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序言
汉族之魂
1 纷纷世事无穷尽、百口千言各有道:中国人的定义
2 骎阳唐汉说隆替、暮日元清道容辱:民族政权
3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民族文化
4 我自横指向天啸、我生有恨志难酬:民族政策
5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民族斗争
6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汉主义
天南地北
1 铭志记
2 随笔演说
3 阴语
4 学校·学生·人权
5 生儿育女
6 碎语人生
后知后觉
1 给我一刀
2 庄子见鲁侯
3 关于一个生命的游行
4 零分作文有感
考试·作业
1 幸福在于满足
2 感怀都市
3 月意
4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5 上帝的败笔·败笔的上帝
6 不属于我的掌声
人物记
1 那个可怜的老头
2 李太“白”
3 曹操?操!
4 张弘范
5 感怀李阳英语
春常住
1 清兵卫后续
2 睁开眼·闭上眼
3 懵然懵世
4 莫笑幻人痴
5 小楼一夜听春雨
6 阿毛
7 仿佛
秉斝舒怀
1 诗
2 词。 最好的txt下载网
序言
哪知岁月弄人。早在小学时代我便冒了写书构思,却没意料到自己会拖泥带水奔世纪,直到2008年才后知后觉操起了键盘。
乌飞兔走已经16年了,人生还能有几个16年给我浪费?所以,有了这样的崇高觉悟后,我在今年动笔了。
今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头……我迎来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日子,并且会在这样非人世所堪、但又不得不堪的日子里完成这本书。
书并不厚,十万字都没凑到。虽然它本是可以凑到的……耐何我有着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狠下了心肠又灭了心肝,鼠标一点又硬生生删走了七八篇在我看来不成大器的劣作。
之所以为此者,又是因为我懂得,一本书的优秀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厚度。我不能为了那点可怜的字数而让此书良莠参半。我当然更不能有妇人之仁,对自己的垃圾作品产生那种不三不四的恋旧情感。垃圾就是垃圾,人是要在自我否定中进步的。
于是,经过我一而再再三三而四的删辑整改后,这本书就演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尽管还有很多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那都无关痛痒。书是我写的,我如意就够了,别人如不如意悉随尊便,爱看不看,不看拉倒。老子我又不是给别人活着的,也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而写的这书。纵然终我一生出版不了我也可以留着给自己瞧霍。
于是,经过我四而再再而五的矜持后,一大串的脏话留下了。这才是真正的我,一个以朽肉为刀靶视猪狗如禽兽、崇尚个性解放的自我。
我,就是我!
生活中做不了我,不是因为我把自己融进了书里,而是因为生活它从来没有意识到我还是个人,同时他也不会允许我做上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对于这些想法,有人曾教育我不该只注重阴暗而忽略光明,却不知道,我正是基于光明与黑暗的对比认识后才发出这样真识卓见的观点。
主要矛盾决定主要性质,难道你不懂?懂,就是懂,你也应该只看光明忽略阴暗。需知你既不是宙斯也不是阿修罗,你只能适应社会而不能改造社会。
而这,真正就是我不能做我的问题所在,也是我这几年来粗口暴料而不愿收敛的根本原因。
对此,我也只好阿Q一番,刻了伯虎兄一千古佳句于课桌面上聊以自慰。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后记
第一本书到此为止,可是我的文章不会到此为止。相信第二本书的问世时间不会太远,而是非常非常地遥远。
不必问我为什么,我很想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不要为我惋惜什么,别人越是这样我心里头越是不舒坦。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呵~按孔夫子的话讲,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愿吧~我会有坦荡荡的那一天。我会等,我能等,我不得不等,所以我又不得不骂:TMD!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 中国人的定义
关于中国人的定义问题,听起来似乎简单明了,但真正扯起话来实在不简单。
光阴回逆,还记得三年前的我,就曾在论坛里头跟人讨论过这个话题。时值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的答案:
中国人的定义随历史发展而变化。在中国古代,中国还是个单民族国家,所以中国人就是汉人。后来,经过长期断断续续地扩张,中国变成了统治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所以这时候,中国人就是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
显然,这个答案幼稚得一踏糊涂,所以被人反驳也在情理之中。当时就有位仁兄直言不讳,批了我的观点。“照这样的定义,那么生活在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和俄国境内的俄罗斯族,能算得上是中国人吗?”后面,他又补充了一句:“只有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才是中国人。”
当时虽然落得尴尬,但说来还真得好好谢谢他的意见。看完回复后,我的脑袋便豁然开朗许多。但针对他后头观点,我还要是得泼泼冷水。毕竟,话讲得太笼统,不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首先,他没有解释他所谓文化熏陶具体指代哪方面?这个熏陶深浅程度又要怎么定义?还有,万一有个人被两个国家的文化“深深”熏陶掉,那么这人又是哪国国民?难道要他精神分裂么?
问题想到这里,通常会走进死胡同。但是,因为我是个天才。所以我就成功走了出去!当然,也因为我不够天才,所以直到初中毕业后才参透问题的真谛。
我今天的答案是:中国人=汉人。
此话一出,肯定有人会念叨:其他55个少数民族可往哪搁?想解释这个答案也很简单,两个方法。一:举例对比。二:历史追踪。
我们讲,一个住在国外的汉人,毫无疑问,可称之谓华侨。而华侨的定义就是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可问题是,这人要是少数民族,那么还能称之谓华侨吗?举个典型案例。一个住在俄国的俄罗斯族算是中国人吗?
由上观之,汉人=中国人的式子显然成立。但55个少数民族=中国人能成立吗?不能!
