿,能够基业长青。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而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核心理念中获得。只有那些符合社会规律和人性健康需求的核心理念,才会把企业逐步引上更加宽阔的成功之路。纵观那些优秀的百年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总能够保持一贯的核心理念,所以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学习创新,始终保持持续的赢利增长和竞争能力。
今天企业为什么迫切需要核心理念?美国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积11年心血写下的两部经典著作《从优秀走向卓越》和《基业长青》给我们提供了最权威的答案:只有坚持核心理念,企业才能从优秀走向卓越;只有坚持核心理念,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当企业只是一个团、一个师时,靠阵地战、运动战、歼灭战等,就能拥有自己的攻防优势;当企业要上台阶,有很多部队的时候,要打赢规模战、持久战,就必须要有核心理念。
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因为拥有并坚持自己的核心理念,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惠普公司(Hewlett-PacMrdl)、索尼公司(Sony)等企业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跨越数十年、上百年而长盛不衰,最终成为翘楚中的翘楚。因为不改自己的初衷,同仁堂、全聚德等百年老店所以能够历久弥香。
因为张瑞敏、柳传志、王石等一批企业家深谙核心理念之道,所以成就了像海尔、联想、万科等一批优秀企业,在21世纪的商海横流中共领风骚。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验证管理有效性的标准是总体经济绩效的提升。中国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多向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学习,树立正确务实的经营观,摒弃浮躁,张扬韧性,多些沉静,耐得住寂寞,注重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致力于营销思路的创新、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有效拓展等等,在踏踏实实和埋头苦干中发展壮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竭泽而渔 付出更大的生存代价(3)
“三低一高”的循环经济
循序渐进折射出软实力,付出的是小成本;大乱后回头大治则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软实力“成”语
1968年,美国学者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英国曾经有这样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称为“公地”),无偿向牧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