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ぁ弊郑缦衷诘氖〕ぁ⑹谐ぁ⑾爻ぁ⑸绯ぁ⒋宄ぃ攀焙蚓涂梢猿谱魇〔⑹胁⑾夭⑸绮⒋宀U馐翘馔饣埃痛舜蜃 �
共工氏治水多年毫无成效,尧帝极为震怒,便下令免去他治水总指挥的职务。其实凭心而论,这种处置也是有失公道。众所周知,那时的大洪水是世界性的灾难,是因为全球海洋水位上升造成的,共工氏总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难以扭转乾坤。把治水的责任完全加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你说尧帝他老人家是不是有些过分呢!
尧帝召集各部落大酋长和朝中大臣开会,商议推选新的治水领导人。
大臣们一致推选崇伯鲧出任治水总指挥。
尧帝这个气呀,看来这帮人是存心和我过不去,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我最烦的就是崇伯鲧这个人,干嘛非得选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他可不敢乱讲,一代圣贤总得有点圣贤的样子吗,外面上咋也得装一装。他原本想给崇伯鲧说上几句冠冕堂皇的好话,突然间脑子里某个控件失灵,大脑指挥中心发出错误指令,竟然板着面孔对大臣们说:
“鲧毁败族人,狂傲自大,不可以让他担当这样的重任。”
此语一出,立刻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大臣们都认为,崇伯鲧为了治水曾多次奔波于各地,见多识广,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领导大规模的治水,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以让他试一试。
尧帝见大臣们众口一词都举荐崇伯鲧,不由皱了皱眉头。
然而他深知群臣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自己如果再固执己见的话,可就要失去民心了,失去民心那可不是好玩的,搞不好屁股底下这天子的宝座可就坐不稳了。想了想,反正是也拗不过这帮大臣了,索性宽容大度一点,便任命鲧为天下治水总指挥,全权领导治水。
崇伯鲧那可是个干实事的人,他在给共工氏当副手的时候,就曾为治水四处奔走多年。行程数万里,考察了许多地方的山川水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受命治水时虽然已经五十岁,身体却依然十分强壮。他率领修己氏、龟熙氏、鸱ǎ┦稀⒂α稀⒕淞稀俣凳系茸逯冢却踊坪雍谥纹穑剂思枘训闹嗡こ獭�
此时,世界性的海洋水位升高已经开始回落,但由于海水上涨使江河下游的水道淤平,江河失去了航道,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肆意狂奔,水患仍十分严重。
崇伯鲧为了治水,日夜奔波在治水的第一线,他总结了共工氏治水失败的教训,创造出了一套自己的治水方案。他认为:治理洪水的关键是引导千条江河归大海,引水归海的主要工程就是清理出河流下游的河道,而清理下游河道必须得截断上游水道才能进行。
于是,崇伯鲧率领着治水大军先用积石截断黄河上游,让黄河水暂时流往人烟稀少的地方,然后在下游开工梳理河道。这招果然不错,经过了数月的努力,终于挖掘出数十里的河道。如此挖下去,再增加一些人力,用不了三年治水就可以成功。
然而到了雨季,上游水位猛涨,冲毁了堤坝,黄河像一头猛兽,带着大量的泥沙咆哮着冲向下游,把人们辛苦数月清理出来的河道再次淤平。
面对失败,许多人都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对治水失去了信心。
崇伯鲧却没有灰心,继续率领治水大军与洪水进行顽强的搏斗,堤坝冲毁了就再修筑,然后继续清理下游河道。
可是第二年雨季来临,河堤再次被毁,河道又被淤平。
就这样毁了修,修了毁,一连持续九年,累死的人成千上万,治水却没有丝毫成就。
崇伯鲧心急如焚,为了制服这滔滔的洪水,他以身犯险,下令搬运圣山上的“息石”和“息壤”来修筑堤坝。
据说息石和息壤具有超强的神性,有着不可抗拒的神力。
果然,凡是用了圣山的息石和息壤的堤坝,洪水袭来时都安然无恙。
崇伯鲧大喜,便下令在每一段堤坝上都用息石和息壤护理,以对抗凶顽的洪水。这一招果然灵验,洪水绕开河堤流往别处,治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所谓“息石”和“息壤”,实际上就是圣山上的岩石和粘土。圣山是尧帝的私有财产,是天子观光游览的地方。圣山在当时是不可侵犯的,动用圣山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要向天子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按规定动用。
崇伯鲧私自动用圣山的砂石,就等于是藐视天子,因此引起尧帝的极大不满。
尧帝认为崇伯鲧之所以这样做,说明他有极大的政治野心,一但他治水成功,必然要得到万民的敬仰和崇拜,到那时候,自己的帝位就会受到威胁,即便仍在帝位,也难掌握实权,这帝位继承人肯定就是崇伯鲧了。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决定提前任命自己的女婿(姑爷)虞舜为帝位继承人。哼,我先让我的人占了位置,到时候我看你还怎么和我争!
