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现代重生)嫡女闺秀-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她没想到母亲真的会这样做啊!

    “这个男人不爱你,他不值得你付出一辈子,明白吗?!”付氏坐起身,给她理了理额角的刘海,“你面前,有一桩大好亲事等着你……你很快就可以做大户人家的正室主母了。”

    “……”关于大堂兄要给自己订亲的事儿,瑞娴也略有耳闻。只是自己的婚事,她也没好意思去打听。

    “这件事苏家做得倒有点人味儿……不过,这也是他们应分的。”付氏勾了勾嘴角,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是不会让你走我的老路的!既然你这么爱岩家那小子,我就彻底绝了你的想头!……就算豁出我这条命去,也要让你坐上正房奶奶的位置!”

    次日,付氏被衙门收监。

    三堂会审后,拟定了斩立决。

    听到付氏被斩首的消息时,瑞娴正在屋里做着针线。她的手一抖,锋利的针尖刺破了手指,一滴血珠渗出来,她的眼泪簌簌而落,眼前只有一片迷蒙的血红色。

    她,亲手让爱人喝下毒酒;她,明知生母身首异处,自己却连去收尸都不敢,只能任由母亲的骸骨流落乱葬岗……

    这世上最爱她的母亲,和她最爱的男子都死了,她还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她拿起剪刀,反手将尖端最准自己的胸口。

    表哥,我找你来了……黄泉路上,我给你做伴。冥间地府里,没有姐姐,只有你和我……她的脑海中浮现出宸晏那笑嘻嘻的模样。

    忽然间,岩氏阴冷的脸出现,击碎了宸晏的模样,冲着她厉声说道:是你亲手杀死了他,九泉之下,你还有什么面目再见他!我豁出命去,就是要让你坐上正室的位置!

    她的手颤抖起来,最终,还是将剪刀放下。

    她不能死。

    她要风光大嫁,做堂堂正正的正室夫人,穿大红衣裳、戴凤钗金簪,替母亲做她想做却至死也没有做到的事!

    好歹她也是苏家的骨血,老太太不会真的下狠手杀她。

    无论她们怎么讨厌她、鄙夷她,她都要忍,忍到出嫁的那天……

    *****************************

    云清山脚,又多了一座新坟。

    因为宸晏的尸骨一直没有找到,这只是一座衣冠冢。

    莞娴祭拜完后,扶着召玉的手,回到庄子里。

    如今是农闲时节,人手倒也够用,只是过阵子农忙时,就必须得再买几家下人了。

    她四处巡视了一圈,接着回屋处理庄中事务。

    苏家婆媳三人,这段日子也颇为憔悴。

    为大老爷打点官司的事儿已经够让人头疼了,不省心的瑞娴又弄了这么一出。付氏杀的可是亲上加亲的岩家公子、名门贵胄家的子弟,就算将她五马分尸、挫骨扬灰,她这条贱命也不够抵的啊!虽然莞娴将事情揽下,说付氏是她庄子里的下人,此事与苏家无关,由她去跟岩家解释,可此事始终是因瑞娴而起,苏家怎敢置身事外?

    还有,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瑞娴做下的这丑事,还是或多或少的传了出去。苏府在京城的地位原本就因为大老爷入狱而一落千丈,如今苏家更是沦为全京城的笑柄。

    老太太原本病还没好,又受了这打击,竟是一病不起。

    到了初秋时分,大堂兄遣人来接四姑娘下江南,待到明年开春,便与王家完婚。

    楚氏放心不下莞娴,又深恨瑞娴,便托辞婆母生病、女儿又小,没有同去,只是遣了个贴身嬷嬷代她观礼。

    送走了瑞娴,世界清静了,莞娴终于松了口气。
五年
    云清山上的草木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怀萱庄外的庄稼长了一季;又一季。

    弹指间;五年时光便过去了。

    庄子里;莞娴慵懒的斜靠在榻上。她穿着一身素白衣裙,白纱蒙住了半张脸;只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明媚的眼睛。满头青丝只用一根银簪子松松的挽起;别有一番清丽出尘的味道。

    “二姐见字如晤:许久不见;时常怀想……”她轻声念道。

    小桃坐在案前握着笔,跟着她说的话;在纸上奋笔疾书,却已是少妇装扮了。……这许多年过去;她爹还是没有中举;只得寻了个馆;做了私塾先生。原本小桃契满后她爹要将她嫁给一户富贵人家做小,可她却看上了爹爹的一个穷学生,俩人来求莞娴,莞娴便给了这书生一笔银两以作嫁娶之资。小桃爹收了银两,也就同意了这亲事。

