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
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的。
所以中医很难学习。
而且,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找个好的中医医生有点难。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然后开好多西药。
有些医生治病的疗效很差,这导致很多被他们“信手”治疗过的患者很愤怒,提出了“取缔中医”的呼喊。
不过,喊取缔中医的人先别着急,因为中医业内有人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中,出的中医大师不多,现在的中医大家,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而这些人的年龄很大,至少在*十岁吧,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再坚持个几十年吧,所以,别急,别急,中医的确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缔”,如果我们不努力,它自己有可能会不断退化,当剩下的都是看化验单开西药的中医后,它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想,就像一支蜡烛,当蜡烛的芯没有了以后,蜡烛自己就会灭掉的,无烦他人来吹。
那么,这个蜡烛的芯是什么呢?在后面的故事里面,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去寻找。
那么,古代的医生也是这样的吗?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算是大师级的医生?
什么是医道?医道?!医道到底在哪里?!
在这支蜡烛火焰微弱之际,让我们借着这点光亮,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医生吧,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最后成长为一代大师,成为中医历史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寻找成功之道,登上涅槃之路,饱尝破茧而出时撕心裂肺的痛苦,体会最终获得至高境界的欢愉心境!
在看故事的同时,我还要告诉你,这些古代的医生们,这些真正的名医们所提供给你的养生之道,算是额外的回报吧。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开始这段旅程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古代的中医 序言
我原来想写的是一个讲稿,在写好后,把这些故事贴到了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板块,结果没有想到,受到了网友的欢迎,大家非常热情地在我的帖子里讨论中医,甚至讨论中医的废存问题,有好多网友也一起讲述了自己找中医看病的经历,让我深受感动,结果就一路写了下来,越写越多,最后达到了几十万字。
首先要感谢的是各位网友,是你们的鼓励一直支持着我,使我有种要把中医仔细地讲述给大家的动力,网络上好多网友的名字我都非常的熟悉了,我在讲述中医故事的同时,也从各位的讨论中获益匪浅。
中医是很难讲述的,理论体系太深奥了,搞得大家很难熟悉,所以到目前能够真正能用大白话把中医解释一下的书不多,我也是尽了力了,如果讲述得不好,各位千万别拍板砖,我再努力就是了。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写信念的书,各位看的可能是故事,但是从中体悟的可能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里您都能够出成绩。
这也是一本学习养生的书,古人的养生智慧太让人惊叹了,大家学习点,就是对古人的继承,对自个儿的身体有好处,对古人也算有个交代——没把前人的好东西都丢了。
首先我要感谢辽宁中医药大学的陆秀兰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梁嵘教授在我求学期间给我的指导。
还要感谢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同学们,是你们,使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医道,什么是大医精诚,我非常难忘我们在食堂边吃饭边讨论医案的情景;难忘我们在寝室里热切地分析病情的时光,你们的名字我时刻记在心里:彭欣博士、李林森博士、武冰博士、马成杰博士、张治国博士……(名单太长,恕不一一列举)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那种酣畅淋漓的幸福,无可比拟。
另外,我还要感谢王富龙博士、张明明博士夫妇,我们是老朋友了,我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一直得到你们的帮助,如果没有你们的鼓励,我不会一直前行至今的,再次感谢了!
我写的这些故事,其实严格地说不是故事,都是古代医家记录的真实的医案,我本着真实的原则,把一些离奇的民间传说都给去掉了,除了语气上有时夸张些,其他基本是可靠的。
有的网友说我妙笔生花,看得很多次都流眼泪了。其实各位说错了,我的文笔一点都不好,实在是古代的中医们太感人了,他们秉持着一心赴救的大医精神,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人生精彩无比。
最后,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还有我的妻子,家人的多年默默支持对我至关重要。
就不请名人作序了,因为我里面写的个个都是中医历史上的名人。
不耽误各位的时间了,故事是精彩的,大家开始看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李东垣(1)
南宋的北边
乱世。
没法儿再乱了。
李东垣出生得很不是时候,在他出生的时候宋朝皇帝已经跑到江南去了,扔下北边的百姓和土地,把他们交给了从更北边打过来的金朝统治者。李东垣的家位于真定,就是现在河北省正定以南,正属于被扔下的地方。对于大金国统治者的模样大家都比较熟悉,这种熟悉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抗金故事,比如《岳飞传》之类的评书,这些人的名字比较怪,什么金兀朮、哈密赤的,都是翻鼻孔大眼睛,相信李东垣对他们的面孔的熟悉程度要超过我们,因为他打生下来那天起就压根没见到过宋朝统治者长得什么样,一睁眼看到的都是金兀朮的兄弟们。
我们历来都比较关心同大金国对抗的宋朝这边的事儿,因为可歌可泣的事儿比较多。
但是被宋朝统治者扔在北方的这帮如同没娘的孩子般的老百姓呢?他们过得怎么样呢?他们是否也得娶妻生子混饭吃?
