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夕照荷香-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花的爱语还挂在嘴角,秋天的芙蓉娇艳欲滴,冲你媚笑呢!进了花园或麦田,爱情受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和诱惑,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和冲击。人的一生可能会先后遇到多个令你动心、动情的异性,德国诗人歌德过了七十岁还爱上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呢,人,总不能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结一个吧?

  爱情是什么?是熊熊燃烧的森林大火?是烟花绚烂绽放后的幻灭?是脸红心跳、茶饭不思?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两情相悦?是灵肉的碰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人生是一本书,而爱情是其中最美丽、最感人的章节。婚姻是什么?是合资公司?是男女过招?是生儿育女?是相扶到老?还是为合法的性生活买一张门票?巫昌祯教授认为:爱情是两性之间互相倾慕并期望成为配偶的一种感情。先有爱情,但婚姻是归宿。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爱谁不爱谁这是自己的权利,处理不好,受伤害的至多是两个人,而婚姻则不同,一旦有一方不同意离婚,纠纷不仅波及到双方的孩子、长辈,甚至亲戚。到基层法院旁听开庭最多的往往是离婚案件。双方都是家族总动员,凡是沾亲带故的都来了,大客车、小轿车排着长龙开进法院,全院法警都被召集到法庭维持庭审秩序。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是离婚案的争议焦点,而孩子往往成为离婚的筹码。要么争着要,要么都不要,能够冷静协商的不多,双方挖空心思破坏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在财产方面,有些做得绝的,在起诉离婚前,就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名下的所有银行帐户和财产。庭审结束后,审判长稍不留神,双方亲属在审判庭门外相互指责,打成一团。不仅是普通百姓人家不理智,有些名人家庭也喜欢打口水战。近几天;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乒乓球国手马琳与演员张宁益离婚门事件也是一例。这一对从“隐婚”到离婚; 先是女方宣称“俩人已结婚5年”,后是马琳说“因为感情破裂,和她分手了”。 马琳的母亲指责张宁益:“俩人因为离婚的事竟然上了法庭,可是,这个时候张一(张宁益原名)还在说马琳要和她举行婚礼,这不是太荒唐了吗?张一这么说是想干什么,是不是还想利用马琳炒作?”她还说:马琳向四川灾区捐了10万元,张知道后和马琳大吵一架,认为没必要出风头。还有,马琳和张认识不久,张家里就圈拢马琳给一个项目投资500万元, 后经考察,结果是个骗局,全都是‘托儿’。张宁益母亲则反驳:说起捐款,我觉得当时看过新闻的人都知道,那是国家队的集体行为,每个人都要捐,根本就不需要同张一商量,而且张一十几岁出来当兵,政治方面的熏陶不会比马琳差,汶川地震他们剧组集体捐了款,她个人又捐了一次。至于500万元投资的事情,我觉得想离婚可以,没必要这么急,你制造一些事端出来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马琳损失500万难道不等于张一也损失了吗?他俩是两口子,两个人都很出色,马琳打球为国争光,张一拍戏同样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不要一开口就说文艺界是靠炒作之类的话。张宁益的经纪人徐海燕女士的话更雷人:“我觉得他俩就好像射雕中杨康与穆念慈,杨康那么坏,穆念慈却始终深爱着他……”。据说,马琳和张宁益离婚的官司本该在9月初开庭,但是张宁益的律师提出证据不足,需要取证,申请延期开庭。张宁益一方仍在苦苦寻找马琳外遇的证据。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离婚,不管有无“小三”、哪一方有“小三”,相信他们当初是真心相爱的,希望双方理智地处理,不要伤害任何一方,不要拿此事炒作,双方长辈更不要掺和。尤其是马琳的母亲,马琳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小张,你越反对炒作,越得沉默,你先前的言行客观上为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演员炒成了网人皆知的大红人,加了张宁益的分,失了马琳的分,事与愿违呢!作为马琳的支持者,我真想痛哭一场!当然,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后诸葛亮,旁观着清吧。

