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起前几天才在图书馆看了金岳霖先生写的《逻辑学》这本书,就说道:“我前几天才看了老师现在看的这本书”,我指着老师手中拿着的这本书,“这本书是金先生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他在这本书里研究了休谟所提出的问题还有罗素所发展的数理逻辑,并且把逻辑分析的方法运用于哲学研究。这本书,在民国那个时候是比较先进的思想,所以,当时的许多大学都采用这本书做教材使用。好像,他的学生,也就是台湾著名学者殷海光说这本书一出,如彗星临空,光芒万丈呢。”我把自己看了以后的印象说给先生听。老师也听得很仔细。
“恩,有时间就应该多读一点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可以随时来找我。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到这里玩啊。哦,听说最近你经常不上课了?说真的,孩子,在开始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满喜欢你这孩子的,说下,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看我能不能帮你的?”
“恩,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的老师讲课讲得不好,就不愿意去听了”我说,“比如,那个教中国近代史的老师讲的那些,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都学过了。比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每次说都是运动持续时间有多长,它最终失败的原因和意义等等,老是这些,每次总得复习一遍历史的败局。而我对康熙皇帝平三藩,统一台湾的事情,康梁公车上书以及胡适等那一代文人的历史感兴趣,然而这些老师却是不讲的…。。”,我停下不说了,因为我看见先生不说话,脸上严肃的神色,便改口道:“呃,老师您放心吧,下次我会去上课的”。
老师不说话,沉默了一会。“其实不是我要让你每节课都要去的,有些事情还需要你自己去决定,只要你觉得有意义就可以。我只是希望你能多读些书,毕竟现在对你来讲,学习还是最重要的。哦,对了,我正要给你说说上次做的练习的事情呢。上次做的练习,你做的可不太好啊!?你把卷子拿下来,我给你说下。”做练习的事我还记得,有几道题目我没有答出来,多是和数学有关的,我从小数学就不好,总有一种抵触的感觉。
先生示意,试卷就放在书架顶上。于是我把试卷拿下来,递给老师。
他找出我的答卷来,说“有些题目做的还不错,比如附加题,可是有的题目就不行了,还需要努力啊”,他指着题目对我说,我的答卷上写满了他用红笔注满的标记。他指着那道附加题给我看。题目是这样的:
附加题:简略谈下你对逻辑与历史,与人生哲学的看法。(不宜很长,200字左右即可)
我当时写的是:
“逻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大概只有人才会创造出这样一个词汇来,并用它来形容某个事物的思想思维方式。至于猫阿,狗阿,猪呵,断定是没有逻辑思维的呢,即使田晓霞的爷爷心爱的那只猫(《平凡的世界》),特蕾莎的卡列宁(《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王小波的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不例外了。不过我倒不知道猫会不会有意识的呢,如若没有,我却经常看见它们狡黠的眼睛和颇懂得人的内心,如若有,这似乎不太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上的观点。这里提到了历史,都说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和变化的,最普通和普遍的说法就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以及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我想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所含有的“逻辑”了,然而这历史的发展又并非这样简单,偏偏生出那许多的故事来,亦是社会,使生活变得不简单。于是有人——人类作为一种有思维的生命存在方式和个体——便开始思考,并用逻辑的具有哲理意义上的语言来思考和表达问题和答案,这其中的问题,最简单却又是最不容易明白的问题就是: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此探讨,便产生了哲学和新的哲学,也便产生了哲学家,产生人生的价值讨论。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身是因为人类本身的存在,而人类反过来去思考历史的发展,这本身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或许是其中的悖论。而欧洲十六七世纪的文艺复兴以及中国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从某种角度上讲,便是对历史,宗教,人生价值,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如此的种种,却始终没有对一开始的那两个问题讨论出个结果来。人生还是生存在无数的确定和不确定当中,而历史仍在演进,哲学仍在发展,所以这其中的意义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努力,再努力。
然后先生翻过一页,指着另一道题目:
写出下列命题的真命题及负命题等值的命题,并用公式表示它们的形式。
你要么喝茶,要么喝咖啡。
虽然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但我确实不清楚它的真命题和负命题是什么,还要用公式还写,这简直要了我的命。我看到这个题目时,只想说,茶和咖啡我都想喝,况且我到现在还没喝过咖啡哩,咖啡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呢,只听说是苦的,不过可以加糖。然后马上又想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话来,于是知道这确实有些困难,何况还在考试哩。再说,我估计凭做的题目应该够及格的分数了,所以就没再看它。
“你看,这一道题目其实满简单的,你看,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先生把我的思路拉了回来。我只站在他身边看他在试卷上写下如下的一些文字和符号:
&;not;&;not;&;not;&;not;&;not;并非(你要么喝茶,要么喝咖啡);
