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和-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知晓了功臣名录。
    大致内容多在预料之中。
    以战封赏,封公四人,侯十五人,伯十三人,归附功臣另赏。
    张玉被追封荣国公,谥忠显。陈亨追封泾国公,谥襄敏。朱能封成国公。邱福封淇国公,均为世袭。
    值得一提的是,原定远侯沈良之子沈瑄,朱棣本欲封其为国公,以沈瑄的战功,如此恩赏无可厚非。但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最终只能改封为侯。
    关键一点,是解缙的一句话:“沈子玉英武,有谋略,类平安,更类蓝玉。初封国公,后有何可赏?”
    解缙的话不是当着朱棣的面说的,他还没傻到那个份上。相反,解缙被称为第一才子,聪明才智自然非同一般。
    特意当着杨荣等人的面说出这番话,为的就是传进朱棣的耳中,在朝臣间引起争论。
    朝中文武不和,京中官员同朱棣的嫡系也存在矛盾。
    利用种种矛盾,解缙达成了目的,也将自己摘了出去。
    严格来说,解缙不算说沈瑄的坏话,前定远侯沈良同蓝玉有交情,否则也不会被无端牵扯进蓝玉谋反案,而蓝玉为人骄狂,战功赫赫,是否真的谋反,后世仍存在争议。
    将沈瑄同平安蓝玉作比,可认为是对沈瑄的赞誉,但传进朱棣的耳朵里,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解缙。”
    听完杨铎的密报,朱棣脸色有些阴沉。
    沈瑄几乎是在他身边长大的,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将他同蓝玉作比,打的是什么主意?
    功高震主?后无可赏?
    想起靖难时军中的传言,朱棣嘴边掀起一抹冷笑。
    “除了沈瑄,还有谁?”
    “回陛下,解侍读等还提到了燕山后卫同知孟清和。”
    “说他什么了?”
    “夸赞其仁孝,谦和,与人为善。”
    话落,杨铎垂首,不再多言。
    与人为善?好一个与人为善!朱棣冷笑,不如明说结交权贵,图谋不轨。
    好一个解大才子,好一班文臣!
    “下去吧。”
    “是。”
    杨铎退出暖阁,始终没有抬头。他能察觉,陛下已经发怒了。怒火到底是冲谁……只怕有些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暖阁内,朱棣单手敲着桌案,明黄色的龙袍,两肩上的金龙似正昂首咆哮。
    良久,朱棣出声道:“郑和。”
    “奴婢在。”
    “把朕的三个儿子都叫来,朕有话同他们说。”
    “是。”
    “再去皇后那里传个话……算了,暂时不用去。”
    “是。”
    郑和退了出去,一路思量着朱棣传召朱高炽三兄弟是何用意,莫非是与解缙等人有关?
    和朝臣牵扯上……
    郑和额上冒了一层薄汗,不敢再想。
    朱高炽三人听到传召,第一时间赶到了文华殿,侍候的宦官宫女都被赶到殿外,殿门一关,等着三人的只有狞笑中的老爹和老爹手里的鞭子。
    这一次,朱棣一点也没手下留情。
    鞭子舞得啪啪作响。
    兄弟三个见着头顶冒烟的老爹都有些心虚,不敢躲,硬生生的挨了几鞭,却不见老爹有停手的迹象,不敢硬扛了,站起身撒腿就跑。
    朱高炽浑身大汗,朱高煦绷紧了腮帮子,朱高燧不时揉着胳膊和后背,身后的鞭子虎虎生风,被抽中可不是开玩笑的!
    文华殿内似台风过境,不时传出朱高炽几人的痛叫。叫得越大声,鞭子来得越快。
    到最后,朱高炽三个都不敢叫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也不再自己跑了,再次架起朱高炽,在大殿内兜圈圈。
    徐皇后得到消息,掐着时辰赶过来。在门前又等了两盏茶的时间,才一脚踹开了殿门。
    敢在朱棣教训儿子时踹门的,也只有徐皇后了。
    郑和没抬头,在徐皇后进殿后,冷眼扫过见到刚刚一幕的宦官和宫人,众人顿时脸色发白,差点连气都不敢喘。
    “咱家问你们,刚才都看见什么了?”
    “回、回公公,什么都没看见。”
    “管好眼睛耳朵才能活得长,可记住了?
    “是。”
    郑和不再理会他们,转而思索,皇后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念头一闪,郑和垂下了眼。
    殿中,朱棣正举着鞭子,怒瞪爬到柱子上的三个儿子。
    “给朕下来!”
