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兰西印象-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肉方方正正,整整有1斤重。那次宴请,我什么都没敢吃,就是为了照顾好我的“夏多布里昂”……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独特的法兰西精品文化(3)
有人说,法餐是一种文化,享受法餐就是品尝文化和品尝一种氛围。也有人说,法餐也是一种品牌,是对一种美好事物的认同。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无论是贝鲁特、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还是巴黎,使团里总有一帮美食家,组建了一个又一个聚餐俱乐部。使节们利用聚餐交换信息,利用交换信息变换美食。在巴黎,类似陆文夫笔下的那种美食家俱乐部难以计数,他们如同米其林美食指南的评委一样,对法国美食提出各种苛刻的标准。为弘扬法国美食文化,世界上居然还有一个叫“全球国家元首大厨峰会”的活动,由一些元首的大厨在1977年创立,迄今每年都要聚会一次。2003年的峰会是在法国举行的,包括白宫、爱丽舍宫、白金汉在内的30多位“御用”大厨参加了巴黎峰会,他们参观了爱丽舍宫厨房,并专门赴米其林三星餐馆“雅典娜大饭店”品尝了杜卡斯烹饪小组精心烹制的法餐。法国名厨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和保尔·博居斯(Paul Bocuse)历来是峰会的明星,世界各国元首的大厨都要拜他们俩为师。然而,不管有没有峰会,杜卡斯和博居斯早已是闻名遐迩的法国大厨。他们都有自己的法餐馆、有自己的网址、有自己的美食著作。这些法国美食界的名人,其显赫的地位不亚于政府部长,原因就是名厨,就连他们的奖状都是共和国的文化部长给颁发的。
  时尚霓裳——法国人的穿文化
  最近几年,随着外国时装品牌店在国内开得越开越多,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朋友对国际时装的知识远远要超过我们这些长年在使馆工作的“老土”。每次在巴黎接待他们,总要接受一番法国时装精品文化的启蒙教育。不过,生活在世界时装之都的巴黎,各种时尚霓裳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让人多少受到法国时装文化的熏陶。法国时尚模特演示会。(2003年9月)我们大使馆坐落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附近雍容华贵的乔治五世大街,街的一头是著名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专卖店,街的另一头是纪梵希(Givenchy)、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Lorent)等精品店。与乔治五世大街相交的一条街叫弗朗索瓦一世大街,沿着弗朗索瓦一世大街往前走就是被喻为全世界十大名街之一的蒙田大街(*enue Montaigne)。短短一条大街,林立着路易·威登、香奈尔(Channel)、克里斯蒂安·鲁瓦(Christian Lacroix)、普拉达(Prada)等一二十种世界品牌。
  由香榭丽舍大街往北走,还有一条叫圣特诺雷的大街(Saint Honoré),这里顶极名牌云集,是与蒙田齐名的巴黎最奢华的购物场所,世界各地社会名流们常常会坐飞机来此采购。迪奥(Christian Dior)、夏奈尔、阿玛尼(Armani)、古奇(Gucci)、尼娜·里奇(Nina Ricci)、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普拉达等时尚品牌鳞次栉比。在此漫步,让人仿佛游走于一条世界时尚文化的历史长河。
  法国时装源于路易十六时期,主要在二战期间蓬勃发展,二战后巴黎成为世界时装之都。就设计技巧与风格而言,法国时装从一开始的纯体现女性身段美的设计,逐步演变到使服装曲线与身体曲线分开和不断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革新布料和制作工艺,使服装解放女性同时又烘托其身段的曲线美。由于竞争和创新,法国时装的发展周期从过去的20年变为10年一周期,甚至更短。战后半个多世纪,如果我们从迪奥的“新风貌”算起,则先后有避世派、迷你潮、年轻风貌、浪漫风貌、服装雕刻派、印花派、动感派、未来派等。诚然,这么多的流派,有的并不属于法国,它们或发生在英国、或源于美国和意大利等,但法国时装凭借其非凡的博采能力,十分敏感和迅速地吸取国外的潮流,融会贯通为己所有,使巴黎时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法国时装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各种品牌林林总总,但被世界公认的名牌不外乎以下20多个,它们是:
