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非君不"嫁"-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家自从家主死后,就逐渐走向末路,毕竟孤儿寡母,薛姨妈一心只宠爱儿子,不大会料理家事,家中大事小情几乎都由嫡女薛宝钗支撑。薛蟠作为薛家嫡子没有多大才能,薛家的商铺里的掌柜、伙计也都瞧不上他,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薛家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
  薛蟠幼年丧父,薛姨妈对这棵独苗未免过分溺爱纵容,致使老大无成,不过仗着上辈的余荫,为宫内采办染料。他虽读过书,不过识几个字,整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虽是皇商,经纪上一窍不通,只在户部挂个空名,支领钱粮,其余诸事,全靠家人伙计筹办。
  薛宝钗相貌精致,又举止娴雅,她父亲在世时极爱她,让她读书识字,比她哥哥强上十倍。后来因为丧父,就开始帮着母亲料理家事,为母亲分忧,做事情倒也井井有条,可见她也是个有手段有心计的。
  当今皇上崇尚诗礼,征集才能,有才有貌的姑娘除聘为妃嫔外,名家之女也让在宫中挂名,为公主、郡主伴读。所以薛姨妈想要带着宝钗上京待选,如果宝钗有幸能选上,日后也能如贾家大姑娘一般飞上枝头做凤凰了。到时候,不仅光耀薛家门楣,更是能拉拔她哥哥一把。
  薛蟠一直都觉得京城是繁华之地,一则借着生意为借口,想要去见识一下,再则顺路可以送妹妹入京待选,三则是他最近少了点零花钱,到京城的铺子里搂点钱。于是这薛家的一家三口就上京了。
  到了京城,薛姨妈的意思是可以住在她大哥王子腾家,或者住到她姐姐王夫人那,也就是贾府。薛蟠觉得住在舅舅家,舅舅管得严,影响他吃喝玩乐,再加上舅舅去了边关,不太方便,住到姨母家,又恐姨爹嫌弃他。
  于是薛蟠就非得要收拾出自家在京城的宅子自己住,薛姨妈虽然溺爱薛蟠,却也知道自家儿子是什么德行,哪敢自己带着薛宝钗住到贾府,放他一个人在外面逍遥。薛蟠知道拗不过薛姨妈,也就顺了她的意,随着一起来到了贾府。
  王夫人这边正和贾府的女眷们聊天喝茶呢,就有小丫鬟来通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
  王夫人觉得十分惊喜,马上就带了女眷们往垂花门走,将薛姨妈一家迎了进来,又给她们各自做了介绍,之后又将薛姨妈和薛宝钗引至贾母房中。
  薛姨妈带着薛宝钗见了贾母,献上带来的土仪。贾母看着宝钗十三四的模样,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比黛玉另有一种妩媚风流。让贾母、王夫人等人十分喜欢。
  贾瑀在一边看着薛宝钗也觉得的确是个难得的美人,只是后来嫁给贾宝玉,也算是糟蹋了一颗明珠。
  之后,王夫人又拉着宝钗,给她引见了贾府中的兄弟姐妹。薛宝钗从一进门就看见了这屋中唯二的两个男子,且相貌十分相似,然风骨却不同。一个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另一个却丰神俊朗、英姿勃勃,虽眉心有粒朱砂痣,却丝毫不显女气,反而有种蛊惑人心的魅力,二人皆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知道这两个就是自己姨母家的双生子,宝钗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然后才转眼去看屋中的姐姐妹妹。
  在屋中的众姑娘、媳妇们,薛宝钗第一眼就看见了林黛玉,虽然坐在一边的王熙凤、秦可卿、三春俱是美人,但是没有一个比得上林黛玉抢眼。
  此时的林黛玉与初入贾府时相比,眉眼间多了几分亮色,少了几分沉郁,竟然让她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而且贾瑀曾经特别为林黛玉调制了灵药专门给她调理身子,使得她从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好了八分,只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见泪滴,就不会犯病。虽然依旧有如弱柳扶风之姿,却已不见了弱不禁风之态。