你既喝茶又喝咖啡,或者既不喝茶又不喝咖啡;
或者:你喝茶就喝咖啡,并且和咖啡就喝茶;
接着是一堆公式:
设两个量分别为p、q,则公式如下:
&;not;(pvq)等同于()
……
我却看不懂,只是在那里听先生说,似懂非懂地听着
先生写完,说让我看下,不说话,只是坐着了。而我对答案却不太感兴趣,也在那里呆呆地在旁边站着。想到先生一向对我很好,去年冬天还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而自己却这样辜负了老师,就忍不住想哭起来。我总是这样没出息的,总是这样很容易就会哭。
先生看出了我眼睛里快要掉下来的眼泪,便心疼起来,赶紧对我说,“没关系,没关系,又没有怎么说你的,这么大了,还这样哭哭啼啼的,况且还是个男孩子,以后,还怎么经历磨难。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说一点别的。”
“孩子,你交朋友没?”我知道他说的是我有没有女朋友的。
我回答不上来。只是,在一刹那,在心里想起她来。
“如果遇到自己真心喜欢的,就对她说。这没有什么的,再说男孩子是要主动一些的哩,不要错过了要不自己会后悔的,”先生看着我,微笑着,“我知道你这孩子不太爱说话,有时候想得很多,毕竟能遇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是不容易的,也是缘分啊。如果有什么困难,也可以给老师说啊,我会帮你的,阿,孩子……”
宋老师和兰阿姨的爱情故事,老师曾给我讲过一些。从知青与下乡插队走过来的那一代人,总对那个年代有着很复杂的心情,有无法遗忘的痛处,又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宋老师和兰阿姨是在先生插队时在当地认识的,后来产生了感情,结婚,磕磕绊绊地一直走到现在。特别是在先生的父亲被错判为“右派”,被关进监狱,母亲也被审查隔离的那段艰苦的时间里,兰阿姨成了先生内心唯一的依靠和坚强地活下去的动力。
这样一种爱,是真正的爱,是懂得为彼此付出的爱,是在任何时候都相扶相助的爱,也是比宝石更珍贵的爱。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爱情
想来,诗词自唐宋以来,便难出境界了。唐诗与宋词,加上“思无邪”的《诗经》,便将所有的情感和意境写尽,写绝了。偶尔或是无意散落的玉珠子,被纳兰和雪芹,以及后来的张爱玲拣拾得,就只剩下空荡荡的地面了。也有再后来的人进得了屋,却难得再寻见个碎玉;即便拿得珍珠当作玉,也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情感和意境却不能上升了,终难放得流光溢彩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 “当时只道是寻常”
绛珠仙子用泪还债,林黛玉葬花魂。
最美的爱情的浪漫和相望,最坚贞的爱情和誓言,最难舍的相思,最完美的等待,最痛的悲秋和乡愁,最朴实纯真与情真意切的回忆,最大的悲剧和字字的血泪莫过于宝黛的爱情。
爱情的唯美和清净,当是耳际下垂下来的玉坠儿,是夏日清凉的轻风,是烟雨氤氲下水面上的睡莲,是盛放在玉盘里的玉珠子滑落一地的清脆声,是冰斟的茶香,还有几片茶叶子在泓里打转。即使悲痛,也透出淡淡却深刻的美来。
正如张爱玲说的那样,中国的文字有颜色,有声音,说的极对。你可听得见花开花落,看得见才子佳人的邂逅,可想得那样唯美的意境。单就爱情来讲,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情景和情形,在到了曹雪芹和张爱玲的时候都写完了。这是曾经的意境。
关于爱情,我自己是相信缘分的。我喜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种情景,又如张爱玲所说的,是于千万年的时间里,于千万人之中,独独地,只为等待一个人。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情,是一种不期而遇,更是一个等待了千年的承诺。只为你,我已在水边遥望等待了太长的时间,然而我却又欢喜。你若是那等待在对岸千年前的女子,我愿意,在这岸摇着橹船划向你的方向,听你弹琴,唱着《采莲曲》,载着你看那一场烟雨。
当老师问起关于我的爱情的时候,我回答不上来,只是,在一刹那,在心里想起她来。
她的名字叫苏欣。
说起来,我真的觉得那是一件难以去忘记的事情。那样一种的相遇和结束,竟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自己沉浸在上面所说的那些情景和意境里一样。
图书馆七楼。十二月。
学校的钟楼是图书馆的标志,也算是学校的标志了。通过图书馆的楼梯可以上去,不过通向最高的地方是一段斜向的爬梯,到达爬梯要经过一个门,那门通常是锁着的,因而便不能登上钟楼最高处了。顺着楼梯,到了七层,在往上便是那个门了。在那里有一扇不太大的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学校的教学楼和远处平常看不见的青色的山。山不高,半山腰里还有人家居住。因了这样的高度,爬上去总是很累的,且恐高的人会有些眩晕的感觉,所以很少人是专门去爬上这样高的地方的。
我倒常常去图书馆七楼的地方,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喜欢这样的一扇小窗户和青花色的台阶,可以在窗口看外面的世界,不真切和朦胧的样子,或是坐在台阶上。另外我惊喜于那里竟还有一个木质的轱辘,或许是建筑图书馆的工人当初忘在这里的。轱辘放倒可以当作凳子用,可以合适地坐在上面。有时候,会拿一两本书,在那里看书,或者只是为了到高处去看一下,疏散心情,也或者等下雨下雪的时候,跑到上面去看下雨下雪的情形。
我惊奇于学校可以有这样安静的地方,惊喜于自己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地方。于是,到图书馆七楼去渐渐成了一种习惯,总觉得会发现更多的惊喜的事情。
当我再一次上去的时候,我惊异于会有另外一个人也会去这里。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一扇窗户上粘贴着一个便条笺,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偶然发现了这里,很安静。不过有些高。忽然想,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情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呢。随身携带的便条笺就放在这里了。——marine”
看完这些字,又看见在一个木质的轱辘上放着一叠便条笺和一个圆珠笔。
我有些惊奇,这样的一种想法确实一件很惬意事情呢。后悔自己以前竟没有想到的。
于是,我便也在一张便条笺上写了一些字:“没有想到还会有另外一个人也同样发现这里的。偶然发现了你的文字。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