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范蠡传奇-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我不以为然,“你不是姓田吗,只要是田氏的族人就行了。”

  田豹心中不忍,便偷偷告诫几个跟他比较亲近的田氏族人,“子我要诛田氏,如不离去,恐大祸临头。”

  田氏族人纷纷转告,几个族人得知后去找田常,对他说:“听说子我要诛田氏,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先杀了子我。”

  田常开始还有些不相信,但禁不住族人的劝说,加上子我平日确实一直和他做对,便决定除去子我。

  但子我家中随从众多,不易下手。于是就趁子我去宫中的机会,田常兄弟四人带着部众乘车到宫中想杀子我。子我赶紧让人紧闭宫门,躲在宫里。

  齐简公正与嫔妃饮酒,听说田常带人攻击宫门,以为田常要作乱,便打算派兵攻打田常。太史子馀一向和田常亲近,就对简公说:“田常不敢做乱,只不过是想除掉要杀他的人。”简公才没有派兵,但是很生气,派人告诉田常,让他马上停止攻击。

  田常听说简公生气了,便让人停止攻门。但又怕监止借机陷害,自己反而被诛,正犹豫不决时,田子行对他说:“你这么害怕,是做不成大事的。”族人也纷纷附和。

  于是田常让部族继续攻击,子我的部族闻讯赶来反击,双方一场混战。子我终究寡不敌众,战败后逃亡,田氏部族便追杀子我,一部分田氏部族趁乱把监止也杀了。

  齐简公听说监止被杀,害怕自己也会被杀,就带着夫人逃亡了。田氏的族人闻讯后便去追击齐简公,在徐州抓住了他,害怕他重新即位后会实施报复,就杀了齐简公,简公在位仅四年。

  田常立简公的弟弟骜为国君,就是齐平公。自己任国相,终于大权独揽。

  田常又对此次立功的族人论功行赏,加上本来就施恩于百姓,因此齐国国内也很快安定下来。

  然而弑君毕竟是大罪,虽然国内没人敢提出要对他治罪,但难保诸候们不会联合起来*自己。当务之急是马上采取行动交好各国。于是他归还了以前被齐国侵占的鲁国、卫国的土地;又和晋国订约结盟,与吴国、越国也通使交好。结果没有一个诸候提出要*田常。

  田常定下心后,便想着如何能全面掌控齐国,他就对齐平公说:“赏赐给别人好处,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这种事请您来行使。刑罚别人,是每个人所厌恶的,就让臣来行使。”

  齐平公自然答应了,于是齐国的政事大权都归了田常。

  田常找各种理由把鲍氏、晏氏、监止和公族中其他强大的势力都诛杀了。而且让齐平公把齐国自安平以东至琅琊的土地都划给自己作为封邑,这样田常的封邑比齐平公享有的食邑还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十五
到了国都临淄,范蠡 决定先去拜见田常,于是派人到田府送上帖子和厚礼。

  田常对范蠡很有好感,听说范蠡来访,十分高兴,答应马上见面,并设宴款待范蠡。

  范蠡来到田府,田常亲自出门迎接,田府的仆人很少见田常这么看重客人,对范蠡当是刮目相看。

  范蠡见此时的田常与五年前已大不相同。当年田常在他父亲田乞面前显得沉稳低调,很少说话。如今却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仿佛整个齐国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两人见面后相互道贺,一阵寒喧后方进屋落座。

  闲话过后,田常对范蠡说:“年前听说大人率领越军大败吴军,还攻占了姑苏,弄得夫差狼狈不堪,他这“霸主”的面子可丢大了。哈哈哈,真是大快人心啊!”

  范蠡谦逊地回答:“上次打败吴军,主要是因为吴军劳师远征,士兵疲惫不堪,实属绕幸。”

  “能打败夫差,就说明你比他强。来,我敬大人一杯。”

  “谢相国夸奖!”范蠡也爽快的干了。

  “记得五年前大人说要联合齐晋对付吴国,我当时心里还想,越国连士兵都没有,还谈什么对付吴国。没想到这短短几年越国就神不知鬼不觉的练出了大批精兵,真是令人吃惊,不知大人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只不过将兵士藏在深山中偷偷训练罢了。再说越人对吴人怀有深仇大恨,所以打吴军特别来劲,不怕死。”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来,这夫差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好过喽。哈哈哈,来,我再敬大人一杯。”