  巴尔曼、卡文、夏奈尔、克里斯蒂安·迪奥、克里斯蒂安·鲁瓦、埃马纽埃尔·恩卡罗、纪梵希、居伊·拉罗舍、哈纳·莫里、让路易·塞雷尔、兰文、勒科阿内·埃曼、路易·费罗、尼娜·里奇、巴戈·拉班尼、佩斯波克、菲力普·维内、皮尔·卡丹、德拉比杜斯、多伦德和伊夫·圣罗朗。其中,迪奥、圣罗朗和卡丹营业额最多。
  在法国,“高档服装”的概念很明确,主要指女装,且每件都用手工精心缝制。要享受“高档时装”的称谓,高档时装公司必须向法工业部所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确定高档时装名单,且公司必须合乎具体条件:
  1  要有自己的制作车间,至少雇佣20个人手工缝制时装;
  2  在一年两度的春秋服装展示会上,至少能推出50套日装和晚装;
  3  公司内要有专门的演示厅为客户展示新款时装。
  谈到制作车间,也有人译作工作室。在巴黎的高级时装公司内,品牌越知名,内部分工越细。如,夏奈尔就聚集了服饰珠宝、羽饰、刺绣、女帽和鞋履等巴黎最古老的五家手工工作室。而勒萨日刺绣工作室就是夏奈尔这位时装天后桂冠上的一颗明珠。夏奈尔的时装之所以著称于世,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法国刺绣大师勒萨日和杰拉尔二位先生。杰拉尔身高2米,他粗中有细,甚至于在夏奈尔设计的一件钉满亮片的小背心上用100个小时,将亮片一片片用针线缝牢,每个亮片上还缝上一颗小珠子!2003年,他又一针一线在一个芭比娃娃上缝满珠宝,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售价最高的芭比娃娃。
  

独特的法兰西精品文化(4)
在世界上,够得上资格叫“时装店”总共才1000—2000家,这些时装店的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有资格享受这“惟一”的在全世界也不会超过2000余人,他们多数是世界级的大明星,大企业家或各国政要的夫人,某些王国的王后、公主等。其中,法国高档时装已成为名流世界的女人们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以男装出名的时装品牌兰文(Lanvin)的老板尼古拉告诉我,来他店里定制衣服的客户甚至坐专机来巴黎,量完尺寸就走。但为了保证质量,客户定制一套时装,至少要试穿三次才完成。然后,设计师将简略的草图交给制作场首席缝纫师,但后者不马上直接用衣料去完成制作,而只是在一种布上进行试作,直到选定了理想的面料才进行裁剪。为使服装撑得住要挺刮,还要在衬里上缝一串人字斜纹楔子。试装时再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一件时装经过千针万线缝制十分平常。因此,干这一行一定要有耐心和鉴赏力,要有对美的企求和谦虚的态度,并能忍受严格的训练和铁一般的规则。在高级时装中,所有制作中的误差都不得超出5毫米。如果你不这么做,客户也会发现,因为他们都已是欣赏和鉴别高级时装的高手。
  每年1月和7月的服装发布会在巴黎是一大盛事,世界时装界人士云集巴黎,各国媒体的数千名记者也赶来报道。作为传统制作工艺的结晶,高档时装大大提高了法国产品的品牌形象,促进法国服装业出口,其新颖的创作意识,精美的缝制工艺,带动了纺织、成衣、裘皮装、内衣、箱包、皮带、首饰、香水和化妆品的大发展,成为法国工业的一张王牌。但对普通法国人来说,高级时装仍只是一种艺术,时装展示是时装的表现形式,就像电影、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形式一样,他们对在装饰华丽的百年老饭店,或各种博物馆、剧院,乃至跑马场(如迪奥Dior)和巴黎股票交易所(如纪梵希Givenchy)举行的时装展示会并不惊讶,因为这就是法国文化。在现代劲歌,或古典乐曲的衬托下,巴黎人欣赏着大师们的最新设计和舞台上迈着猫步的模特优美的体形。
  我想巴黎之所以成为世界服装之都,因素千千万万,有大师云集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和精益求精职业精神,还有宽松、多元和包容的气氛,许多成功的故事就这样在巴黎写就:
  一个由法文“上帝”(Dieu)和“金子”(Or)组成名字的男人,为使战后的法国和世界上的女人们穿得更漂亮,他将其才华和爱心终生献给天下所有的女人,他就是迪奥。半个世纪来,这个名字一直是华丽与高雅时装的代名词,而以其名字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简称CD,则象征着法国时装文化的最高精神。
  在巴黎时装界,除了上帝和金子,还有“麻雀变凤凰”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1910年,从孤儿院里走出来的加布瑞拉·夏奈尔在巴黎坎朋(ben)大街开设了一家帽饰店,并由此凭借她敏锐的时尚感觉,开创了女性帽饰的革命。打那以后,一个“COCO”(夏奈尔的名字)改变了整个法国时装界,其言行举止,包括其短发、说话的腔调、茶色的肤色都成为巴黎最新的时尚。
  12岁从意大利移民法国的尼娜·里奇(Nina Ricci),因鞋匠父亲不幸早逝,不得不到裁缝铺做学徒,以此谋生。凭着先天禀赋和对服装的热爱与执着,尼娜18岁开始主持设计室工作,22岁崭露头角,成为当时服装界的著名设计师。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从事珠宝工作的丈夫路易斯·里奇(Luois Ricci)突然去世,使其只能与惟一的儿子相依为命。但丧夫之痛并没有摧垮坚强的尼娜,她决定自立门户,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时装公司。从此,讲求质料上乘、手工精巧、线条娇柔动人的尼娜·里奇品牌领导着 “潮流风格”的精髓,引来艳羡目光,被追随他的人们称为“皇后”。
  本人无论对世界时装,还是时装世界均了解甚少,总觉得这是个神秘和封闭的世界,打开这个世界的惟一钥匙是金钱。我认识一对意大利夫妇,男的叫维克多,女的叫劳拉,他们在美国有一个大品牌箱包专卖店,后来卖给古奇,挣了几个亿美元。他们在纽约、伦敦、巴黎都有豪宅。他们在巴黎波埃诗大街拥有的别墅和我们大使馆一样气派。同他们的接触使我发现,时装界竞争激烈超出想像,他们年纪不大被迫退出江湖并非是古奇的高价收购,而是迫不得已。他们把希望全放在儿子身上,而天赋极高的儿子不负众望,设计的几款坤包很受欢迎,各种专业杂志对其好评如潮。有一次去做客,发现他们家里倩女成群,她们都是坐飞机从北欧、意大利、美国专门来巴黎选购他儿子加佩耶勒设计的坤包的。在我看来,这些包真谈不上好看与否,但样子很特别,且价格不菲,一件要卖到几百甚至上千欧元。
  的确,同其他行业一样,法国时装行业也面临冲击。除了经济不景气大环境外,我以为有以下问题:
  (1) 缺少创意。由于创新成本高,抄袭成为捷径。一个新款出来,你抄我抄,一条女服街,所有橱窗一个样子;
  (2) 不应该的廉价政策。为了抢生意,店主以廉价招徕,从而设计和质量上偷工减料。客人上过一次当,不会再回头,廉价货把客人赶走;
  (3) 外国货入侵。从意大利针织大王贝内通(Benetton)开始,到美国的盖普(Gap)和西班牙的查拉(Zara)和芒戈(Mango),还有瑞典的H&M,这些外国专卖店专门面对青年人,且价格十分平民化,如,近千欧元的晚礼服在盖普只卖70—80欧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独特的法兰西精品文化(5)
法国时装业困难重重,但是否就此前景暗淡?我想,谁都不能下此结论。但我目睹2002年1月22日晚,圣·罗兰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行的最后一场时装表演时,我的确为法国的时装业捏一把汗。是晚,2000名嘉宾在现场观看了这场堪称“一代绝唱”的时装表演。300多世界名模依次上台,从圣·罗兰1958年的作品开始,展示其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时装的经典之作,大师的最后40多件设计也被介绍给观众。最后,在法国著名女演员卡特琳娜·德纳芙的歌声中,圣·罗兰走上舞台,向观众挥手作别。场外,上千群众自发地聚集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广场前的两个硕大的电子屏幕前,眼里含着泪花,观看大师最后的谢幕。就这样,被誉为“世界时装神话”和“20世纪最著名时装设计师之一”的伊夫·圣罗朗,在其65岁这一年,将法国时装界的困难、悔恨和希望统统留给了后人。他走得是如此突然,如此悲壮。一位法国友人对我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