    嫁人之后,小桃两口子一块儿住在庄子里,书生做了账房,小桃做个管家媳妇。

    这书生倒是有志气,去年考中了秀才。莞娴不好让秀才娘子继续服侍自己,却又舍不得小桃,便请她做个伴读,小桃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姑奶奶,二太太来了。”召玉走进来,在莞娴身边轻声说。这五年间,原来服侍她的丫头们都陆续成了亲,现在她身边的婢子已经换了一批……除了召玉。

    召玉一直未嫁,忠心耿耿的跟随她左右。莞娴数次提起要给她寻一门好亲,她都只是摇头,最后也只好作罢。

    “哦,快请她进来吧,奉茶。”莞娴忙站起身来。

    正说着,楚氏已经牵着一个小女娃走进来。

    楚氏依旧温婉可人。这几年的日子虽然不似在府中时那么好过,但也是衣食无缺,再加上保养得当,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多少痕迹。而那小女娃也是粉雕玉琢的,眉眼与楚氏有六七分的相像。

    小女娃见了莞娴,便蹦蹦跳跳的上前拉着她的衣袖,“三姐姐,你再给我折纸鹤玩儿吧!”

    “宁儿乖,娘亲与你姐姐有话要说,你先和奶娘玩一会吧。”楚氏弯下腰,拍了拍她的小脑袋。

    “唔……”宁娴歪着头想了想,“那好吧,姐姐你忙完了,要陪宁儿玩哦!”

    “当然,你看姐姐哪回食言了?”莞娴笑着对她保证。

    “那好吧……”宁娴点点头,又欢快的提着裙子跑出去了。

    莞娴请楚氏坐下,屏退众人,亲自奉上茶。

    “在写啥呢?”楚氏随口问道。

    “给二姐姐回信呢。”莞娴努努嘴,“她前些日子给我写信了。”

    “她与你倒是亲密。”楚氏苦笑,叹息了一声。原先容娴的家书尚算勤快,可自从苏家出事后,便渐渐的疏远了。裴道元任满后升了同知,回京述职时竟也没有来拜见岳母,让大太太心酸不已。

    莞娴知道楚氏的意思,便宽慰道:“二姐姐也是身不由己。”

    “是啊,出嫁从夫,有什么办法呢。”楚氏无奈摇头,“只是裴姑爷,当初你大伯父花了多少力气、使了多少银钱才给他谋上那位子,对自己亲儿也不外乎是那样了……他现在却对我们唯恐避之不及,当真忘恩负义,令人寒心。”

    “他也就那点儿眼力见了。”莞娴讽笑。姓裴的也不想想,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苏家历代为官,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么?况且背后有庆侯等一干人帮忙。

    ……唉,容娴这辈子跟他,真是可惜了。

    虽然她在信里一个劲儿说自己过得多好多好,莞娴却不以为然。有那样的婆婆、那样的丈夫,还有一群不要脸死认钱的泼赖亲戚,她的生活能好到哪里去?……当然,按照世俗的普遍观念来说,她至少有丈夫有儿女,比自己这个无儿无女的寡妇要好多了。因此,她才不断的写信给丧夫的可怜堂妹,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啊。

    两人又扯了几句闲话,楚氏便进入正题。她抿了一口茶,笑道。“我听说,你今儿又让几个媒婆吃了闭门羹?”

    “……没必要见。”莞娴微微蹙眉。

    京城的人都知道她出身名门、嫁妆极丰,且又会当家。虽然容貌不佳,可也是瑕不掩瑜,三年守孝期满之后,做媒的便如苍蝇一般扑上来,赶都赶不走。她都说了要为先夫守节、终身不再嫁,可她们却听而不闻,继续代表不同的求亲者来做说客,她干脆就吩咐下去:凡是媒婆,一概不得进庄。

    “唉……你有从一而终的志气,我们做长辈的,本不该阻拦。只是你年纪轻轻的,有没有想过,今后几十年的日子咋办?”楚氏轻叹了口气,“若是你膝下有个一儿半女,能守一辈子也是好的,我也不会劝你再嫁……现在咱们还能陪着你打发些日子,可宁娴将来大了也要嫁人,过上二三十年,我们这些长辈都过去了,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岂不寂寞?我知道,你与晏哥儿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这为他守了五年,也算对得起他了……”

    “我心意已决,母亲不必再说了。”莞娴淡淡笑着,打断她的话。

    过了这许多年,楚承瑛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在她的脑中浮现……这辈子,她是忘不了他了。她也不相信,这世上,会再有哪个男子比得上他。

    而宸晏,那么单纯可爱的家伙,每次想起他,她都不自觉的弯起嘴角。他因为她,被付氏母女害得要砍号重练,她怎么能撇下他去嫁给别人?