切换到历史角度,问题会立马拨云见天。唐皇李世民有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很显然,这里的中华就是指汉族。从少数民族的口吻里头也不难看出,他们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历史上那些异族使节,每每谈起汉人政权,通常都会不由自主地说你们中国人云云……
注意了,你们中国人。这五个字很关键。这说明,他们压根就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且,就算他们承认了,他们仍然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不是中国人,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根本由不得他们自己点头。
追跟刨底再从地理上看,所谓中国之地,范围也仅限黄河流域。所谓中国人,即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汉族。不过是因为民族后天的繁衍扩散与领土扩张,才奠定了今时今日的版图。
综上所述,中国人=汉人。等式成立!
这个问题功成圆满后,中国人的定义问题就也成了汉人的定义问题。
关于民族划分标准,比较传统性的自然是血统论。也就是说,你体内流着哪个民族的血液,你就是哪个民族的族人。这个观点应该是比较大众化的,但我今天就是要拿这丫的开刷。
毋庸置疑,历史发展到今天,各个民族间通婚次数已是偻指难数了。所以一个人的血液里混杂了2种乃至2种以上的民族血统也见怪不怪。也就是因为这样,血统论问题出大了。如果按血统论标准,根本就没法子弄清你的民族籍别(鬼知道你N代祖宗和哪些异族通过几次婚)(说到这儿,我倒越来越觉得,血统论很有杂种论的意味)。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尽管血统论层出谬陋,但还是有人打着哲学发展观的招牌将血统论发扬光大。于是,就有了今天所谓的中华民族论。于是,鸟论又生产出鸟屎论,各式各样的歪谈怪论爬上讲了台唱起了戏。
李唐皇室,因为祖上有过与鲜卑通婚的记录,于是,异族政权统治中国的合法性便得到了证明。爱新觉罗·玄烨,被人查出了汉族血统,于是,狗娘养的满清政权鳖龟翻身成了正统王朝。我想,假使哪天嬴政刘邦等汉族皇帝也遭此横祸,恐怕历史上就不存在汉族政权了。汉人,永远都是亡国奴。或者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汉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呜乎哀哉。我想,那些信奉中华民族观的国人应有此哀。假使哪天日本天皇被查出了汉族血统,不知又有多少人会捶胸长啸:日本侵华竟然失败!不然,今时今日的东亚早已共荣在小日本帝国的照耀下,我们也不应该只有56个民族。照此说来,大和民族是我们的同胞;日本天皇是我们的皇帝;日本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日之战无谓正邪善恶。春秋无义战嘛。
锋回路转说正经的,既然要把血统论打入十八层地狱,那么取而代之又应该是怎样的标准?
这里,我提出一个新概念:语言思维。
这概念兴许一时不易懂。不打紧,细嚼慢咽一点点来。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在想问题的时候,就等于在跟自己说话,用心说话。而这个话是有语言属性的。有些人用汉语,所以我认为他是汉人。有些人用英语,理所当然地我就认为他是英国人(同理,假使某个拥有异族血统的人以汉语为潜性语言思维,那么亦可视之为汉人)。
扯到这若然还是半知半解,不妨想想自己阅读外语文章时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之所以听懂外语,是因为这些外语经过大脑翻译后过滤成了汉语。而这里的潜在性语言即是我所谓的语言思维。
对于这个判断标准所引申的问号可谓杂七杂八。不幸地是,由于本人天才潜力有限,暂时只能冒出3个问号。具体归结如下:
1 一个人可以不可以同时拥有2种语言思维?如果可以,那么便可以用推翻血统论的逻辑来推翻我的语言思维论。
2 一个人的语言思维可以临时改变吗?如果可以,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民族籍别可以转变,就意味着不同民族间的斗争性质失去了原有意义。逐而演变成为民族虚无主义。
3 人在语言尚未产生以前如何定义民族标准?
自己的问号自己擦,所以还是一个一个慢慢答。
1 就本人而言,善未有此等通天之术直译外语。跳出个人圈子看世界,本人也尚未发现有哪位高人能达到此等境界(据某期读者杂志某文宣称,曾有对变态家长在幼儿发育阶段,同时教授孩子英语和汉语。结局那是相当的悲壮:孩子对语言产生抵触,歪歪脑袋不干了!)(由于本人无妻无子,故而难以验证结果。诚然,纵使我有命当爹,亦断然不为此等龌龊之举)。
就此,肯定有人(包括我)会多问一句,大部分人在幼儿阶段都学了两门语言(汉语、地方方言),那么大部分人岂不都有了2种语言思维?
就此,又要介绍一个新概念:文字蓝本。
细细咀嚼地方方言便不难发现,除少数方言字幕外(尤其是骂人的话),大部分方言都能直译成汉语。原因就在于,地方方言以汉字为蓝本。汉语与地方方言,可谓音异意同。至于英语,则纯属异类语言了(他的文字蓝本是记不完、也不可能有人记完的英文单词)。概括性的讲句,就是“一山不能容儿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2 已经记不起是哪位教我英语的仁兄,曾经很“友善”地给包括我在内的全班同学提过一个极具挑战系数的建议:看英语报的时候不要在脑子里用中文翻译。直接读懂它!乖乖~这可真不把人当人看了。神都未必做得到的事,他派给了人来做。从91年算起我也活够16个年头了,还真没见过哪个人能牛B到转变语言思维。当然啦~我没见过不代表世上没有,今天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但既然还不能肯定有过、存在着这样的神人,也只能暂时说一句:问题过关。
3 (老实说,这个问题有点刁钻,但是我必须对自己负责……)经过N久的思考后,我于去年某个夜晚的凌晨时分大彻大悟: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