从我们对李东垣的叙述中,或许可以找到点儿线索。当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老百姓永远是打工仔,不管老板怎么换,生活都还是要过的,只是老板有抠门的和不抠门的区别而已,从我们的观察上来看,打工仔并没有因为老板姓金就觉得特跌份儿特抬不起头,还是照常过日子。
所以,我们必须客观对待金姓老板手下的打工仔们。
说李东垣出生在乱世,还因为在他生活的年代,比大金国统治者更北边的蒙古人已经向南逼近了,也就是说,李东垣基本上生活于一浪压过一浪的向南边打的战争浪潮中,这是当年的流行浪潮——都觉得南边的特好欺负。
现在介绍一下这位新同学——李东垣同学正式的名字吧。
他的名字叫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古人的这个号学问是比较大的,有的是自号,以自己的喜好和志向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命名,比如我们的李东垣同学;有的是谥号,是皇帝或者什么人封的,这种一般都觉得特有面子,所以后人基本上随时都用——但特点是,活着的时候没有;有的号是别人给起的外号,比如朱丹溪,这是一种尊重。这个号是怎么来的,古人必然写得清清楚楚,如自号,别人尊称,或皇上给的等等,这是古代的文体。古人特重视名号的问题,您给说错了,他会很不高兴的,如同现在把处长介绍成科长了。
好了,介绍完毕,为了方便,我们还是把李杲同学称呼成李东垣吧。
李东垣家里很有钱
不幸中的万幸,李东垣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
他出生的家庭是富豪兼地主,如果要选择两个字形容他们家,那就是——有钱。
不是一般的有钱,当大金国的统治者初来乍到的时候,曾经想了解一下当地都谁家是大款,就搞了一次统计,统计的结果是李家被曝光了出来,原来首富是很低调的李家啊。
有很多的房子,没人住的都租给来真定打拼的白领了;有很多的地,空闲的都让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了,所以李家的生活很是舒坦。
那么李家到底是做的什么生意才发的大财呢?
历史的记录似乎很不清楚。
《元史》的说法儿是他们家早就这么富了,好多代了都是这个地方的“盛族”。
但是也有人讲了个绘声绘色的灵异故事,说李东垣的祖上年轻的时候还很穷,晚上坐在屋子里读书,接着聊斋式的故事就发生了。说他正读着书呢,从屋里西边的地下就冒出来一个美女,这就有点不靠谱了,从地里冒出一人来,甭管长得多美,一般见了都会吓晕的,这李东垣的祖父不但没吓晕,还坐着和这位美女聊了起来,一般和美女聊天总是要问您住哪儿啊?做什么工作啊?这位李东垣的祖上也不例外,就问人家姑娘了:您是什么鬼神啊?属于哪个部分的啊?美女听了,嫣然一笑,没说话,拿起笔来,在案几上写了行字,写的是:“许身愧比双南”。
1;李东垣(2)
写完了,就又回到地里去了。
这么看,这位美女的脾气确实比较古怪,还没怎么着呢就走了。
后来这位祖上阅读了杜甫杜子美写的诗,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她写的是说自己是金子,然后就在那个美女消失的地方狂挖,结果就挖出了一个竹篮子(掘地得一笥),上压着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金一笥,畀李氏,孙以医,名后世”。
这是个典型的不靠谱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故事,而且尤其不靠谱的是竟然还预言了李东垣日后的从医,显然是读书人无聊的杜撰。但是我认为它至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李氏家族的富裕在当年就引起了猜测。
那么,问题再提一遍:李氏家族到底是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现在,让我们来彻底揭开这个历史谜团吧!
原来,李东垣的祖上是宋朝驻守边关的大元帅!这位李大元帅晚年奉命镇守边关,防止西夏的入侵,现在在陕西省黄陵县还发现了这位李元帅的墓葬,李东垣正是这位李元帅的四世孙。这下大家明白了吧,一个大元帅的后代有些钱是正常的,但是,你一个宋朝元帅的后代,现在生活在人家大金国的管辖范围内,这总是容易惹祸的事情,于是李氏家族就编出了一些类似神话的故事,分散公众的注意力,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果然后世的许多人就 被蒙了过去,现在,历史的真相终于被揭开了。
儒家子弟
这么个富豪家庭出身的孩子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呢?
通常大家想象富豪的孩子一定是会提笼架鸟,到处游玩的吧。
但是李东垣同学的家长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在李东垣稍微懂事就开始让他学习儒家思想。先后拜了进士王从之和冯叔献为老师。
结果是,少年李东垣的性格走上了与其他富豪子弟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变得异常地严谨、端庄和洁身自好。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富豪家的子弟,每日做事谦恭、不苟言笑,不是圣贤的事情不谈论,不是高尚的道理不学习,这就如同是一群黑鸭子里长出了只白天鹅,简直太不寻常了。
以李家首富的地位,往来应酬的事情一定少不了。
但李东垣却与家族的其他人不同,他只交往那些名士,就是有学问的,道德修养高的。其他的人连理都懒得理。
比如哪位想结交李东垣,递上帖子,李东垣该找人打听了,这位人品如何啊?学问如何啊?什么?曾经和母亲骂过架?得嘞,把帖子退回去,您请回吧,我们李大公子忙,不见。
品行上有问题的,您就甭想交往这位李东垣了。
即使是已经交往了的朋友,在大家相处的时候,李东垣也表现得异常的成熟稳重。
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难免说说笑笑,谈论一下天气,谈论一下新闻,尤其是容易谈论一些桃色新闻之类的。
碰到李东垣走过来,大家立刻闭嘴不谈了。
因为李东垣身上带有着一股严肃之气,使得大家觉得谈论这些东西自己都有点过意不去。
看来李东垣比现在的教导主任还有效果。
李东垣自己呢,人家也从来不和大家谈论这些内容,文献记载李东垣是“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
到了李东垣还是一个青少年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儒生了。
附近方圆几十里的都知道了,本地首富李家出了一个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学子。
但是时间长了就出问题了。
李东垣的这帮朋友中有个别的人受不了了,有他这么个严肃的朋友,搁谁谁也受不了啊。
1;李东垣(3)
太正统了,生活中哪里还有滋味啊。
回头大家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