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菊花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菊花醉》第一章(1)

  午后的阳光,渐渐地明亮起来。
  淋漓了许多日子的霏霏细雨,被深秋季节从遥远的北方吹过来的凉风,扫除得无影无踪了。
  自从七月初十离开北京启程南下,先是骄阳似火,赤日炎炎,晒得人头昏脑胀,脊背脱皮。接着便是淫雨绵延,秋风乍起,一路上没有几天好光景。
  这一切都使胡英心生烦闷,只有每日坐在船舱中,隔了凉窗看看外面的风光俗景。更多的时候,是在舱里与他的老师云飞鸿品茗对局,谈文吟诗。闷了,就吩咐厨师焦大勺子烧几道可口小菜,就着蓝天白云,浆声欤佴,酌将起来。
  其实,这艘三桅五舱的商用快船自从出了北通州,沿京杭大运河一路逶迤南来,两岸俱是杨柳垂堤,桃树遍栽,景色实是十分地好看。
  陆地虽然烈日当头,河面上却风生水起。坐在船舱里,观岸上行人赶路,看枝头果实累累,倒也不觉有多么烦恼。只是胡英心头有事,腹内焦急,顾不得细品美景,慢赏良辰。而且一入长江,天气又变了。细雨着衣,人初始尚浑然不觉,但不到一时三刻,遍体竟然湿透。这江南秋雨的特色,委实让他开心不起来。
  胡英是湖南“天泉”茶庄的少东家,今年腊月二十三才满一十八岁。他表字嘉良,自号醉篱居士,长得七尺开外的身材,朗眉星目,面皮白净。此时的他,上身着一件瑞蚨祥定做的白色带水纹暗印的苏绸襟褂,下身穿一条青色杭缎直筒大裆裤,脚蹬一双内联升的千层底单面直贡呢料子的青布鞋,手上执一柄檀香木二十四折的绢扇,上面有大内如意馆画师许畏的《菊花小品》。
  按说,往常这个时候,他是不会在炎热的酷暑里离开北京南下的。他不但要在京城照料茶庄的生意,还因在京城吏部考选司捐了个候补道。按捐班定例,凡已经候补在册者,每年必定要在京城呆上几个月,拜托上司,打点吏员,衙门里先混个人熟脸熟,这样出放实缺的机会就多一些。
  胡英家的“天泉”茶庄是湘帮茶商里的老字号,分号遍及“两江两湖”、京、津等地,每年的茶叶销售量占全湖南茶庄的一半。“天泉”不但有自己遍布全国的茶庄,还拥有数十顷地的茶园及制茶的工厂。胡英自十岁起,就开始陪父亲料理茶庄事务。他跟随父亲跋山涉水,到各个名茶产地问茶,增加历练见识,广交茶友。因此,虽然年纪轻轻,但在茶行圈里的声名已是很响了。
  胡英这样急着赶回湖南安化的老家,是要给他的父亲胡世倌六十生辰祝寿。
  胡氏家族,是在胡英曾祖父那一代从安徽祁门金字牌村移迁湖南的。祖上就以茶为业,到了父亲胡世倌时,家业大兴,成为一代茶商巨贾。可是说来奇怪,胡世倌虽财运亨通,偏偏命中少子,一连生了六个女儿,就是不见儿子的面。
  太太自感责任重大,出面为胡世倌物色了两个身体健硕的细妹儿,要胡世倌将她们纳为小妾。太太为此还亲自上了一趟南岳衡山,在七祖道场福严寺许下了泼天心愿:倘若佛祖慈悲大发,给老胡家送来几个猛壮男儿,她就把家业布施一半,盛大香火。
  谁知胡世倌闻言坚决不从,还直怨太太糊涂。胡世倌对太太温语有加:“生死富贵,皆由天定。命中无子,岂可强求?你既然去到南岳,岂不见那半山亭的联语‘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吗?我还不老,你也正在盛年,只要勤加补养,生下几个崽也未可知。就算实在生不了,我们也可从亲戚处抱养一个伢子,来继承家业。你与我是少年结发的夫妻,十五岁就进了我们老胡家的门,十六岁为我生下了大丫头湘琬。二十年来,你相夫教女,操劳家事,夫妇恩爱,我怎能因一己之私而行此不义之事?纳妾之举,再莫要提了。”
  太太为胡世倌的一番深情所感,愈加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她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让胡家断子绝孙的舆论与现实。于是,找先生,请神婆,打卦占卜,对丈夫更是殷勤逢迎。
  在接连又生下两个千金之后,太太彻底地绝望了。她在家里建起了小佛堂,吃素念经,整日打坐在蒲团之上,口呼佛号,再不肯与胡世倌同房。胡世倌无奈之下,只好收养了太太的娘家侄儿为子。娘家侄儿当时才三岁零两个月,还没有断奶,因大舅子一连生了七个儿子,没有闺女,就把老小送给了姐姐。
