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2-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到阿芝特克人幻想中时空交错这一特性。因此他将这22个区域和时间联系起来,每一个区域代表一个长达52年的历法循环周期,通过计算可得出大时代总的年代数为1 144年(22乘以52)。
  他认为,从科尔特斯在维拉克鲁斯的墨西哥湾登陆的那一天,即1519年4月21日起,9个地狱周期就开始了。所以说9个地狱周期结束需要468年(9乘以52)。沙瑞尔认为后一个地狱总会比前一个更糟糕、更黑暗,越往后精神越崩溃。他的这种观点和印度人对由伽(Yugas)的看法相似。沙瑞尔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出整个过程将于1987年结束的观点的。到那时,所有历法循环汇聚而来,人类将回到天堂时期。总而言之,这就是后来阿奎勒斯所持的观点,他也将这一观点应用于玛雅长计历中的伯克盾周期。
  沙瑞尔的第一本书专门针对墨西哥中部历法循环这个传统,这远在玛雅文明范围之外。但是他在1975年的后续讨论中提到了帕伦克人的《波波尔·乌》,以及其他玛雅文明独有的东西。他还向我们展示阿芝特克传统和玛雅文明传统是如何开始融为一体的。如今在主流新闻中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而举世闻名的阿芝特克历法石也被作为玛雅历法的象征。然而,在当时那个时期,沙瑞尔并没有明确讨论长计历,也没有讨论2012。之后,阿奎勒斯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
  我们应该认可沙瑞尔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成就:(1)和谐汇聚日期(1987年8月16至17日)的起源;(2)他主张当今的追寻者可以将周期为260天的神圣历法作为一种精神体系;(3)他在很久之前就在墨西哥加以完善的神秘历法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个可怕的转折点。还有一点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沙瑞尔的理论仅仅基于与52年历法周期紧密相连的那些观点之上。他提出的1987年周期结束日并非以长计历为根据。
  我们将会发现,沙瑞尔的朋友何塞·阿奎勒斯继承了沙瑞尔的思想,并在几方面对整个运动的理论进行了修改。阿奎勒斯将和谐汇聚和玛雅2012日期融为一体,提出一个从1987年到2012年或者2013年的倒计时,这个倒计时长达25年或者26年(阿奎勒斯在多次采访以及多篇文章中都没有明确提到该理论的确切观点)。他还借用星球艺术网络(Planet Art Network)发动基层民众在多个神圣场所举行多次*,并将他对这些事件的呼吁与和谐汇聚日期紧密联系在一起。比邻思想是指拥有共同目标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他们的生存意义。这一点在2012宴会安排中是不容置疑的。它深深吸引着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

诱人的符咒(3)
最终,阿奎勒斯采纳并进一步发展了沙瑞尔的观点,即如今非玛雅文明的追寻者或许可以追随260天制历法这条神圣之路。这是解决这个世界堕落的物质主义的唯一办法。这个方法成了阿奎勒斯梦语工具箱(Dreamspell kit)的中心所在。梦语工具箱指一种教学工具或者游戏,它里面有一个转盘,用于计算你的“银河署名”(galactic signature)(生日)。还有一个游戏板,可供那些想要了解怎样才能接触到“自然时间”的人们玩耍。这个工具箱是在中国制造的,装在一个盒子里。它原本是为那些自我标榜的福音传道士所设计的,这些传道士会将工具箱分发给可能成为他们新成员的人们。它是和一本书配套的,但是却缺乏明确的说明。
  1992年,阿奎勒斯宣布,以前那个众所周知的艺术家阿奎勒斯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的他是17世纪帕伦克玛雅国王巴加尔的代言人。阿奎勒斯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高级巫师,他给自己重新取名叫瓦伦姆·沃特(Valum Votan),是巴加尔的活的沟通渠道。他的真实身份在他1975年那本《转化之景》(The Transformative Vision)中毫无预示。我们从那本书的尾注中可以感受到阿奎勒斯已经注意到沙瑞尔的作品,也可以略微体会他将如何把沙瑞尔的作品与2012联系起来:
