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譬如,我们都知道松树和樱花树都是“树”。那是因为“我家庭院的樱花树”或“某某 堤坝上的樱花树”之类的插曲记忆被一般化,于是“树”这个概念就慢慢浮现出来的结果。
至于“意义记忆”中的信息则比与“插曲记忆”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被汇整成形储存于头 脑当中。因此,就算你没有办法立刻回答“一个星期前的晚餐你都吃了些什么?”(插曲记 忆)的问题,也能很快答出“晚餐的代表性食物是什么?”(意义记忆)的问题。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8)
那么,当你在阅读本书时,文章的意义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被记忆下来的呢?文章是文 句的集合体,而文句又是单字的集合体,因此我们可以说,文章的意义记忆被这些要素所统 合,表现出阶段式的构造。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譬如,“钢琴师把手指头放在键上”这个文句的“键”是 指“键盘”,一般人不会多做他想。或者,你到一家常去的咖啡店,即使什么都不说,服务 生还是会给你送来你经常点的咖啡。文章也是一样,我们很容易通过文章的前后关系或因果 关系、脉络,或者过去的行为模式掌握其意义。
我们的脑袋里不但有单字层级的意义网络,还有将文法、经验或过去的反应等集合成体 制化的计划。
假设我们要重组以下顺序凌乱的文句,使其成为一篇顺畅的文章。
a因此便到超级市场去了。
b吃火锅的配料丰富极了。
c最后买了羊肉、葱、米粉等。
d今天傍晚,好久不见的侄子难得来访。
e顺便买了两瓶葡萄酒。
f想起晚餐要做一顿热呼呼的火锅。
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按照d-f-a-b-c-e的顺序将文章重组起来,这是因 为我们的脑海里已经掌握了购物的过程。相反的,如果从文章中将行动的一部分去除,要求 受测者记忆之后再重现,则受测者多半都会有加进被去除的部分,使故事趋于完整。
所以,文章的意义不一定都会写出来,有时我们必须采取变向阅读或速读的方式才行。 这时候,我们就会处理记忆信息,读取个中的意义以便和各种知识或计划统一。但由于可能 会产生误解或者扭曲记忆的情况,所以必须特别注意。
希腊文学家艾斯?强森说过:“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而美国的哲学家威廉?詹 姆斯则表示:“每个人都在超越其界限之内的领域里生活着,同时拥有各种平常没有使用到 的力量”。我们可以从这些论点或记述当中了解到许多道理。首先是,人只使用了自己与生 俱来的能力当中的一小部分。有一种说法是,人类只记得自己读过的10%、听过的20%和看 过的30%而已。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世界上,针对感官的各种刺激纷至沓来,使我们 目不暇接、各音盈耳。它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妨碍了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 ,从而影响了我们对某一特定事物清楚而深入的认识。
瓦格纳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一切分 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把它学好。”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使它 能根据我们的需要而有一定的指向性、集中性和稳定性,对提高我们的智能水平有很大的帮 助。注意力的集中与稳定是深入认识客观事物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那么,记忆力究竟会受到何种条件的影响呢?只要解开这个谜底,就可以提高记忆力了 。
正如强森所说,使记忆系统得到加强的关键是“注意力”,但绝不仅限于提升注意的层 次。
譬如,对某电影明星极度痴狂的影迷虽然将同一部电影看了好几遍,但对整部电影的记 忆仍相当薄弱。换言之,我们往往特意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于特定事物上,以致我们注意 的焦点事物在我们的记忆中就比其他事物清晰得多。所以,特定的信息被记忆到什么程度, 要受到整体注意力的“层次”和“分配”方法的影响。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9)
先前提到的威廉?詹姆斯说:“意识的焦点化、集中化即是注意的本质”,将注意力集 中在某个对象就称为焦点化的注意。这么说来,没有成为我们注意焦点的刺激或信息就不能 被记忆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以下有趣的实验。
通讯工学家C?查理曾经做过实验,测试在喧闹的宴会中,信息可以被传达到什么程度 (1953年)。结果发现,和朋友聊得正起劲时,我们就连别人过来打招呼都没能发觉,但是 当旁边的人们在交谈中提到自己的名字时,却又能轻而易举地听到。
宴会当中人声鼎沸,有时甚至连交谈对象的声音都难以辨认。此时,人们的嘴唇嚅动、 动作、声调顿挫或言词预测等就成了使交谈持续进行的关键。
除此之外,会吸引我们注意的还有低声的交谈,不怎么悦耳的话也会很容易钻进我们的 耳朵里。这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与自己的兴趣、价值观、生活态度等相关的或 者关心期待的事物上。
看电影时聚精会神,课堂上侧耳倾听……这些都是注意力集中的体现。能长时间把注意 力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上,是记忆力好的一种表现形式;反之,那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 稳定,见异思迁的人,则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其智商水准欠佳。
注意力是有目的地将心理活动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上的能力,它是智商 重要的构成部分。成功者往往具有很好的注意力,对人生和事业更专注、更执着。
良好的注意力首先表现在注意力的范围上,即注意力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抓住的对象 的数量,也就是在同一时间里能同时注意到多少问题的出现。比如说看电影时,我们的注意 力常常被很多事物和人所吸引,并且不断地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很难确定注意力的 范围。
