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湮没、兴治,目前湖面面积仅为平方公里,不到镜泊湖的十分之一。西湖热闹、繁华,多亭台、楼榭,文化积淀深厚,如华丽盛妆的美妇,古人有诗赞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比于西湖,镜泊湖湖面广阔,天蓝云淡,水产资源丰富,象一个少女,清新脱俗,天然雕饰。
随旅游团旅游,自然是走马观花,不能细细欣赏,细细品味。按旅游团原先安排,6月16日晚上仍住在镜泊湖岸边的这家宾馆。由于15日晚上停电、停水等原因,多数游客要求到牡丹江住宿,16日下午,我们离开了镜泊湖,而我心中却有隐隐的不舍。再见了,镜泊湖,我会回来的。
2006年6月30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六日。傍晚五时四十分,途经台州市东环大道,仰望蓝天,西边彩霞飞舞,东边圆月高悬。同车的一位同事惊叹:“好漂亮的月亮。”我戏谑着说:“月亮太焦急,太阳刚下山,她就兴致勃勃地赶上来了。”今晚的月亮,发出耀眼的桔红色光辉,象少女深邃的眼睛,朦胧而温暖,丝丝缕缕沁入我们的心灵。我们戏说着中秋的趣事,没多久,月亮已由桔红色变成了浅黄色。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的月亮,有艳如夕阳的光辉,却比夕阳轻柔缥缈,看上去特别圆、特别美,让人倍感亲切和神往。其他地方的人都在农历八月十五欢度中秋节,而台州、宁波、温州人在八月十六过,传说典故很多,一种说法与方国珍有关。方国珍起义后,曾长期割据温、台、甬三地。方是孝子,因其老母每逢初一、十五吃素斋,他特地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提前一天,改为正月十四;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延后一天,改为八月十六。这样,其老母就能同大家一起欢度节日。于是,在他统治下的台、甬、温等地,人们都在农历八月十六过中秋。但我想,选八月十六过中秋,与这一晚的月亮独具魅力不无关系。
晚上十一时,我独自坐在二楼阳台上,仰望着天空。因为被前座楼房挡住,这时还看不见月亮,但柔和的月光已照到阳台的栏杆里。深蓝色的天空,默默无语,几颗小星星,眼睛眨呀眨的,似乎在向我问好。白云慢慢地走着,有的象彩带,轻歌漫舞,有的象龙虾,张着尖柔的的犄角,有的则象花瓣,仿佛弥漫着清香。慢慢地,月亮穿过云层,升到了高空,洁白的月光,洒满了阳台。阳台上的残荷,在月色下摆弄着身姿,一阵微风吹来,荷叶随风摇曳,凋残的花瓣飘落到花缸的水面上。
月色如水,朗照大地。身旁一高一矮的二棵西洋杜鹃花,枝头挂满花蕾,有几朵竞相开放,红艳欲滴,妖娆可人。楼房南边花坛上的八棵桂花树,精神抖擞地站着,繁茂的叶片,在月光和路灯的照射下散发出清幽的光晕。几枝早开的桂花,在晚风中送来缕缕馨香。小区南边是一条弯弯的小河,两岸袅娜的柳枝,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黑影,象一幅写意山水图。此情此景,令我想起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没有李白的豪情和诗兴,也暂且斟一杯酒小酌吧。端着酒杯,欣赏着月色和花影,思念着亲人,虽然孤独,也别有一番滋味。
午夜十二时,家家户户的灯都熄了。爱热闹的小鸟,也早已停止歌唱,只有路灯还陪伴着月光。中秋是团圆的时节,此时,有不少人带着团圆的幸福,进入梦乡了吧?一定也有不少不能与亲人相聚的人,在梦中与亲人团聚。而我呢,有谁在梦中与我团聚呢,会有的吧?我思念二年前去世的奶奶,长大后,我没有陪她度过一个中秋节,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她过世后,我常想在梦中见到她,但夜夜长梦,始终未能见到。奶奶,今晚的月光也朗照你的坟前吧?愿你的灵魂升入天堂,日日祝福着我们。
2007年9月27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怀念奶奶
