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军生命线-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中美英联席会议上,中方提出亚洲战场局势日趋严峻,中国远征军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
  缅甸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对中英两国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然而短视的英国人,却始终对中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心存顾忌,一再拖延阻挠十万远征军入缅。直到1942年1月,日本攻占仰光,英缅军一路溃败,停留中缅边境已久的中国军队这才被请求入缅参战。 。。

第一章 悍卒(7)
战局先机已失,第5军200师日夜兼程,孤军深入1000多公里,抵达距仰光250公里的战略重地同古,发起同古保卫战。这里是缅甸中部公路、铁路和水路的要冲,战役结果关系到能否制止日军北上。师长戴安澜率领整个机械化师,与增援后四倍于己的强敌激战12天,由于西线英军始终毫无作为,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又未能按预订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200师最终主动撤出同古,日军占领一座空城。
  而在同古战役中一心后撤的英缅军第1师,这次又放弃马格威北撤,改守仁安羌,被日军两个联队包围于仁安羌油田东北、平墙河以南。应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的要求,新38师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直接调令来援,打的就是一个奇袭。亚洲战场上的英国佬完全找不到半点殖民者惯有的凶残,往往是见了鬼子还没开打就已经军心涣散,唯一比国军有优势的恐怕只有他们的机械化配备了。113团能够以全线压制的势头迅速攻克日军北岸阵地,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靠了英国人坦克大炮的协助,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协同作战的特务营。
  其时新38师主力已被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调往前线,孙立人能拿出手的只有刘放吾的113团和杨华的特务营。而在肃清平墙河北岸的战斗中,无论军情侦查、阵地攻坚还是火力掩护,特务营和刘团尖刀连都完成得如同外科手术一般精确有效,为113团打好了辅助攻势,大大露了一回脸。
  尖兵能够在战场上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刘放吾是再清楚不过的,早在税警总团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聚拢起了一小批各有所长的士兵,如今新38师有直属特务营,他的113团里也有个尖刀1连,不仅称谓上有所不同,走的也并非一条路子。所谓特务,顾名思义,就是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在战场上刺探情报、破坏敌方设施,甚至是打黑枪、搞刺杀,哪样代价小获益大,就来哪样。对于尖刀连的实战要求,刘放吾则强调“快、准、狠”,对敌就得像狼见到血肉一样几口吞下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古代刺客一击不中、远遁千里的信条是特务们应该借鉴的,但绝不适合1连。
  此时此刻,刘放吾在解释连队部署,那边本就对中国军队作战能力持有怀疑态度的史莱姆将军,却在心里敲着边鼓。之前刘提出到连部巡视的时候,他就已经不确定在战事随时爆发的一刻,接近前线是明智之举,但身为军人的荣耀感还是让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突然响起的炮声让史莱姆略有些慌神,不由担心起身边清瘦的中国上校,会变本加厉提出去更前沿视察。频繁的火光当中,刘放吾似乎看出了他在想些什么,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皱,建议去就近的1营1连看看,这就结束行程。
  刚进1连连部,刘放吾就发现了一丝异常。按照部署,拂晓时全团将渡河强攻,尖刀连在此之前就得迂回渗透到敌军腹地,这会儿应该早已完成了整备集结,静候命令下达才是。可此刻他看到的却是荷枪实弹的百来号人莫名其妙地围成了一个大圈,光瞧情形,倒很有些像在看猴儿耍把戏。
  “司马洛,这是在搞什么鬼?!”刘放吾的突然发问吓了众人一跳。
  1连全体回身立正,挺胸敬礼。透过人群的间隙,刘放吾看见当中那片空地上,踞着条豹一般的身影。
  那人正是赵平原。
  所谓“见红立正,看黄敬礼”。国军军服左胸上都有一块胸章,内容包括军衔标志、姓名、部队番号、兵种、官衔、职务等等,周围边框的颜色,则分别代表着:将官红色、校官黄色、尉官蓝色、士兵白色。
  战事之中,军官的军衔标识本该被去掉,以防鬼子打黑枪。但考虑到英国人要来的关系,刘放吾并没有这么做。
  这会儿见到佩着校官胸章的团长排开人群大踏步逼近,赵平原居然还是蹲在那里满嘴带油地啃着一只红烧肘子,像瞧不见1连全连百多双*的眼睛那样,也无视了这位阵地最高长官。
  1连副连长司马洛铁青着脸正要报告情况,却被刘放吾抬手阻止,静静看了赵平原片刻,后者才开口问:“你也是我的兵?”
