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兰西印象-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历史文化,还是法国人对人类发明创造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贡献,均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影响。当然,法国人对美国也充满敬意,这只要读一下托克威尔的《论美国*》就略见一斑。很多老人对我说,没有美国的参战,法国在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苦难可能还要大,时间还要长。随着二战结束,美国对法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法国医治战争创伤并使法国经济走向复兴和繁荣。“马歇尔计划”不仅强化了法美经济联系,也使数百万来法经商、教学、旅游等美国人突然发现法国风景如此优美,是盛产美酒、香水、时装的国度。在美国人心目中,法国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法国的精品文化成为好莱坞电影人的最爱,香榭丽舍大街、夏耐尔5号香水、戛纳电影节、环法自行车大赛,还有F 1 汽车拉力赛、罗朗·卡洛斯网球公开赛等,也成为美国公众心目中的法国代名词。
  记得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次日,法国著名的《世界报》发表题为“我们都是纽约人”的社论,明确支持美国的自由和开放社会的价值观念。希拉克总统也作为第一个外国元首很快访问纽约,美国人对法国人充满感激之情,认为法国人是患难见真情的挚友。法国随后又加入了美国率领的国际反恐联盟,在攻打塔利班的战斗中表现积极,也深得美国决策者和普通老百姓的好感。然而,由于法国坚持原则,坚决反对小布什当局借口武器核查问题,对主权国家的伊拉克发动侵略战争,美法关系因而一度出现紧张,美国人对法国的恶感随之上升。在美国,还出现了一些美国人抵制法国产品,将法国佳酿倾倒在地,就连国会餐厅也将法式炸土豆条改名为“自由土豆条”等。但平心静气地看,除伊拉克战争的特殊因素外,相当多的美国人仍然喜欢法国,认为法国人有品位,有教养,会生活,讨厌法国的美国人属极少数。
  “浪漫”——中国人眼中的法国人
  就中国政治精英而言,法兰西是当年周恩来、*等一大批老革命家学习革命真理的地方。它虽然只有世界1% 的人口,面积也只有中国四川省那么大,却跻身于少数世界强国之列,发挥着国际性影响。戴高乐将军不为美国马首是瞻,率先在西方阵营第一个承认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一度退出北约。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无论在毛泽东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均受到中国外交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认为其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此外,法国实施的法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适度的政府干预和保持公共事业国有经济成分,以及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等,对中国的决策者印象深刻。
  

中法两国心目中的对方(3)
然而,对中国公众而言,法国则又是罗曼蒂克的同义词。当“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搞得有声有色之际,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皮埃尔·阿斯基就“中国人眼中的法国”为题,专门到北大随机采访法语系学生,得出的结论千篇一律,几乎都是两个字,法国人很“浪漫”。阿斯基对北大学生对法国如此简单的结论颇感沮丧,便在报纸上撰写长文,指出法国除浪漫外,还是许多世界重大发明的故乡,法国不仅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国,也是世界经济强国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国。在我撰写此书时,正值法国在华举办文化年,特别是令人难忘的文化年开幕式,法国现代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在紫禁城午门举行的激光晚会气势恢宏、神奇魔幻,给人一种鲜有的强烈的震撼。整个晚会万观众,不,准确地说是整个京城、整个中国好评如潮。然而,只要看一下翌日全国各地的报纸评论,还是两个字,法国人真“浪漫”!