  有了儿子,太太的心里有点转暖,虽说不是自己亲生,但娘家侄儿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太太的娘家姓宋,侄儿的名字就顺着排行取了个小七。等过继来之后,胡世倌的父亲说小七只可作乳名,是胡家子孙,就要按辈分取个大号,因此,就给宋小七取名胡嘉宝。既是照班辈取的字,又有个把这宝贝连住的意思。
  这俗世上的事,人是很难预料的。正当一家人把胡嘉宝看作宠物似的娇惯着抚养时,太太的肚子却争了气。十月辛苦,生下了胡英。意外之喜让胡世倌不能自禁,除了带太太去南岳福严寺还愿之外,所有茶庄的工匠、职员均加薪水一等。
  胡世倌中年得子,又是这样千辛万苦而来,便把胡英视作掌上明珠,倍加呵护。从三岁起,就送去随三湘名儒左宗棠学习功课。
  胡英幼年多病,胡世倌又遍请武林高手,教他习武健身。十岁开始,就带胡英出外历练,教授经营之法。尽管他对胡嘉宝还是疼爱有加,但内心里,不知不觉已经有了差别。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菊花醉》第一章(2)
嘉宝此次也随胡英一同南返。他比胡英大五岁,但个子却矮了一头,而且面皮粗黑,枯瘦如柴。任他大鱼大肉、海味山珍,就是吃不胖养不白,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出苦力跑腿打杂的小厮。不过,他对学业一项,倒还能钻研得进,十一岁进学岳麓书院,十三岁到省城长沙乡试中了一个秀才,全是凭了一身艺业,没有花钱走门子。
  他小小年纪,却也明白自己的出身来历,是不能跟弟弟比较的。因此,他就暗下决心,要凭自己的实力,考个举人进士,也好给自己以及姑姑争口气。可是从来人算都拗不过天算,从此以后,胡嘉宝是场场失利,再未能进前一步。他偏又爱钻牛角尖,既不愿跟爹爹学习经商之道,又不愿让家里为他出钱捐个前途。今年春试,文场再次失利,灰心丧气,几天没有吃饭。
  胡英到岳麓书院去看望他时,才知道他正与同窗闹气呢。原来,胡嘉宝的书桌是靠屋子中间放的,他的同窗报到晚,就把桌子放在了窗户边,以便取光。胡嘉宝生气地说:“我书桌上的光全部从窗口射来,现在被你遮了,我还读个么子书?”那位同窗问他道:“那么,你让我把书桌放在哪里?”
  胡嘉宝用手一指屋子角落:“你可以放在那里么。”同窗就照他说的做了。
  晚上,胡嘉宝又不耐烦了。他指责同窗道:“平时不用功,偏偏等晚上来聒噪人,还让人睡不睡觉呢?”同窗只好低声默诵。
  谁知榜文下来,胡嘉宝名落孙山,同窗却中了举人。胡嘉宝愤怒地捶打着同窗摇摇晃晃的旧竹床,破口大骂:“真是气煞我也!这间屋子的风水,本来该我独有,现在却被你夺走了。”说罢抱头痛哭。同窗劝他道:“我的书桌位置是你指定的,却为何说是我夺了你的风水?”
  “正因如此,才被你把风水夺走!”胡嘉宝愈发不能忍耐,恨恨地说。
  胡英听了哥哥同窗的解释,哭笑不得。但他与哥哥手足情深,且嘉宝又正在伤心之际,也不便多说。就劝他放弃功名,随自己到北京,帮助打理茶庄的业务。
  胡英说:“哥,你都老大不小的人了,莫要死心眼一条道走到黑。如今之世,朝廷昏馈,列强环伺。前几年鸦片一战,丧师辱国。文臣都爱钱,武将全怕死。又听说去年广西闹起了长毛军,要建么子太平天国。眼看这世道就要大乱,你还求么子功名嘛?还是随我到北京去吧。爹爹年纪大了,不宜再奔波劳碌,我们兄弟要把这份家业撑起来啊。”就这样,胡嘉宝只好随胡英北上,度过了这大半年。
  午时刚过,胡英正在舱内与云飞鸿手谈,胡嘉宝在一旁观局不语。
  忽听艄公一声喊:“少爷,前面就是岳阳楼了。”连日来被阴雨搅扰得意兴皆无的胡英,闻听此言浑身一振,眉宇间的阴郁一扫而空。他把眼前的棋子一丢,说道:“我们出去散散心,这几日都把人捂得发霉了。今日就在岳阳住下,把老师的事情办喽。明日顺风顺水,两日即可到家。”
  他们出得舱来,眼见晴空中现出一轮丽日。秋阳高照,气氛为之一爽。偶见一行大雁朝南飞去,不时变幻着队形。
  胡嘉宝顺嘴念出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应引诗情到碧霄。真是太贴切,太绝妙了。”
  不一会儿,快船靠了岸,码头上的引船工人早就望见“天泉”茶庄的招旗,把船引到码头边的茶庄专用泊位抛了锚。艄公刚把木板搭好了,胡英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上去,就着颤颤巍巍的木板走上了岸。云飞鸿也随之上来。胡嘉宝却双腿哆嗦,站在木板上不敢迈步,他对胡英喊道:“英弟,你们去玩吧,我就不上去了。”
  胡英回头一看,又好气又好笑,说:“哥,你搞么子名堂?那么宽的个木板板,你都不敢过?你还敢回家娶堂客不成?”
