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在娱乐界的边缘-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希望不要开刀,开刀会恢复很长的时间,会耽误我去北京。死马当活马医,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居然好了。
  “真的吗?你相信吗?”
  “我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最后好了,没有开刀,什么事也没有了。上天真的很眷顾我。”
  【回放】
  日记片断之三
  95年9月8日
  想起多年前的现在我刚工作不久,那时真年轻,现在成熟了但岁月也流失了,不过值得自豪的是做了许多事,性格比较完善,人也没有变化,骨子里还是那么高傲,人还是那么年轻,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
  我对丹说你不能改变我,就只能支持我。也许我有点自私,但这种自私不是因为享乐,而是因为创业。
  对我来说,感情是第二位的,事业是第一位的。
  ……
    十二  小和尚的预言
  “8月份我在老家,高枫生日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祝他生日快乐。
  “妻子出院了。到了10月底,我说要走了。无锡10月底就秋天了,北京已初冬。我觉得再待两个月就要过年了,走不了了。我就跟《音乐生活报》的沈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要来北京,希望到报社工作。他说好啊。
  “当时我至少还有希望,一个是完成书,一个是工作。我11月6日到北京,郭涌来接我。
  “11月8日我去报社。我身上有很多直觉特别敏感,我怀疑是特异功能。比如一个朋友拿着一张支票,我说拿好了,别丢了,他回到家就丢了。这种事情很多。我记得女排五连冠的比赛,跟古巴的比赛。3号路易斯特别厉害,我当时想路易斯要摔断腿就好了,中国肯定五连冠。结果三分钟以后路易斯腿摔断了,那一次女排得了五连冠。有的时候我经常有预感,我去报社前我就有预感,告诫自己两手准备。
  “去了报社跟沈老师见面,沈老师说报社要精简人员,投资方撤资了。”
  “不太妙的预感?”
  “对。希望而去然后失望而走。那天我离开了报社,走的时候走到地铁就有点神思恍惚的感觉,我就警告自己小心,在路上不要出车祸,然后就坐地铁。我在东直门出地铁的时候,被一个小和尚拉住了。我说什么事?他说‘我告诉你,如果我不拉住你你会出车祸的。’”
  “真的吗?”
  “不管真假,关键是正好跟我想的一样,反正没事就跟他聊聊吧。他就开始说我的过去,说我是很善良的人,但是很容易被骗。说了很多,说我将来会经常出国,会有自己的事业。其实所有的东西我都不太在乎,我没感觉,因为太遥远了。但是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说一个多月以后我有一个转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睡在德国的第一天凌晨,我却醒着(19)
“我就想,又不是两年、三年,就一个月、两个月,我怎么熬也得熬着看看。他是九华山的和尚,他让我到时候去还愿,就回去了。”
  “你相信这些宿命的东西吗?”
  “相信不相信都无所谓,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但是有时候听了会有积极的作用。我为什么听?是因为妻子丹的生病,对我有影响。当时我想听就听吧,没什么坏事,我也不是那么忙,换了现在我可能就没那个时间听了。
  “那时候已经初冬了,出门寒风呼呼的。我想,既然来了就写书呗,我就开始按部就班地采访。我采访了陈涛,又采访了冯晓泉。
  “孙川给了我陈涛的电话,说陈涛特别有才。每次都是他们给我提供一些电话,采访其他人,我的人际网络就是这么起来的。陈涛是江苏人,我后来把他比作一个南方的橘子来到北方,却依然保持其本质的内容,依然才华横溢。我记得我到陈涛家里,是饿着肚子去的,他当时在北京,就在朝阳门外。
  “陈涛当时写了很多歌了,像《我爱我家》的主题歌。那天去了以后,陈涛还跟我开玩笑,说如果没地方住,这儿有一个房间空着呢。我心里倒想,但是不能说。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吃饭,我也饿着肚子,他们说吃饭了吗?我说吃了吃了,就饿着肚子。我不是客气,而是不想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特别落魄的人或者会给人家带来麻烦的人,我觉得首先是工作关系。与陈涛沟通特别好,他还介绍了冯晓泉,说他写了《霸王别姬》的歌词给了冯晓泉,冯晓泉搁了好久不敢动笔。写好以后,将由屠洪刚演唱。不过这些歌当时还正在作,没出呢。后来采访冯晓泉是在西单那边的一个文化公司。
  【回放】