在2005年夏日的一个凌晨,奶奶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六岁。奶奶弥留之际,已神志不清,没有留下遗言,每每想起此事,我不免泪流满面,痛心不已。我常常想,奶奶临走时,一定有鲜花盛开,蝉鸣鸟啭,彩霞满天,神女迎送的吧?奶奶的灵魂一定升入了天堂。
奶奶的骨灰安葬在绿水青山之间,与她的公公、婆婆安葬在一起,她八十岁时已为自己的后事作了安排,将自己的生坟做在公公、婆婆坟墓的边上,她终生的愿望是生前守着张家,死后亦守着张家。下葬时我们在奶奶的坟里撒了许多花瓣,她生前没有经历过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收受过鲜花,我们要让她在花瓣中安息。
奶奶一生历尽磨难,三十五岁那年,还是民国时期,爷爷迷恋本村一位年轻漂亮的寡妇,对奶奶拳脚相加; 试图逼走奶奶;娶寡妇进门;奶奶忍受了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坚守着家门; 爷爷无奈携寡妇离家出走,带走了家中贵重物品,奶奶从此挑起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下地耕田,上山砍柴。那时候奶奶上有六十多岁的婆婆,下有四个子女,最大的才十岁出头,最小的未满周岁。因寡妇没有生育男孩,爷爷曾将我的父亲带去抚养,以续香火,父亲多次偷偷逃回来,终随奶奶长大。后来;爷爷一度想回到奶奶身边;遭到奶奶和子女的拒绝。我难以想象,奶奶的三寸金莲,娇小的身躯,是如何学会耕田,如何播种、收获一家六口人要吃的粮食的。
奶奶年轻时也算漂亮,黑亮如星星的大眼睛,两排洁白如雪的牙齿,据说爷爷离家后,邻村有个光棍汉,看上了奶奶,多次托人提亲,遭到拒绝。奶奶坚守着这个家,忘却了爱情,为婆婆养老送终,养大四个子女,还在解放后,将我的父亲送进师范学校读书,成了本村第一个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文化人。
我不知道奶奶临终时是否还恨爷爷。三十年前爷爷逝世时,邻居告诉奶奶:他走了,奶奶嘴角动了动,终没发出声音,我猜当时奶奶有怀念,也有怨恨。两位姑姑与叔叔商定,不出席爷爷的葬礼,其实大家心中都还有怨恨。我想爷爷临终时一定非常思念老家的子孙,很想他们出席他的葬礼,他带着愧疚、思念和无奈走了。爷爷家住在离奶奶家不到二公里的镇上,还记得我十一岁那年到镇上赶集,路过爷爷家门口,那寡妇跟爷爷说,你孙女来了,爷爷赶紧过来,想与我说话,我没搭理,径自走了,当初长辈的怨恨在我年幼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听说,爷爷时刻惦记着老家的子孙,因惧怕怨恨,不敢回来探望,至临终,没有人喊过他“爷爷”,这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年少时,我也曾对奶奶心怀不满。那时我和弟弟志坚在奶奶身边读小学。奶奶常把好吃的留给弟弟吃,把一些小活派给我做,我常向奶奶抗议,父母来探望时,我也曾为此向父母告状。那时候奶奶重男轻女,所以常对弟弟好些。长大后,我谅解了奶奶的封建思想。我当上法官后,每次去探望奶奶,奶奶都要叮嘱我,你是百姓的父母官,可要向包公学习,为百姓主持公道呀!奶奶病重时,我曾去探望,昏迷中的奶奶喊出了我的名字,让我激动万分,奶奶还是深爱我的。
奶奶不愿意上医院,今年上半年,她不幸摔倒,在医院住了没几天,就逼叔叔办理了出院手续,她一生就住过一次院,可能是这次病情没有得到根治,导致奶奶逝世。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没有在奶奶生前治好她的白内障眼疾。奶奶白内障眼疾始发于七十多岁,那时候她还能上山砍柴,饲养母猪。当初父亲曾想带她到医院开刀治疗,奶奶不愿意去。前两年我们发现奶奶双目失明,与医院联系开刀,医生答复白内障患者最佳治疗时机是眼睛仅见一点点亮光的时候,对双目完全失明的患者开刀已没有疗效,此事让我痛心疾首,奶奶生前的最大心愿是重见光明,如双目未失明,奶奶不会摔倒,那她定能长命百岁,我痛恨自己忙于工作和生活,关心奶奶太少,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让她临终前两年在黑暗中度过。
奶奶已逝,而我时刻怀念她,我保留着奶奶的一张照片,那是我在2000年春为她拍的,照片上的奶奶在阳光下冲我微笑,是那样幸福、开心。奶奶,我们怀念你!
