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犭昔-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了几块肉,喝了一杯酒,进食的速度放慢啦。会吃狗肉的食家,都知道这个奥妙,不能胡吃海塞,要细吃慢咽,让口腔中的每一个味蕾与狗肉充分的长时间的接触,这才是吃狗肉的至高享受呢。
  “谢先生,我们竹浪村和你有缘啦。风字辈中,能识几个斗大字的人,都是你的弟子呢。”黄墨斗酒入衷肠,耳根发热。
  “我还真是和竹浪村有缘呢。”谢区长又夹了一块狗肉入口。
  “那当然是。我不说别的,这次竹浪村有难,你立马就赶来啦。”黄墨斗说。
  “我本来就要到竹浪村来工作的嘛。吃完饭后,我们要好好商议一下。”
  “不急,不急啦。吃饱狗肉再讲。”黄墨斗又给谢区长倒了一杯酒。“谢先生,你现在做区长,不出几年,你一定能做县长啦。”黄墨斗恭维道。
  “我能把区长做好就不错啦。王县长经常批评我呢。”
  “你是说那个北方佬王县长吗?我以为北方佬不了解南方的风土人情啦,我还是喜欢像你这样的本地人当本地官啦。”黄墨斗说。
  “不要这样讲啦。你我都是客家人。祖先都是北方佬呢。”
  “不同,那不同啦。”黄墨斗不同意。“我们的祖先已经来这里几百年啦。我们已经变成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啦。他们北方佬才刚刚来,怎么会相同呢?”
  “不过是先来后到而已呀。以后,王县长他们在本地住下来,安了家啦,也就成了当地人啦。”谢区长说。
  “我看很难讲啦。反正,一方水土一方人,北方佬不会像我们本地人一样疼惜这里的一草一木啦。”喝了酒的乡下人,讲话老老实实。
  “会的,会的啦。王县长他们和我们一样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啦。”谢区长没有让黄头龙酒搞昏了头,他及时纠正了这个乡下人的粗浅陋见。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不喜欢北方佬,连他们讲的话都听不入耳啦。”黄墨斗依然很坚持。
  “这就是你的不对啦。”谢区长批评墨斗村长。“我们的祖先迁到海江山县的时候,也是说北方话呢。后来,我们的爷祖,父祖、叔伯祖都说客家话,那些晚来一些的客家人也说客家话。只有我们这些来了几百年的子孙,才慢慢学说了本地话呀。我看呀,我们也要学回说北方话啦。我个仔现在就学北方话呢。”
  “学讲北方话?莫搞我啦。我三十好几的人啦,临老学吹打,老牛难教耙呀。不像你谢先生啦,识文识墨啦,一学就会啦。阳安仔是细佬哥,学什么会什么啦。我倒觉得呀,让水鸭仔跟着阳安仔学啦,没准真能学会几句北方话呢。”黄墨斗打着饱嗝,已有几分醉意。
  “叫水鸭仔跟阳安仔学?” 谢区长有点不解其意。
  “哦,我忘了告诉你啦,”黄墨斗不无得意地说,“水秀答应了带着水鸭仔改嫁给我啦。等老虎这件事解决啦,我就办酒席。到时,请谢先生一定来饮酒噢。”
  “哦,恭喜,恭喜啦。”谢区长也吃饱狗肉啦。铁锅里的十多斤狗肉,起码已被消灭了五六斤。“到时候,我一定来饮喜酒,一定要来的啦。”   谢区长也打了一个饱嗝。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五章(6)
“说起打老虎啊,”黄墨斗说,“今天谢先生你第一次带打虎队出征,就把老虎赶跑啦。对啦,谢先生,你说呀,老虎还会回来吗?”   黄墨斗问。
  好大一阵子,谢区长不接话。他知道,老虎并没有跑远。它一定会回来的。它的巢穴已被烧毁啦,连山区那边伐木烧炭搞得热火朝天的,老虎回不去啦。这是一只穷途末路的老虎。“我想,老虎还会回来的啦。”谢区长开口啦。“我们必须想办法对付它呀。”
  黄墨斗满以为老虎已被赶跑啦,万事大吉啦。听谢区长这么一说,他吃惊不小。“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呀?”他瞪大眼睛,迭声问道。
  “我考虑过啦。不能再带打虎队上山啦。人多手杂,山上林密草深,很容易受到老虎的袭击。再伤人害命就无法交代啦。”谢区长说。
  “那怎么办?那怎么办呀?”黄墨斗又迭声问。
  “我想,我们要敲山震虎。”谢先生说。
  “什么叫敲山震虎啊?”黄墨斗听不懂。
  “我们从明天起,不但要晚上敲锣,白天也组织群众到婆髻山下敲锣打鼓,把老虎镇住啦,让它不敢下山啦。”谢先生说明。
  “那接下来怎么办?”黄墨斗追问。
  “我已经派张东北回县政府啦,请王县长派人马来支援啦。”谢先生说。
  听到这里,黄墨斗心宽了许多。他撤下了剩肉碗筷,再泡浓浓的竹壳茶,这茶有止嗝消滞的功效。
  两人并排坐两张大竹椅子,摩沙着胀起来的肚皮,好舒服呀。黄墨斗问:“谢先生,我有点不解啦。老虎从深山来,为什么不回深山去呢?”
