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罗马帝国睡着了-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的事件说起来都是尼禄的家事,如果他仅在家族内部作恶,这样的暴君也没什么,充其量给老百姓增加些下饭谈资,可尼禄显然没这么低调。
  尼禄嬉皮笑脸地说:“你们想骂我,说明不了解我,如果你们了解我,你们会想打我的!”
  公元64年7月18日夜晚,罗马城突然着了大火,原来说过,罗马最怕火烛,因为有很多年代古老的木质建筑,一烧起来就不可控制。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罗马的中心城区几乎变成白地。这么大的事故,作为君主的尼禄赶紧组织灭火救灾,并将公共设施和私人花园开放给无家可归的人居住,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可很快在罗马城内就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这把火实际上是尼禄安排放的!大家都不相信,什么样的傻皇帝会自己烧自己的首都啊?尼禄会啊,据说他一坐上皇位就觉得宫殿太小,太简陋,让他透不过气来。他偶尔在阳台上往下看,罗马那些好地段都被密密麻麻的各色宅子填满,想扩充宫殿没有土地啊。这种小混蛋总能想出混蛋的法子,不破不立,把这些地段的房子都烧了,土地不就有了!据当事人描述,火灾当晚,面对熊熊燃烧的街区,皇帝在阳台上像看焰火一样兴奋,不光手舞足蹈,他还弹琴唱曲。
  那些被烧出来的土地最后都被尼禄征用,他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叫“金宫”的宫殿,占地130公顷,有100多个各种房间,动用了当时刚刚问世的混凝土材料,全部采用拱门支撑保证采光,房间明亮通透;墙体用黄金宝石镶嵌,天花板由象牙制成,大厅的天花板甚至可以转动,洒下香水和鲜花。最宏大的是配套的园林设计,整个宫殿包括草原、牧场、树林、葡萄园、花园、人工湖等各种自然景观,据说宫内的水池既可引进泉水也可引进海水,引进海水的原因是尼禄皇帝希望宫殿里有片海洋。前庭立着高达35米的尼禄全身雕像。进入宫殿,从大门开始,每隔30米就有一片新天地、新风景,整个宫殿就像一个微观的世界,绿树成荫,湖光山色,四季都鸟语花香,到处是奇花异草,用最庸俗的形容绝不为过,这是片人间仙境,可是尼禄皇帝搬进来后,简单的评价是:我总算是过上人过的日子了!
  随着金宫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罗马人深信,尼禄就是纵火者。为了给自己洗脱嫌疑,尼禄开始大造舆论,说这件缺德事是当时被视为邪教,可信众却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干的!那时候的基督徒都是些地位低下的穷苦百姓或者外乡人,被诬告了也无处打官司,尼禄让基督徒披上兽皮,放进角斗场给猛兽撕咬,还将他们钉十字架,这起事件中被他杀害的教徒不计其数,基督徒在其间表现出的坚韧和宽容却让很多罗马人动容,美善和邪恶在阳光下泾渭分明,虽然没出现六月飞雪这样的画面,但是大部分罗马人也清楚,这显然是个巨大的冤案。
  尼禄这娃分明是既不靠谱又不着调,可他偏偏喜欢音乐,爱好文艺!组织乐队、策划演出是他主要的生活内容。在罗马不缺吃不少穿的时代,这样的皇帝也没什么。他经常在希腊等地参加各种运动会、竞技会之类的活动,得到桂冠无数。他要是获得奖金之类的,还主动上缴国库。但最让罗马人民难以忍受的是,这家伙喜欢公开表演。他自己的乐队,自己的剧团,占据罗马最大的剧场演出,要求所有人来观看,演出时关闭大门,禁止有人中途退场。皇帝集编、导、演于一身,经常在台上一唱就是半天。尼禄虽然从小就是个发烧友,还特意请了老师教唱歌,可鉴于天赋有限,混了好几年最多是个票友水平,自己挑大梁上台唱,观众的痛苦还是可以想象的,据说有些胆子大的观众从墙头爬出去逃跑了。尼禄在罗马没有知音,就组织了一个行省的巡演,皇帝像个草台班子的班主,赶着些大车去各种荒郊野岭赶场子,天涯海角寻知音。
  皇天不负啊,没想到在希腊,尼禄的艺术才能终于得到了肯定,在希腊一年的巡游中,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群众极大欢迎,皇帝亲自带文化下乡,让希腊百姓充分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尼禄自己也很感动,这种知遇之感让他艺术家的灵感内心很受触动,回到罗马的尼禄宣布了他对希腊的奖励——他要让希腊脱离罗马独立!