  爱情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名人,不管是黄种人、黑人还是白人,尽管在习惯和认识上有许多不同,但全世界的人都被它们困惑、烦恼、受尽折磨,甚至付出生命。爱情是清晨的阳光,雨后的彩虹,四季里的鲜花,寒冬里的暖气,饥饿中的面包。而婚姻是磕磕碰碰,油盐酱醋,疾病和磨难,谦让和忍耐,理解和包容。爱情是激情和浪漫,婚姻是责任和付出。爱情贵在选择,婚姻贵在坚持。结婚前得精心选择,要睁大眼睛,点燃爱火,不能随便将就,找一个彼此相爱,适合共度一生的他或她。结婚后得糊涂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走进了婚姻,双方撕下包装,所有的缺点暴露无余,当初的激情逐渐冷却,此时,要学会适应,学会包容,学会维修和保养,随时修复婚姻中的裂缝,同享幸福,共担风雨。婚姻是种植花木,要适度浇水、施肥、剪枝、防病虫害;婚姻是盖高楼大夏,拆除容易,建设难;爱情可以重来,婚姻最好不要重来。

  
  2009年10月2日

心中的外婆
外婆是我最亲的亲人,是我孩提时代一份永远的温馨。每当我恐惧和害怕时,外婆总在我的心里,陪伴我、勉励我。外婆去世已近二十年,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无法抹去。

  外婆名叫凤花,与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是我妈妈的奶妈。我的亲外公、外婆在我出生前便已亡故。妈妈于一九三八年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与凤花外婆的娘家同村。凤花外婆新生了一个孩子不幸夭折,受雇成为妈妈的奶妈。她在那个年代先后生过几个孩子,因医疗条件差,孩子均在出生不久便夭折。

  凤花外婆视妈妈为己出,对她宠爱有加。妈妈三岁时亲生父亲亡故,后亲生母亲再婚,七岁时,凤花外婆的丈夫也因病去世,凤花外婆成为妈妈的一切。解放后,有一个做蒸笼的手艺人到外婆所在的村做蒸笼,经人介绍,入赘外婆家,改姓应,成为我的外公,后来,俩人收养了一个女儿,我叫姨妈,也姓外婆前夫的应姓。姨妈长大后,为了亲上加亲,嫁给外婆妹妹的儿子,延续了应家的香火。

  我出生后,外婆非常开心,为了不影响妈妈的教学工作,在她家附近的一个村子为我找了一个奶妈。上世纪六十年代,粮食非常紧缺,外婆常带着粮食到奶妈家看我,关心我的冷暖和营养,唯恐奶妈照顾不周。我不到二周,便被奶奶带到天台农村抚养,外婆舍不得,在我四岁时,说服我爸爸妈妈,交由她抚养,七岁时,因为上学,我离开外婆家。

  与外婆相处的日子,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期。由于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生活习惯不同,加之父母管教很严厉,年幼时我对父母,满怀畏惧,敬而远之。而和外婆相处,可以使使性子,撒撒娇,哭哭鼻子,诉诉委屈,在外婆面前,我才能自然流露孩子的天性。记得有一次,与外婆路过一片桃树林,四岁的我,仰头看着满树红透的桃子,停住了脚步,对外婆说:这些桃子好漂亮。外婆知道我嘴馋了,随手摘了一个给我。那年代,偷摘生产队的桃子可能会被上岗上线,但外婆为了我,是冒了天下大不韪了。还有一次,我背部生了一个很大的毒疮,那时农村还没有头孢拉定等消炎药,听说山上有一种草药去毒效果好,外婆天天上山采摘,并将草药捣碎敷我背部患处,折腾了三个多月才康复,外婆还因采草药摔伤了脚。

  上大学前,凡遇放暑假和寒假,我都去外婆家过。每次,外婆提前收到我要去的书信,都把好吃的东西留着,等我去吃。那时候,粮食依然紧缺,暑假时,外婆让我也与下地干农活的姨父一样,每天吃五餐,除了三餐正餐外,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餐点心,虽然吃的多是米粥,但外婆从没让我饿着,还时常做麦饼改变伙食,不时瞒着姨妈,塞给我一些零食,姨妈认为外婆对我过分宠受,有怨言;她的怨言也有道理。每次妈妈来接我回去,外婆都会给我们带上许多她自制的年糕、麦面、红薯粉丝等农产品,而且还会恋恋不舍地送我们到车站,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掉眼泪。看到外婆不住流泪,我也会跟着哭。

