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犭昔》引子(2)
谢校长走近老虎,眯眼端详。此刻,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骄傲与豪迈,只有悲哀与无奈。没有人能够知道谢阳安校长心中的秘密。不仔细观察,参观者不会发现,靠近老虎前肢肚腹的皮毛上有几个小洞,锐器从此刺入,要了它的命。老虎不是在做兽王之吼,而是在做垂死挣扎的哀嚎。这是最后一只华南虎临终的旋律,已经随年代久远而消逝,但那回荡山林的呼啸,永远震撼着谢阳安校长的心。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一章(1)
1.
空间座标:宇宙,银河星系,太阳系,蓝星地球,东北半球,亚洲,中国,东经一百一十三度,北纬二十三度,广东省,海江山县。
时间座标:宇宙大爆炸后的地球年龄第四十六亿零一千九百五十八年,或是人类纪年西元一九五八年春,或是中国编年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年二月底,华族阴历二月初。
2.
夜长天。繁星撒豆,弦月菜刀。山岚浓,星月淡,两相融。好一大锅奶色米汤水。梦一样的山村在其中沉浮。
寂静中,不知道是村里哪户人家在吵架。“昨晚,我明明叫你把猪栏门关好啦,见鬼啦,怎么会白白丢失两只最肥的猪仔?”一个男人在怒骂。
“明明是你自己关的猪栏门啦,上床前你还去查了一次啦,怎么来怪我?”一个女人驳嘴道。一声高一声低的吵闹声,尖刺地穿过朦胧,在米汤夜色中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3.
山岚流着淌着,向村口涌去。村口是三岔路,一条大路,两边种满凤尾竹,伴着绿水长流的竹浪溪。路的一头延伸入山,另一头顺着竹浪溪的流水来到了与豆荚江交汇处的渡口; 就能到达山外县城。大路的一条分岔路进村。山村因水得名,叫竹浪村,黄姓村族世居于此。村子旁水依山,村后山的形状像妇女的发髻,得名叫婆髻山,是黄姓村族的风水山林。山上古树森森,以樟木树为主,杂树相间,多为黄姓村族的的开山祖黄五行亲手所栽,如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黄姓是中原南迁的客家。伯公祖黄五行还是秀才呢。然而,祖宗虽然且耕且读,但时迁世易,子孙们已经弃读就耕啦。
村口的三岔路旁,是伯公庙,供奉着伯公祖黄五行到七世祖的神主牌,是黄姓村族的祠堂。伯公庙前有一棵大榕树,亭亭如盖。大凡南方村子的村口都种榕树,风俗如此,按下不表。
伯公庙是二世祖黄音远所建。伯公祖黄五行过世后,黄姓村族已在此地站稳脚跟。当时村族家底仍然殷厚,就按中原的传统修建家庙,供奉第一代开山祖宗。家道渊源,二世祖黄音远也是秀才性情。他读书之余享受农家乐趣,用传自中原的工尺谱,填制花笺词,唱词内容多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文人武将的古代故事,现在村里的子侄仍能够琅琅上口。二世祖黄音远还善巧思,伯公庙里留传下来的更漏,就是他亲手设计制造。还有点燃计时的更香,也是黄音远首创。用木糠伴香油,砍下竹浪溪边的竹子做模型,压成圆筒状,长度刚好一个时辰烧一根,既能准确计时,又显文士雅兴。
祖宗如此,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虽遗风犹存,后代的本事只剩下能够吟唱几句花笺词啦。月换星移,按开山祖黄五行定下的族谱:五音调宫商,四诗风雅颂。黄姓子孙已传至第九代,雅字辈。世界早已进入钟表时代。但务农为生的下里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不特别需要准确到分秒的时刻。于是,落后保守的更漏更香计时方法,打更报时的传统,仍然实用。
4.
