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简介
追忆大师,复兴国学——《国学大师之死》
国学班开办、国学大师开评、国学短信开通、国学博客开放……“国学”成了眼下的热门词汇,从中我们看到了国学复兴的曙光。同道新文推出了这本《国学不能大师之死》,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点燃千万读者文化火炬的一根火柴。
作者选择了13位国学大师,再现了这些国学大师临终时的场景:康有为中毒猝死青岛,梁启超被误割左肾,病重而逝,胡适在中央研究院酒会上,手里端着酒杯溘然长眠,书还分别记述了这些大师死后的不同遭遇:蔡元培得到国共两党的共同追悼,辜鸿铭死后两女寂寂为尼,钱穆死后儿子却不能奔丧。
通过对13位国学大师死亡情形及其死后哀荣的再现,作者还以通俗的语言勾勒了这些大师的国学成就,并将之与历史、社会状况相结合,展现他们在时代大变局中所作出的人生选择,刻画了十三个不一样的人生历程。
在每篇文章后,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逸闻趣事,绘制了每个人的“关系图”和“人生轨迹图”,以图表的形式突出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生轨迹,展现其人生全貌。
对这些国学大师人生历程的回归,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现在重提这些国学大师更重要的在于,希望从这些国学大师的死,呼唤国学的复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编者前言
同道先生的这本书,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它的书名——《国学大师之死》。书中所写的13位国学大师,中国的知识界并不陌生,但为什么集中写他们的死亡呢?
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国学”究竟是什么?
本书认为,“国学”是一种以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学术知识为载体,以知识阶层的思想观念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因此,书名中的“死”,就具有了两层含义:
一、通过对13位国学大师死亡情形的再现(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时代背景、临终遗愿、死后哀荣),解读其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激烈冲突,展示其在时代变局中所作出的历史抉择,由此使大家看到13个不一样的人生命运;
二、从文化价值观传承的角度讲,“国学大师之死”,象征着“国学”的衰亡,亦或说,在民国一代学人手中,“国学”的价值内涵发生了大断裂。极端而言,已成为一门“绝学”,或曰“绝唱”。
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废止,是这次历史性大断裂的开端。
1906年9月2日,光绪帝颁布上谕: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12年1月19日,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5月,第二道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7月,蔡氏又在全国第一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学校祭孔之风从此断绝。
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国语统一筹备会议”掀起了强大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改文言文为白话文。
民国九年(1920年)###下令:小学一二年级国文课本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作者注。)。
民国十二年(1923年),###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再明令各省:中小学采用统一的语体文、注音符号和国音。从此,以《十三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经典,从中小学课堂上消失,而在高等学府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只有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的,才有可能作为必修课程学习。从这个角度讲,有人把本书中的13位学人称作“最后的国学大师”,并非言过其辞。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了这些政策的出台?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
纵观1840年至2006年间166年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时代主题: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至于如何救亡,则经历了军事——法制——政体——教育——革命——文化这样几个阶段。这多种救亡方法,呈递进纵深的轨迹向前摸索。救亡的手段用到最后,就是“文化救亡”,所以我们不妨把新文化运动称作“文化救亡”。
至此,国人灵魂中真正的冲突开始了。在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运动中,中西方文化层面的正面冲突正式拉开序幕。激进派从西方、保守派从历史分头寻找民族精神的原动力,最终激进派占了上风。胡适(1891~1962年)所倡导的“文学革命”、“全盘西化”,鲁迅(1881~1936年)的“打倒吃人的礼教”、“改造国民性”成为了时代最强音。
站在近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场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等西方价值观,成为了“救亡”成功的一大关键;但也正是在“打倒孔家店”的呐喊声中,儒家传统的价值观被不加分别地矫枉过正,因而错过了推动中华文化向“第三种形态”更新的进程。这不能不说是赖以“救亡”的实用主义精神的一个负面结果,即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救亡”压倒“启蒙”。
也正因如此,后人往往忽视胡适、鲁迅等新文化闯将思想的另外一个层面:胡适尽管提出要“全盘西化”,但其目的是为了“再造国故”;鲁迅所鄙薄的只是宋以降的治国礼教,而对汉唐的大国气象十分崇尚。进一步说,仔细读完书中所选的13位国学大师,你就能发现:他们到了晚年,无一例外地有向中国传统回归的迹象,只是程度、速度上有差别而已。这大概可以证明中国文化自有其历经“千年变局”而不灭的合理性。
。。
名家评价
先生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梁启超
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吾国近代文明史所应大书特书者矣。——陈独秀
(康有为)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费正清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味着10天前的七十大寿。
寿筵前一天,溥仪派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全然不管大清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了16年。叩拜完毕,又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上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贺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写“奏折”。
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然而,此时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孙传芳连连败退,康有为十分慌张,想把全家转移到安全处去,躲避北伐军的锋芒,这才有了青岛之行。
到青岛后,康有为住在先前买下的“天游园”别墅。3月29日,他来到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当他喝了一杯橙汁后,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了两位医生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晚上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完了,完了!”。到31日凌晨2时,他忽然对身边的人说:“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似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康有为死后不久,门人弟子要求溥仪谥之“仁忠”,但遭拒绝。又拟将其灵柩葬于清西陵光绪帝墓旁,让他们君臣相伴,也因经费不足作罢。十余天后,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有人误作“象耳山”)。这是康有为生前从南方请了风水先生冒雨勘察了3天才选定的墓地。
谁毒死了康有为?
