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生常谈-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多岁的干部*的,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权力,进一步说没有可以运用自如的权力。这从另一角度也足以说明*是与权力相伴的。

  必须再次声明的是,权力并非必然导致*,我们大多数的干部是好的,*分子毕竟是少数。为了保护干部,为了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氛围,还是要靠制度,靠法治。正如小平同志讲的,还是制度靠得住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领导干部听真话有何难?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河北工作时,曾有中央新闻媒体曝光个别地方注水肉和卖私盐现象严重。他见到“揭短”的记者后,握着记者的手再三感谢。日前,在与中央新闻媒体负责人座谈时,郭庚茂深有感触地说,说实话,领导干部要听点真话很难,正确的舆论监督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是一大帮助,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舆论监督。(5月21日人民日报)

  郭省长所言道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困惑,看来领导干部听不到真话并非个别。所以,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领导干部为什么听真话难,听不到真话的严重后果,以及要听真话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

  
  领导干部为什么听不到真话?首先要从领导干部自身找原因,如果领导干部能重视调研工作,并且注意轻车简从,应该是能看到真实情况的。现在的领导干部,喜欢听汇报,不喜欢下基层,所以难察实情。即使调研去了,也是前呼后拥,界首迎送,下级让你看啥才能看到啥,领导成为聋子和瞎子,哪能看到真实情况?记得看过一篇关于*调研的报道,说温总下基层常出其不意,不按安排行程走,常常中途下车或改变考察对象,这样才能看到实情。

  在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喜欢政绩,所以下级投其所好,变着法儿报喜不报忧,这也是领导干部听不到真话的原因之一。“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矣”。如果领导干部喜欢听真话,时间长了,下级对领导有所了解,也会养成讲真话的习惯。

  听不到真话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近日,又在看电视剧《保卫延安》,胡宗南以二十万之众,败在只有两万人的彭德怀手下。老蒋和国军的战略战术都非常好,只是贯彻不下去,胡宗南骗老蒋,董钊和刘戡骗胡宗南,上级听不到真话,所做的决策当然是错误的。相比之下,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上下信息通畅,再加上其他有利因素,故而取得了胜利。

  怎样听到真话?除了上面已经讲过的内容,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领导干部必须保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有“闻过则喜”的博大胸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远离那些阿谀奉承之辈,用讲真话的干部,不要让老实人吃亏。。 最好的txt下载网

请不要对29岁市长求全责备
29岁市长,消息一经公布,激起千层浪,引得网友热议一片,坊间沸沸扬扬。

  稍早,正面消息颇多,比如农民的儿子,低调、务实、工作狂等。

  网友又人肉搜索,用放大镜看了一下,发现玉中有暇,鸡蛋里还真挑出了骨头。比如,硕士论文涉嫌抄袭,下乡调研任凭下属打伞,夫人参加公选资格有问题,等等。

  其实人无完人,网友们切不可对年轻干部求全责备。

  如果用放大镜看人,尤其是看领导干部,谁能没有点问题和不足呢?对于那些手中握有权力的“公仆”们,如果搞人肉搜索,我敢打睹,保证搜索一个、曝光一下、放大一个,垮一个。

  网络这种传播媒体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有时候,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一经网络大肆传播,小事变大了,弱点成缺点了,捕风捉影的事成“真事”了。最近网络曝光的几件事,比如央视方静间谍事件,深圳前市长许宗衡情妇事件,一度让人相信这就是事实,后当事人出面澄清,媒体刊发声明,方知均不是事实。

  但也不能否认网络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比如,邓玉娇案就是在网络监督、上亿网民的关注下,获得了一个“公正”、“公开”的处理结果。公正这一点不好说,公开是做到了。这就是网络的力量,这也是网民的胜利。

  我绝没有为干部开脱的意思,也没有丝毫对网友的不敬,只想说明一个问题。

  对于诸如抽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之类的贪官,我们用什么手段都不过;而对于周森锋这样的年轻干部,我们应该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一份关心和爱护。毕竟,初出茅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易了,如果换上一个谙熟官场潜规则的老油条,百姓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央视评论员说,既为公众人物,就当容许评议。此话没有问题,理也是那个理,但是如果网友对白岩松搞个人肉搜索,从祖宗十八代查起,再查你七大姑八大姨,查完你的工作再查你的私生活,能没有一点毛病吗?