  ……大家也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始于公元前3113年,长达5 125年的周期将于公元2012年结束。这意味着什么?它与沙瑞尔给出的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当然,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对阿奎勒斯那部有争议的著作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之前,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引发2012话题产生的另外两部早期作品。这两部著作也都是在关键的1975年问世的。其中一部作品将2012年作为时间新理论的参照点,但是它没有提及玛雅。另一部作品整篇都在讨论玛雅和长计历历法,但却犯了一个技术性错误,即它没有提到2012年。
  早期关于2012的书籍:麦肯纳和沃特斯
  泰伦斯·麦肯纳是一位了不起的演说家,也是一位流行偶像。他公然倡导使用迷幻药,在倡导者中占据着中心地位。麦肯纳出生在科罗拉多州,20世纪60年代在加州的伯克利长大成人,于1969年从约瑟实验学院毕业,获得环境与环境保护学士学位。约瑟实验学院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附属学院,刚成立不久。之后,他到处旅行,去过印度、东南亚以及南美等地,寻找萨满祭司和迷幻植物。“迷幻药”这个术语具有误导性。泰伦斯大力提倡不断改进药物分类和讨论。他在人种真菌学这个新领域研究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项研究旨在研究致幻蘑菇、文化以及人类意识这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泰伦斯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这使得他在多方面工作中都得心应手。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是位富有远见的哲学家、人种真菌学先驱、植物保护主义者、即席演说家、作家、理智的吟游诗人、世界探险家,还当过萨满祭司等。他的功绩值得我们全面了解。我在本书中做不到这一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集中研究他提出的时间零波理论(Time W*e Zero theory),就一定能够明白他的作品和2012的关系,并且了解他的几个观点是如何与2012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75年,泰伦斯和他的兄弟丹尼斯合著并出版了一本书,名叫《看不见的地貌》(The Invisible Landscape)。书中讲述了1971年他们在哥伦比亚所做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实验。正是那个实验促成了时间零波理论的形成。为了寻找一种奇异的名叫“oo…hoo…ké”的迷幻植物,麦肯纳两兄弟和他们的几个朋友一起去哥伦比亚旅行。然而,他们并没有找到这种植物。相反,他们发现了生长着裸盖菇的大片土地。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诱人的符咒(4)
丹尼斯在几星期的旅行和聚会过后想出了一个实验计划,即他们将会在某个夜晚吞食一些致幻蘑菇,然后丹尼斯将会用力高声哼唱,期待他们在想象力上能有所突破。理论上,哼唱过程中的震动刺激将把他带到据说储存在DNA中的集体记忆和普遍真理中去。这就是整个计划。泰伦斯在他1993年写的那本《真正的幻觉》(True Hallucinations)中详细叙述了他们在佐丽拉(La Chorrera)所做的实验:
  我一边审视自己的内心,一边听我兄弟胡言乱语。我开始意识到这次实验释放出某种奇特的效应。我问自己,怎么我的思维这么容易跳跃?起先我还知道我们是在某个地方经历一种奇特的遭遇,突然我头脑中就蹦出这样一个想法,我们成为浩瀚星球的核心部分……裸盖菇所引发的认知迷幻使得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变得合理。在我意识到终结点已经过去,如今我们正在新千年的最初时刻工作的那一刹那,我内心充满了无限喜悦。
  或许对于非专业学者来说,要透彻理解探险家们在未知思想领域探索时那种跌宕起伏的内心感受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一点千真万确。虽然丹尼斯最终没能坚持走完探索旅程,但是他的兄弟泰伦斯后来一直投身于《易经》的研究。他通过灵感引发的一些数*算来阐述《易经》的神秘内涵,而他的灵感则来源于对蘑菇的考察。在他看来,《易经》中蕴涵着许多有关时间本质的古老见解。他在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的著作中也发现了一致见解。阿尔弗雷德提出的术语“合生”与泰伦斯所观察到的现象完全吻合。合生是指存在于时间性质中的一种东西,它能够促使历史长河中无关的事件加速运动,并且在不久将来的某个时刻汇聚在一起。这种汇聚意味着末世(eschaton)的到来,末世先验对象会随之出现。“末世”这个词起源于中东研究中涉及的末世论,具体指对所有事物终结的研究。
