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赶考》的故事说明了心态对于成功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充满竞争,人们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什么样的期望就有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心理暗示是很重要的,一个理想远大的人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一个只盯着眼前的人绝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和进步。俗语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我们不要只看到那些成功者身上的光环,也要看到他们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幸运背后往往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付出,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读出了什么?
初读总理《仰望星空》,我读出了两个字“思考”,总理勉励同济师生及全国青年朋友,要学会思考。唯思考才会不盲从,唯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进步,思考民族的振兴,思考国家的富强。总理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的情怀跃然纸上。总理的殷切期望让我感动。
再读总理《仰望星空》,我又读出了两个字“追求”,屈大夫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可能是同样的心境。总理追求什么?寥廓而深邃,庄严而圣洁,自由而宁静,壮丽而光辉。
三读总理《仰望星空》,我读出了八个字,真理,正义,胸怀,热情。这是共和国总理的追求,是这位政治伟人的向往。
四读总理《仰望星空》,我读出了总理的世界观,无穷的真理,凛然的正义,博大的胸怀,永恒的炽热。
五读总理《仰望星空》,我读出了总理的人生态度,苦苦地求索、追随真理,对正义的热爱和敬畏,渴望心灵的栖息和依偎,以及永恒炽热的追求。
我仰望星空,读出了共和国总理的心声。
我仰望星空,感觉到总理注视的目光。
我仰望星空,我们都在仰望星空。 (2007…09…05 19:14:51)
仰望星空(*)
2007年5月14日,我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最好的txt下载网
济南印象
前些日子出差去了济南,这是我第一次去山东,有些印象写下来与网友分享。
济南人很多。坐包头至宁波那趟列车,从呼和浩特到济南不过17个小时。到济南站时,火车晚点半个小时,早晨六点天已大亮。车站的印象是人多了些,但从衣着到神态与呼和浩特并无二致,有衣冠楚楚者,也有小商贩和农民模样的人。最大的不同,感觉站前的广场太小了,太挤了。这种拥挤的感觉,可能源于自己来自宽广的内蒙古的缘故。这样的感觉一直伴随了我在山东的所有日子。
在参观趵突泉的时候,适逢国庆长假,公园里游人如织,凭着身强体壮,硬是挤进人群,不仅看到了喷出的泉水,还在人群缝隙里留了个影。泉水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壮观,不过总归是从地下冒出来,也属罕见。
想象中的大明湖应该是象西湖一样吧,起码也应该有些古迹吧。但去了后,公园门口正对的一个照壁上是一首毛泽东的诗词,狂草,内容记不住了,应该是七律长征一类的或是北国风光那样的,和大明湖乃至济南、山东不粘一点边儿,感觉大煞风景,也就没有了游玩的兴趣。在公园里一个题有大明湖字样的石头前,同样感觉到了人多,照相的人得排队。我们同行的一位挤过去照了一张像,洗出来一看,石头的另一边还站着一位陌生的女士。相比起来,呼和浩特的青城公园和满都海公园,尽管不出名,但人少且清静,是更好的休闲去处。
感觉人多、拥挤最明显的所在是一个叫做大润发的超市里。我是陪同别人去超市买东西的。想象着可以在超市里随便逛逛,放松一下心情。呼和浩特的超市大抵如此,人不多,清静。可是进入这个超市后,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顿生胆怯,坐电梯的人更象是火车站剪票时的人潮,购物的人群象是呼和浩特哪个超市开业大降价的情形,不得不感慨,齐鲁大地人真多啊。同时,还得感慨,我生活在呼和浩特是多么的幸福呀!
济南人不错。在济南的日子里,接触的各色人等,从官员、学者到宾馆、饭店服务员,从导游到出租车司机,从街边的摊贩到晨练的老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能是根源于齐鲁大地,孔子故乡,儒家传统的影响,感觉济南人很有文化。这种文化指的不是知识与知道,而是一种做人的原则和处世的态度。
在济南的街头,我竟没有看到吵架的情形,更没见到打架的。在我们的家乡,饭店、街头,吵架和围观的人群是经常能见到的,不管是东北腔还是西部话,偶尔还见到有动手的。也许是呆的时间短的缘故吧。
济南人很热情,不管是问路还是购物,都能遇到善良而有耐心的面孔。酒桌上,济南的朋友很热情,使劲劝酒,不过因酒量大的原因,内蒙人往往很难喝尽兴,倒是济南的朋友多数喝多了。 (2006…10…14 13:11:33)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记忆中的几位老师
我接受过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除幼儿园和博士外的其他所有层次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硕士研究生,幼儿园是因为农村当时没有开设,随着教育大众化,相信有生之年读读博士应该不是大的问题。真的记不清经历过多少个老师了。
小学的时候,我是个好学生,老师们对我爱护有加,唯独一个聂老师打过我板子,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聂老师戴着厚厚的眼镜,和酒瓶底子差不多,瘦小的身材,对学生特严厉,还有一个当时已极为罕见的一尺多长的竹板子。犯了错误的学生都要挨上几下子。我有一次粗心大意,在老师严厉的目光下,主动伸手挨了几板子。现在想起来手还有疼的感觉,但粗心大意的毛病基本上没有了。