  “一个人应该敢于否定自己”
  ——陈涛印象
  说起陈涛,许多人都不知道,但要提起《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我爱我家》片头片尾等歌曲,大家都知道。这些歌的歌词都是陈涛写的。
  “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光阴的眼中你我都是一段插曲,当明天成为昨天,昨天成为记忆的片段,内心的平安那就是永远……”《我爱我家》的片尾曲曾经在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里传唱。
  94年底,陈涛写作《我爱我家》后80集的三首歌词,在两个半月时间里,整天都在冥思苦想中,把头都想疼了。陈涛没有把它们当作普通的歌词来写,而是写成了哲理诗,在诗中赋予其更多积极的人生意义。
  陈涛说:“冥思苦想的过程,是一次自我提高的过程。这种过程很辛苦,但也很开心。”所以,陈涛每一次完成一件得意的作品,可以开心一个星期。
  陈涛86年考入人民大学学习工业管理。90年从学校出来以后,没有找工作,在家待了半年多,内心的压力很大,有种无助的感觉,很茫然。他说:“人的一生会做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事,这件事就是一次。至今都想不出原因,也许是渴望着某种自由吧。”后来音乐人苏越出国回来,筹办音像公司,陈涛就在公司里当了企划。
  在苏越的启发下,陈涛开始写词。第一首词《你走后的那一夜》是给当时未成名的高枫写的。
  苏越看了陈涛写的词,预言他今后在词坛会有很大的发展。从此,陈涛一发而不可收,创作的稿子摞起来可以有一尺厚。他在词坛上走红始于苏越作曲的《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陈涛说,在词坛这个领域里,苏越是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我开始写词;因为他,我的词成为了歌。所以,我很感谢他。
  陈涛是江南人,可在北京已待了十多年,完全是一个北方汉子了。但从他的作品里,仍会感觉他有着江南才子的柔情。
  “风,越吹越近,仿佛听到一颗心碎的声音;话,还没说尽,却已见你飘忽的身影……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眼中的泪,空中的雨,怎么也分不清……找得到天涯路,找不回天涯心。”黄格选的歌声,把陈涛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涛集粗犷与柔情为一体,开朗和内向于一身。
  陈涛喜欢读《史记》,他在历史的天空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游弋于现代词坛的海洋里,从而产生了一首首佳作。
  他写了电视连续剧《青春的迷惘》片尾歌《像你这样的朋友》,朱桦的《凤凰与蝴蝶》,戴军的《爱你爱到虔诚》,95年广东华语电视节的主题歌《永远的天空》,还有电视连续剧《美容院》和《蝴蝶兰》全部插曲的歌词等,至今已有一百多首词作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与陈涛合作的音乐家有苏越、关峡、陈翔宇、卞留念、李海鹰、张宏光等。
  在纪念世界电影一百周年之际,著名影星大联袂《爱在百年》专辑中,所有男影星的歌加上刘晓庆的《我的路》,词作全部由陈涛所写。在短短的时间内,陈涛用自己的一颗心,为电影的百年纪念付出了自己无怨无悔的努力。其中葛优唱的《活着说难也不难》还上了音乐台的榜首。“我用玩笑的口气,谈论着曾经不堪回首的过去,拥有一点荒唐的经历,瞒不过你,我却宁愿瞒住自己……活着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就像心情随着天气变来变去,你可以逃避无法预计……”国际影帝葛优为这首歌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回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睡在德国的第一天凌晨,我却醒着(20)
陈涛说:“干这一行挺有意思,我搞创作不到6年。开始是业余玩票,现在成了职业了。写稿职业化带给我的是感性的成分少了,理性的成分多了。因为靠写稿谋生,这对写作是一个动力。但约稿多了,创作的冲动就减退了,需要的时候才去找感觉。”
  最近,陈涛和曲作者冯晓泉、陈翔宇合作了一组歌,都是用传统戏名命名的。有《秋江》、《孔雀东南飞》,其中有一首叫《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望苍穹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恨不能斩尽绵绵心痛。人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作品洋溢着一种浪漫的英雄主义气度,万丈豪情,刚柔相济。冯晓泉拿到这首词后,惊叹于其中的妙词绝句,竟半月之久不敢动笔谱曲。