  泰伦斯认为时间不是恒定不变的,它的性质随“习性”、“新奇”的变化而变化。他的这一观点和西方科学最基本的假设相对立。该假设认为时间的性质是恒定不变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星期二还是星期五做其实验结果都应该不变。泰伦斯对时间的流动性以及新奇事物的产生很感兴趣。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事物会越来越多。这反映了深刻的道理,即时间和历史在不断加速前进,渐渐靠近积蓄点。按照中国古代道教的解释,或许唯有变化是恒定的,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变化本身也在不断加速。
  泰伦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曾做过一段调查研究,他结合调查基于变化的384条路线得出了数学波形。这384条路线构成了《易经》的64卦。每一卦象都有六爻,包括阳爻和阴爻。相传这64卦的顺序是周文王排出的。它们看上去似乎是随意排列,但是泰伦斯通过对相邻两卦之间的“不同程度”进行分析发现,这种不同呈现出不规则的数据变化。这表明,当时人们出于某种原因特意规定了这样一个顺序。泰伦斯将这些不同换算成数值,然后用波形图来表示。这就是所谓的“新奇时间波”(Novelty Time W*e)。随后他的朋友皮特·梅尔(Peter Meyer)总结出一个公式并发明了相关电脑软件,有了这些,他们就能够画出曲线图,分析其中的变化规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诱人的符咒(5)
泰伦斯注意到,时间波形呈现出一种“自我相似”性质。它呈分形模式,其中的一小段波形和较大一段波形的形状相似。由于这个波形描述的是新奇事物随时间推移的起伏变化,因而泰伦斯将其称为“时间共振分形模型”(Temporal Resonance)。它表明,很久以前较长的时间间隔和不久前较短的时间间隔所传达的信息量不变。历史被不断压缩,前进速度也在加快。这个过程终究会结束。
  泰伦斯巧妙地用绳球游戏来类比这个加速变化的过程。用一根长绳将一个球系在一根杆上,用杆牵动绳子转动球。随着绳子不断缠绕这根杆,球会离杆越来越近,它转动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球离中心越近,它转动得越快。当球转动的速率在理论上达到最大值时,它就到达中心位置。事实上,数学波形并不能真正描述一个恒定的加速过程。波形图上断断续续的上上下下表明习性和新奇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永恒的波动。然而,随着波形的不断重复,整个波形图朝着永恒新奇发展,其平均态势表现为新奇事物不断增多,变化不断加速。时间零波理论的一个要求就是在一个特定日期将到达永恒新奇。
  泰伦斯认为我们可以辨认出历史上曾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就能帮助他确定时间波形的终结日期。他认为1945年发生的原子弹爆炸是人类历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新奇事件。它预示着整个波形中长达67年的分形子模式,也就是最终时期已经开始。67加1945等于2012。所以说,2012年是一个可能的目标年份。人口增长、油价暴涨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现象的数据资料也告诉他21世纪早期很可能就是这个最终时期的开始。泰伦斯在《看不见的地貌》一书中提及了2012这个年份,但他并没有进一步阐释。后来,他承认自己最初的计算结果是2012年11月17日。然而,当他得知玛雅历法将终点日定为2012年的12月21日时,就矫正了自己画的波形图,而且发现12月21日似乎更为准确。就这样,泰伦斯的模型因为和玛雅长计历中的13个伯克盾周期相吻合而得到永久推崇。
  虽然泰伦斯有时也会在多种情况下提及玛雅文明,比如他曾谈到其中会对人们心理产生影响的萨满教,但是他的时间零波理论所表明的日期和玛雅长计历周期结束的日期相吻合只不过是对他提出的理论的补充性证明。泰伦斯有一次对该主题反思时谈到,他和玛雅人都对致幻蘑菇很痴迷。他认为这一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二者的理论一致地指向20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