初中的时候,我还算是个好学生。有一次贪玩,上化学课的时候,和同学玩手影,被新来的老师痛批一顿。自我感觉颜面无光,丢尽面子,一个星期心情不好。这位老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后,还主动和我解释说那次批评言重了。不过,从那以后,我上课再没有玩过,即便不能专心听讲,也能做装模作样。乃至工作以后,听领导再长的报告也能正襟危坐。
高中的时候,记忆深刻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因为他经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读。尽管我现在写东西也不怎么地,但当时在同学间我的写作水平是公认的,还是什么学生文学社刊物的总编,很受女同学的青睐,当然这些话是若干年后才听到的。老师的表扬使我形成了一个毛病,那就是任何时候、任何的材料都敢写,虽然写的东西自己也不感冒。
中专的时候,因为是学生干部,和老师们接触都比较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汉语文老师,先生学问高深、业务极精却平易近人之极,有空还和我们同学打打麻架,经常给我抽他的好烟(那时一元多一包的)。和先生的交往,得益于先生的教诲,受益最深的还是先生为人对我的影响,以至到现在我都很难对部下摆出架子来。
我以优异成绩在中专毕业时被保送上了大学。大四时,听了全国知名的赵教授一学期课程,改变了我对学者和学问的认识。教授不仅学问好,国内领先,更突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且收入不菲。因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授看问题总有独到之处。我现在对事物、事情总爱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分析,往往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可能源于赵教授的影响。
读研究生是在工作以后,因时间过去不长,对老师们记忆还是深刻的。要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位年轻的老师,他总爱叫我大哥,因涉世未深,凡事总爱听我的,和我喝酒多数情况下他会喝多。要说对我有影响,那就是对这些博士、这些重点大学的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如此。
老师,神圣的职业,教我做人、教我知识,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真诚地对你们说声谢谢!多数老师在毕业后即没有再见过面,有的老师年岁已经很大了,祝福老师身体安康!(2006…09…08 20:15:45)
我想把自己格式化
我的手机号十多年一直没有换,认识我的人如果想找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我。我的手机因为工作原因,24小时开机。人们找我联系很方便,多数情况下我也非常乐意。只是有时候非常忙,又因为咱面子薄不会撒谎,总是少不了应酬。甚至于有时感觉有些交往成了负累。
想换个手机号吧,又怕真的有人找不见我,误事。
其实,人一生中要接触的人非常之多,但和你的工作、生活直接有关的只是一小部分,真正成为真心朋友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不是功利主义者,但我的确没有精力应酬那么多的熟人。所以,我想到了格式化。
硬盘格式化很简单,人脑格式化是有困难的。人的经历不可以复制粘贴,也有些记忆永远无法删除。但我想着要把自己的电话簿格式了。现代社会,人只能选择性地交往。有些朋友必须要交,有些朋友完全可以不交。事实上,有些领导干部就是让朋友拉下水的,当然也许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尽管咱是一普通百姓,但也不能交友不慎。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非常大的一个好处是你不会产生那么多的负累,想说话的时候说话,不想说话的时候你可以闭口。现实生活中,你整天做的事、说的话,也许并不是你想要做的和说的。有些不必要的交往和应酬,自己主观上也不乐意,其实完全可以推掉。这样可以让自己清清爽爽地生活。
三亚印象
上周到海南三亚开会,进行了文化考察,领略了三亚风光。
从数九寒天、寒风凛冽的北疆,来到亚热带的海南,在北方人的眼里,三亚的风光无疑是美的。
从呼和浩特上机前,穿的是羽绒服,到了三亚,脱的只剩下衬衫。从高空俯瞰呼和浩特,沟壑的黄土地上,间或能看到一些积雪。而在三亚,绿树鲜花,满眼苍翠,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远胜过北方的夏天。
印象中,蓝天白云,能联想到的是绿色的大草原。在三亚,天蓝云白之外,还有蓝色的海洋。
去了天涯海角,鹿回头,南山,大东海,蝴蝶谷,亚龙湾、呀诺达雨林,蜈支洲岛等景区。最喜欢的当然是海浪和沙滩,最养眼的是在北方很难见到的沙滩上进行日光浴的人们,当然有许多美女,其中有一些俄罗斯少女。
饱览南国秀色的同时,不由的要和内蒙古比较。感触最深的,不是景色,不是人们的生活,不是气候的差异,而是旅游业之成熟,特别是各旅游点上干净卫生、设施先进的公厕。一导游说三亚南山的洗手间有五星的,最少是四星,玩笑成份有之,但的确是非常干净,各个景点都是这样。想到内蒙古,我几乎走遍了各盟市和主要景点,多数地方旅游景点没有形成规模,配套设施较差,公厕要么没有,要么就是脏乱差,有许多地方还是农村常见的旱厕,在夏天草原最美的旅游季节臭气熏天,大煞风景。
尽管如此,也想到并与同伴聊到,海南也有不好的地方,夏天太热,有台风。相比较,内蒙古的夏天是凉爽的,但春季有沙尘暴。我在三亚时想,这里可能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转念一想,不对,如果在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