    兄弟三个手拉手,抱紧柱子,坚决不下来。
    “真不下来?
    绝对不下去!
    “好,有能耐就抱在上边一辈子,下来,朕照样抽! ”
    兄弟三个同时打了个哆嗦。
    朱高炽迟疑:要不就下去?
    朱高煦撇嘴:下去挨揍?
    朱高燧呲牙:不能真抱一辈子吧?
    三人正无计可施,皇后来了。
    朱高炽兄弟顿时如见救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就差喊一声:娘啊,你总算是来了!
    徐皇后没理会啪嗒掉眼泪的儿子,向朱棣行礼之后开口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朱棣如此暴怒,三个一起抽。
    朱棣气哼哼的一甩鞭子,“让那三个孽障下来,亲口告诉皇后!”
    徐皇后看向抱在柱子上的朱高炽三人,神情一冷,“给本宫下来。”
    爹娘一起发话,顽抗到底绝对没好下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麻溜的滑下柱子,没等站稳,朱棣的鞭子又过来了。
    兄弟三个不敢再躲,只能可怜兮兮的望着徐皇后,一起装可怜。
    无奈老爹不让他们如愿,一边甩鞭子一边怒斥,“你们把朕的话当耳边风吗?朕告诉你们多少次,少给朕来酸丁那一套!”
    “那个姓张的千户到底是谁的人,推动军中流言的到底是谁,真以为朕不知道?!”
    “你们想争,朕不拦着!朕的儿子,就当有这个气魄!可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
    “算计兄弟,离间功臣!真以为朕眼睛瞎了,耳朵聋了?朕还没死呢!”
    “人可以有野心,却不能犯蠢!“
    “一路跟着朕打天下的,才是咱们立身的根本!联合外人踩自己的兄弟,砍自己的臂膀,信不信朕现在就打死你们?!”
    随着朱棣的骂声,朱高炽三人的脸色越来越白。
    “父皇,儿臣错了!”
    三个儿子趴在地上哭,朱棣举在半空中的鞭子再挥不下去。徐皇后却在这时接手,袖子一撸,“陛下,您歇歇,臣妾来。”
    继男子单打之后,文华殿中又开始了女子单打。
    徐皇后挥鞭子的架势丝毫不逊色于朱棣,今天这顿揍,注定让朱高炽兄弟刻骨铭心。
    父皇不能惹,母后更加不能!
    揍完儿子后,靖难功臣名录正式诏告天下。
    沈瑄未能封公,袭定远侯爵位,加禄一千担。
    孟清和也搭上了封爵的末班车,以从三品武官获封二等伯,加禄五百担。
    接到敕令,孟十二郎有点傻。
    掐了掐大腿,很疼。
    嘴角咧到了耳根,当真不是做梦!
  
    第一百零四章 烦恼

    九月;新皇继位的诏令传至各府州县。
    孟重九等族老随着里长一同到县衙听诏。
    此时;宛平县大令贺银因守卫北平有功;已升调入京;原县丞升任县令,主簿以下各有恩赏。
    从小吏到捕快;人人都是喜气洋洋。
    燕王得了天下,北平便是龙起之地。即便没有如贺大令一般升调入京;得了朝廷恩赏也是全族的脸面。往日被看不起的胥吏,在会两句之乎者也的黄口小儿跟前都要矮一截。
    如今,就算是秀才跟前也能挺止了腰板说话。
    咱可是得过朝廷恩赏的;一个酸丁算得了什么?
    要抖威风,先考上举人再说。
    族老们一路都在谈论从南京传回族中的消息,叹道孟清和,孟清江和孟虎,全都是赞不绝口,笑开了一脸的褶子。
    “听说五郎刚升了百户,还得了百亩的好田。”
    “四郎不是一样?若不是伤了胳膊,说不得还能往上走一走。”
    “咱孟家儿郎可是出息了,不说旁的屯子,里长到咱们跟前都要先摆出个笑模样。”
    “说到底,最出息的还是十二郎。”一名族老说道:“十二郎可是封了二等伯,能降等袭爵的,至少三代都是勋贵。孟家祖上多少代没出过这样的大官。”
    另一名族老压低了声音,“我听说有爵位还能廕叙族中子弟,以十二郎的官位,至少是个从七品。”
    “这么一说,若是有族中子弟被十二郎推举,至少得是个主簿,县丞都说不准?”
    “那是!”
