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妄语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笔者读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顾骏教授《一个社会必须讲道理》一文后,似乎对总理的话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顾教授在文中指出:“凶手杀戮孩子并非出于对孩子的仇恨,之所以选择孩子,只是因为孩子比他们弱,抵抗不了他们的杀戮。杀害孩子不是他们的目的,只是他们的手段,杀害孩子能最有效地实现他们的目的。所谓不可理喻,指的就是这种没有道义心,只顾有效性的疯狂念头,而它之所以让人不寒而栗,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那么极端的情形中同样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

  顾教授发现其中的逻辑又是什么呢?“凶手无一例外地将孩子作为泄愤乃至报复他人的工具。这种逻辑完全是反人类、反文明的。因为人类文明要求‘以人为本’,用康德的话来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不能被处理为另外一些人实现其目的的工具。但现实中,不仅在类似凶杀案中,而且在不少场合下,都可以找到人类个体成为手段或工具的情形。在宏观层面上,曾几何时,就有经济学家放言,要实现经济发展,中国必须牺牲一代人,明白地说,就是3000万国企员工。牺牲个人以实现经济发展或许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毕竟‘人类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但要把牺牲3000万人说得如此大言不惭,只有从来就不认为人是目的的人才能做到。在微观层面上,当推土机面对着*的业主继续拆迁的步伐之时,个人也成为了工具,成为实现所谓‘公共利益’的工具。”

  顾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语言,分析了校园杀人事件这一表面现象后面深刻的社会原因:“凶手们仅仅因为对手比他们弱小,就选择在校园内行凶,显现出绝对的恃强凌弱的行为逻辑。自然界里盛行弱肉强食,但人类世界强调扶弱抑强,因为人类深知,所有人都有弱的时候,放任恃强凌弱,人类社会将无法存在,更无法发展,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一个弱者受到的保障不断增强的过程。然而不仅在校园凶杀案中,而且在许多现实生活场景中,比如农民工需要像张海超那样即使‘开胸验肺’还不足以证明患了职业病,在佘祥林、赵作海们要等到‘被害人’再现时才获得无罪释放,在三聚氰胺的受害人被宣判得不到赔偿,在村民因污染身患癌症而化工厂照样开工等情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善良的弱者在强者无情乃至无端的欺凌下无奈挣扎的情形。”

  顾教授的话既是学术语言又是艺术语言,虽有点儿绕人,我们多多少少还是能听明白一些道理。 

  校园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都加强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说:“谁再袭击校园,警方坚决开枪”。湖南长沙警方规定学校幼儿园设定为巡防队员必巡点。各地都相应出台了一些保卫校园安全的具体措施。广东顺德一位老板以月薪万元聘请保镖,为自己的孩子上学保驾护航。当然这是一般的家庭可望而不可求的。写到这里,笔者又回到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郑渊洁先生那首苍凉、无奈而又今人心酸的《我要活着回家》。不论有钱雇保镖,还是无钱雇不起保镖的孩子,我都希望他们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天天能够平安回家!
  作者题外话:写于2010年5月15日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邻居飞飞
早晨,被楼道里的一阵“噼哩叭啦”的炮竹声吵醒。楼上人家空闲了几年房子,今天终于搬来了新主顾。我躺在床上呆呆望着透过窗户玻璃的阳光射到花板上图案,明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窗子模样,折射在天花板上被扭曲成尖角菱形,样子怪怪的。楼上的人在不断地走动,拖移、摆放家具的声音,从天花板上传下来,本想乘着星期天睡一下懒觉的我,再也无法宁静。自从楼上飞飞走后,这天花板上面的房子,已经沉寂了好几年,没有了人的声音。想着想着,思绪一下子又牵着我返回到十多年前的岁月。我入住这幢宿舍楼的时候,住在楼上的邻居飞飞还是个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每天在楼道上碰到他上学、放学都有它母亲陪着。一张红喷喷的小脸,很灿烂,谁碰到都想抚摸他一下。可是这孩子不论是谁摸他都敢回敬一把,掏你一下。孩子有点儿调皮,但很可爱。

