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散花-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看,这些口号是不文明的,甚至是野蛮的。
  还得承认,开始对外济开放和现代化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去审视过去和面对今天。脑袋里热烘烘,依旧是“破旧立新”和“旧貌换新颜”那一套,再加上这一次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直接的负面后果是六百多个城市的历史生命被一扫而光,性格形象消失了,年龄感没了,个性记忆被删除得干干净净,我们已无法感知认识自己城市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历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是不能重来的!城市不是一个巨大的功能性的设施齐备的工作机器与生活机器。城市首先是一个生命,有命运,有历史,有记忆,有性格。它是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是人们集体的个性创造与审美创造。如果从精神与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城市,城市是有尊严的,应当对它心存敬畏;可是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种使用对象,必然会对它随心所欲地宰割。
  这些年跑过的地方不少,每到一处都会向当地主人提出看看历史街区。这种在欧洲会被当做很尊重他们的要求,却常常使当地的主人陷入尴尬。一次去往德州这座我心仪已久的古城,转了半天只看到一座古墓,此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这样的徒有虚名的古城,我能开出一个很大的名单,保准人人会吃惊。古城变成新城这大概就是“重来”的结果。浙一些沿海的先发展的现代化的城镇甚至已“重来”几次了!
  世界上有没有重来的城市?有,我看过两座。但我对这两座重来的城市是没有非议的。其中一座是在二战时被战火荡平的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一座是被大地震颠覆的唐山。它们几乎是完全重建的。但这是很痛苦的事。然而唐山人很有眼光,还刻意保留几座令人触目惊心的地震废墟,作为城市生活难以抹去的痛苦记忆下来。
  珍惜城市精神文化的人,一定会精心地保存自己城市的历史,因为城市的灵魂在它的历史里。这使我想起曾邀请我去柏林演讲的一个专事修复前东德城市遗存的组织,这组织的名称很独特,像口号,它叫做“小心翼翼地修复城市”。一听这名称,我就对他们心生敬意。
  我们是不是真的不懂得城市的文化意义与精神价值?我想是,但也不是。
  为什么说“也不是”?实说了吧,有时表面装不懂,实际是为了钱。为了营城市及其土地。在这些人眼里每一座建筑下边的土地都可以变成大量钱财。只有把这些建筑拆掉,土地就有了再使用的价值,即济价值。于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便成了他们“盘活土地”的障°。所以,他们要千方百计拆去这些历史建筑这大概就是对城市呼喊“重来”的最真实的动机了。
  城市要发展,要更新设施,增添功能,一定要被更改。为此,历史文化遗存也一定要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要过审慎思考和严格论证,它与“重来”是两码事。重来者无视城市的历史存在与文化存在。它对于城市的历史生命是一种断送,对文化积累是一种彻底的铲除,对城市个性是一种摒弃。
  不要把这个城市的“重来”之说仅仅当做一个不恰当口号。它是那种由来已久的无知与野蛮的城市观在市场济时代的恶性发作。尤其是在一些历史街区一息尚存的城市里,这种口号将催化城市历史的终结式的消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来操办节日?
本文的题目是很荒唐的。节日本是一种民间的文化传统,是大众约定俗成的生活庆典。年年逢到这种日子,人们就自发地庆祝自娱自乐,合家欢乐,普天同庆,古来如是,还要来操办?
  可是,由于时代转型,生活骤变,加上曾很长一段时间视传统为封建为落后。人们的节日情怀变得μ薄。不少节日渐渐远去与生疏,甚至名存实亡了。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不知不觉之间一种文化寻根的意识又生发出来。于是,每每过年过节,便要请一些民俗学者坐在电视里讲年俗节俗。难道节日也要启蒙和普及吗?一代代过了上千年的年节,如今反要请人来讲解与传授,岂不可笑?节日是人们一种自发的共同的文化情感与文化习惯。如果没有这种情感,还能由衷地过节吗?这是不是一种文明中断的迹象?想到这里,感到有点可怕。
  在这样的情境中,节日确实需要有人来倡导和操办了。那么来担当这个角色呢?