  另外有三个女孩穿着一样的衣裙,梳着一样的发髻,戴着一样的簪环首饰,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就是除了进宫的元春以外的三春。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座上的琏二嫂子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坐在一旁的蓉大奶奶长得袅娜纤巧,兼有宝钗如花的美艳和黛玉如柳的风姿。论姿色虽稍胜钗黛二人一筹,但大抵是因为家世底蕴的关系,还有眉间那化不开的郁色,到底落了下乘。
  宝钗细细的观察了众人一番,几乎每一个都是出色的妙人,而唯有黛玉更得她青眼,她也自认只有黛玉才能比得上她。她虽然为商贾之女,但是家中毕竟是皇商出身,总觉得高人一等,相比借住在这里的林妹妹也差不到哪去。
  众人落座后,相互交谈,兴致很高,贾宝玉不时的跟着姐姐妹妹们说笑,即使是新来的薛宝钗,他也“宝姐姐,宝姐姐”的叫的欢畅。一相对比,贾瑀就显得稳重多了,他大多数都是在听,偶尔说上几句。
  因为如今大家都已经十多岁,又是头一次见面,宝钗不大好意思主动找男子说话,只是偶尔回应着贾宝玉,至于贾瑀几乎就没说上几句话,但是这不影响,宝钗对贾瑀有个不错的印象。
  宝钗对黛玉本就多了几分在意,所以经常找着林妹妹说话,遂问黛玉:“妹妹可有表字?”
  黛玉还没有回话,贾宝玉就已经抢着接上了话头:“颦儿刚进府的时候,我引了《古今人物通考》中的句子: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那时候林妹妹眉尖若蹙,我就送了她颦颦二字做表字,后来大家姐姐妹妹总是相处在一处,也就玩笑的叫她颦儿。”
  黛玉听着贾宝玉的胡诌,心底下不大自在,却又说不出什么,只是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嫌弃他的多嘴多舌。
  薛宝钗在一边看着众人互动,用手帕掩着嘴唇笑道:“颦儿,倒是很妙。看你们之间相处,就知你们必然是极熟的。”
  贾瑀听着宝钗的话,这话表面看没有问题,但是往深里听,竟有暗讽黛玉不注重男女大防,总是与贾宝玉玩在一处的嫌疑。
  贾瑀本身也是觉得薛宝钗十分可怜的,但是也还是不能接受她带着这种小心机的欺负黛玉。毕竟此时的贾瑀已经和林黛玉相识了四年,虽然碍于礼数不常见面,但是他也是真心怜惜黛玉,私下更是常常照拂着黛玉,如今甚至引了黛玉一同修炼,两厢一对比,谁轻谁重自然分明。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贾瑀不耐烦参与这些,但是在他眼前就欺负他认可的人总是不那么舒服的。
  黛玉不好直接接口宝钗的话头,贾瑀就出声说:“宝姐姐说的哪里话,我们自小长在一处,都在这府门之中,只比别人相熟些罢了。更何况,那所谓的字也不过是二哥自己杜撰的,这取字总得是待林妹妹及笄礼上,由老太太赐下才好。”
  薛宝钗听了贾瑀的话,脸色一红,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之后就挑起了别的话头,把这话揭了过去。那边,林黛玉自然是听出薛宝钗的意思,她本就是聪慧的女子,如今又没有因为贾宝玉而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他身上,自然明白宝钗话里的用意。
  因为在贾府她算是客居,在待人接物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虽然依旧孤高自诩,目无下尘,但是却没有人敢低看她一眼。对于又一次帮她解围的贾瑀,她对着他微微的笑笑,也明白他一介男子是不爱掺合这些女里女气的事的,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明白彼此就好。
  没有进内宅的薛蟠在外面已经被贾琏引荐着拜见过了贾政、贾赦、贾珍等人。贾政让人传话来,“姨太太年岁大了,外甥又年轻不知轻重,在外面住着怕惹是生非。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有十来间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打扫干净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正好。”
  贾母也说:“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