  渐渐,孩子大了。不知是什么时候,他脸上的那份灿烂变得稀少了。上楼、下楼,碰到你也只是头也不抬地打个招呼,从你身边匆匆而过。偶尔回头看他,见他总是一路小跑,挂在他屁股后面一顛一颠的书包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沉了。不管他背的书包有多重,每当经过我家门口的时候,他总是要纵身一跃跳起,两只乌黑眼睛非得要超过我们家的半截门帘朝屋里扫上一眼,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依然不失几分调皮,一脸天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那灿烂笑脸,一下子又绽放开来。

  我在家里,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楼上的飞飞放学回家了。再后来,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听到楼上的房门早早地开了。可怜天下父母心,飞飞的母亲,好像有几年没有出去工作,在家里专门伺候当时正在读高中的儿子。飞飞一到家,他母亲在门口迎候的第一句话:儿子今天累不累?大都是儿子没有回音。接着是他家关门的声音,然后是飞飞踢踏一双拖鞋走进了自己的房间。飞飞的房间,正是我的卧室的上方。我们居住的这些老式单元房,楼上、下建筑结构一模一样。所谓两室一厅,也就是一个客厅连着两个房间。一间通阳台,另一间无干扰。一般家庭总是将无干扰的房间作为卧室,通阳台那间作为孩子起居、学习的场所。飞飞家正相反,也许他们家是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安静的学习环境吧。

  常常睡至半夜,我时不时地被飞飞一些“小动作”惊醒。经常是“啪”的一声,夜阑人静,好像是一本书摔到了地上。偶尔又是“咯哒哒”好像是钢笔套掉在了地上,引起的连环声响。最为严重的是“砰”的一声,好像是连人带凳子摔到的声音。大概是孩子太辛苦了,估计是瞌睡支撑不住摔到了。飞飞几乎天天熬至半夜,白天在楼道里碰着他,我渐渐地发现他的脚步也不像从前那么轻盈,上楼、下楼的时候总是拖着双脚,脚步也渐渐变得有些沉重。见到我们也只是很茫然地打个招呼,又默默地走他的路。孩子临近高考了,每当在楼道里见到他这副模样,我的心也似乎跟着他的脚步有些沉重。

  那年高考,听说飞飞的分数达到了一般本科线,到底是什么原因他没走而选择复读,至今仍然不清楚。自打飞飞复读之后,在楼道里碰到我,再也没有打过一次招呼,总是低着头拖着两只脚。有几次我忍不住,想问他两句话,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怕自己言语不慎,伤害了孩子。

  月转星移,不觉又到了第二年三月,高考又要临近。按照本地的贯列,每年的三月,本省江南片的十所重点高中,要在一起举行一次模拟高考。即所谓“江南十校联考”,据称该模拟考试难度较大,考试成绩出来所估计的“一本”、“二本”达线人数和实际高考出入不大。因此,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考生自己都将这次考试成绩,看得十分重要。飞飞原本就是省重点高中毕业,那年仍留在原校复读,自然也少不了“江南十校联考”。

  记得那也是一个星期天早上,如同今天,我懒床,也是被楼上的惊闹声吵醒。先是一阵猛烈地跺脚声,接着是撕心裂肺哭喊,其声音惨烈地叫人毛骨悚然,如一丝寒流袭背,迅速沿着脊梁凉到头顶。我立刻感觉不好,楼上飞飞家出事了!自己立马翻身下床,套起一件衣服直奔门外。一出门正好碰上两位身穿民警制服,手提医药箱的人上楼。我急匆匆地跟在他们身后。一上楼,飞飞家门口站着一位民警,冲着屋里说:“法医来了”。法医进去,我和其他几个邻居被挡在门外。

  “孩子是昨天拿到‘十校联考’成绩,夜里……”这是孩子的父亲回答法医的声音。飞飞的母亲瘫在地上,椎心泣血。那一幕惨不忍睹,至今刻骨不忘。飞飞走的那一天,他刚满十八岁。