  建议一提出来,*院几乎被吓死一半,这个想法简直比放火还要疯狂,还没容*院想出反应的办法来,各行省都先后听到风声,很快高卢和西班牙行省开始*要求独立,那些没有*的行省也开始涌动着解放的暗流,整个罗马版图遭遇巨大的地震。
  闹到这个程度,神仙也救不了尼禄了,御林军和*院联起手来,宣布尼禄为人民公敌,并决定用罗马的帝王家法处理他,给他套上木枷,*衣服,用藤条将他活活抽打致死。尼禄一听说这样的酷刑,吓得赶紧跑到郊外的皇家农庄躲起来。他知道肯定是活不成了,自杀是最好的法子,拿了把刀子,下不了手啊,他甚至让自己的一个随从先自杀给自己做个演示。后来听到追兵已经进来,马上要抓到自己时,万念俱灰之下,他让奴隶举着刀子,自己瞄准了半天用喉咙撞过去,一阵血雨喷溅在地上,暴君中的明星——尼禄离开了世界,终年31岁!
  尼禄死后,从屋大维开始的尤利乌斯—克劳狄血系建立的王朝结束,罗马帝国进入另四个皇帝的时代,因为更乱,所以叫四帝内乱时代。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罗马篇 十三(1)
插播了这么长的匈奴故事,明显跑题,除了老杨习惯性骗取稿费的写法,当然还是因为匈奴人跟我们讲的这段历史有莫大的关系。
  北匈奴说没就没了,难道人间蒸发了吗?当然不是,他们四顾茫茫,最后决定向西逃窜。
  回到罗马,此时的帝国夕阳参照,奢靡的华宴已经到了尾声,伴随着帝国一步步衰败的,却是周围那些邻居们的野蛮生长。对,罗马人叫他们蛮族,他们居住在帝国北部,他们是日耳曼人。
  自从条顿堡森林,屋大维三个军团损失殆尽,差点把老人家逼疯后,罗马人对日耳曼人已经没什么攻击优势了。将日耳曼吃掉更是不敢想,两边的势力平衡在莱茵河多瑙河一线。
  罗马军团不过来,失去了大规模打架斗殴的机会,只知道干仗喝酒的日耳曼人慢慢也开始考虑生计,族群或分化或结盟。大约公元3~4世纪,日耳曼逐渐分出了几个非常清晰的同乡组织,势力比较大的有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勃艮第人(又是七个,战国七雄or江南七怪?)
  公元370年,日耳曼部落听说了一个惊人的传闻:阿兰国被一支来路不明的骑兵灭国了!
  阿兰国是什么来头呢?一个伊朗的游牧部落,一直在里海北岸的草原讨生活,骁勇善战,传说还战胜过罗马兵团。这么个国家怎么说灭就给灭了,谁干的啊?
  后来消息落实了,那股神秘骑兵居然是匈奴!就是那支向西逃窜的北匈奴,他们一边逃,一边寻找可以安家的草原牧场。天可怜见啊,当时因为气候的原因,阿兰国原来的领地遭遇旱灾,草原退化,阿兰国的人有路子,找了个更好的地方搬家躲灾去了。阿兰国原来的地方空出来,北匈奴流离失所的,正好就在这里安家了。阿兰人嫌这里条件不好,北匈奴可不嫌弃,为啥啊?人家来自漠北,那里整个一个人间地狱。
  北匈奴安顿下来,调理大汉给他们留下的累累伤痕。可惜好景不长,大约过了100来年,又是气候的原因,这片区域的草原又茂盛起来了。阿兰人一看,还是原来的家园好,于是又想搬回来。可想而知,这是关乎安身立命的大事,能不干仗吗?(大家知道为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主角是各国政要而不是环境学家了吧,气候问题最后终会导致政治问题。)
  匈奴躲在这里修养生息的200年,不是稀里糊涂过的,他们可是韬光养晦总结了很多经验的,此时骑上战马重返战场,这些战士已经是脱胎换骨了,随便跟阿兰人练了练身手,就把这个小国给吞下肚子了。匈奴一战成名,再次回到了历史大舞台!