  外公做蒸笼的手艺很好,远近闻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到处割自由贸易的“资本主义尾巴”,但对周游各村上门做蒸笼的外公来说,丝毫不受影响,因此赚了一些钱,也有了出轨的机会。对此,外婆略有所闻,但没有与外公大吵大闹,而是按兵不动,佯装不知情,因为外婆的宽容,外公虽然偶尔出轨,但对外婆总的来说还好,俩人的感情生活还算稳定。

  外婆相貌端庄,中等身材,长圆形脸庞,黄褐色皮肤,高鼻梁上闪着一双大而慈祥的眼睛。年幼时,也与同龄的女孩子一样,被裹了双脚,但她常偷偷把裹脚的布条拆了,成年后长着一双与男人一样大的脚板。因为外公常不在家,地里的农活都由外婆承担,养女结婚后几年,老两口与女儿、女婿分了家,自己地里的农活,外婆争着自己干。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公病逝,外婆一个人虽然孤单,但从没有怨言。那时我结婚不久,因婆媳不和,丈夫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官司一打五年,我身心憔悴,费了好多精力,顾不上她,一年只看她几次,带点吃的给她,她都给了我的表弟、表妹,自己舍不得吃一口,让我心痛。我从邻居的言语中隐约感到外婆与姨妈、姨父有矛盾,每每我问她有什么困难,或有什么需要买的,她都说没有,还反过来劝导我,要我在离婚的事情上看开点,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还说可以帮我带儿子。1991年的春天,我离了婚没多久,心想这下可以多照顾她了,没想到传来了她溺水死亡的噩耗。

  那天,我和妈妈赶到外婆住的新江村,得知七十四岁的外婆是去地里干完农活回来后,到池塘洗红薯;不幸掉进水里的。按照农村的习惯,外婆在外面溺水亡故,遗体不能放在家里,由此就近放在池塘旁边的山坡上。见到外婆的遗体,她脸上纵横的皱纹,瘦弱的躯体像似在诉说着她一生的辛劳,击打着我的心,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跪地大哭。最疼爱我的人走了,我的心如被掏空了似的,好比风筝断了线,小舟搁在浅滩上。

  外婆走得那么匆忙,没有一句遗言,我甚至没有她的一张照片。妈妈信佛教,在某佛殿里给外婆请了一个位置,经常去那里祭拜她,求佛保佑她早日转世。而我,不相信人有来生,只能时时刻刻想起她,希望在梦里见到她,可从未梦见过。最近听老妈说,越是爱你的人,越不会在梦里打扰你。真的吗,外婆,可我是很想你在我的梦里“打扰”我的。

  
  2009年10月6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又逢中秋夜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中秋。今年喜逢中秋节与国庆节相逢,连放八天长假,宅在家里,看了国庆大阅兵,为气势恢宏的受阅队伍而倾倒,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落泪。热闹过后静下心来,写写散文、看看书打发日子。

  傍晚五时多,去超市买菜,在亮着绿灯的斑马线上,差点被一辆右转弯的小货车撞着。那货车正牛,时速在七十码以上。虽然在斑马线出了那么多的交通事故,被交警部门作为重点进行整治,依然有那么多缺德的司机与行人抢道,真让人汗颜。

  街上行人真多,许多民工也牵着孩子的手在散步,秋风拂面,凉意袭人,清脆的鸟鸣伴奏着行人的招呼声,是一首明快的小夜曲,在黄昏漫延。月亮刚刚与太阳交班,睁着磕睡人的眼睛,慢慢走着,昊天一片灰蓝,没有一丝云彩。

  近几年来,我都是一个人过中秋,父母与弟弟一起住杭州,儿子远在他乡,本想也去杭州团聚,可受不了上车下车人挤人的热闹劲儿,只好推迟了去杭的时间。听说今晚十一时赏月最好,我等不及,才十时多,就倚着凉台栏杆,仰望苍穹,这时的月亮精神多了,颜色也从奶黄色变成了银白色,如同一面镜子照着大地,万物被镶上了一道银边。月亮的周围有许多银灰色的云朵,形态各异,百丝千条,纠缠不清。我细细看着月亮,她的光芒柔和而又剌眼,让你无法看清她的模样。我彷彿看到月亮的侧面,有一棵桂花树摇曳着,桂花压弯了枝条,磬香弥漫而来。真想把嫦娥仙子从月亮里请出求,听她讲飞天的故事,和她一同痛饮吴刚酿的桂花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