崇伯鲧治水初见成效,正欲使人往帝都报喜。
忽然朝中信使传来消息,说天子已经选定虞舜为帝位继承人,位列三公之首。
崇伯鲧大怒,对信使说:“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此帝之不公也!”
他怒冲冲使人入朝质问,以示抗议。
尧帝年老无能,只好问计于虞舜。
虞舜对崇伯鲧也没什么好感,而最重要的是崇伯鲧人缘好,势力强大,是他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只有除掉他,自己将来才能顺利地坐上王位。因此,他说:“如今天下有‘四凶’为害,崇伯鲧(有崇氏)就是其中之一,要想使天下宁静,必须要除掉四凶,以安民心。”
尧帝当然明白,这叫先下手为强,乘崇伯鲧毫无防范将其逮捕治罪,他就是想反抗也来不及了。
尧帝觉得舜的主意很对,正合他的心意,便授权给舜,让他设计逮捕伯鲧等四凶族的大酋长,然后迫使其族远迁于边远蛮荒之地。
就这样,虞舜在尧帝的指使下,率领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勇士赶往治水前线,以崇伯鲧盗用帝之“息石”“息壤”的罪名,将他逮捕治罪。并强行以武力迫使其族人迁往羽山(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西南)。
正是:
自古天下多纷争,
阴险狡诈说奸雄。
颠倒黑白假作真,
英雄千古背骂名!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含恨死千古奇冤
每个人都曾有过青春岁月,每个人都曾有过浪漫年华。
崇伯鲧也不例外。他年轻时不仅才思敏捷,而且还是位英俊的帅哥。他曾娶有多名妻子,先后生了十二个儿子,姒禹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伯鲧到修己氏部落去走访,调查当地的河流湖泊等水资源情况。
他来到修己氏部落后,首先来拜见这里的大酋长。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修己氏的女首领竟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姑娘名叫女志,她在自己的会客室接见了伯鲧。
通过一番交谈,女志深深被伯鲧的才华、谈吐和风流倜傥所打动,心中自思,我身为大酋长领导全族,如能找到这样一个人做丈夫,也算是称心如意了。可就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和我……心里想着,便把那一双电流充足的目光看向伯鲧。
伯鲧此时也看中了女志,心想,此女子聪明能干,身体健壮,相貌又如此的俊美,如能和她那个……他的眼神下意识地往她那敏感的区域看了去,偏巧与女志的目光撞在了一起,二人四目传情,一下子就触了电。
女志的脸腾的红了,娇嗔地斥道:“你,你,你看什么呀!你这人真是坏透了!”
“我在看你呀!你太美了,简直就让我想入非非……”伯鲧已经有过五位妻子,他当然懂得该如何与女子调情。
“说什么呢,你这人好没正经,满脑子坏心思!”女志赶忙打断了他的话,生怕他说出那让她更加难堪的话。
“我说的是心里话,真的很喜欢你!我猜,你也一定喜欢上我了!”伯鲧笑着说。
“瞎说,谁喜欢你了?”女志脸更红了,说出的话软绵绵的,充满了柔情蜜意。
“是吗,能让我走近看看吗?”