  陈涛说:“我喜欢项羽,刚烈、重情。我写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人的一辈子要达到某种极致是很难的,我有一种目标,把这一类悲壮的东西写到某种高度,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某个极端,这样我也值了。”
  “我现在写作的风格有很多,柔的,刚的,民族化的。而且都能受到大家的肯定和欢迎,这对我是一个促进。”
  陈涛的创作态度很认真,不肯走捷径。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属于那种自己苦自己的人。“我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第二要对得起歌手。如果对自己喜欢的事还不负责任的话,那做人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陈涛经常苦思冥想,在不满意之中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作品。
  陈涛对自己以前的作品经常不满意,他把流行歌曲比作时装,流行一阵子就会过时。“一个人应该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过去。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在每个阶段中都能站在流行的风口浪尖上,那才是最好的。”
  陈涛在创作之余,最好的休息就是捧一本围棋书,在棋谱中感受一下金戈铁马的搏杀。他的爱好很广泛,画画、篆刻、书法,而且都挺专业的。
  一个江南才子成了一个北方汉子,但江南的“橘子”移植到了北方,并没有改变其内在的本质,依然金玉其中,才华横溢。衷心地祝愿南北文化在陈涛身上展示出更多夺目的光彩。
  1995年11月14日
  【回放】
  “流行乐坛是一个筛子”
  ——冯晓泉印象
  在冯晓泉人生的历程中,最难忘的是三次父亲的吻。
  冯晓泉生于哈尔滨,父亲冯永兴是著名的民族管乐演奏家。晓泉6岁时便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学习唢呐演奏。在10岁的时候,他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音乐比赛“一等奖”,听到这一消息,一向严厉的父亲抱起了晓泉,在他脸上吻了一下,晓泉当时还很害羞。
  父亲的第二次吻是晓泉13岁时,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金牌的时候;第三次吻是18岁的晓泉免试保送中国音乐学院之时。这三次吻,把父亲望子成龙的喜悦之情和慈爱之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晓泉的父亲不久前透露,十多年前,送别泪流满面的晓泉去北京学习时,父亲也曾泪流满面。这种感情与朱自清的《背影》中父子深情如出一辙。
  冯晓泉最难忘的人是恩师胡海泉先生。晓泉12岁来到北京,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胡海泉先生。6年后,又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十年内,晓泉除了学习唢呐专业外,还掌握了巴乌、管子、葫芦丝、钢琴等各种乐器的演奏,系统地学习了民歌、劳动号子、小调、戏曲等,为他的音乐功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冯晓泉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其悠远的历史根源。1981年,12岁的冯晓泉代表中国儿童参加东京“中日影视晚会”,日本歌手演唱了一首流行歌曲,非常亲切,自然,在晓泉幼小的心田栽进了流行音乐的种子。1983年,晓泉去南斯拉夫参加世界儿童艺术节,住在风景如画的亚得利亚海岸。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有空就去住地倾听一支5人组合的流行乐队的演出,那种影响力在当时的国内是无法获得的。有一天,他在海岸散步,远远地传来一阵天使般的无伴奏合唱,非常谐和,全是十三和弦和十一和弦,太棒了。走近一看,全是一些非专业的人员,是酒店的经理和服务员在工作之余即兴演唱的。原来好听的歌曲可以在自然中流露。此情此景,大大地影响了晓泉后来的音乐创作。
  说到创作,冯晓泉非常感谢台湾的音乐人陈星国。
  晓泉的唱歌始于8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