  “是。”赵平原头也没抬。
  “是我的兵,就该知道兵是什么样子!”刘放吾见身边英国将军满脸看热闹的表情,脸色更沉。
  赵平原总算放下了啃剩半拉的肘子,站起身,打出一个响亮的饱嗝,“长官,我听伙房的兄弟说,这边的队伍能先上前线,就过来了。厨子那活,我干不了,我老家那么多饭馆,真想要烧菜翻勺子还来这儿干啥?”
  刘放吾直视对方,冷冷地问:“你是自己投的军,还是怎么?”
  “我妈送来的。”
  “军队没了章法,就是一盘散沙。你最好明白,你母亲不是送你来祸害人的。”
  “我妈说过,要祸害也得祸害鬼子。”赵平原的语声不高,表情木然,“长官,我大字不识几个,屁也不懂的。今天得罪了这些弟兄,又犯了你的官威,回头不管要杀要剐要枪毙,我都认了,只求现在自家人先不弄自家人。不管咋样,今天跟一连打头阵,老子是跟定了。”
  夜风袭来,平墙河两岸的枪炮声低荡下去,终至沉寂。随着赵平原半敞的衣襟被风撩开,手已经按上枪套的刘放吾这才发现——这生着一双狼眼的年轻人腰间,赫然缠着一排头下柄上的手榴弹,引线全都纠结在一起,紧握在他的掌中。
  阵地另一头,简陋无比的伙房里。
  被狂怒的张跛子喷了半天口水,周大喜却没有因为自己看丢了人,而生出多少沮丧愧疚的意思。等那跛爷一阵风似的去了,他发呆半晌,坐到火苗蹿腾的灶口前,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小本和自来水笔,在扉页上慢慢写落: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国民远征军第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入缅二十一日整。。。。。。”
  

第二章 狼入虎口(1)
夜深地仿佛天穹已拉下了最厚重的帏幕,仁安羌油田区的日军战地指挥部里,仍旧是灯火通明。
  陆军少将荒木正三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过眼了,满是血丝的小眼中却光芒森然,凝视作战地图上用红笔勾出的几块重点区域时,神态仿佛嗅到了血腥味正琢磨着如何向猎物下口的狼。
  这名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的中年将领,在日军第33师团中素有“战地雄鹰”的称号。这次正是他所率领的步兵联队在缅甸向导带领下,一路迂回穿插,当先穿过英印军布下的三重防线,迅速占领平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切断英缅军第1师和战车第7旅1部后路,将对方困死在仁安羌区域。
  一开始荒木正三自己也没料到,以夺取油田为战略目标,却会无意中网住了这么一条大鱼。凭着一个联队四千人不到的兵力,想要困死拥有装甲部队的满编制英军师团,无异于自寻死路。然而可笑的英国人一发现被日军围困,就认定对方采取了空降战术,阵脚大乱。英军指挥官一面命令炸毁油田,一面匆匆组织突围,但由于军心涣散,多次攻击均告失败。
  几次规模不一的阵地战打下来,荒木正三开始明白这次遇上的猎物小不了。但苦于兵力相差太过悬殊,便只得在夜间借着油田爆炸产生的火光和浓烟,派出多支小分队分袭英军阵地,以求打乱敌方阵脚,拖延其突围时间,等师团主力赶到,再聚而歼之。
  这种极具针对性的战术无疑是高明的,在战略心理方面,更是摸透了英国人外强中干的特征。封锁形成后,第33师团的另一支联队与一个满编制野战炮兵大队也很快赶来,在仁安羌山地对英军形成合围之势。
  计毒莫过于绝粮,日本人穿插的两条封锁线不但将英军与辎重部队隔断,还令其无法靠近水源半步,这显然要比直接军事打击更容易摧毁士兵的意志。令荒木正三没有料到的是,中国军队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下子冒了出来。大概是入缅以来对英缅军一直打得太过轻松的缘故,驻守北岸的藤原大队就这么促不及防地在另一个宿敌手下灰飞烟灭了,大队长藤原正男战死,活着逃过平墙河的不足百人。
  这是荒木正三生平中首次遭受的奇耻大辱,北岸遭袭时无线电台里声嘶力竭的呼叫,最终还是没能让他产生一丝一毫越河增援的念头。现在整个战区的局势好比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在慢慢成形,日本军队已处在相当不利的夹心位置,迟迟未到的师团主力使得荒木正三既不敢对英国人发动全面攻势,也没有底气回扑北岸的中国人,个中滋味委实是度日如年。
  “长官,师部回电命令我军固守,等待增援!”通讯兵小跑进指挥所,带来了与前几次如出一辙的指令。
  荒木正三在一干幕僚的注视下抬起头,目光阴沉地瞪着那名通讯兵,良久后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知道了,你去吧!”