  前一段时间,广州一纪委书记说,年轻干部容易*,比例占*案件近一半。笔者曾在人民网掘客频道发起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几百名网友中,96%以上的网友不同意年轻干部容易*的结论。

  年轻干部工作时间短,经历的事情少,*的机会小,多数还是不错的,即使个别“腐化”还不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路子很长,抛开为了人民利益不说,即使为了自己个人的发展,多数也会努力工作的,而不象一些临近退休的干部那样不作为。

  网民关注反腐,关注官员,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于年轻干部,还是要爱护多一些。

有感于";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看了7月12日《人民日报》头条有关河南经济发展的文章,主要是作为中部省份如何应对危机与挑战。说心里话,本人对河南人是有一定的看法的,主要是前些年河南频发造假事件,影响很坏。但是对此文中徐光春同志讲的三句话印象颇深,他要求河南各级党委政必须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这三句话,“三不”、“三感”,不仅上口易记,更重要的体现了一种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使命感,体现了共 产党人的党性和对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政治责任。

  我不敢说,徐光春同志是看到了河南某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等、靠、要”现象、“四平八稳”现象才讲此番话的。但是,在笔者看来,的的确确,在许多地方和单位、在许多党员干部身上,还是存在不思进取或得过且过的思想的,尤其是当一个地方和单位的主要领导面对退休、换届、轮岗之时,这种现象就更显普遍。目的是求稳怕错,实质就是不负责任。这也从某种角度讲,反映出我们在干部考核、监督、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制度欠缺或不完善的问题。

  “等不起”的紧迫感,提示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有“等”的思想,干工作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慢不得”的危机感,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要牢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古训,以高效高质量的工作成果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坐不住”的责任感,强调的是一种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

  头指挥手,党员干部只有增强了“三感”,才有可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但愿,徐光春书记的话,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有一点提示作用。

在位官员的“心在哪里安放?”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三千七百万老乡!”京城一知名媒体近日发表沉寂一年的原山西省省长孟学农的诗作《心在哪里安放?》。 诗言志。作者这次在诗中先用了三个“心在哪里安放”的排比句抒情,如:“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然后又用五个“我多想多想”显露作者对昔日工作过的那一方土地的牵挂:其中包括“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最后直抒胸臆:“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有评论称:这是篇诗歌体叙事短文,说是叙事,其实主要还是抒情,抒作者内心那种不能遗忘、不便表达但又抑制不住的复杂之情。一位去任省长用此种方式表达内心之情,而且媒体能公开发表,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有评论者如此认为。

  对于孟学农,笔者一直是非常关注的,不只是因为他是非典处置不力被罢免的省部级官员,也因为他的复出,更是因为他的第二次被罢免。我在先前的文章中称之为“悲情高官”被媒体广泛引用。被免山西省长后,一直没有孟的消息,其实我一直还是关注的,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命运,因为我更想知道一个免职官员的去处,组织上如何对待,个人的心情如何?《心在哪里安放?》道出了孟学农的心声。我以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态,也表现出了一个党员的思想觉悟。

  有的人出了问题,首先想的不是自省,而是埋怨,怨组织、怨同事、怨机遇,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不济,更有如深圳原市长许宗衡类的花钱活动消灾的做法。孟学农虽然在工作中的确存在失职行为,尤其是在处理非典、矿难等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还能有这样的心境,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好同志。

  相比之下,查处的许多官员,他们的“心在哪里安放?”在灯红酒绿的声色场所,在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的消费中,在贪污受贿的巨额敛财中,还是在包养二奶的别墅中?

  还想问在位的许多官员,您的“心在哪里安放?”是不是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系党和国家事业,心系百姓疾苦?您如果看过孟学农的诗,是否会想这个问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原公安厅长被捕,什么干部靠得住?
在最高法院黄松有案发后,曾听一位公安系统领导讲话说,从政法系统的情况看,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均有高级领导贪污受贿案件,只有公安系统尚未发生。此话音未落地,公安部长助理郑少东出事了,隔不久,广东政协主席原公安厅长陈绍基案发,近日又曝青海原公安厅长被捕。看来,出不出事与行业真的没有关系,关键看是否拥有权力以及监督制约机制如何?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7月31日通过表决,确认了《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许可对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何再贵依法逮捕措施的函》。何再贵曾任青海省公安厅厅长、省十一届人大代表等职务。2008年12月,被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去公安厅厅长职务,2009年6月30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暂时停止何再贵的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职务,许可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对其依法逮捕,并提请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确认。

  上网查了何的资料,何再贵曾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长、河南公安厅长、青海副省长兼公安厅长。其父母起名时可能是考虑想让孩子富贵一些,再富贵一些,熟不知名字的暗示作用,虽然尚不知何再贵因何被捕,但估计也是因贪污*,收敛不义之财。

  发案的高官,多数是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的,大多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如果不贪不占不近女色,都应该是好官。

  看到青海新闻网2008年10月23日题为《为新青海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的文章,文章说: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大力推进公安事业新发展,就此,记者专访了省公安厅厅长何再贵。

  采访中,何再贵提出全省公安机关依然存在着“五个不符合”和“五个不适应”的问题。

  “五个不符合”:一是公安工作执法质量、执法水平、执法效率不高,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不符合;二是大量的涉法、涉诉案件与法律公平正义的法治原则和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的要求不符合;三是“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的顽症与公安机关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宗旨和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要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