  每年,当高考来临的时候,我都要想起可怜的飞飞。想到他小时候的灿烂笑容,想到他经过我门前的顽皮一跳,想到他那沉重的脚步……。还有那可恶的江南十校联考。前些日子又惊闻,飞飞就读的那所重点高中,又有孩子跳楼了,是不是和那该死的“联考”又有什么瓜葛,不得而知。飞飞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几年了,我时常默念,如同他的悲剧故事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作者题外话:2008年5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阿Q泡吴妈
贾府的焦大是壮着酒胆,才敢骂人。未庄的阿Q没有钱卖酒壮胆,他是因为摸小尼姑的头,被责之“断子绝孙”而后怕绝后,斗胆去泡吴妈。

  阿Q见到吴妈,表达方式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吴妈我想和你困觉。”守了寡的吴妈,春心当在。妇道人家,平日不张扬,也不曾想过与赵老爷、假洋鬼子之类未庄名人苟合,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一头瘌痢疮的阿Q与自己困觉。赵太爷骂过阿Q“你也配姓赵”。吴妈想:自己好歹也是赵府的老妈子,多少也沾上个“赵”字,伺候也都是未庄的名流。阿Q你也配和我睡?吴妈不平衡,若被阿Q泡了,自己的这张脸往那儿搁?于是她又哭又闹,被赵太爷看见,阿Q挨了一顿揍,被赶出赵家。

  阿Q又一次失去了打短工的机会,再度失业。他并不在意这一点,心里还是惦记着吴妈。嘴里虽然骂吴妈是“假正经”,挨了赵太爷一顿打,惶惶逃回了土地庙。困觉,困不着,看着透过土地庙破屋顶露出的星光,心里老是想着吴妈,翻来覆去睡不着。然后又想到小尼姑骂自己断子绝孙,他蓦然来了点怒气。骂了句:“妈妈的,都想要老子断子绝孙”。随后又想到那小尼姑油滑滑的头,摸得真过瘾。想到这儿,阿Q油然而生一份得意,又哼着那句“手持长楩把你打……”迷迷糊糊睡着了。

  阿Q被赵太爷打出赵家,吴妈甚觉有些后悔。自打那短命的丈夫走了以后,还没有一个男人向自己求过爱。不过她也埋怨阿Q,要是能混出一个人模人样,像人家假洋鬼子、赵秀才那样,有头有脸多好。“哎,也该我的命苦。” 。 想看书来

焦大开骂之乱谈
在《红楼梦》众中人物。宁国府的老奴焦大,可不是一个起眼的人物。只在第七回当中的两页出现过,总共那么千把来字。焦大这个老仆,凡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谁都忘不了这个老头。他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著肚子去偷东西给主子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也只有他在喝醉酒后敢大骂他们∶“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吓得众小厮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焦大,这位贾府里第一代的奴仆,当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贾府的祖宗从死人堆里背出来,保住了性命。这才有日后贾府的百年繁华,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算的话,虽不足百年,至少也有五六十年吧。这时候的焦大至少也有七老八十了吧。焦大为贾府出生入死,他有恩于贾府,若按今天说法贾府至少也得给他享受一个“离休”的待遇。可是,贾府的不孝子孙不知感恩图报,依然将他终生为奴。孑然一人的他,整日看着生活在糜烂、*之中贾府子孙们,大概他连女人味都不知道呢。焦大在喝醉了酒的情况下,破口大骂,他是在有意借酒发泄一下积压在心头怨愤。他看不惯贾府的一切,他恨贾府里所有的人,“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当然;焦大不喝酒无论如何也没有骂人的胆量。

  假如当年随贾演征战回来的焦大,贾府对他施之以恩,为他娶上一两房妻妾;让焦大也享受一番人间的艳趣。或许今之宝玉初试风雨情不是花袭人了,而是焦大的孙女或外甥女。我想,焦大即使喝了再多的酒,也开骂不起来的。
  作者题外话:2008年5月

司马光的客位榜
司马光为宰相时,亲自写了篇“客位榜”张贴在会见宾客的地方,告示官吏。其文曰:“访及 诸君,若睹朝政阙遗,庶民疾苦欲进忠言者,请以奏牍闻于朝廷。光得以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取旨行之。若但以私书宠谕,终无所益。若光身有过失,欲赐规正,即以通封书简分付吏人,令传入,光得内自省讼,佩服改行。至于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