    ……为了爱她和她爱的这两个男子,她这辈子,是不会再成亲了。

    平日里忙着打理庄中事务,偶尔去陪老太太聊天磕牙、上云清观去听挂名师父余观主讲讲道,还有窝在秘境中种花炼丹、看书习字……生活充实而平静。这五年里,她将秘境中宸晏留下的书卷几乎都翻过了,有的还看过数遍,不懂的便去问余观主,倒是颇有所得。若不是自己俗心太重舍不得这许多财产,她大概就直接去云清观中出家,做个小道姑了。

    总之,她十分满意现状,不需要别人走进她的生活,打乱这种安宁。

    “……”既然莞娴这么说了,楚氏也不好再劝什么。自己毕竟不是莞娴的亲生母亲,她嫁的婆家又是生母的娘家,如果劝得多了,被外头有心人知道,还不知怎么说呢。……唉,后娘难为啊。

    “大伯父的事儿,听说有眉目了?”见继母闷闷不乐的,莞娴换了个话题。

    苏家大老爷被罗织罪名打入天牢,原本入狱就十分仓促。庆侯爷认为这是皇上一时不察、被小人蒙蔽的结果,待皇上这气头儿过去了,苏家再上书诉冤,想必会有效的。因而使了个拖字诀,一方面拉拢了三法司的官员缓着提堂审案,另一方面搜集有利的证据。

    五年来,这案子审了又审,只是迟迟不结案。而皇上似乎是忘了还有这么个人,也没过问。虽然大伯父身陷狱中不见天日,幸而有几个好友和门生是有情有义的,再加上庆侯的时时照拂,倒也没吃什么大亏。

    “嗯。”楚氏点点头,“你大哥哥翻出那年旱灾的卷宗,发现某些数目对不上,正在四处核查……希望能借此翻案吧。”

    “那就好了。”莞娴微笑。三年前大堂兄在江南的任职期满,考绩优良,原本是可以留任的,但为了替父亲奔走申冤,他放弃了那肥差,疏通关节也进了户部,如今任个小小的主事。

    而自大堂兄回来后,老太太是死活不肯再住在怀萱庄了,认为自己是苏家的人,理应跟着长房长孙走。于是老太太与大太太便搬去与经磊夫妇同住,如今怀萱庄里,除了莞娴,便只有楚氏和小妹宁娴。

    “下个月初八是太后娘娘的花甲寿辰,到时候皇上会大赦天下,但愿你大伯父能被赦免也好……唉,磨了这些年,咱们也不求什么,只希望他能够尽快出狱、一家团圆便成,查抄的房屋田产都是身外之物,没了也就罢了。”楚氏说道。

    “是了,太后的千秋节,梁王也会来。到时候恳求梁王美言几句,比咱们说一箩筐还强吧。”莞娴想起什么,从案头又拣出一封信。……说是信,可只有寥寥数语,不如说是张条子更恰当。

    “召香说,她也会同行。”

    ********************************

    因为是太后的花甲寿辰,所以今年的庆祝格外隆重。京城早早的就张灯结彩,贺寿的贡品也源源不绝的从各地运入宫中。还有诸亲王和藩王,也得了皇上特旨,入宫贺寿。

    这天,莞娴难得的摆了回阔,带着全套的六个婢子、四个嬷嬷、两个管家媳妇,一行人打扮得齐齐整整,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轿子晃晃悠悠的,在城中一处奢华的府邸角门外停下。

    “是梁王爷行宫么?咱们奶奶应邀来拜见。”一个管家媳妇去打听了一下,然后给门子递上拜帖。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体面的婆子带着两个丫头走过来,对莞娴欠了欠身,笑道,“香夫人有请岩奶奶去蘼芜苑小坐。”

    “有劳。”莞娴浅浅笑了笑,吩咐召玉打赏。

    跟着她们在大宅子里绕了半柱香的时间,她们在一处院子外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