在心理学上,有专门的器具来测定注意范围的大小。测定的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同时 注意到4~6个彼此独立的事物。如果事物不是彼此孤立,而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时,注意力 的范围还会扩大。因此,扩大注意范围的最好方法,一是培养人们以整体的观念来把握孤立 事物的能力,二是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学生在上课时,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就是一种注意力分配方式。注意力的分配和集 中既矛盾又统一,要注意力集中,就一心不可二用,但要分配注意力,一心必须二用(甚至 三用、四用)。但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又是可以统一的。保持统一的条件,就是必须掌握 一定的技巧。此外,人们的注意力是否善于从当时不需要的事物或活动转移到当时需要的事 物或活动上,反映了注意力转移的优劣。例如,一个人正在阅读一本妙趣横生的小说,这时 需要他去解决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便马上抛开谈得兴趣正浓的小说,去思考新的问题 ,这就是注意力主动性的表现;反之,如果他被小说吸引,难以抛开,则表明其注意力缺乏 主动性。
有无主动性是衡量注意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直接关系到记忆水准的高低。注意力水 准较高的人,注意的范围大,稳定的时间长,他的记忆就会特别地好,智商相应也较高。
要增强记忆力,有许多方法。但采用这些方法之前有个绝对必要的条件,那就是要把注 意力集中到自己所要记忆的对象上来。
有这么一道益智抢答题:在公车始发站上来3个乘客;在下一站上来2人,下去1 人;再 下一站上来5人,下去3人;再下一站……许多人都以为会问最后剩下几个乘客,便一边听一 边计算人数。可是到最后问题竟是“公车一共停了几站?”由于被测者只注意乘客数,而没 有数公车站数,虽然注意听了,却没把注意力放在应该记忆的事物上,结果白费力气。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10)
对事物不有意识地去记,或观察不认真细致,都是记不住的。有人认为背诵不是什么高 级脑力活动,即便有较强的背诵能力也没什么了不起,因此,不愿意积极地努力背诵。这种 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
怎样才能使注意力集中到要记忆的对象上呢?那就是要对记忆的对象感兴趣。例如,新 来的老师要想很快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是根本不可能的。可是对那些“显眼”的学生,如 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课堂上爱发言的学生和最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等,老师会很快记住他们的 名字。相反,对那些不“显眼”的学生、缺乏个性的学生,老师就很难在短时期内记住他们 的名字。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个惟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门户,外在世 界的印象……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不把我们的注意集中在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也 可以影响我们的机体,但我们是不会意识到这种影响的。”
所谓“惟一的门户”,意思就是说舍掉这条道路,就没有感知记忆的途径了!因此,善 于集中注意力的人,便等于打开了智能的大门,让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反之,就是拒 各种信息于大门之外。
专心致志,高度注意,是记忆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常常对一些事物“视而不见,听而 不闻”,甚至“视若无睹”,就是感知时不注意或注意力不够造成的。
为什么有些人一读书或学习就心不在焉呢?内在的原因是,眼睛虽然盯着书本,但脑子 里却想着毫不相干的事情。另一外在原因是,外界环境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要克服注意力的分散,使其高度集中的最根本的办法是,自觉地磨练意志,养成自我控 制的能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医治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可以采用演算数学的办法。因为 演算时必须全神贯注,做起习题来,对来自环境和自我的干扰,就都不在意了。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强调 的正是注意力集中。如果我们想获得好的记忆,请牢记这条古老的遗训吧!
关于视觉与记忆力的关系,有人曾针对注意力做过实验。心理学家拉贝尔于1983年进行 了一项实验。他给予一组人员5个字的单字,要他们将中央那个字的种类加以划分,同时要 求另一组人将整个单字分类出来。也就是说,他让第一组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中央的一个字 ,而第二组的注意力则放在所有单字上。
在实验当中,拉贝尔不时地在与5个字的单字同样的空间中给予一个文字和4个+记号的 测验刺激,并要求受测者进行该文字的分类判断。这时候,被设定把注意力投注到整个单字 上的组别,不管那一个文字是位于哪个位置,其反应时间几乎都相同。可是,被设定只把注 意力投注在中央那个字上的组别的人,只有在测试文字位于中央位置时反应时间比较短,其 他的位置则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由这个实验可以得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在这个范围内巧妙地处理接受到的信息 ,便成为提高记忆力的条件之一。
换言之,特定信息被我们记忆到什么程度,是由整体的注意力层级和分配方法来决定的 。
一般而言,我们看一件事物时往往先从整体看局部,再从局部看整体;可是大部分时候 ,人们都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典型的情况是,一旦掌握了整体的大致印象,我们就认为自 己已经完全了解了,这就是所谓的“见林不见树”类型,粗心大意、性急或者比较浮躁的人 都有这种倾向。反过来也有“见树不见林”的人,这种人只注意到细微处,却没能好好地掌 握整体的意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11)
接收新信息时不能只凭表面印象加以解读,必须经过充分地咀嚼,从各种角度来分析信 息。
所谓仔细“看”就是仔细“搞清楚”,仔细“记忆”。因为通过反复咀嚼信息,该信息 就会自动输进你的记忆装置当中,和相关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扩展脑中的记忆网络。
兴趣或关心其实都受到后天环境和先前经验的影响。有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想尝试,有 的人则好恶分明,还没尝试就先排斥。如果我们只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倒还好,问题是 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总难免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心不甘情不愿去做一件事,不 但没办法集中精神,也容易发生错误。不仅如此,千篇一律的工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