  其实,这种“浪漫的法国人”的印象对普通中国公众而言,不仅是对法国的第一印象,也是惟一的印象。在法国文化年开幕之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对380 名不同年龄和职业的北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包括学生、教师、银行职员、公务员、律师、摄影师、工人、市民等。84%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人浪漫,68%的人表示要到法国旅行,36%的学生想到法国留学,67%的人有兴趣学习法语,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语言,54%的人认为雨果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51%的人最喜爱的足球明星是齐达内。在受众中,最熟悉的法国关键词依次为皮尔·卡丹(90%)、戛纳(88%)、家乐福(72%),只有14%的人知道代表法国航天技术的阿里亚娜火箭。
  对法国浪漫的看法还可以从我在巴黎工作遇到许多国内来的朋友处得到佐证,他们每每谈到法国时,总是对法国的浪漫喋喋不休和对法国的精品文化及生活方式流露出由衷的赞美,甚至连我能讲法语也被视作一种福分。在这些朋友的眼光中,或置身繁华的都市,或宁静的乡间,法国男女随时随地的热吻强化了对法国罗曼蒂克的印象。无论是法国作为国家、还是巴黎作为城市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享受生活才来到巴黎。我有一个外甥女,在上海上大学三年级,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到法国的商学院学习奢侈品品牌管理。据她说,在中国持她这样想法的女孩很多。
  当然,除了法兰西的浪漫外,中国人对法国人的看法还有很多。我在前面第二章曾谈到法国文化对中国人的重大影响。在中国人心目中,法国是世界文化大国,是雨果、巴尔扎克等世界文学巨匠的故乡。法国人是有教养、文明,懂得生活情趣的同义词,但对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还莫过于法国人的极端自由。我在巴黎接触到的大多数中国朋友认为法国人没有任何约束,活得很潇洒且很真实。正是法国人思想上的独立性和自由化,才使法国给世界奉献了无数思想家、艺术家和建筑大师。不过,法国人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信仰国家至上的中国人来说,认同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同胞对法国人频繁、甚至无端的*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予以批评,认为将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是不足取的。当然,也有一些朋友对此表示认同,认为法国人的思维和体制符合人的本性,人与人的利益冲突可以本能地发泄,又可通过法制的游戏规则予以调整。一个表面看来混乱嘈杂的社会,经过*、*、与政府或雇主谈判等程序,在利益分配得到均衡后重新恢复平静。然而,不管你如何理性地看待法国社会的利益调整体系,一个工潮迭起、各执一词的国家是很难对准备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产生吸引力的。不少中国的企业家朋友对我说,他们很想在法国投资,认为法国是欧盟的核心市场,在法国的市场存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但法国的劳动和社会成本实在太高,不是创业的理想场所。
  当然,要说国人对法国的印象,还有许许多多,需要一提的是法国人的爱国主义。法国人天生爱批评,骂政府天经地义,不骂白不骂,但对祖国法兰西充满深情,骂法国的几乎没有。旅居法国这么多年,我从未发现过有人批评法兰西。我曾和新华社记者专门聊过此现象,可以说,在巴黎工作的中国人对法国人的爱国主义都印象极为深刻。硕大无朋的法兰西体育场,每场比赛前人们都要高唱“马赛曲”。电视的解说员,对法国队的任何动作都热情洋溢、极富夸张地点评一番,哪怕你屡射不中,是个“臭球”,也要比对手已射入球门的“香球”要棒得多。因为,你是法国队。不少同胞问我,法国选手得个铜牌,电视台解说员说半天,仿佛铜牌要比金牌还要值钱。殊不知,这就是法兰西!