    族老们越说越兴奋,引得同行的里长和其他屯子的老人们羡慕不已。
    瞧瞧人家,再看看自己。
    当初孟家屯在里中压根排不上号,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两个童生和一个秀才。
    现在呢?
    族中子弟出息,跟着当今天子打天下,得了从龙之功!
    二等伯,光听就了不得,升斗小民想都不敢想。还能直接让同族当官,当真是不能比啊。
    旁人羡慕嫉妒的眼光扫过来,孟氏族人更加得意,羡慕去吧,有能耐族里也出个十二郎?
    “若是广智还活着,见到十二郎这么出息得有多高兴?”
    “是啊,广智是个好的,八郎九郎也随了他,不想却被鞑子害了。好在十二郎出息,能撑起门户。”
    “别说一门一户,咱们一族能有今天也要多亏了十二郎。”
    “可不是。”
    “不晓得十二郎年时回不回,开祠堂拜祖先,总要十二郎和四郎五郎在才好。
    “对,以前是打仗,没办法,现在天下安定了,老九,不然给十二郎去个信?”
    孟重九摇摇头,“十二郎回不回,得他自己拿主意。他能走到今天不易,咱们得了他的好处,也得多为十二郎想想。”
    听了孟重九的话,族老都不由得皱眉,“老九,这话怎么说?”
    “怎么说?”孟重九哼了一声,“族人中间传的话,老哥几个都知道吧?十二郎和四郎五郎是怎么得的官位?用命拼出来的!人心不足,可人心也是肉长的。说酸话的,想占便宜的,竟还有去十二郎家做媒攀亲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要攀上来,这都是些什么?!”
    或许是想为族人留几分颜面,孟重九的声音压得很低。
    “实话告诉老哥几个,十二郎将来的造化还大着,更是个讲仁义的,四郎五郎就在眼前摆着。有十二郎在,咱们一族的子弟,无论从文从武都能得着出路,就是在家里种田,旁人也要高看一眼。”顿了顿,孟重九加重了语气,“别让筋头巴脑的好处迷了心,怎么做,大家伙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不能给十二郎帮上忙,却也别给他扯后腿惹祸。”
    话落,牛车上陷入了沉默。
    族老们都在心中思量,这段时日,族人的确是张狂了些,有些话也不太好听,若不是孟重九提醒,众人也没当回事,如今想来的确是不妥。为长远打算,是该想想办法了。
    不知不觉间,牛车已到了县衙。
    族老们陆续下了车,同里的人忽然发现孟氏族人有些不同了。到底哪里不同,一时间却没人能说得清楚。
    身着七品公服的大令已在大堂等候,这让前来听诏的老人们受宠若惊。
    看到大令对孟氏族老的亲切的笑容,众人才明白怎么回事。暗地里嘀咕,谁让孟家屯出了个十二郎?当真是祖坟青烟了。
    一番寒暄之后,大令捧出诏书,堂下众人立刻肃穆听诏。
    除了宣布天子继位的消息,还有减免北平农税的诏令,这绝对是个意外之喜。
    老人们纷纷称颂天子仁慈,翻来覆去只有几句话,却比锦绣文章更能打动人心。
    听完诏令,大令亲自送老人们离开县衙。同时让衙役将备好的粮食布匹和酒肉搬上牛车。
    得知是天子的恩赏,老人们再次谢恩,面向京城方向拜了几拜,齐声高呼:“陛下恩德,慈爱庶民,万岁万万岁!”
    县衙文吏当即将此事记录下来,写到奏疏里递送入京,不单是对今上的颂扬,也是大令的政绩。
    大令得了好处,有肉吃,下边的人多少也能捞口汤喝。
    想起是孟氏族人带头向南而拜,文吏暗自点头,不怪孟家屯能得个从龙之功,出了个二等伯,有本事,会做人呐。
    回到屯子里,孟重九等族老立刻召集族人,宣告了诏令的内容,将恩赏的布匹粮肉分给了族人。
    十二郎每次给孟王氏送东西,都有部分是点名送给族老的,族人也时常能得些好处。老人们家中还有十二郎送回的好酒,这次带回来的酒肉量多,不若分给族人,让大家都沾些喜气。
    族人们兴高采烈的分了东西,孟重九和老人们又聚到一起商量一番,决定明日再召集族人,好生叮咛一番,把一些不好的苗头全都掐灭。
    “得了好处,再管不住一张嘴,给族里惹冒犯,就算撵出孟家屯也说不出二话!”
    “还有外边来攀亲的,不管是谁,先问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