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生常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也想到并与同伴聊到,海南也有不好的地方,夏天太热,有台风。相比较,内蒙古的夏天是凉爽的,但春季有沙尘暴。我在三亚时想,这里可能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转念一想,不对,如果在夏天,来内蒙古旅游的人可能会说,内蒙古是最适宜人居的地方。

  各地人类繁衍生长,世代延续,是有道理的。也许家乡是最美的,不只是因为这里有生养我们的父母乡亲。尽管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觉得,但当从外地人口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也难免得意。

煮荷包蛋时我总是面红耳热
那是十几年的事了,但每每想起来,总让我面红耳热。偏偏我人懒,常常煮或煎个鸡蛋凑合个早点,甚至于午饭和晚餐也少不了,所以经常有一种撒谎被人发现的感觉。

  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兼班主任。到现在我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那几年,我做老师是称职的。当时考学是很难的,我的学生们都是经历高考,经过千挑万选后入学的,许多学生都复读过。所以我的学生和我年龄差不多,有个别人年龄比我还大。在我心里,我除了要让学生感觉到我的尊严外,也希望成为他们的大哥哥。在学生们心里,也的确是把我当做哥们的,这是许多年以后他们对我讲的。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始了我的工作,经常深入教室、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了解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我带的班在全年级是排第一的,曾荣获省级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表彰。因此,我也受过学校和省级表彰。

  学生年龄大,起码在我当时的心里,认为他们都很成熟、懂事,而不象我了解的现在的学生们。有一天晚上,学生宿舍熄灯后,我照例又来到学生宿舍,主要是担心有学生喝酒后滋事,也担心乱用电器引起火灾。有一个学生宿舍,正在煮方便面,学生们运动量大,晚饭吃的早,晚上熄灯后会饿,这我是了解的,我上大学时也是这样。所以我是不制止学生的,只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拨掉电源,顺便和他们聊起天来。话题很多,学习、生活等,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其中有一个姓杨的同学,非常诚恳地问我,“老师,怎样包荷包蛋”?我不加思索地回答,等水开后,打进去就行了。当时学生们没说什么,我也说完了事,我们又聊起了别的事情。

  其实,我当时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丰富生活经验而说的,不回答或说不知道,怕学生笑话。而且根据我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水开后煮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了这件事后,我再煮荷包蛋的时候就留心多了,经过反复实验,发现煮荷包蛋须在水未大开之时打鸡蛋,这样才能包住,而水开后再打蛋容易碎。因为当时是单身,图省事,才有这样的大量的实验机会,并有了实验结果。其实,对于有生活经验的主妇们来讲,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十几年了,我一直在想,我当时回答的时候,学生们是否知道我说错了。如果他们当时不知道,但后来肯定是知道了的。如果他们当时就知道,完全是为了增加个话题,那就是为了照顾我的脸面而没有说破。我坚信,他们肯定都早就忘记了这件事。但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

  人一生中撒谎应该是避免不了的,但有些谎完全可以不撒,有些撒谎也是善意的。尽管如此,我一直以为,我这个谎撒的不应该,因而才经常有面红耳热的时候。杨同学现在是一个基层法庭的庭长,只要来呼和浩特出差,都是要来看我的,每年的教师节、元旦、春节都要给我发短信问候。其他同学有的当了处长、有的是科长,多数已经是单位的骨干了。他们都经常以不同方式问候我,我也一直在惦记着他们。每到盟市出差的时候,总是设法通过一些其他途径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情况,但我很少去找他们,怕给他们添麻烦。但同学们一听说我去了当地,总是要聚集起来,在当地最高档的餐馆请我吃饭。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事情都模糊起来,但煮荷包蛋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些可爱的同学们,也总会面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学习也是工作
近期,工作按步就班,比较平淡。除个别应酬外,每天两点一线,由家到单位,由单位回家。平平淡淡,生活也许本该如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个和睦的家庭,应该是一种幸福,尽管常常感觉不到,也不以为然。

  常常想,应该再做点什么,比如,社会兼职。其实自己在十几年就拥有了让现在许多人羡慕的律师执业资格,并从事过十多年的兼职律师工作。现在也是一个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这些,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收入大大增加。但工作的限制以及没有生活的重压,都使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去做。

  工作之余,常想起习近平同志的那句话,“学习也是工作”。也常想起周永康同志的那句“干工作要使出最大的力气,出手的东西要拿出最高的水平”。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也是重要的精神寄托,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

  “干部就要干事”,这是近期多位省部级领导讲的。其实,这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上级不讲也本应如此。要干事,就要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一方面,需要有愿意做事的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有能干事、能干成事的能力和水平。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

  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你还不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那么你将被时代所抛弃。综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仅仅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 

  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3年翻一番! 

