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伺邓拱沟谋曛拘猿鞘械袼埽陕镁用拦陌⒏⒉家伺邓拱故胁┛ㄇ礁杲諧aminito的街头探戈表演,依然*而优雅 2008年11月30日摄阿根廷著名建筑设计师卡塔拉诺设计,并捐赠给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名为“花之魂”(导游说是法国赠送的,不知孰对孰错了)。金属花雕塑由铝和钢制成,重达18吨,有6片高达20米的花瓣。它是一座太阳能活动雕塑,由计算机控制的液压设备在每天日出时将花瓣打开,日落时又将它们闭合。花瓣的开合程度以及花朵朝向,可随阳光照射的角度而改变。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有一处贵族公墓很著名,且历史悠久。这座占地10英亩的墓园,原是教堂后花园,1822年成为贵族家族墓地。从宫殿式的陵墓建筑风格,就能看出墓主的显赫身份——高耸的殿堂和迷宫般的大理石墓穴,大的占地数十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大多为哥特式风格,铺彩色地砖,水晶吊灯、台凳等家什齐全,加上镀金、镏金甚至纯金的装饰,设计别致,奢华而庄重。透过陵墓的门窗,依稀可见一具具考究的棺木,按家族成员去世的时间顺序,自下而上一层层叠放着。在贵族公墓,拜谒贝隆夫人墓园的游人最多。艾薇塔·贝隆是阿根廷前总统的夫人,被称作“阿根廷玫瑰”:从穷裁缝的私生女到15岁当舞女,再从高级交际花到总统夫人,生命仅仅延续了33年,充满神秘和传奇,特别受到草根阶层的崇拜和尊敬。U形的陵墓黑色大理石门框左侧,有一小块长方形铜板,刻有她的头像和名字。旁边摆放的鲜195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联合国广场的金属花雕塑 2008年11月29日摄博卡区昔日繁盛的码头,如今已经荒弃 2008年11月28日摄花,比周边的要多得多。窄窄的墓道,常常因人太多,不得不排队静候,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贝隆夫人去世50多年了,瞻仰她的人,始终络绎不绝。方 在贵族公墓,完全体会不到中国传统墓地的那种阴气和暮气,反倒更像一座雕塑公园,多了几分灵气。周边的商铺和居民,把这里看做一块风水宝地,以与之为邻为荣。当然,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博卡区(LaBoca)——阿根廷探戈的发源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定居。博卡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第一个港口码头,当年相当繁盛,尤以探戈、妓院和咖啡馆而著名。一般认为,探戈发祥地在非洲的中
走马观花巴阿秘(7)
西部黑人地区,探戈系西班牙tango的译
音。1870年前后,由一些黑人将原生态
的探戈带到阿根廷,基本在下层流行,
并不为上流社会所接受。19世纪末,探
戈重返西班牙,进一步得到了改进,形
成了西班牙探戈。20世纪初,西班牙探
戈随着手扣式手风琴一起流传到法国,
法国贵族对探戈又进行了一些改进,除
去了探戈中的粗犷野性成分,使它变得
高贵优雅。1912年探戈被介绍到英国,
经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学会()的搜
集整理得到了规范性的发展,很快又流
老虎洲,素有“南美威尼斯”之称的巴拉那河(RIO PARANA)流域的DELTA三角洲风景 2008年11月30日摄布宜诺斯艾利斯贵族公墓的大门 2008年11月30日摄布宜诺斯艾利斯贵族公墓中精美的墓塔比比皆是 2008年11月30日摄传到美国。1915年开始在欧洲上流社会风行一时,后来很快就传遍世界各地,成为上流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交舞蹈。阿根廷政府把1880年这一年定为探戈的诞生年,探戈也随之被奉为阿根廷的国粹。传说当年水手们出海归来,深夜路灯下浓妆艳抹的女郎总是试探着向他们伸出手去……探戈的起步动作,至今仍是这个经典招式。Caminito探戈街是博卡区最有代表性的一条街道。根据阿根廷画家金格拉·马丁(Quinquela Martin)的建议,政府把街两边的建筑粉刷成当地代表性的颜色,并命名为Caminito(西班牙文为Camino,意即“路,街道”)。