  原来,胡嘉宝这次回家还有一件大喜事在等着他哩。胡世倌和太太早已为他定下一门亲事,老丈人就是安化城里最大的“安福”酱园的老板吴仁义。吴仁义生了四个儿子,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名叫翠薇,长得小巧玲珑,着实惹人喜爱。多少富户人家前来求婚,吴仁义都没答应,反而主动托媒婆到胡家提亲。
  胡世倌本来看不上吴仁义的为人促狭和吝啬,不想应允。还是太太说:“吴家的女伢子聪慧、伶俐。咱们家的小七有点书呆子气,要娶就得娶个这样的堂客,好帮衬着他。”
  但是,胡嘉宝却并没有看上吴翠薇。他的意中人竟是他的表姐,比他大三岁的老六胡湘莲,两个人青梅竹马,早就暗许了终身。要不是胡嘉宝恪守着圣人教训,连禁果都偷吃多时了。
  胡嘉宝本来就对回家娶堂客有着异心,现在见胡英又来取笑于他,就赌气地说:“我既不上岸,也不回家娶堂客,你们去吧。反正我也知道你要和云先生去干什么,别以为世上只有你们是聪明人,别人都是傻子。”说罢,竟然顾自进舱里去了。
  胡英原是怀着逗乐的心情站在岸上看这个呆哥哥如何走上来的,却不料胡嘉宝甩出这么一句话。他闻听脸色一变,与云飞鸿对视了一眼,连跳板也不走,径自腾身一跃,像一只大鸟落在了船头上,引起周围一片喝彩。
  他却顾不上搭理别人,一伏身便钻进了船舱。
  二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座落在八百里洞庭湖之滨,岳阳府城之西门。
   txt小说上传分享

《菊花醉》第一章(3)
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曾率兵在此驻守,为操练水兵而修建了阅兵楼。宋朝年间重修,范仲淹为此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从此名声大噪。
  岳阳楼周围,酒肆茶楼,客栈脚行,鳞次栉比;戏院勾栏,赌房烟馆,比比皆是。街两边跑江湖卖艺的,摆场子耍把戏的,敲糖锣玩猴子的;少胳膊缺腿的武乞丐,拿大菜刀板儿砖往脑门子上愣砸的,支起大锅煎炸烧炒各种小吃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虽然太平军已经打进了湖南,占领了不少州县,小道谣传一夕数变,但并没有影响岳阳楼的生意。
  当日下午,胡英和云飞鸿以及胡嘉宝三人,在城里茶庄分号用了饭,小憩了片刻,就出门朝西关而来。三个人一路上说着闲话,胡嘉宝不知被胡英用什么手法说动,脸上有了一丝轻松。
  不觉间已到岳阳楼下,三人缓步登楼,拾阶而上。胡嘉宝早已在那些楹联前站定,一副屏息静气,虔诚参拜的模样。
  胡英见他的呆气又冒上来,本想取笑他几句,一想起午前下船时他的举动,就打消了念头,反而凑上前去,说:“哥,这岳阳楼你又不是第一次来,上面的对联你都能倒背如流了,还看它做啥子嘛?”
  胡嘉宝睨了他一眼,训斥道:“你懂个鬼呦!你对那茶叶早就耳熟能详了,为么子还要日夜钻研?你莫以为只有赚钱才是百看不厌的乐事。”
  胡英闻听,看了云飞鸿一眼,吐了吐舌头。云飞鸿淡然一笑,没有说话。他清楚,若论聪明才智,胡英远在胡嘉宝之上。胡英要是肯在功名上下功夫,只怕进士及第早就中上了。
  胡嘉宝不再理会他们,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