  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 

  进入21世纪,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不断突破,渗透和融合不断进行,大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仅自然科学的类别就已超过2000门。 

  知识发展的加速度,决定了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和时代。 

  我从来不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缺乏的是学习的动力、计划性和持续性。或者说,目前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但学习是必须的。所以,下一步一定要科学地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使其保持下来,成为习惯。

  时光荏苒,不要等到白首时方悔学习迟。何况,学习对于自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谈产房牢房住房燃房的启示
前几天,在内蒙古日报看到一篇短文,谈到做人要经常“四看看”,一看医院的产房;二看监狱的牢房;三看贫困户的住房;四看殡仪馆的燃房。读后颇受启迪。

  看看产房,会想到父母育儿之辛苦,会想到如何回报他们的抚育之恩。自己为人父,也深知培养孩子的不易。也常常想,人们如果能把用在孩子上辛苦的十分之一用在父母身上,应该也是孝顺的了。天气变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孩子该添减衣物了。上学路上,我们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我们又有多少时候在考虑惦记着我们的父母?他们年龄大了,我们却经常以工作忙、孩子补课等为名,很难保证常回家看看。其实,不难发现,父母头上白发多了,腰肝没有那么挺直了,身体慢慢的也有了一些小毛病了,真的该常回家看看了。不要等到站立在陵园,面对冰冷的墓碑时,再追悔莫及。

  看看牢房。其实自己工作的缘故,每年都是有机会参观牢房的,再加上近年来监狱成为反腐倡廉基地,看的多了,感受也很多。监狱的犯人,不管以前做什么工作,也不管文化程度,都被训练的内务整齐化一、立正稍息喊报告,可想之不易。最宝贵的自由没有了,面对铁窗,“从门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也是七步”,白天干活,晚上十几个人一个监舍,吃的是馒头烩菜,在入监前谁想过这样的生活。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监舍看到一个铺上挂着一个小女孩的照片,能想见这个犯人每天面对孩子的照片以泪水洗面的景象。相比之下,安分守已,安居乐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何必争名夺利,勾心斗角。

  我们的生活怎么样,多数人肯定不会说已经很好了,充其量会说一般。如果看完贫困户的住房,拥挤、杂乱、陈旧、简陋的景象,估计人们暂时不会抱怨工资低、待遇差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平时人们只爱向上比,如果向下看看,心态自然会平和许多。人们多爱横向攀比,常忘了纵向比,比比自己的过去,估计幸福感会增加不少。如果再看看贫困者的生活,就会更多地增加幸福感。现代城市人,普通工作人员想的是和当官的比,做官的想的是和大款比,都忘了知足者常乐的古训了。

  再想想人死后,一把火后成了一把灰。纵有家财万贯,又能带走多少?生前的浮华也灰飞烟灭了。

  四看看,其实看到的是一种人生观,也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经常四看看,会给人无限启迪,开阔胸怀,使人更加超脱一些。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知出处,但从小就听大人们说,应该是俗语吧。过去对这句话感受不深,近日仔细思考,这句话简直是太经典了!

  旧中国,女子奉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女不嫁二夫的思想,夫为妻纲,女的嫁了人,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一旦嫁错了人,一辈子也只有受苦、受累、受罪了。孟姜女哭长城,在我看来,哭的不只是死去的丈夫,还有当时的社会制度。

  而男人如果干错了“行”,一臣不侍二主,那也基本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一辈子也就完了。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碰上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韩信、张良能有用武之地,亏得遇上了刘邦。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但无论男女,但凡工作之人,最怕的就是因为选择行业没有对,而导致今后在事业上没有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司机是个热门行业,开上车那是让人羡慕的,现在开车成了都市人的一种必备技能了,司机的身份是工人,属于机关里地位最低、收入最少的工勤人员。那时候,军人也是女孩子们找对象的首选,现在军人一复员多数意味着失业,家里没有点关系的,到了企业,找对象是个问题。过去的国企和大集体的工人老大哥,和机关干部收入差不多,如果工厂里生产的是紧俏产品,还会有许多人去巴结。现在的工人,能不下岗,就是幸运的了,收入水平和机关干部是没法比了。据我了解,在有的工厂里现在还有一些离休干部,月工资一千多元,和机关的退休干部四五千元的收入都没法比。

  除了行业,单位也很重要。同样的行业,不同单位发展是有差距的。我的大学同学,在部里工作的,有当司长、处长的了,在县里工作的,有的还是科长副科长;在南方工作的早就大康了,在西部工作的还在为小康而奋斗。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好的公司月收入上万元,差的可能只能吃饱肚子。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几步。选对专业,选对老师,选对行业,选对地区,同样的努力,不同的结果。

  现在有的女大学生,把嫁个好男人,当成是她们的事业。这也不全无道理。如果两个大学同学毕业结婚,没有家里的支持,在城市里买套房子会成为他们终身的奋斗目标。如果女同学一毕业就嫁给了一个事业有成男士,房子、车子全是现成的,能说她有什么错吗?

  关键时刻的抉择,太重要了! 。。

我的好老师
H老师是我二十年前的汉语文老师,下过乡,插过队,返城后上了大学,从一重点中学的教导处主任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