1959年,政府将这条街道变成一条“步行街道博物馆”。用铁皮建造的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房子,碎石铺就的街巷以及墙上的石刻和壁画,依旧保有当年的风貌,犹如欧洲古城。在探戈街,我想买一张最地道的阿根廷探戈音乐CD,导游给我推荐了一盘,并告诉我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探戈曲就叫《Caminito》,阿根廷人和世界懂探戈的都知道。作为舞“盲”,我还真不知道这支曲子,但CD上确实有,这就行了。在博卡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能看到街头探戈表演,舞者著标准探戈舞盛装,也邀请游人一起参与。据我观察,换装与美丽探戈女郎共舞的游人,以中国男士居多。虽然场地简陋些,但穿着钩花丝袜的美丽女郎和衣着笔挺的英俊小伙,和着探戈音乐节拍,翩翩起舞,依然*而优雅。被称作“阿根廷玫瑰” 的贝隆夫人,其墓园的小长方形铜板上,雕刻着她的头像和名字,旁边常年摆放着崇敬者送来的鲜花 2008年11月30日摄197走马观花巴阿秘之十四坐阿根廷航空公司航班的遭遇方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后两天,日程安排并不紧凑,时间上比较富裕和宽松,我们也比较轻松和放松。11月30日下午,参观完博卡区、探戈街,又遛了诸如女人桥等好几处景点。之后直奔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机场,准备乘坐阿根廷航空公司AR1364航班离开阿根廷,前往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秘鲁。航班起飞时间是19:
45,我们下午3时多就到了
机场。在对托运行李作了
包扎整理后,提前3个多小
时办理了登机托运手续。
等进到候机厅后,又被告
知航班要晚点,幸好我们
带着扑克,于是边玩边
等。
还好,飞机最后只晚点1个小时,我们在机场候机厅里一共待了近5个小时。顺利登机后,大家都很疲惫,而随后还有将近4个小时的航程,系好安全带睡觉,一路无话。抵达利马机场,已是12月1日凌晨。机场人很多,排队过关的队伍很长,挪动也很慢,办过关手续又花了1个多小时。去提取托运行李时,原告示的转盘线已无人,我们找工作人员打听,一会说在3号线,一会说在5号线,但都没有找到。后来总算在另一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在行李厅靠墙的一处发现了一堆行李,外围用禁止线围着。布宜诺斯艾利斯女人桥。可以转90度让渡轮过桥,长160米、宽米、重约800吨。港口附近所有的街名大都以女人的姓名来命名,其中一个设计师就干脆把这座桥命名为女人桥来凸显社会上的女权 2008年11月30日摄国际旅行最怕行李丢失,而且似乎经常发生。在一堆行李中,我们总算都找到了各自的行李。大家长舒一口气。因为又困又累,拿到行李,和利马导游接上头,便直奔酒店了。酒店规模不大,设施也一般,但房间里既有打火机,还有热水壶,完全像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配置的,很像中国县一级的老式招待所。进房间我拉过行李箱取拖鞋。一看行李包扎带,我心一惊:这包扎带怎么包扎得这么整齐规整?包扎带是我们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时买的,担心长途托运的行李散了架,特意买了想捆结实点。但我们几个人都不怎么会用,一路走来,每次上机前的捆扎都扎得既不规范也不顺溜,歪歪扭扭,倒还结实。在阿根廷国际机场托运前,我用包扎带重新捆了行李箱,当然也是歪歪扭扭的,我记得很清楚。现在忽然变成很规整、很专业的捆扎,好生奇怪。我在行李拉杆处找我外加的小锁,结果也被移动,换至横着的提手环附近。我掰开包扎带一看,锁匙的褡裢一头已被剪断。我心里咯噔一下:“坏了!”打开行李箱,尽管有两头带弹力的锁扣带扣着,箱内的东西还是被弄得很凌乱。打开行李箱翻盖靠里面的拉链,找我在里约时放在一个信封中的钱,结果信封中空空如也。在里约热内卢海边,导游提醒说,出门不要随身携带现金和贵重物品,中国人在这里容易成为被抢劫的对象。我很听话地把1000美元,还有从北京出门时忘了留下随钱包带着的数千人民币、港币放在行李箱里,随身小包只带一点零用钱。