上文关于康有为死前几天的情形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同乡、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康有为外甥李云光的记载。两人的描述中不约而同使用了“七窍出血而死”的字样,这极可能是一种非正常死亡的迹象。多数人认定与中毒有关。但是否有人故意下毒,不得而知,于是便出现了种种猜测。
康同璧认为父亲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据康同壁的女儿罗仪凤的一份交代材料所记,康是被国民党下毒害死的,这种说法迄今未见任何其他史料记载,但因系康氏后人自述,值得重视并有待史家考证。
也有人说是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的毒。据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派出四个刺客出京刺杀康有为。其中一人叫巫仿,慈禧曾赐给他白银10万两,命他秘密出京,刺杀康有为,杀康之后,另有赏赐和晋封。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康有为,终于在青岛成功。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之时,下诏赦免了一大批戊戌获罪人员,但不包括康、梁,可见他一直未被慈禧所原谅。但此种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康有为晚年支持清室复辟,戊戌变法时的恩怨已发生变化。
康有为的另一位女儿康同环对此两种说法都不赞同。她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这样写道:“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而牺牲的。”
近年来,出现了第四种说法。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的。据这位吕氏后人说,当时英记酒楼的同乡宴请,吕振文也在座。康有为喝下橙汁后腹疼不已,还是吕振文用马车将他送回寓所。直到几十年后,吕振文才向儿子透露了实情:他是从日本天皇身边的人那里得到的确切消息,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因为康有为始终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还曾一度与溥仪一起和天皇对抗。为此,日本人一直怀恨在心,终于置之死地。
死后因“国学大师”而遭罪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康的“国学大师”身份以及“保皇派头子”的头衔,遭到了“革命大批判”的“红色风暴”。1966年8月,青岛市第五中学红卫兵打着红旗,路上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等口号,到康的墓地掘坟开棺。但挖了一上午进展不大。中午学生们去吃饭了,留下一位姓赵的老师在此看守。
据目击此过程的人事后回忆:在掘开后的墓里面,有一个照壁似的石头墙壁,高约米,上面有四块独立的石头,刻有“国学大师”四字,每个字上都涂了红漆。石壁上方的平面,镶嵌着十多根两米长的石条,石条凿制时已设计咬合齿,石条之间咬合严密,几乎不留缝隙,当初康的棺椁就是由此悬下去的。在石拱门镶嵌着一块拱形石碑,高约80厘米,厚约35厘米,黑色,学生将此碑左上角砸掉,钻入之后,整座墓穴才被打开。棺木为红松,约4厘米厚,带有搬动用的扶手,棺材被打碎,暴露出白骨。与康有为同时死亡的3岁幼女尸骨未动,仍丢在墓穴内,学生从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锁,这把金锁是美国华侨送的,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还有一枚玉佩。康下葬时身穿中山装,右脚边有一沓蟒袍玉带和很多清朝服装,蟒袍玉带上的金丝随风飘舞,有的就缠在槐树上。墓穴里还有一小石碑,上刻康有为四子三女的名字。学生将康的骨头扬了一地。当时,坟墓前还有一石头供桌,长约1。5米,厚约80厘米,雕有四条腿,供桌的后面就是石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中国史”第一章
康有为出身于一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爷爷当过连州“训导”,叔祖官至广西“巡抚”,父亲是江西“候补知县”。家业丰厚,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两万卷藏书为康有为幼年潜心读书、增长见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他五岁便能夜读信件,口诵唐诗数百首。少年时,康有为从几位启蒙塾师教授的儒家经典里受到封建文化熏陶,有志于圣贤之学。与人交谈,言必称圣人,话必引经典。走路时,口里喃喃诵诗文,经常碰了墙壁或撞了树干才突然停步。有一次一早出门,午饭仍未归,家里人四出找寻,原来他蹲在村口厕所里看书入了迷。村里人于是给他起了一个半是期许半是揶揄的绰号“圣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