  王夫人十分高兴自己的亲妹妹可以留在贾府,她们姐妹也多年未见,如今还有许多梯己话要说。
  而薛姨妈一听可以和薛蟠住在一处,也十分高兴,她还是不放心让薛蟠自己出去住。先不说薛家在京中的宅子多年没有主人,想要住进去还需要收拾几日,就是放薛蟠一个人在外面风流快活,她就十分不放心。自己的儿子什么样自己知道,薛姨妈就是再宠爱他,也是知道自己儿子在外面招猫斗狗,惹是生非,不学无术的。在京城这么一个繁华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知轻重的得罪了贵人,到时候怕是不好收场。

  ☆、宁府赏花(一)
  却说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
  薛姨妈带着薛蟠和薛宝钗住过来之后,就找了王夫人,跟她说,梨香院的吃穿用度,他们自己负责,这样才是长久的相处之法。王夫人也明白自家妹妹的家境,知道她不差那点俗物,也就不与其争执,遂了她的意。如此,薛家三口就在贾府安安稳稳的住了下来。
  本来薛蟠还是打算在京中薛家宅子修缮整理好之后搬过去的,没想到不长的时间就与贾家族人相处的极好。众人整天玩在一处,志趣相投,他也就不舍得搬走了。
  更何况,梨香院本身就有一门通街,出入也方便,而他本以为姨爹会阻他玩乐,不想贾政却并不大管他。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于是薛蟠也就安安心心的随着薛姨妈在贾府住了下来,倒是让薛姨妈放心了不少。
  却说这薛蟠,倒也总能遇上贵人。在来京城之前,他在金陵遇到一个拐子。这拐子依然将一个香菱卖了两家,薛蟠和冯渊谁都不要银子,只要人。
  只是这薛蟠是个浑人,金陵有名的“呆霸王”,他可不是个吃亏的主。得知这拐子竟然想卷了两家的钱逃跑,直接将拐子打了个半死,将香菱拖回了家。
  这冯渊本是好男风之人,见了香菱顿觉有缘,自然要将香菱买回家做姨娘,收了心好好过日子,以后养个娃儿,再也不沾惹男风。更是因为重视香菱,说三日后是好日子,那时候再让香菱进门方好。
  不想,迟则生变,就是这么三天,这香菱就让薛蟠抢了去。冯渊自是不甘,两相争执起来,薛蟠竟是纵使手下恶仆与冯渊大打出手,最后更是使得冯渊枉死。冯渊的小厮待要捉那几个害了他家公子性命的人,却哪里还能捉得到。
  最后只能一纸诉状,将这个案子告到了应天府知府那里。这应天府知府也是初来乍到,并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更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个事就能让这冯家告了一年多。
  直到他提笔想要判案的时候,一个门子给他使眼色不让他这么做。待问明了其中缘由之后,这应天府知府暗道:好险差点就得罪了这金陵的四大家族。
  最后,这应天府知府跟这门子讨了主意,照着那门子的说法,最后报了薛蟠暴毙,并且多让薛家赔了些钱。那冯家公子冯渊本就是父母双亡,之所以告到现在也不过是为了多得几个丧葬费,现下薛家多赔了钱,案子也结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薛蟠打死冯渊之后,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到了送妹妹上京待选的时候,更是一天都没耽误。最后,这案子竟然还是因为这应天府知府要讨好四大家族而抹平了。
  而此时被贾瑀改变了命运的贾雨村正老老实实的在荣国府做贾瑀和贾宝玉的先生,这对他来说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他若不出去惹麻烦,贾瑀自然不会对他赶尽杀绝,没准就能保下一条性命。但是他若是依旧四处去蹦跶,到时候发生个什么了什么意外,那就不是贾瑀说的算的了。
  这日,东府的梅花开的正好,贾珍之妻尤氏在府中备下酒席,就带着儿媳妇秦氏请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并家中的哥儿姐儿过府赏花。
  贾母带着女眷和家里的小辈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游玩,先茶后酒,众人玩的也算是尽兴。
  玩了一会子,贾宝玉觉得困倦,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