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王归来-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了皇太后的支持,皇上总是心里隐隐的发虚,后来曹贵妃进宫之后,他仿佛找到了替代品,没事就来找曹贵妃说说话,偶尔也问问她的意见,不说听不听吧,总算有个人出主意给他做参考。
    今天晚上皇上来的时候,一脸喜色,曹贵妃心知肚明是什么事情,提前就吩咐了下面的人,置办了一桌好酒好菜,打算陪着皇上好好喝点。
    皇上就爱曹贵妃这份机敏。
    席间,皇上谈性大发,兴致满满的夸赞起岳家,曹贵妃也不答话,握着一杯酒,笑眯眯的听着皇上颠三倒四的说着。
    皇上说着说着,就提到了镇西侯的请求,关于九皇子开府的事情,这时候皇上也多少带着三分醉意了,一挥手,“朕问过老九了,老九愿意开府出去收留那些人。贵妃,开府这事就交给你了。”
    曹贵妃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放下酒杯,笑眯眯的回答:“这可是臣妾的荣幸呢,且交给臣妾吧。”
    不过,话音一转,“不过边关那些将士们且听说都是身有损伤,臣妾怕秦王殿下照顾不过来呢。唉,秦王殿下还是个孩子呢,镇西侯也真放心他照顾这些有功将士们。”
    皇上淡去了笑容,思索良久,一口喝干杯中酒,“说的也是,贵妃你看安排点会照顾人的宫人宫女什么的帮衬下老九。”
    贵妃眼波流转,“是,臣妾遵旨。”
    当晚,皇上留宿长央宫。
    第二日,皇上早朝去了,早早被折腾起来的贵妃,闲闲的打了个呵欠,斜倚在榻上,大宫女银屏正给她梳着头发,她跟着贵妃也很多年了,多少能看出贵妃的心情。
    贵妃现在似乎心情不错,银屏闲聊一般的跟着贵妃说话,“娘娘,八皇子今天可能又要来呢?”
    曹贵妃半阖眼,道:“本宫今天很忙,没空见他。”
    “那,”银屏手上动作不停,“秦王殿下真的要开府啊?”
    “不过是开府罢了。“说完这句话,贵妃就没再出声,银屏也不敢再问,手上动作不敢停,就这么一下一下的梳着。
    当然,曹贵妃不知道的是,前辈子因为九皇子开府一事,宫中没传开,皇上先是和她提的,被她顺手浮云掉了不说,还替镇西侯上了几句眼药,让回京述职的镇西侯颇是头疼了一阵子。
    曹贵妃如此做也无可厚非,毕竟只需要几服药下去,就少了一个有人手有人脉的皇子,又神不知鬼不觉,何乐而不为。
    到底是打了大胜仗,皇上心情还是好的。上早朝的时候,顺口就提了给秦王开府的事情,曹贵妃的亲哥哥,户部尚书曹大人,听到这个消息时候,神色丝毫未动。大部分武将们倒是很是开心,毕竟这宫里大抵只有秦王殿下算武将一系了,他们天然对秦王就有好感,如今秦王提早开府,还是为了照顾将士,他们与有荣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武将都是这么高兴的。
    武将也是分派别的,和镇西侯交好的武将们,大多是凭当年的战功起来,多少瞧不起一些世家子,而这些世家子也愤恨上面的武将占着高位,挡了他们向上攀爬的路。而这些世家子,正琢磨着如何先挤进这朝堂上来。
    文官那一系嘛,多少官员偷摸看了眼曹大人,发现他没什么动静,也就稍微退后一步不表态。
    不过,也有看不清眼色的,自以为是的想给曹大人卖好的小官员跳出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世家之一王家的一个旁支,叫王琪。前几年的进士,作为世家子中一员,能够自己考上进士也是很不容易的。家族中多少算重视他。
    他本人考上之后相当意气风发,不过官场上不是那么好混的,在官场上好几年也没钻营出个门道来,不得已求助于本家。于是王家将他举荐给曹家家主,曹家看他到底笔头功夫还可以,给塞到都察院去了,当了个小小的御史。
    自打那以后他就以曹系一派自居了,这会儿赶着给曹家卖好,仗着自己是御史,直接跳出来谏言了。
    “启奏皇上,臣下以为,秦王殿下提早开府,有几点不妥。其一,镇西侯口口声声托求秦王殿下照顾将士,可是视户部吏部于无物?照顾退役将士本属他们职责所在;其二,长幼有序,齐王殿下尚且未曾开府,秦王岂可越过长兄哎呦!”