  阿兰国被灭,引发了日耳曼人的不安。日耳曼部落中的东哥特人是阿兰国的邻居,甚至还是盟国。东哥特的实力还是不弱的,从波罗的海到亚述海这一线,都是他们的地盘。匈奴人灭掉阿兰国,阿兰人不少进入东哥特躲避,匈奴打得顺手,很自然地就向东哥特发动了攻击。
  东哥特人比阿兰人还不禁打,没几年东哥特的老王就战败自杀了,东哥特人大部分投降,加入匈奴,剩下那部分只好往西跑,找日耳曼老乡帮忙。
  东哥特人的西边当然是西哥特人,西哥特人赶紧在东部设防,并在德聂斯特河畔重兵以待,指望着在河边终结“匈人”的西进之路。
  原来说过,匈奴和大汉互相折磨了几百年,也是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漠北凛冽的寒风擦亮了大汉那些武将的招牌,而大汉那些诡谲莫测的战法也锻炼了匈奴人的军团。现在的匈奴人打仗,已经不限于傻乎乎的正面对抗了。西哥特人在河对岸杀气冲天,匈奴人非常淡定地走到了德聂斯特河上游,找个水浅的地方,慢腾腾地过了河,很潇洒地出现在西哥特人后方。

罗马篇 十三(2)
被抄了后路还能有好果子吃吗?西哥特人一边跑一边哭:“耍赖!俺们都是蛮族,最重要的就是干仗实诚,你们这样耍诈,把蛮族的名声都搞坏了,不跟你们玩了!”
  日耳曼人在欧洲是鬼见愁,所有人闻名变色,见到匈奴人后,日耳曼人不得不承认,对方才是真正的野兽加蛮夷。西哥特人向西败逃,一直到了多瑙河畔。阿兰人被打到东哥特避难,东哥特人被打到西哥特避难,现在西哥特自身难保,他们去哪里避难?
  西哥特人眼下知道,在欧洲一般人已经不是匈奴人的对手了,还有哪里安全呢?欧洲这不还有个老大——罗马帝国嘛。
  这是公元376年,罗马虽然是有点没落,但是GDP基本靠抢这个事还是不变的,这近20万的西哥特难民对罗马来说,就是一支未来的罗马军队,当然是欢迎他们进入啊。
  都知道罗马人道德水准一般,趁火打劫这个事就是他家发明的,眼下西哥特人衣食无着,只求活命,罗马人当然不客气,任意对这些流离失所的人征收苛捐杂税,以至于西哥特人必须将自己的孩子卖为奴隶以维持艰难的生计。当时的罗马市场上,一个哥特人将自己的孩子卖给罗马人为奴,可以收获的报酬是:一只狗的狗粮!
  西哥特人到底还是日耳曼人,国破家亡,血性仍在!不久,西哥特人爆发了起义,按历史学家的说法,“西哥特人结束了自己的饥荒,也结束了罗马人的安全!”
  哪里有造反,哪里就有*。公元378年,在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安一世爆血管死掉后不久,东部罗马的皇帝瓦伦斯预备御驾亲征出手平乱。罗马大军35 000名重甲精锐迎战大约10万西哥特人和阿兰人的联军。这次战役历史上叫做“哈德良堡战役”,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亡的界点,因为输得太难看了。罗马军团损失2/3,瓦伦斯皇帝在一间木屋藏身,蛮族做事果断,也不说活捉罗马皇帝跟罗马谈判啥的,直接一把火将瓦伦斯和木屋烧成灰,将灰还撒在战场上!
  瓦伦提安一世的兄弟俩前后脚死掉,两边的皇帝都有新人。在西罗马,本来应该是太子爷格拉提安登基,可瓦伦提安一世手下的将士们拥戴二王子瓦伦提安二世,所以只好把西罗马分了,兄弟俩一人一半,都是皇帝;东罗马安静多了,西罗马的大皇帝格拉提安任命了一个地方军事长官狄奥多西成为东部罗马的皇帝,于是,眼下的罗马是三个皇帝!
  一个国家好几个皇帝是个很折磨人的问题,不仅老杨写这些乱事写得很眩晕,同志们读起来也混乱,所以,看到有个稍有能力的罗马皇帝冒出来,我们就期盼着,他能赶紧把罗马统一了。
  东罗马的狄奥多西皇帝被我们赋予很大的希望,且不说他的能力多强,单看西罗马的一片混乱就知道他有机会。
  西罗马帝国兄弟俩分家共治,这个局面相当不和谐,尤其是弟弟年幼,老妈摄政,大哥自然经常骚动一下,希望能将分出去的土地收回来。两个皇帝不和已经很危险了,手下的将领也没啥忠诚度。根据我们之前的介绍,此时的罗马,皇帝这个位置已经一点门槛都没有了,只要手里有兵,干掉皇帝就可以自己登基。不久,西罗马的大皇帝就被手下将领干掉,小皇帝岌岌可危。
  太后带着小皇帝请求东罗马皇帝的庇佑,这个也是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