  谢区长心里的话一直说不出口,现在不得不说啦。“连山区在大规模伐木烧炭,周围也在大炼钢铁高炉,想必竹浪村也知道啦。老虎没有退路啦。”
  “啊?”黄墨斗刚端起了茶碗,又放下了茶碗。
  “其实,即使没有老虎,我也会来竹浪村的啦。县里决定啦,要在婆髻山伐木烧炭啦。”谢区长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
  “啊?”黄墨斗张大嘴巴,一个黑洞。
  “大炼钢铁是政府的号召,我们必须执行啦。土高炉已经建起来,废钢铁也收集了不少,烧炭是最重要的啦。各个区已经行动起来,我们溪口区的工作比较落后,县政府要我们加紧工作呢。”
  “可是,婆髻山是竹浪村的风水山林呀。”黄墨斗无力地抗争着。
  “我们要响应政府号召。这是最重要的啦。树大啦长高啦,总是要砍的。我们砍一棵大树,补种两棵树苗啦。当年,伯公祖开山的时候,不也是荒山一片吗?”谢区长开导说。
  狗肉在肚子里发胀,吃多了不消化,堵心堵肺的,令人难受啦。政府是大石压死蟹嘛,黄墨斗心想,老百姓有什么话说呢。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六章(1)
1.
  大清早,张东北就从县里赶回来了。他带回来王县长的四条指示:
  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绝不可再有恶虎伤人事件发生;
  坚决就地扑杀老虎,不许放虎归山;
  同时做好大跃进工作,烧炭工作应作筹备,不得拖延;
  谢恒福区长应坐镇竹浪村,直到任务完成。着令张东北同志每日回县汇报工作。
  条条指令,给谢恒福区长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没有让张东北休息,就叫他去找黄铁锤,要他们带领敲山震虎的群众到婆髻山脚去。
  2.
  谢区长借宿在黄墨斗家的大砖瓦屋。一早起来,他看黄墨斗还躺在大竹椅子上叹气,愁眉苦脸的。谢区长明白黄墨斗的心情。其实,谢区长的心里也不爽。本乡本土的人对山山水水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呀。那可不是吗,培育了二百年的风水山林,眼看就要刀斧相加,谁不心痛啊?这种揪心之痛,外人是不能感同身受的啦。但这有什么办法呢?面对排山倒海之势,一叶小舟不可能逆流而上呀。竹浪村的事情,不过是大时代的一个小插曲,是大局面里边的小小局部呀。有了长远眼光,才会有大视野,才会豁然开朗啊。
  3.
  谢区长出门安排工作去了 。黄墨斗倒在大竹椅子上起不来啦,真像一只被大蛮石压扁了的小螃蟹,动弹不得,也不想动弹。桌子上是昨晚泡的竹壳茶,乡下人说,隔夜的茶不能喝,喝了会放连番屁,会得小肠气【广东俗语,疝气。】。黄墨斗不管那么多啦,端起茶碗,一仰脖子,咕嘟咕嘟全喝了。他要浇灭心中的闷火。
  别人没有处在黄墨斗的位置,就不会理解他的感受。首先,黄墨斗是族长,他有一种特别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族长,他是世袭的长房长子,是宗族大树上最接近阳光的那根树枝,是族谱上那条延长了二百年的红直线上最顶端上的名字。别人不在这个位置上,可能会觉得无所谓。族长可不一样,不然,他怎么会有资格在每年祭祖时上头一炷香呢?他怎么会有权利决定每年分丁谷时分给每家男丁的数量呢?他怎么会有颜面在过世之后坐上八世祖的神主牌位呢?