  “是!”年轻的通讯兵并腿立正,不敢多看荒木的脸色,匆匆走出。
  早在第一批敌军援兵到达的时候,师部主力离仁安羌一带已不过五十里,现在中国军队都打到了眼皮底下,增援却仍需“等待”。。。。。。
  荒木正三其实很清楚自己的顶头上司——第33师团最高长官、陆军中将樱井省三在犹豫些什么。那个总把帝国利益挂在嘴边的老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行军打仗向来只会捡眼前便宜,一旦到了诸如此类的决断时刻,却又习惯于举棋不定。

第二章 狼入虎口(2)
臆想中可以拔出腰间的佩刀,把那张古板老脸斩得稀烂,可在现实里面,荒木正三却只能苦笑。被困死的英缅军第1师弃守马格威北撤,影响并牵动了中英盟军自仰光以北的大半防线,在三路北上的日本军队威压下,他们能不能抽出足够的兵力去堵防线缺口还是个未知数,反过来又能压上多大的注,来解这个英国懦夫师的围?樱井那个老混蛋究竟在害怕什么?
  学习过中国文化的荒木正三,自认为是了解*人的,一如了解那些沉溺在大东亚共荣美梦中的缅甸百姓。
  中国远征军,不过是整个*民族在绝境中拿出的最后筹码。
  关于滇缅公路,荒木正三听说过一个笑话——长沙会战之际,日军攻入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炮兵第一旅驻岳麓山阵地以炮火压制,战至如火如荼时弹药耗尽,第九战区指挥部急电重庆,要求弹药增援,可军令部的回答是:弹药尚在仰光,待运。
  这个更像是悲剧的笑话无疑说明了太多事情,荒木正三很清楚帝国军全面切断滇缅公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意识到存亡危机的中国人想要拼命,却拿不出太多本钱。
  从子夜直到现在,平墙河对岸的中国军队已经多次摆出势头要强攻,每次这边的枪炮声才刚刚响起,那边就一窝蜂作鸟兽散了,跑得比打得还快。到后来日本炮手索性只放照明弹省起了弹药,炮兵中队长通过望远镜看着中国兵在河滩上被踏出的泥沟里连滚带爬来回折腾,不由哈哈大笑。
  也有日军参谋对敌人的真实意图表示了忧虑,夺下北岸阵地时这支中国军队所展现出的凶猛决断是令人震怖的,和此时莫名其妙的行径相比,简直令人怀疑这还是不是同一批军人在对阵。对此荒木正三毫不在意,他始终认为敌军绝非主力部队,最多也就一到两个团。这一番动作是在虚张声势,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在摆空城计。*人通过这种方式敲山震虎,反而更加清楚地暴露了兵力不足的死穴,只要不为其所动,一切都将得到解决。
  当然,对于援军究竟在何时到来,樱井省三那个老家伙的脑袋何时才能开窍,荒木正三自己也没有太大把握。另外,还有着一层忧虑始终像阴云一样笼罩在他心头,无法散去:在中、英、美三国组成的亚洲战略同盟里,所谓平等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布,一旦英方强硬要求为英缅军一师解围,河对岸的*指挥官就很可能在层层压力下铤而走险,把空城计唱成破釜沉舟。
  “加强警戒,尤其是两翼阵地。没有我的命令,就算是*人过了平墙河,炮兵大队也不允许开上一炮!”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