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蓄意挑拨歪曲事实,被“朋友”当仇敌,那是对方对我没有真正信任,不想想我可不可能是那种人,为什么要那样做,有什么动机什么目的;不想想传话者是什么动机,所传是否有所篡改歪曲压根儿颠倒了黑白……这种轻信,其实是低估我的人品,有时很伤人心。
知音,可推而广之为知才。冯梦龙在小说中还说道:“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嗜,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很值得玩味。
“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会说的人多,能这样坚持这份信念者真少啊!这也说明遇上真正的相知之难。我当然期盼还能遇上知己、类知己,那是会很幸福,也会万分珍惜;即便今生不能遇上,至少我还有尽自己人格和智慧探索所得的点滴思想光亮,当代有许多不同程度知我者(盼望后世还有),我也就感到有安慰了。求能知心,确实更难。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似乎没有说明这些内在规律。
国民崇拜“知音”两千多年了,尽管有多少权威经典记述过它,其实只是个空泛的概念,我不会再迷信它,更不赞成乱提那种无知的“知音文化”。 《思考》作者创造的“知音文化”这个名词,其实并不懂文化是什么。而当代一种很严重的流行病,就是善于给什么都加上“文化”的冠冕,于是,满世界都是文化招牌、文化口号、文化名称、文化概念;而这些喊口号、取名称、扛招牌、提概念者,却往往压根儿不懂具体的文化内核、文化灵魂、文化品质、文化是非。文化在被当烂膏药到处乱贴。
当然我也承认,国人那种千年信仰是巨大的磐石,绝非我这一篇短文便可撼动的,我只是斗胆首先做个这种信仰叛逆者,从信仰走向理性,走向科学的思辨。我并不仅仅为校正“知音”的含义,而是在于提议摆脱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我相信,多少会有些人真正知我此音!
电子书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