从巴西里约热内卢到伊瓜苏,再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随后的卡拉法特、火地岛,又坐了好几趟飞机,每次也都托运行李,这些钱就都随托运行李走,我也就忘了这事,其实也是大意了,总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再找到我的钥匙包,里面的几百人民币也没了,连几角的毛票也一个不剩。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宝石店,导购小姐送的两个石头做的钥匙链,并不值钱,装在两个漂亮的包装盒里,我放在行李中,结果盒子也被打开,石头扔在外面。临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阿根廷华人超市协会主席陈大明先生送我两199条万宝路和两条阿根廷产的GOLD LEAF香烟,我也放在行李箱中,结果两条万宝路不见了,两条GOLD LEAF被掰断,且七零八落。倒是在巴西买的蜂胶和在阿根廷买的玫瑰油,虽然也价格不菲,倒安然无恙——显然,这窃贼对巴西阿根廷的“土特产”,不感兴趣。我在心里暗自佩服这窃贼:“真行,他怎么就知道我的托运行李里有真方 ‘东西’呢?!”因为太晚,我当晚没敢惊动同行的人。第二天早上吃早饭,完全是地道中国式的:连壳煮鸡蛋、酱豆腐、盐酸菜、豆腐丝、花卷、小馒头、油条、豆浆……大家吃得很香很兴奋。我说起托运行李的事,不料几位都很紧张:“我昨完打开行李时,也发现锁开了,行李箱里面的东西很乱,还以为是托运颠簸的,不会也被偷了吧?”其中一位在巴西买了好几块宝石的同行更坐不住了:“我昨天晚上打开行李箱发现装宝石的盒子放在行李最上面,就觉得有些奇怪,我本来是把它压在箱底的,不过当时没打开盒子看……我得马上去查看。”说完转身就走。四位同行汇总的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行李锁都被撬坏了;所有的行李布宜诺斯艾利斯马德罗港 2008年11月30日摄200 箱都被打开过;箱内所有的物件都被翻过了;所有放在托运行李中的宝石和钱都被拿走了;翻过后,所有的行李箱又都被重新包扎过,而包扎带都比原来包扎得好。“我的宝石啊!我都给老婆报告过了,这可怎么交代……”同行一个劲儿地在那儿自怨自艾。本来,同行的几位都有国际旅行的经验,按说不应该把贵重物品放在托运行李里,可是……这种时候的懊恼,就完全像祥林嫂了:“我光知道狼在山里找不到吃的……”只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大伙儿一起分析:到底是在哪个环节被盗的?从盗贼能够如此仔细地翻检我们的行李,特别是偷完后还能很仔细地重新打好包扎带,完全不像是一个人的顺手牵羊,也不像是不经意地随便顺两把,而是第一有充裕的作案时间,第二显然不像是一个人的行为,应该有几个人甚至是一个团伙联手,而且很有经验。分析来分析去,大家认为,在利马机场作案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虽然在利马机场耽搁了1个多小时,但行李从卸机到行李提取厅之间所用的时间往往很紧凑而且有限,到行李厅后以及随后放在一边用禁止线围着,毕竟众目睽睽,不方便作案。最大的可能,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机场内部:我们提早到了机场并很早办了托运,中国人在那里并不多,常常会比较显眼,如果有联手,这时被盯住的可能性较大;随后又晚点1个小时,总共有4个多小时的时间,而在此期间行李一直就在机场内部,机场内部的人也完全清楚航班是否晚点以及飞机何时起飞的准确情况,有充裕的时间把行李翻个底撂;如果是一个人的小偷小摸的话,顶多把行李箱扎破,或者撬开后勉强匆忙合上完事,如此4个箱子(相信被盗的一定不止我们几个)逐一翻检、包扎,没有一伙人联手和合适的时间和环境,难以完成……如果真是在机场内部有组织的团伙作案,201科隆大剧院,据说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剧院于1889年始建,由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1908年建成 2008年11月30日摄这个性质就太严重了。我们一致决定:无论是从我们这次的遭遇和损失,还是从今后其他乘客的安全出发,必须报案,与阿根廷航空公司交涉。12月1日下午,我们在利马找到一处阿根廷航空公司的办事处。说明来意后,接待的女士说:“因为你们的行李已经出了机场,此前没有投诉,所以方 不好认定,我们也不便受理。”她建议我们上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