女志在座位上没动,只是点了点头。
伯鲧大踏步走过去,与女志对视了几秒钟,然后猛地俯身把她抱起来,狂热地亲吻着。
女志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有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整个身子仿佛都要被他融化了。
“鲧,娶我吧,我要嫁给你。”
“哦,好吧,让我再考虑考虑,成吗?”
“不,你必须娶我!”
“可是,我已经有了五个妻子。”
“那我不管,你亲了我就得娶我,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好吧,那你就选个日子吧!”
“不用选了,就今天晚上吧!”
…… ……
古时候结婚都是在黄昏时,拜罢天地父母,就可以入洞房行男女之事。因为是在黄昏时结合,所以就称作结昏。结昏是伏羲女娲时期所创立,当时还是以女性为主体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人们便在昏字旁边加了个女字,变成了“结婚”。
当天晚上,他们便在修己氏的活动中心石纽(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南十里)结为夫妻。
婚后不久,女志便怀了身孕,于辛酉年(前2160)六月初六日在石纽生下了禹。
据史书记载:说修己氏梦中见流星入于怀中,醒来时就有了身孕,又说是修己氏在山上游玩时,因为吞食薏苡而怀孕,后来便生下了禹。究竟哪一种说法是对的,我们也搞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修己氏生下了禹。这里的修己氏指的就是女志。远古史书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经常以氏族名代替人名,全族上下几百年几千年都共用一个名字。不过禹的母亲是有名子的,只是我们不晓得写史的人为什么不用她的名子,而偏用她的族号代替。或许是因为族号更具有代表性吧!
传说禹生下来时有虎一样的鼻子,嘴巴很大,耳朵有三个孔,头戴钩铃星宿,胸画北斗星宫,脚掌纹有字迹。因此伯鲧便给他取名禹,号文命;以姒为姓,称作姒禹,亦称姒文命。
此时姒禹已经十九岁,身高九尺九寸。和他父亲一样,也是生得虎背熊腰,英俊潇洒
近年来他一直跟随父亲治水,对父亲所做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知道父亲无罪,尧帝和虞舜是假公济私迫害功臣!他认为父亲治水已经尽力,尧帝和虞舜对父亲的处置太不公正了,他要出面为父亲讨回公道。
姒禹找到虞舜,对他说:“如今洪水肆虐,万民受害,治水排险,刻不容缓,怎么能因家父有罪就停止治水呢?希望天子能容许家父戴罪立功,善始善终完成治水大业。”
虞舜看了看姒禹,暗想,这下子出语不凡,倒是个干大事的好苗子,眼下正愁无人领导治水,何不让他来试一试?如果我推荐重用了他,他必然会对我感恩戴德,这也是化敌为友的一个好办法。对,就这么办。
他沉吟良久方说:“你父治水无功,而且犯有重罪,天子不可能再用他领导治水,我看你身强体壮精明强干,不如让我来奏明天子,保举你来领导治水。”
姒禹点头答应了,他和父亲崇伯鲧一样,十分讨厌尧帝和虞舜的虚伪,心想:如果能让我来领导治水,那当然好,我一定要把父亲丢掉的荣耀再夺回来。
就这样,舜把禹带回帝都,向尧帝推荐了他。
尧帝听从了虞舜的建议,任命姒禹为司空,让他代替父亲崇伯鲧领导治水。
帝密二十六年(壬午,前2139),崇伯鲧和他的家人,除姒禹一人继续留下领导治水外,其余二百余人皆被流放到人烟稀少的羽山(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西南)。
在羽山,崇伯鲧为了全家人的生存和发展,只好带领大家捕鱼打猎开荒种田。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全家人欢聚一堂,倒也是苦中有乐。只是崇伯鲧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这样无端的遭受迫害,他怎么着心中的怨气都难以释怀。
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咳,想不到我崇伯鲧全身心扑在治水大业上,辛苦操劳将近十年,非但没有得到嘉奖和封赏,反而落得个流放治罪的下场,真是可恼可恨!
他搞不明白,如今这算什么世道?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反而受到惩罚,阴险狡诈之徒却能得到高官厚禄。他真想好好的和他们理论一番,问问他们这天下到底还有没有公理。然而,他也只能是想想而已,人家大权在握,自己有心与之辩解,可人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