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呱械率跛暗囊缴ɑ蛄夹姆⑾郑┚苁蘸彀⒒颊呋蚣沂舴炊醯眯睦镬话病⒅钡较敕缴璺ㄕ颐怕吠惺烊恕⒖耷蠊虬菸癖匾缴障潞彀埂�
医生收红包可恶吧?可恶。但相比于某些领导逢年过节、父母庆生、嫁女娶媳、乔迁升迁、过个生日住个院、出国考察、乃至家里添丁进口、老人仙逝等等红白喜事收的红包礼金、医生的红包真的是小巫见大巫。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在没有知府了、但可以初步算一算某些县市首长一年的红包礼金收入、公式如下:一年红白喜事的次数乘以科局级干部人数乘以每人打红包的平均数。不用三年、小半年十万雪花银就有了、哪里还用得着贪赃枉法地敛财?你不信?把每年公务员考试其所以成为“国考”的原因好好琢磨一下就信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官商之间的红包往来、那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权钱交易。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本题的讨论范围、我们还是只关注披上温情人情的红包。
据说在中国做老板容易很多、微稍夸张点说、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一些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老板、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你要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你可能很难获得商业机会、更不要奢望做大做强。相反、你要是善于沟通、会讨某些领导的喜欢、得到了他的赏识、你就不要担心没有生意做、没有财发。
明白了跟领导搞好关系的道理、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起码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但当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老板之间的竞争便难免激烈起来。老板要争领导的宠、领导的胃口就会大起来、刁起来、就会变得不那么好伺候。反过头来、老板们就会很忙、忙什么?忙着围着领导转、请客送礼维护关系、加深领导对自己的好印象。最常规的方式就是请人吃饭和送红包。
请人吃饭不算犯法、连违纪都很难被认定。但请客吃饭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负担、要办成一件大事、光吃饭是不行的、不如红包来得干脆。
红包是否合法、算不算正常馈赠或贺礼、有一个很简单的检验方式、就是看是否会有基本等价的回礼。不过、在我看来、现在语意上的红包绝大多数已经演变成小额现金之贿赂。它唯一的难题在哪里呢?就是给双方找一个授受的理由。很多人的实践证明、这是个伪难题、很容易被双方解决。
所有的贿赂在经济上都相当于权力租赁交易、通俗的说就是用金钱购买权力的使用权。在西方、这叫“权力寻租”。中国人认为老外的搞法太冷漠了、太直接了、太不会做人了、他们更习惯借用人情往来的传统方式、把权力做人情、通过人情交换完成资源配置。
但这改变不了送红包其实就是贿赂的本质特征、因为做生意的给做官的送红包、虽然可能没有具体的诉求(大事相求价码另计)、没有明确的契约回报、但也决不是不图回报、它虽然不像一手钱一手货的买卖关系那么难堪、那么赤裸裸、但红包的大小、一定依对象官职、权力的大小以及与送红包者的交情深浅而定、而且、几乎没有“倒送”的惯例。听说过红包送到家里、女主人打发一包香烟一包槟榔的事、听说过打三千五千的红包、倒找回五千六千的红包或等价礼品的吗?
送红包还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在办公室进行、办公抽屉拉开一条缝、红包很容易塞进去。放心吧、不会有人拒绝。与其拉拉扯扯让人看见、不如嘻嘻哈哈、大家心知肚明、你好我也好。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小小的秘密、谁要是运气不好落在了检察院手里、红包礼金是要加到行贿受贿金额里去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7。怎样送礼(1)
我泱泱中华、自古就是所谓的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注重礼尚往来。这里的礼、原先更多地指礼节、现在更多地指礼品、礼物。什么意思呢?就是做人要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别人用什么态度对待你、你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应对方。孔子就是一个最“讲礼”的人、有个小故事、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论影响力现在的“百家讲坛”望尘莫及、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延请他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于是阳虎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孔子没办法、只得回访、因为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由此可以断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幸福指数是蛮高的、因为大家不仅彬彬有礼、而且彼此有很好的互动礼数。
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国家没有成为礼仪之邦反而成了礼品之国。礼品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且越来越具有商品的属性与功能、送礼不仅是一种人情投资、更异化为一种人情投机。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现在送礼不仅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而且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里面有很深的处世为人的学问。
先讲讲一般的情况。据专家学者研究、送礼必须讲究“5W” 原则。
首先是送给谁?送给谁不是说不知道送礼的对象、而是指要琢磨透这个对象、必须弄清楚他的年龄、属相、血型、性格类型、爱好、需要以及忌讳。比如说人家喜欢高尔夫球你不送他会员证、球杆、球包却送他鱼杆、人家属鼠你却送他一只猫、这都会让人家心里犯嘀咕。这里的最高原则就是投其所好、投其所要、只有这样、你送的礼物才能对路子、而不致于犯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