  记得多年之前,机关单位过春节时,门口扎彩挂灯,大企业还要热热闹闹办一个有唱有跳有笑的晚会,这些年没人操办了,给每个人发点年货便早早放假,各自回家;还有,先前每到清明前后,学校便组织孩子们到郊外春游,现在都忙着赚钱,哪还有这份闲心?于是,在市场济时代,这个节日操办者的差事就落到了商家的身上。文化上的事一落到商家身上就要变味儿。
  商家会怎么操办节日呢?首先,把长假的节日称做“黄金周”,想方设法把节日这些天变为购物日、旅游日、消费日、花钱日。
  再有,节日来都有内容的,到了商家手里,自然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我们曾埋怨如今的节日都变成饮食节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灯节吃元宵,春节吃饺子加年糕。其实这正是商家一手操办的结果。近年来,逢到过年,商家不是又在极力号召人们到饭店里吃“年夜饭”吗?
  别以为我在这里责怪商家,人家商家对于节日是不必负文化责任的。商家要的是商品价值,而非文化价值。哪儿有卖点,就在哪儿使劲。卖艾草能赚钱吗?赏月能成为卖点吗?如今大小城市夜里都要亮起来,抬头向上看,恐怕连月亮也找不到。中秋节里最大的卖点也就剩下月饼了。还能埋怨商家们的月饼大战吗?倘若全是三块钱一个的月饼能赚到几个钱?进入了市场的节日只能顺从市场的规律。这叫做“市场霸权”。
  这样,今年的七夕也开始市场化了。其因是七夕热闹起来了。近年来洋节(情人节等)愈演愈烈,文化界一些人士便呼吁国人拿出自己的以爱情为主题的七夕节来抵抗洋节的“入侵”。在刚刚度过的“文化遗产日”里,七夕节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商家眼里,这个几乎被我们忘掉的节日就生出一些商业价值。还有一个因是今年的农历七月适逢闰月,出现两个“七夕”,这是三四十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巧合。从市场角度看,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都是能够生财的卖点。于是,商家便动手操办七夕了。
  其实七夕本有两个主题。一是赞美女儿们的心灵手巧,聪明颖慧。所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记得我小时候每至此节,清晨时分,家中的女子要聚在一起,往一盆水这盆水要晾一夜轻轻地平放上做活的针,比比看放的针能够浮在水面上,不沉入盆中。这些民俗游戏都与“女儿的心灵手巧”有关。七夕节的另一个主题是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颂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两情相许、信守一生、白头偕老。牛郎织女是婚后夫妻,不是婚前恋人,牛郎是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千里迢迢去与织女一年一度地相会的。记得那一天只要下雨,大人便说这是牛郎织女在落泪,在抱头痛哭。这与西方表达情人相恋的情人节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商家是不管这一套的。精明的商家从一些用七夕节抵御洋人的情人节的舆论里看出商机,看出七夕节也可以被改造为一个“黄金日”,那就是干脆把七夕节当做一个情人节,将洋人情人节的酒倒进中国七夕节的瓶子。于是今年各地商家都张起“中国情人节”和“东方情人节”的大旗,并依照西方情人节那样,推销情人礼物(情侣手机、情人饮料等等),倾销红玫瑰当然是高价红玫瑰。比起舶来的情人节,中断已久而十分空洞的七夕节正好可以更好发挥商家的创造力。于是,“千对情人大派对”、“郎配”、“新郎新娘来相会”蜂拥而起,每个城市都出现了这种商家组织的“爱情超市”。
  七夕就这样复苏了吗?那些关于女儿们的内呢?中国人的爱情观呢?没人提它,也没人想它。其实,七夕只是被市场营罢了。我们离着那个传说一般优美的节日情氛依旧很远。我们还能找回那份文化感觉吗?它在哪里?
  再说今年商家之所以尝到七夕的甜头,是因为沾了今年“双七夕”的光。明年不再是“双七夕”,商家要是从中看不到商机,撒手不管怎么办?七夕该由操办?