  范蠡也举杯干了,见田常如此高兴,就趁机说到正题,“我此次来,就是想和田相大人商讨如何共同*吴国。”

  田常点点头说:“夫差这家伙很讨厌,这几年不断攻打齐国,还占了齐国的不少土地,我也正寻思着如何对付他。大人有此打算,正和我心意。”

  “我们越王也知道这几年吴国经常搔扰贵国及晋国,所以希望齐晋越三国修好,结成同盟,共同*吴国。”范蠡说。

  “三国结盟,这主意好是好,不过不知晋国愿不愿意?”

  范蠡知道齐晋两国关系甚好,如果齐国答应结盟,晋国想必也不会反对。见田常的脸色阴晴不定,知道他还没拿定主意。于是便说:“其实不管怎样,我们越王都是要*吴国的。到时也不需要你们两国出兵吴国,只是希望在吴军攻打你们时,你们能出兵牵制,然后我们再乘机出兵,攻其不备。”

  田常所顾忌的也正是让齐国出兵吴国,吴国多河汊,而齐军不善水战。听范蠡这么说,就再没有推辞的道理,于是便说:“不管晋国愿不愿意,我们齐王想必是一定会答应的。只要吴军来犯,我们当然要出兵。”

  “我还有个想法,如果吴军出兵攻齐,就让晋军出兵攻吴,吴军必然回师迎战晋军,然后晋国不战而退。齐军再假装攻吴,等吴军回师迎战时,齐军也不战而退。这样两国轮流出兵,让吴军疲与奔命,等他战斗力大减时再两国合击,一举而歼之。大人你看是否可行?”

  “哈哈,好计策,好计策!我看晋国也一定会同意的。”田常高兴地说。

  “只要你们能牵制吴国在北面的军队,我们越国的大军就可全力攻吴。灭吴后,我们会退还吴国所占齐国的全部土地。”

  “好,只要能灭吴,什么都好说。”田常痛快的答应,“大人深谋远虑,佩服!佩服!我敬大人一杯,祝大人早日灭吴!”

  “多谢大人!”范蠡见田常如此痛快的答应,也高兴地举杯。

  第二天,在田常的引荐下,范蠡拜见了齐平公,正式达成了两国结盟的意向。

  第三天,范蠡继续出访晋国,田常派卫队一直将他们护运到齐国边境。

四十六
范蠡一行离开齐国途经宋国的陶,看到这时物丰民富,甚是繁华。时近中午,他们便挑了一家生意兴隆的酒店进去。

  酒店已没有空桌,只有一张大桌旁独坐着一位年青公子,店里伙计甚是热情,问他们愿不愿和这位公子拼桌。范蠡见这位公子相貌俊朗,举止优雅,便有意结交,他对伙计点点头。伙计走过去和公子协商,公子抬头打量了范蠡他们一番,对伙计点点头,于是伙计走过来请范蠡他们过去就座。

  范蠡走过去对公子拱了拱手,说道:“我们自越国来,路过此地,打扰之处,敬请见谅。”

  “请坐。”公子还礼说道:“越国来此地的人甚少,能认识各位,不胜荣幸。不知应如何称呼?”

  “我叫范蠡,原是楚人,现在越国。”

  “原来是范大人,久仰大人贤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我叫呈颀,原是曹人。”

  “我看公子气宇轩昂,神采照人,很想和公子交个朋友,不知公子愿否?”范蠡拱了拱手说道。

  公子也拱手说道:“能和大人结交是呈岂的荣幸。”

  伙计在旁问范蠡要什么菜,公子对伙计挥挥手说:“今天我请客,把你们的拿手好菜尽管上来。”

  范蠡对公子说:“岂有让公子请客的道理,应该是我们请公子才对。”

  又对伙计说道:“你就按公子说的,有什么好菜尽管上来。”

  伙计答应着去了。

  那位公子对范蠡说:“范大人远道而来,让我略尽地主之谊,也是应该的。”

  范蠡说:“能相识就是缘分,谁请客都一样,这个不重要。”

  席间呈颀说了一些自己的身世。陶原本是曺国的国都,呈颀祖上几代均是曹国大夫。在他父亲当大夫时,曹国为宋国所灭,他父亲不愿投降,就自尽了。家中封邑也被收回,因此现在靠家中积蓄生活。

