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想看书来
改性淀粉与体重控制
虽然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为填饱肚子而挣扎,但是肥胖在发达地区却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于肥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饥饿。各种各样的减肥食品、减肥手段层出不穷。然而,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个结论:膳食纤维是唯一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对于体重增加和肥胖有抵抗作用的食物成分。尽管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增加饱足感和改变与消化有关的激素分泌是可能的原因。目前,世界各国推荐每日的纤维摄入量在25~30克左右,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达到。
不管东方食品还是西方食品,都是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为主。传统上人们的食物都是追求美味易消化,膳食纤维却与此背道而驰。尤其是可食性,更让人们远离纤维。具有纤维特性的“抗性淀粉”的发现,让可食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到二十年,抗性淀粉就从科学发现走向了商业化。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专家组评论说:抗性淀粉的发现,是过去二十年中认识碳水化合物在健康方面重要性的主要进展之一。
淀粉是最主要的食物成分之一,人类已经食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一般而言,淀粉进入人体之后,很快被消化吸收,转化成糖类,经过体内代谢提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如果产生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所需要的,就会储存起来,最后导致体重增加。人体“饥饿”的感觉往往跟能量需求并不一致,所以大吃大喝是肥胖最直接的原因。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了淀粉中有一些组分能够满足食欲,却不会被消化吸收,因而贡献的能量为零。这种组分被命名为“抗性淀粉”。相应的,通常的淀粉被称为“快消化淀粉”,会在小肠内很快被消化吸收。还有一类被称为“慢消化淀粉”,它们能够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但是速度比较慢,不会引起血糖浓度的大幅波动,对于糖尿病人也很有意义。因为消化速度慢,慢消化淀粉在满足“饥饿感”上也比快消化淀粉有优势,对于想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也很有意义。
不过,人们感兴趣的还是在小肠内根本不消化的抗性淀粉。我们知道淀粉是由大量单糖分子聚合而成,有的淀粉分子是一个接一个的一根长链,称为“直链淀粉”;有的是节外生枝,像棵大树一样主干分杈,杈上分枝,枝上再分小枝……这样的结构称为“支链淀粉”。淀粉在水里膨胀,加热的时候会互相交联,再降温回去的时候直链淀粉会形成紧密的晶状结构。这种结构在小肠内能够躲过消化酶的袭击,不被分解吸收,从而成为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在体内的作用跟纤维一样,所以也被称为“第三类纤维”。它能够充饥解饿,但是又不产生能量,对于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浓度,以及普通人控制体重非常有效。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它有助于燃烧体内脂肪,也有助于减肥。另外,它进入大肠以后会成为益生菌的培养基,其代谢产物也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有一些食物的淀粉中天然含有一部分抗性淀粉,比如各种五谷粗粮、土豆、青香蕉等等。天然的抗性淀粉最大的弊端在于一经加工,大部分“抗性”就失去了。所以,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工业加工上。淀粉的改性一直是淀粉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头戏。经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改造,天然的淀粉获得了许多可爱的特性。在20世纪90年代,几种经过化学修饰的高直链玉米淀粉陆续投入了市场。它们都能在经过食品加工之后还保持抗性淀粉的特性。
现在,经过化学改性得到的抗性淀粉在配方食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开发人员的努力,改性淀粉甚至能够成为“脂肪替代品”,在沙拉酱、火腿肠、酸奶、咖啡伴侣等产品中得到成功应用。这些“脂肪替代品”在外观、口感上足以以假乱真。尽管在味道上还有待于提高,但是考虑到它大大降低了能量摄入,还是相当受欢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果汁,你喝不喝
有一次聚会,我说要给我家小姑娘倒点儿果汁,一个朋友说:“你怎么能给孩子喝果汁呢?那是很糟糕的东西呀。”后来与从事科学传播的美女编辑Amelie聊天,说最近正在探究果汁的问题,她很诧异:“喝果汁有问题吗?鲜果汁也有问题?”我仿佛看到了她瞪大的眼睛和难以置信的神情——对于许多现代时尚女性来说,喝果汁,尤其是喝鲜果汁,不仅是一件很有品位、很有情调的事情,据说还有“美容护肤”、“减肥瘦身”、“防衰老”之类最有号召力的功能。对此类时尚的挑战通常会引来一连串的批判,不过Amelie好歹是从事科学传播的,她定了定神儿说:“那,还是把你探究的结果说来听听吧。”
反方:喝果汁导致肥胖
对果汁最大的批评就是其中的大量糖分。一杯240毫升的果汁一般有100千卡左右的热量,与公认为“肥胖饮料”的可乐差不多,与无糖饮料相比就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果汁中的糖是植物天然生成的,会被理所当然地当做“健康食品”,但是人体并没有高悬的明镜或者一双慧眼去识别进入体内的糖分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所有的糖分都会被同样地对待,直接吃糖导致的任何问题,果汁中的糖也无法避免。基于这样的理由,有一些科学家和媒体认为果汁的热量太高,会导致肥胖。在儿童中间,这种影响更加明显。美国儿医学会推荐1~6岁的孩子每天喝果汁不超过4~6盎司(一盎司约为28毫升);7~18岁的孩子不超过8~12盎司。
正方:果汁是水果精华
不管是科学界还是普通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蔬菜水果有利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蔬菜水果食用不足是危害健康的十大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人们每天应食用至少400克蔬菜水果,以预防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以及肥胖等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人们每天的蔬菜水果摄入量超过600克时,罹患疾病的风险会下降。
而果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水果的精华。它含有水果中差不多所有的成分,尽管价格不菲,也还是越来越流行。
调查:以事实为依据
事实究竟如何呢?