  我想,真正的节日重建并非易事。它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需要文化上的启迪和与传统的衔接,需要各界的倡导与参与。但是如果人们没有真正的节日期待与情怀,这些节日最终只是市场中一年一度一次商业由头,一种西餐中吃、不伦不类的文化闹剧。
  

乾隆能上房吗?(1)
前些年,一部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红极一时,大清乾隆皇帝摇身一变,成了英俊的武生,背刀仗剑,抬腿上房,飞檐走壁,横扫群恶,一边还和各样美女胡搂乱吻,纠缠不休。一时,对这部大大离谱、纯属虚构的电视剧褒贬皆有。褒者说,通俗作品不必认真,不就为了找个乐吗?贬者说,编造总要有“度”,要对历史负责,对知识负责,这样会使年轻人误以为乾隆是个浪荡公子。争论从来不会有结果。再说,人家剧名上明明写着“戏说”嘛。就这么一部“戏说”,还会闹出乱子?
  没料到,如今已是“戏说”的天下了。
  耍刀舞棒的远非乾隆一个。历代君主,东西洋人,老僧老道,村女渔姑,骚人墨客等等连唐伯虎和纪晓岚也身怀绝技,动辄一掀桌子,杀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正史全成野史,正剧全成闹剧,真人全成戏人儿。
  同时,这戏说一蹿,跑出了电视剧,甚至跑出荧屏。从商家广告到名家讲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民俗事物到文学典,想怎么搞笑就怎么干,张口就来,到处现挂,如果搞笑还“抓”不住人,还嫌不过瘾,干脆就恶搞。戏说对象本身的真实已没人去关心。戏说者所关心的只是他的过程是否有吸引力。吸引力是戏说的目的。这正是商业文化的特征。
  看看如今的古装武侠题材的影视吧!不论长篇连续剧,还是大片巨片,绝大部分没有确定的历史朝代,没有确定的地域,自然也就没有特定的地域文化。只有一个抽象的粗鄙化的“历史”空间,然后就信手胡来了。一群男男女女,本领大得没边,身穿的古装像时装,发型像朋克或披头士,说话全是现代人的口气。在刻意捏造的极其蹩脚的戏剧冲突中(仇杀、争权或三角恋爱等),打打杀杀,从头到尾。有趣的是,当这些影视片被一些年轻人恶作剧地恶搞一番之后,影视制作人还真的动起火来。这可真怪了,你把庄重的历史都“恶搞”了,还在乎人家来恶搞你?
  进而说,为什么戏说可以随意颠倒历史,糟蹋文化典,既没人反对,也无力反对?回答应该很清楚:市场霸权。
  如今所有文化都在努力市场化。市场是钱说了算,市场需要戏说,能说不?
  为什么市场需要戏说呢?这很简单,为了新奇,为了搞笑,为了卖点有了卖点还可以继而制造流行。这就是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娱乐性的、消遣性的、快餐性的。快餐才销得快,娱乐才好消费。有人谴责商业文化太浅薄。这种指责没道理。商业文化是不追求深刻的,更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思”会造成消费障°。还有人谴责商业文化不能持久,留不下来。这话很对呀!人家商业文化从来就不追求传世,只求红极一时。因为红的时候可以大把捞钱。传世是让后人赚钱,红了可以自己捞钱。
  一次几位女学生对我直言:“我们就是想做超女。”
  我问她们:“你们知道超女是一种流行性的文化商品吗?知道商品的市场规律吗?”
  这几位可爱又天真的学生不明白我要说什么。我告诉她们:“一般流行商品的规律都是先热销。热销的因是市场炒作得好,炒作得成功。最成功的炒作可以使商品红遍天下,无人不知。但流行的东西不会总流行。当它被另一种炒作起来的商品取而代之时,便会冷落下来,渐渐陷入低谷,成为滞销。滞销的结果是被市场甩掉,那就该被‘清仓’了。”我还说,“你们可以选择这种商品文化,但必须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对‘滞销’和‘清仓’要先有心理准备。”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乾隆能上房吗?(2)
流行文化是一过性的。因此它们一定是好接受的、好消化的、肤浅的,又是新奇的、刺激的、眼花缭乱的。我们不该责怪这种文化,商品济的时代一定要产生商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