    话音未落,就被武将之一,张满天打断,打断的方式也很武将。他把自己脚下的靴子扔过去了,准头不错,直接砸王琪头上。
    张满天年纪也不算小了,当年也是跟着先皇上过战场的,就在镇西侯手下立过功。如今混了个昭勇将军,唯一的儿子也送到镇西侯手下去了,老头子觉得自己就可以等着颐养天年了。
    因此每每上朝,他都是冷眼旁观不出声。
    不过这可并不代表这老头子不通透,事实上上过战场打过仗的,还能活下来当个昭勇将军的,没有不聪明的。这老头是知道自己脾气臭嘴坏,干脆就闭嘴了。
    现在可是忍不住了,王琪那话一出来,他就觉得不好!要知道,要说长幼之序,本朝可是有个不能提的德郡王啊!德郡王殿下之事可是皇帝陛下的一块心病,平时还可勉强眼不见心不烦,如今在朝堂上,谁敢明目张胆的说长幼有序,不怕被皇上迁怒!
    他当然管不着王琪会被怎么样,但是这里面一旦牵扯到了秦王殿下和镇西侯,他就必须做点什么。
    靴子扔出去后,他还不解气,一瘸一拐的想过去揍王琪,好歹被几个武将拦腰的拦腰,抱腿的抱腿的劝了回来。
    皇帝面无表情的看着朝堂上这场闹剧,冷眼看着那王琪捂着脑袋想痛斥张将军,不过到底是没底气对上上过战场的人,眼光乱扫,想寻求支持,可惜文官那一列的,大多都避开了他。
    张满天喘了会儿粗气,想了想,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灵光一闪,直接跪下了,跟皇帝请罪,扯着脖子就喊:“皇帝,俺老张不会说话。不过这王御史说话太没道理了,俺听不下去。”
    皇帝淡淡的说,“张将军请起,王御史说话如何没理呢?”
    张将军也没站起来,直接道:“俺老张人粗不会说话,不过俺觉得,秦王殿下愿意养受伤的将士,那是皇帝给边关将士的恩赏,那起子小人扯的国法不国法的,分明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皇上的儿子,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我们听皇上的。”
    这话虽然糙,但是真合了皇帝的心意,他自亲政以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束手束脚,政令下达不顺利。如今有人说了这话,实在是让他舒心不已。更兼有大堆武将一起跪下,“听凭皇上吩咐。”
    皇上舒心,抚掌大笑。
    众人齐跪三呼万岁。
    在张满天那句不把皇上放眼里的话一出来,王御史就傻了,还没等他辩解,群臣已经跪下高呼万岁,这事已经尘埃落定砸瓷实了。不由得面白如纸,两股战战。
    皇宫中,圣旨传来,曹贵妃挥挥手,示意银屏下去传话宗人府与礼部,既然圣旨下了,府邸就挑个好日子开动吧。
    礼部各位大人叫苦不迭,这马上就是圣寿了,下半年还有晋王殿下的大婚,忙都忙不过来还得替秦王选址盖房子,哪里来的人手啊!
    五皇子眉头皱的死紧,到底有些不甘心,自己的母妃他是了解的,看来只能去找下舅舅,曹家家主曹然,看看这里面是否另有深意。
    八皇子气的直蹦高,怒气冲冲的带着弓箭去校场发泄去了,不晓得这次有几个陪练倒霉。
    二皇子听到这个消息时候,正进宫来给皇太后念新进的书,他只是微微一顿,继续念他的书,皇太后见状,微微一笑。
    大皇子正在榻上,尝试太医新开的方子,皇后面含微笑的看着他,消息过来的时候,大皇子叹了口气,放下了喝光药的碗,皇后面上闪过一丝心痛之色。

  ☆、第4章

此时的边关大营,镇西侯岳震,正与他的两个儿子,岳一文,岳一武,齐聚营账里。
    岳镇坐在案前有一阵子了,他大儿子已经快无聊的在旁边捉虱子了,虽然没有虱子。
    二儿子倒是一派的镇定,端着茶碗慢慢悠悠的喝着。
    许久,岳镇终于出声了,“你们说,这秦王殿下是如何知道咱们在宫中的眼线的?”
    老大抖着腿,“大姑娘告诉他的呗。”
    岳镇瞪了他一眼,“瞎扯,大姑娘怎么可能知道咱们的眼线!?你给我有个坐相!”