伯公庙的日常管理人是庙祝。庙祝的职责是洒扫香堂,为神主牌拂尘,给长生灯添油,在重要的祭祖仪式上,为族长打下手,做些点香、斟酒、烧纸宝、摆供品之类的工作。当然,在供品摆放三天以后,庙祝有权享用这些祖宗的恩惠。庙祝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值夜打更。实际上,他就是村里的更夫。这项工作非常重要。除了打更报时,他还要巡夜,如有失火、山洪爆发、飞贼入村等状况,必须紧急敲锣示警。
黄姓竹浪村的伯公庙有一项神奇,远近闻名,就是有求必应的送子大仙。据说,这是开山祖黄五行升天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专派神仙下凡,保佑黄姓村族子孙人丁兴旺。伯公庙的送子仙居布置得像喜帐新房,不同之处是有一对交颈仙鹤形状的熏香炉。这也是二世祖黄音远的杰作,连同仙鹤腹内焚燃的迷香,都是二世祖留下的秘方。
凡村族内过门超过一年的新媳妇,如果肚子还没有大起来的话,就会听到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啦。整个求仙许愿的过程既神圣又神秘,心诚则灵嘛。在人不知道鬼知道的时刻,新媳妇的男人会去伯公庙上香进供,取回时辰签。然后,在人不知道神知道的子夜相交之时,小媳妇会依约进入迷香袅袅的送子仙居。她一定要带随身带一样东西,就是一个鸳鸯枕头套。小媳妇在喜床上躺下,自个褪去衣服,自个用鸳鸯枕套套上脑袋。迷香袅袅沁入肺腑,刹那时,春心荡漾,娇懒无力。不一会儿,送子大仙就会降临作法,行云播雨。一个时辰过后,迷香燃尽,送子大仙悄然隐去。小媳妇自个取下枕头套,自个穿回衣服,自个出了伯公庙,由藏在大榕树后的男人领回家。回家的路上,小媳妇一步三回头,和神仙相会,那种欢愉,那份喜悦,那份幸福,她永世难忘呀。和神仙相比,自家的老公还真是无用的男人呢。虽然没见得神仙面,她摸到揸到了神仙的子孙根,妈呀,有扫把柄那么长,像烧火棍那么硬那么热,搞起来快活得要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一章(2)
小媳妇好想再会神仙。当然,老公是不会允许的啦。二世祖黄音远也早就定下严厉的族规。欲想神不知,除非己莫为。再会送子大仙的人,定会横遭天遣,短命暴死。而且,还会连累送子大仙违犯天条,被革下凡尘,贬入地狱。实际上,小媳妇也再没机会再会送子大仙啦。神仙灵验得很,每击必中。小媳妇很快就会有喜啦,就会闹着要吃酸梅姜醋啦,就要大肚子啦,就要生仔啦,就要喂奶啦,就要洗屎片啦,就要做煮饭婆啦,就要做好女人真女人啦。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消魂,仅有的幸福时刻,就会被永远珍藏在她的心底,用以冲消漫漫的长夜里闺房之内难耐的寂寞。女人啊,毕竟有过一次。
说起黄姓村族这送子大仙的的人神之约呀,现代人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有伤风化的粗鄙乡俗。那送子仙居不是淫荡的温床呀。在没有生殖科技的年代,送子大仙下凡是十分必要的啦,这真正是上天玉帝的安排呀。
据西洋古希腊神话记载,主神宙斯有时会化身为一阵金色的和风细雨,有时会化身为一只温柔壮健的小公牛,离开他在奥林匹克山的宝座降临人间,和草原上的牧女,和平民的姑娘,和王国的公主频频幽会。正是宙斯的雨露滋润了希腊大地,诞生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后代英雄,为希腊征战海外,获得战利财富,赢得荣耀和花冠,流芳千古。
在中国广东省海江山县竹浪村,黄姓村族的客家人没有那么浪漫啦。他们很实在,从中原播迁至此,需要开枝散叶,落地生根。乡俗人神之约能够使来自中原的支族繁衍生息,村中各房各支都能传宗接代,祖辈要抱孙、年轻夫妇渴望做父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啦。这人神之约保佑竹浪村黄姓人丁兴旺,就像伯公庙外由伯公祖黄五行亲手栽下的榕树,已经在南方大地牢牢稳稳地生了根,已经独木成林啦。
必须确定,这送子大仙只是竹浪村黄姓的神祗,只接受本村黄姓的香火,外村外姓的许愿是万万不灵的啦。这神仙的自律,从根本上保证了客家黄姓血统的纯正。还有那别出心裁的鸳鸯枕头套,让人不得不佩服二世祖黄音远的天才设计。有了这层界限,人神赴约,仍然天上人间啦。天上的甘雨,永远也搞不清自己滋润播种了哪一块田地。凡间的女子,也窥不破神仙的真面目。女人大肚子啦,生仔啦,只有夫妇俩才知道那是半神半人的后代。因此,坊间的闲言碎语也无从泛起,家庭的圆满和谐也能得以维持。
5.