首先,蔬菜水果被榨汁过滤之后,汁中确实保留了其中的糖、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被丢弃的主要是不溶性纤维。纤维本身不提供热量,也没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进入体内之后,它们会原封不动地进入大肠,成为大肠中的细菌的食物。细菌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另一方面,因为纤维不消化但是能够提供“饱”的感觉,从而减少人们吃其他东西的欲望,对于减肥是有利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们每天摄入25克纤维,不过根据调查,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个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果或者蔬菜榨汁,确实是扔掉了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的纤维成分。
那么,果汁会不会导致肥胖呢?最近的一篇综述分析了公开发表的关于喝果汁与肥胖关系的研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研究的结论是喝果汁和肥胖之间有微弱的相关性。但是这些研究的实验人数都比较少,而且实验对象的选择缺乏代表性,所以这些结论的可靠性并不高。另一方面,其他的参与人数多、实验对象代表性强的研究都没有发现喝果汁能够导致肥胖。
果汁毕竟只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一种食物对于健康的影响,单单着眼于该种食物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研究它的食用对于其他食物摄入的影响。最近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考查了2~11岁孩子的饮食状况,然后比较喝果汁和不喝果汁的孩子在饮食组成和肥胖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喝果汁的孩子平均每天的饮用量是盎司,他们的热量、碳水化合物、纤维、维生素C与维生素B6、钾、锰、铁、叶酸等摄入量要高,但是钠盐、脂肪、外加糖分的摄入量则要低,而肥胖状况则没有差别。总而言之,在儿医学会的推荐量之内,果汁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但是没有导致肥胖。
判决:和稀泥的结论
没有争议的是,现代人的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蔬菜和水果。而榨汁丢掉了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这是绝大多数人应该增加食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果汁不能当做水果的“精华”,它的价值比不上水果本身。
但是,至少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果汁能够导致肥胖。毕竟,喝了果汁,会相应减少别的食物的摄入量,而果汁中带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则保留了水果的价值。
所以,Amelie们还是可以放心了。如果实在喜欢果汁的“品位和情调”,至少不用担心喝果汁长胖的问题。不过,出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是直接吃水果的好。
聚议厅
Aiger:
应该说,现在有好些果汁已经不是滤得很清了,很黏稠的或者加了果肉,里面还是有很多的纤维(还很贵……)。
云无心:
“黏稠”也有可能是增稠而来的。增稠本身也没什么,只是不像它所暗示的那样营养丰富。
Sunfield:
还有个实际问题,是现在饭店里的果汁,造假的太多。用浓缩香精色素加少量水果榨汁勾兑的,或者用变质水果做的……
云无心:
用浓缩香精和色素制作果汁,只要其中没有非法成分,做出来的果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当成果汁卖,就是一种严重的欺骗行为。至于变质水果,那就更是执法部门需要追究的了——变质水果,必然导致某些成分异常……
Justso:
我倒觉得目前果汁的问题在于:市场上销售的纯果汁,都是浓缩果汁兑水调制出来的,和真正的鲜榨果汁完全不同,这也许符合本文描述的内容。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厂商,生产的其实是果汁饮料或者果味饮品。对于前者,国家规定果汁含量不得低于10%,后者更少,只有5%。大多数人喝到的都是添加了大量糖分的果汁饮料,甚至是果汁含量不到5%的果味饮品。回到前面,即便是纯100%果汁,经过浓缩、储藏、运输、兑水一系列过程,其成分与原果也有了较大的区别。本文提到的不可溶物质主要是纤维素这没错,但很多不溶性微量和痕量物质在榨取过程中也丢失了,某些微量甚至痕量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举足轻重。
云无心:
关于果汁,各国规定不一样,我不知道中国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在美国,100%果汁不能加入任何东西。浓缩之后加水的产品不能叫做100%果汁,其他果汁饮料就更不能叫做果汁了。关于营养成分,目前一般认为食谱中的“一杯水果”可以由一杯100%果汁来代替,当然是不考虑纤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