2005年8月12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初恋的味道
每一个人都有初恋,美好的,梦牵魂萦的,懵头懵脑的,痛不欲生的,但能相伴到老的却是绝少数。因为是初恋,没有经验,没有目标,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俩人相处时的幸福,分开时,寝食不安的牵挂。我的初恋已经过去很多年,藏在记忆的深处,从未向人提起,也不敢触及,但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浮现,令我泪流满面,痛心疾首。
他,一米七六的个子,大眼睛,脸上总带着笑容,帅气、阳光,是大多女孩喜欢的类型。那一年,因为双方父亲在同一个单位,我们都到该单位下属的一个粮站打工。那时的粮站肩负向农民征收粮食的任务,夏季稻谷熟时非常繁忙,工作中,他称粮,我开票,常常忙得汗流浃背,那时还没有空调,他很细心,忙中偷闲,时时给我倒开水,递毛巾。因为都喜欢诗歌,我们偶尔还一起欣赏彼此稚嫩的作品,就这样,初恋的情素暗暗滋生。打工的时间仅有三个月,分开后,瞒着父母,我俩还见过几次。第二年,我考上大学,走进了美丽的校园,临行前,在一棵梧桐树下,他塞给我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一首送别的诗。到校后,我回给他一首缠绵的长诗,在诗里,我暗示自己丢失了一颗心。
在校期间,头一年,他每周来信,后来来信越来越少,我毕业的那一年,他只来了一封信。我从没问过为什么,暗忖可能他自认为没有考上大学,配不上我。毕业后,我回到了古老的小城,我们俩家相隔不远,一个月夜,我们又在那棵梧桐树下见面了。那是个夏夜,满天星星闪烁,圆月游走于白云与乌云之间,时隐时现。梧桐树蓊郁苍翠,一阵暖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象唱着一曲沉闷的歌。白云变幻着颜色和形状,刚刚是一朵盛开的莲花,一会儿变成了一条灰白相间的长河,似乎有许多话要说,欲言又止。我拍打着偷袭的蚊子,问他:“郊游去不去?”他嗫嚅着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我说:“那过个把月再去吧。”他说:“近期都没有时间。”接下,他便沉默了,这次相约不欢而散。我多么期待他说出“我爱你”呀,他连一句稍稍热情一点的话也没有说出口。不久,父母的朋友上门说媒,我不同意,表示要与他结婚,可父亲说,他的父亲在单位很窝囊,他肯定也一样窝囊,坚决反对。那时,在我家,父亲有着绝对的权威。以后,我给他打过几次电话,他态度冷寞,我对他彻底死心了,我还去他家向他要回了我给他的那首诗。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与父亲相中的对象结婚,后来有一次与他在街头相遇,看到他眼中露出的怨恨神色,我才明白他不是因为有了新的恋情才冷寞待我的,他是因为我的父母反对才深藏起自己的真爱呀!
过了几年,我与孩子的父亲离了婚,单身的我,经常出差。有一次,我出差回来,从父亲的口中听到了他跳楼自杀的噩耗,父亲说他已下葬。我指责父亲,如果同意我们结婚,他就不会自杀,我也不会离婚,没想到父亲说,他是为了另一个女人自杀的。当晚,瞒着父母,我偷偷躲在被窝里,哭了一夜。
他住的那幢楼有二个人跳楼自杀,在他死之前,还有一个妇女也跳楼了。他死后,附近的居民纷纷传说这幢楼是幢凶宅,住着不吉利。至今,我还不清楚他自杀的真实原因,是不是因为又一次恋爱失败了,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其实,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他是老夭,上有二个姐姐,都已出嫁,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一家人都有不错的工作,按理,他是不该走绝路的。不管怎么说,他的自杀有我们恋爱的因素,这让我多年来不能释怀。
我们同年,从十六岁相识到二十一岁分开,彼此从没表白过爱情,也没有牵过手,更没有相拥或相吻过。八十年代,社会还比较封闭,含蓄、矜持、贤淑被视为女人的美德,我们都深知我们彼此相爱,但出于女孩子的矜持,我等着他率先表白,而他又认为双方学历悬殊,不敢表白,加之遭到我父母的反对;一份朦胧、真挚的爱情就这样无声地夭折了。
至今;我还不知道他的坟茔在何处;他的坟头是不是冷月斜照,鲜花盛开?有那么多爱他的家人;每年的清明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