竹浪村开山立寨以来,村人有需要者,奉这条族规为铁律。然而,就在这一年,在人不知道神知道的时候,族规被打破,铁律荡然无存啦。
在以往,女施主在迷香的作用下,一个时辰内能保持神志清醒,但全身酥软无力。神仙例行仙事耕耘播种,女施主或娇喘低吟而已。这一次,送子大仙照例作法,但这一次的女施主着实与众不同。她把臂交颈,婉转逢迎。喜帐之内,华枝春满,莺燕声声。神仙第一次感到不是在例行仙事,第一次感到人间欢爱的愉悦。可惜时辰太短,迷香燃尽啦,他迟滞了一刻,第一次依依不舍,动了凡心。奈何空中闻天鸡,不得不驾云离去。
“大仙请莫走。”一声娇呼,止住了升腾的身形。大仙一个踉跄倒栽葱,跌下云端。他定睛一看,白地上鲜艳玫瑰盛开,疏落红梅点点。女施主已经勇敢地扯下了鸳鸯枕套啦。飞散的青丝黑瀑倾泻在雪白的枕头上,那里有一张凡间女子的俏脸蛋,一张大仙既熟悉又陌生的脸蛋。就是她,那个使他常常思凡冲动的女子,那个让他常常躲在云端后面偷看的可人儿。那桃花眼勾人乱神,那桃红腮引神入胜,那樱桃嘴微张,动神心扉,摄神魂魄,最动神心弦的还是嘴角的那一颗美人痣,大仙无数次偷窥,早已铭刻在心。神仙也是可怜物啊,也有凡心。每次当值作法,他工作的对象只是凡间女子的一段躯干,何尝见过如此鲜活完美的女体呀?此情此景,神仙也按捺不住啦。什么禁止发生第二次的族规,什么天打雷劈下地狱的天条,全被抛到九霄云外去啦。一颗凡心,一颗天心。两块云朵的碰撞,随后发生的是电闪雷鸣,暴风骤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一章(3)
送子大仙尝过了美人朱唇的甜头之后,自此就频频下凡耕云播雨,与情人相会。风流快活的光阴似箭,他犯下了人间用情专一的毛病,开始疏怠自己的职责啦。再有人间上供请愿,他不是迟到就是早退,有时甚至旷工啦。原来每击必中的法力也消失啦。按照现代科学的道理,以往送子大仙的工作属非经常性质,因而能养精蓄锐,功效奇高。如今他屡屡走私,精子的数量质量当然不足,也就徒劳无功啦。之后,其他的赴人神之约的女施主不能如愿,到族长那里提了意见发了牢骚。族长十分重视,他把群众的反映整理成材料上报天庭,玉帝御览,雷霆震怒。下旨:干犯天条者,依律当遭天遣。
6.
伯公庙的庙祝是黄铜锣,四十刚出头,是一条精壮的汉子。黄铜锣是细仔出身,没有正式的名字,就凭他手中打更的铜锣,得了个响亮的名字。村里的细仔,一般是大户人家的长工或买来的佣人。有接连几代依附主家生活的细仔人家,可以名随主姓,但男丁不入族册,连黄姓大族干枝上的一片叶子都不是。每年,村里祠堂里的族田分丁谷,细仔男丁照例也是没有份的啦。细仔中有能力有骨气者,可以自立门户。但族规不准细仔的房屋顶上有翘起的屋脊,只能一溜瓦筒覆盖。明例之人,一眼就能认出细仔人家。也有的主家败落,不得不遣散细仔各自谋生。黄铜锣就属这一类人。还好,还能当上庙祝。
进了伯公庙的大门,门旁的小房就是更寮。更寮内有一个滴水更漏,这个生铁铸就的物件,也凝聚了二世祖黄音远的天才巧思。上方是一个锥形的漏斗,水通过一条细管滴进下边水箱。水箱内有一个浮标竖尺,标明时辰、时刻、时分。浮标竖尺随着水箱的满盈上浮标示时间。这还不够,自黄音远起,更寮里的更香就没有间断过,一个时辰烧一枝。这叫水火相济报时术。更寮里还有一个荔枝木做的木架,上边的喜鹊迎春木雕也是黄音远的手工。木架上用红布条悬吊着一面黄澄澄、金闪闪的铜锣,这面铜锣也已经传了九代啦,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整个更寮的设计,时间的概念,包含五行之义,金木水火土。表现出开山祖黄五行、二世祖黄音远朴素的宇宙观。
此时的更寮内,一盏防风马灯照得通亮。黄铜锣看了看更漏,到戌时一更啦,更香也已燃尽,赶快换上一枝。他拿起包着红布的荔枝木锣槌,使劲当的一声,打响了一更。锣声在黑夜山村中回荡。
这更寮还是村中的细佬哥【广东方言,小孩子】来聚会并且听讲古仔【广东方言,讲故事】的地方。此刻,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