  “古老而遥远”——法国人眼中的中国
  对大多数法国人而言,中国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中国人是智慧和勤劳的同义词。中国对法国人的吸引力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好感源于路易十四时期(参见第二章)。对任何法国家庭来说,拥有一些中国收藏,哪怕是一些民国时期的景泰蓝,都将是一种高雅品位的体现。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还反映在历任法国总统身上。
  戴高乐将军酷爱中国文化,他从中国光辉灿烂的过去洞察到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不仅不可避免,也符合情理。他曾在生前向他的外甥女——一位法国驻华外交官了解大量中国的事情,希望有生之年去人民中国看一看。我没有赶上戴高乐的时代,也没有赶上蓬皮杜时期,但我有幸拜访过蓬皮杜夫人,在她的会客厅里,我亲眼目睹了蓬皮杜总统1972年访华时从中国携带的各种纪念品,在每年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上,蓬皮杜夫人总要向我忆及他们当年访华的情形;德斯坦总统领导的法国经济蒸蒸日上,在他任期内,小平同志还访问法国,受到隆重接待。德斯坦总统热爱中国文化,卸任后猛学中文,并喜欢在一些公共*上用中文引经据典,每年他还率领法企业运动协会(前雇主协会)的法中委员会访华一次;密特朗是第五共和国惟一的一位左翼总统,1981年当选前曾专门访问过山东曲阜,特别热衷孔孟文化,在其*生涯中,念念不忘孔孟之道;现任总统希拉克非常热爱中国,有强烈的“中国情结”,其对中国历史知识,尤其是青铜器堪称专家水平。当然,作为政治家,无论是戴高乐将军,还是希拉克总统,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21世纪初的今天,他们均看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作用。我曾亲耳多次聆听过希拉克对中国在国际作用的评价,认为中国将在新世纪成为世界真正的第一强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法两国心目中的对方(4)
说到中国未来的作用,我曾多次在巴黎上流社会晚会上感受到法国人对中国由衷的敬佩。精英感叹中国人对劳动的由衷热爱和由此焕发出的无限创造力。在他们的眼中,中国代表人类的希望所在,是世界的未来,而法国沉重的福利负担、懒惰的民族习性将早晚断送法兰西过去的辉煌。这种看好中国未来的观点在老百姓中也很普遍。有一次,我代表赵大使到法国中部的克莱蒙菲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报告,从火车站到旅馆的路上,司机神采飞扬地对我说,他一年要接待许多来米其林总部参观的中国人。当时正好杨立伟乘“神舟5号”载人飞船上天,这位老兄对我说,中国非常强大,最快5年就超过美国,到时法国就有救了,因为中国可以对美国说不。 
  当然,作为法国老百姓,对中国的看法不可能像政治家和精英们所具有的战略成分。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许多法国人如同过去的大文豪雨果,喜欢中国完全出于对中国人坎坷命运的同情。由于中国人命运多舛,一部分法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在于如何帮助中国人减少苦难。在法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系列连环画,叫《丁丁历险记》,其中有一段讲到丁丁到中国西藏的经历。许多法国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迄今还是从这部系列连环画中来认识中国。此外,在法国,反映中国“*”的电影、小说等文艺题材的作品很多,不少法国人从这些作品来认识中国,脑子里还停留在中国封闭的时期。相比之下,企业家通过在中国的经营活动来看中国,其评价与中国蒸蒸日上的市场有关,认为中国不仅是文明古国,也是未来的经济大国,只有到中国来发展,才能降低法国企业的经营成本,保持法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没有一个法国企业家不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赞扬备至和感到欢欣鼓舞的,但企业员工则未必,他们担心中国发展得太快,早晚要使法国的企业迁至中国,从而以一种矛盾的心态来看中国。
  诚然,法国是多元社会,找出一种统一的对中国评价是不可能的。每个法国人根据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和个人兴趣来评价中国。国人善良纯朴,责任心强,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孝敬老人无疑给法国各界留下印象最深刻,然而,国人过于谦虚谨慎、韬光养晦的品格,也使法国人感到不易接触,缺少必要的透明度。法国《费加罗报》前驻京记者沙伯龙在华十来年,妻子也是中国人,他认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不善于对外沟通与交流,在法国公众中造成难以打交道的印象。因此,在相当多的法国人眼里,中国人又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属于思维过于缜密和往往喜欢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群体。在巴黎的社交场合,中国和中国人甚至成为有学问和难懂复杂事物的代名词。有些人迄今也没有搞懂中国为什么会有*?认为中国社会不可思议,人际关系复杂,国家干预公民生活,司法不独立。一些来华法国商人则著书立说,讲述其在中国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