  前人种树后人享。婆髻山的风水山林也是竹浪村的宝贵族产。每年山上出产的樟木,能够补贴宗族的公共费用,过去办小学、每年的祭祖活动、端午节、中秋节、旧历大过年、元宵灯会,还有伯公庙的灯油钱,都依靠风水山林的产出呢。就
  拿黄墨斗的斗木佬手艺来说吧,婆髻山上的樟木卖到四邻八乡,大部分都由他经手做成人家嫁女的樟木衣箱,甚至豆荚江镇都有人请他做樟木衣箱。
  过去,竹浪村人砍树,有二世祖黄音远定下老规矩。二十年以下树龄的树绝对不能砍。伯公祖黄五行建村后,开山种树整整五十年。伯公祖过世后,早已学得斗木绝艺的二世祖黄音远才敢动斧头砍树,才开始做樟木柜。而且,二世祖说啦,每砍一棵樟木树,必须补种两棵樟木树。
  听谢区长的口气,这一次肯定在劫难逃啦,风水山林可能会被全部砍光。全部砍光,婆髻山要被剃光头啊!多好的樟木树啊,用来烧炭,这不是暴殄天物,金玉粪土吗?
  黄墨斗越想越心痛。他除了一条坏腿有毛病,身上其他零件还算完好。如果他
  有心脏病的话,这么大的打击即将来临,这么大的压力横加在身,恐怕他早就心脏病暴发而死啦。
  4.
  敲山震虎的人由竹浪村各户派出。今天的队伍由黄铁锤带领,伯公庙的打更铜锣是他们的最主要武器。村民们有的从自家里拿出铜脸盆,有的拿铜水壳,有几个村民还把伯公庙的一套鼓乐也抬出来啦,一面牛皮大鼓和一副铜钹。黄铁锤是最出色的鼓手。
  村里的黄猪哥是天字第一号的醒狮王,他的细佬仔朱砂鼻做狮尾抖狮被,父子俩搭配是一头活龙活现的威武雄狮。到了农历新年,竹浪村的醒狮队游走四邻八乡去闹春,黄猪哥父子俩上演狮子上楼台,能够得到很多好彩头。今天,竹浪村醒狮队的百花狮子头和金银狮身被留在伯公庙。黄猪哥说,明天由他领班,他一定要在婆髻山下演出狮子上楼台。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六章(2)
一行十几人闹烘烘的来到婆髻山下。时下正值孟春,还是农闲时节呢,离春耕农忙还有个把月。乡民们喜欢在这个时候红红火火的闹腾一阵。敲山震虎的差事正好给了他们聚在一起玩的机会。
  昨天,听打虎队的勇士们回村来说,他们差一点就把老虎打死啦。老虎已经给吓得逃之夭夭啦。村民们再也不怕啦。张东北走在队伍前头。村民们的胆子壮得很,有北方佬的二十响盒子炮做贴身护卫,有二十只老虎下山也不用怕。
  村民队伍来到一片长满牛毛油草的坡地,这里已经是婆髻山脚。开阔的草地上,正好是一个唱戏舞狮的天地大舞台。村民们正忙着卸下他们的鼓乐担子,张东北就迫不及待地取出更锣,吆喝着,“开始啰,开始啰。”一阵乱敲。几个不明就里的村民见领头人在敲锣,也赶快拿出铜脸盆、铜水壳乱敲起来。
  “不行,不行啦。停下,停下啦。”黄铁锤喊道。
  村民一看黄铁锤在喊,都条件反射式停地了下来。抡铁锤的打铁佬是鼓乐队里的正点鼓手。其地位与交响乐团的指挥一般高低。锣钹等一应乐器全都得听他的鼓点指挥呢。
  村民们早就忘掉了他们的正式任务。什么敲山震虎呀,我们是来舒舒服服地玩的啦。牛皮大鼓摆好了,首先是一阵当、当、当,锵、锵、锵的轻快锣钹声,两个大头仔出场啦。这两个丑娃笑容可掬,一摇一晃,令人捧腹。一个大头仔摇着一把破葵扇,这葵扇必须是破的才有丰富的戏剧效果。另一个大头仔拿个金银镶绣球,这个绣球必须是新亮的才有强烈的对比效果。一阵锣钹声,大头仔扭着腰肢,在草地上转着圈,做着各种滑稽逗笑的动作,他们的任务是逗引狮子出场。虽然今天舞狮的黄猪哥父子没来,鼓手黄铁锤还是决定做戏做全套,由始到终的鼓乐狮子上楼台。
  张东北的盒子炮子弹上了膛,张开大机头,在一旁警戒。村民们闹腾吹打了一阵,好不欢快。张东北见没有什么动静,紧张的神经也松弛了下来。他站在旁边,饶有兴味的观赏着南方的鼓乐。这和咱们北方家乡的闹春不一样。咱们东北的扭秧歌、二人转、踩高跷,也很热闹呀。
  黄铁锤是个真正一流的民间鼓手。打铁佬在平日打铁时,把击鼓的节奏都融进去了。在他击鼓时,他把自己一套独特的铁锤法也加进来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