    老大继续抖腿,“你咋知道大姑娘不知道呢,咱们大姑娘可精了,你但凡有点事都瞒不住她。”
    “这倒是有可能的。”说起他们家大姑娘,那真是聪明,又聪明又漂亮,偏偏命不好,进了皇宫那吃人地方,生下九皇子就去了。岳镇的目光沉了下去,他可记着呢,一个个害了他家大姑娘的人。
    “不过啊,”老大挠挠头,“秦王殿下怎么探听到陛下和贵妃的对话的。”
    说到这个,老大岳一文忍不住骂了声娘,“这曹贵妃可够毒的,轻轻巧巧几句话,就给咱们下了个套!我说爹啊,你到底干嘛要给皇上上那个折子啊。”
    岳镇叹了口气,“秦王殿下越来越大了,这么多年一点消息没有。宫里的眼线也不好使,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让他开府出来,咱们把人给他,不说别的,好歹能护住他一条性命,别白白的……”岳镇有点说不下去了。
    岳一武淡淡的接道:“这是其一。其二,哥,咱们这次立功立大了,你可还记得那四个字?”
    岳一文一震,面色严肃起来。
    岳镇叹了口气,他也是早就想到了这里。
    岳一武意味深长的道:“咱们朝,可没有掌军权的定国公啊。”
    同样的一句话,出自了不同的人口里。
    这个人,正是曹家家主曹然。
    话说不太甘心的五皇子晋王,仗着母妃掌管宫权,且他也快成年开府了,所以侍卫们也不怎么拦着他出宫。皇上的旨意下了不久,他就出门直奔了帝都著名的太白楼,“偶遇”了正在此地喝酒的曹然曹大人,并顺势将其请到了自己的雅间。
    曹然如今不过不惑之年,看起来一派典型的文人风雅形象,面白,有须,通身世家子的优雅。他和他的妹妹曹贵妃是一母同胞,容貌上相似之处颇多。
    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本朝四大世家之一,在他的掌控下,曹家已经隐隐有了本朝第一世家的趋势。
    面对着隐隐流露出不甘心的五皇子,曹大人安抚的笑了笑,他和他那个被宠坏的妹妹不同,他那个妹妹,聪明倒是聪明,脾气却不小,耐心也不够。
    而他不同,说起曹家家主,曹大人,科举出身,当年高中探花,虽然出身世家却为人宽厚,心胸广阔,资助了不少寒门学子。名声好得很。
    他很是耐心的对五皇子道出了那句话,五皇子若有所思。曹大人继续说道:“边关大捷,普天同庆。这功劳可大了,但是皇上该如何封赏呢,按理当封了定国公,那军权可就没了。”
    五皇子眼睛一亮,军权!“这不是很好么,空出了位置,咱们的人上啊。”
    曹大人道:“谁够资格上呢?”
    五皇子转念一想,的确是这样,他们这一派的武官,连朝堂都混不上去,别提掌军权了。
    曹大人继续解释:“这军权啊,谁都想要。镇西侯可也不想丢,那怎么办呢,他就想法子给皇上添点堵,做点蠢事,皇上觉得他虽然会打仗,但是人粗鲁不懂规矩没什么城府,这样皇上相对就放心一点。更不用提还可以借机明目张胆的给秦王殿下塞人手。不得不说,这是一步险棋。但用的好了,却也一箭双雕。”
    五皇子点点头,迟疑道:“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戳破他的险恶用心呢?”
    曹大人微微一笑,“这个么,有人更合适去做这件事。再者说,皇上也很清楚,镇西侯再过分,也不过是想护着秦王殿下罢了,几个人而已,无权无势,也做不得什么。皇上清楚这点,镇西侯更清楚这点。所以,这虽然是一步险棋,却用的好啊。”
    五皇子皱了皱眉,颇为不满:“那咱们就这么顺着镇西侯的意思来?”
    曹大人道:“晋王殿下,其实咱们顺势卖给镇西侯一个人情又有什么关系呢?秦王殿下年幼开府,礼部最近忙碌的很,你身为兄长还是多多关心比较好。”
    五皇子眼睛一亮,哈哈大笑,“是了是了!这种时候,正是需要本王出力的时候嘛。”
    曹大人点点头,“晋王殿下,您自幼好武,此次镇西侯回来,您不如多和他请教下军中的事情,毕竟您对秦王殿下诸多帮助。想必他也是乐意多介绍几位有功之臣与您认识,好方便您好多多请教。”
    五皇子点点头,“本王立志要效仿先祖,征战沙场,自然要和将军们多请教的。如此,本王今日就回去了,舅舅您留步吧。”
    曹大人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