其次是送什么?如果对方非富即贵、意味着这种人要么见过世面、要么财力雄厚、一般的礼物打动不了他们、就得往文化上靠、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名家字画、古董艺术品等、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民间的手工工艺品、如果是从国外带来的所谓限量版效果更好;如果对方跟你的收入水平、生活阶层差不多、则应以时尚性、时效性取胜、最好偏重具有生活情趣又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如能让他摆放在家里或佩戴在身上就更好了、如盆栽植物、葡萄酒、精致的小水晶摆件和小饰物等等、它们会给人一种温馨而锦上添花的感觉;如果对方经济条件、物质条件不是很丰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实用的、关系好的甚至可以跟他先讨论再送礼、例如衣服、家俱、小电器等等。礼品的价值不在价格而在于用心、 不求最贵、但求最合适。最好不要是大路货、 因为太容易得到会给人一种不被重视、应酬应付的感觉、这里的最高原则是独特性、只要你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就能给他留下深刻的、愉快的印象。
第三是在什么地方送?公务礼品侧重的信息传播、广告宣传、可以在公司、单位、会议上进行。私人礼品注重的是情谊、情感表达、是人际交往的载体、所以最好是在私底下进行、这就要求礼品体积不能太大太笨重、否则、送时兴师动众、弄得四邻皆知、收礼者心里有会顾忌。
第四是什么时间送?第五是怎么送?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这种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延伸阅读。下面我讲一讲一般的送礼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txt小说上传分享
7。怎样送礼(2)
在我看来、当下送礼之风甚行、意思早就变了、原来更多的是一种人情送礼、被社会义务所驱动、更多的是一种感情表达。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关系送礼、被人们当成敲门砖使用、一个人给另一个送礼、往往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具有资源交换的性质、疑似生意又不完全是生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给另外一个人送礼、送礼给别人肯定是有求于人。但具体的事可能碍于面子不方便直接说、需要先热身和暖场。所以、送礼主要是为了加深受礼者对自己的印象和好感、具体有什么请托之事、还得瞅机会再说。送礼送得好会有一个奇妙的功效、就是可以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因为礼物一旦被对方收下、表明他对你的认可、有什么事、他会主动让你说。相反、如果他不收你的礼物、表明他跟你还不熟、不愿意帮你的忙、或者已经猜到了你要求他的是什么事、而这件事他办不了、不收你的礼物是免得收了手短、在人情上欠了你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得见机行事、礼物还是得坚持让他收下、但后面具体的请托事项就不要再说了、免得互相之间尴尬、今后不好再交往。你让他欠着你的人情、这次帮不了你、下次再帮、姑且算是放长线钓大鱼。
这就是送礼跟做生意不太一样的地方、双方可以根据亲疏关系和待办事情的大小难易、特意预留出一定的模糊地带、以便让大家伸缩自如、保全面子。
如果真是做生意就简单了、那是一种公开的交易、你那儿有某种具有所有权或处置权的东西、我拿货币或另外的等价物跟你去交换、一切可以摆在桌面上来谈、谈成了、一手钱一手货、谈不成、哈哈一笑、买卖不成仁义在、大家都没有什么损失。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明明每个人都很有商业味却都不愿意承认、很多人的职业分工与社会地位也使他们不愿、不便以商人自居、或被人当成商人。因为在中国、商人的名声一向不怎么好(所谓无奸不商)。再者、如果你是某级别领导或是国家公务员、你就会被要求为人民服务而千万不能为人民币服务、你手中的权力、资源、被别人眼珠不转地盯着、你是不能拿来进行公开的赤裸裸的交换的。
不过、中国的事情很复杂、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做得说不得、或者说得做不得。但是、中国人又极懂变通之道、混得开的人往往是圆滑的人、不会被尿憋死——不能公开做的、可以藏起来做;不能这样做的、可以换个法子照收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说、某些官员、更乐意为和自己关系好、经常给自己送礼的人提供服务、否则、这官就白当了。外国人说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人说天上不会掉陷饼、意思都一样、任何服务都不可能真正免费、所谓的礼品不过是送礼者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机会的成本、而那些官员出售的也正是手中的审批权、话语权、指定权、合同签订权……
这就要求送礼之人必须把送礼弄得越有技术含量越好、因为你们之间的生意不能大白于天下、所以必须一开始就达成统一战线、攻守同盟、因为你们除了要考虑交换的标的是否等值、更要考虑或者说真正要应付的、却是群众的眼睛和纪检部门的手段。
小说《青瓷》中的张仲平在送礼方面就很有心得、他做生意的日常工作、就是不断拉关系、请客送礼、只是不知道时代在发展、那些套路是否也在与时俱进。
送礼的第一原则是必须绝对安全、其次一定要投其所好。而要把送礼变成一种感情投资、就必须对对方的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比如说对喜欢附庸风雅的、送金银首饰就不如送古玩字画;比如说成功的男人大多有寡人之疾、直接送钱不如变相送色。收钱直截了当就是受贿、美色最多算性贿赂、中国刑法没有这种罪名、即使发现、也不过是生活作风问题。换一种方式来说、给别人送礼、特别要考虑的就是别人的喜欢和需要。要是对方不喜欢、钱不仅白花了、他还看不起你。如果你送的东西、正好是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东西、那就最好了。他很有可能把你当成知己、进而愿意与你交流、你们就可以加深了解、你再求他办事就容易了。所以送礼的最高境界就是换位思考、送给对方愉悦的心情。
以前送礼多以高档烟酒为主、现在看来不仅毫无创意、可能还有风险。因为这类礼品早就被广大人民群众和纪检部门盯上了、弄得不好、有可能害人害己。我这样说是有事实依据的、如前房地局局长周久耕就因为抽高价烟而被人肉搜索、进而被送进了大牢。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所以、花同样多的钱、送的礼不一样、效果完全不一样。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里挑选顶尖价格的礼物、和在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挑选比较便宜的、对于接受礼物的人来说、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点心理学会很有用。
除了礼品的选择、送礼的时机和方式也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送礼要有理。也就是说、必须事先设计好一套说辞、要让对方觉得不仅受之无愧、理所当然、还要让他如沐春风;其二、是授受过程的私密性、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当然、根据我的经验、做到第一点并不难、做到第二点也不难、西方人说上帝无处不在、但上帝没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