  范蠡问道:“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

  呈颀听了摇摇头说:“还没想好。现在这里是宋人的天下,我们这些曹国旧人,能有什么好日子呢。我也正想去别国看看。”

  “不知公子对各国有何看法:”范蠡问道。

  “现在晋国、齐国是大臣当权,内乱不已;楚国我想大人比我更清楚,鲁国、郑国积弱已久,吴国连年征战,只怕也好景不长。听说秦国正在招贤纳良,我想去那里看看。”

  范蠡见他颇有见识,便有意延揽,“公子可愿随我前往越国,共同为越王效力?”

  呈颀想了片刻,答道:“对越国我实在知之甚少,我听说越国军队不久前打败了吴军,不再臣服于吴国,有大人等贤臣辅佐,越国必会更加强盛,不知越王以后是什么打算。”

  “越国是臣服吴国二十多年,但越王之心却从没有屈服,经过二十多年励经图治,越国已今非昔比。至于吴国,你说的没错,貌似强大,但盛极必衰,吴王不知爱惜百姓,连年征战,已是外强中干。这样吧,公子不是想去各国看看吗,你可随我出访晋国,再随我回越国看看,如果你觉得不好,我送你回来,你看可好。”范蠡说。

  呈颀一听,不免心动,便说:“这样也好,其实我也不愿做官,只是不想终日无所事事,如果大人不弃,我愿追随大人左右。”

  “公子出身高贵,见识过人,必能做出一番事业,岂可屈就于我。”范蠡真心实意地对他说。

  “我现在还看不出有哪个君主值得为他卖命,不如跟随大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也好长些见识。”呈颀说道。

  范蠡沉吟片刻,说:“以后的事情,等到了越国再说,公子如果愿和我们一起,就回家准备一下。”

  “好,不过请容我回家禀报家母。”

  “那是应该的,我们今天在这里住宿,如你母亲同意,你到广舍找我们,我们明天早上出发。”

四十七
第二天,呈颀如约来到范蠡所住的广舍,一起启程前往晋国。到了晋国国都,先拜见了晋出公,然后又分别拜会了掌握晋国实权的韩、赵、魏三位上卿。

  晋国上下对让吴国在黄池夺得霸主一直耿耿于怀,得知范蠡的来意后,自然不会反对,于是范蠡与晋国顺利的达成了结盟意向,晋国也同意按他的计略出兵。范蠡怕日久生变,便请求晋国派上卿与他一起前往齐国,三方共同协商具体的计划。由于韩氏的封地与吴国相近,晋出公便派韩氏与范蠡同往齐国。

  来到临淄,范蠡和田常、韩氏一起商定了具体的方案。约定如果吴国出兵来犯,则晋国出兵攻吴,然后越国也出兵攻吴。如果吴国不出兵,则齐国于来年春天*吴国,待吴军出兵迎战齐军时,晋国也趁机出兵*。待吴军分兵后,越国也借机出兵,让吴军疲于奔命,然后找机会一举歼之。商谈完后,三人相视而笑,仿佛吴国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范蠡达成了此行预期的目的,而且过程比他想像的更为顺利。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一时心情大好。

  第二日他决定好好轻松一下,就带着随从在临淄城闲逛。临淄街上很是热闹,行人熙熙攘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范蠡见齐国的织品做工精细,图案精美,比越国的强多了,就买了许多,打算回国时作为礼品送人。

  他们走到一条街道的尽头,却看见前面有片空地,很多人围在那里。一打听,才知原来是交易奴隶的市场。范蠡一时好奇,也来到跟前,只见大约有三、四百名奴隶双手被缚地站在那里被叫卖。

  范蠡见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而且体格强健,一问才知原先是被俘的士兵,被分到一位大夫的封邑做了奴隶。后来集体逃跑时被抓住,主人杀了为首的几个,其余的也不敢再留用,杀了又可惜,就只好拉到这里卖了,到此时已陆续成交了一百多人。

  范蠡想起了海边的那片滩涂。当时他对大成说要派人过去,本来打算等回越国后再派人过去,如今这里有现成的人,正好可以顺路带到那里。于是便让那位齐国来的门客上前打听要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