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不知的30所中国名校-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逼酱笱б窖г翰⑷牍⒈本┐笱А�
  建国后的新生
  1949年北平解放后,北京大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北京大学将校庆日由过去的每年12月17日改为每年的5月4日。党和国家非常关怀北京大学的发展。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北京大学题写校名并曾3次写信鼓励师生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周恩来总理曾先后6次亲临北京大学视察或做报告。1951年6月,国务院任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为解放后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的医、工、农学院以及其他部分学科或分出去单独成立高等学校,或并入了其他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院系以及其他一些大学的有关系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址也从北京市内的沙滩等地迁移到了位于北京西北郊著名园林风景区的原燕京大学校址,即“燕园”。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侧重于文理基础科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大学,当时全校共有12个系、33个专业。到1965年发展为18个系、53个专业。
  燕京大学与司徒雷登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一类特殊的教会大学,其数量众多,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近代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燕京大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而燕京大学则可以说是现今北京大学的硬件基础,因为而今的北京大学校园,就是原燕京大学的所在地。
  燕京大学创建于1919年,她是由美国教会在北京办的三所教会学校——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及通州协和大学合并而成的。
  在合为燕京大学的几所教会大学中,汇文大学是规模最大的一所。北京汇文大学是由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的。1870年,美以美会拨款在崇文门内孝顺胡同购买一处房产作会址,并于次年附设蒙学馆,授以四书、圣经,这是汇文学校的起点。1882年,蒙学馆增建宿舍。1888年,更名为“汇文书院”,同时参照西方教育模式,增设了文、理、神、医、艺术等科,使之具有现代大学的建制。通州协和大学于1904年创建,其前身是华北学院和潞河书院。1904年,学院筹划者谢卫楼说服美国差会,由他代表美国差会和公理会牵头与伦敦会、长老会联合创办了华北协和教育学院,即通州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成立于1903年,其基础是著名的北京贝满女校。麦美德任校长时,按照原来潞河书院的做法,在北京灯市口创立了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学校。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子人才,如1919年毕业的李德全等。1920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正式合并到燕京大学中。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北京大学(3)
义和团运动时,西方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学校基本都遭到打击。辛丑条约签订后,各教会为此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赔款。当时,北京的基督教各差会开始商议联合办一所高水准的大学。但由于教派分歧及其他原因,直到1918年才达成一致。经过选择,当时正在南京金陵神学院任教的司徒雷登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联合大学的校长。当时,学校的规模很小,经费短缺,学生也很少。全校图书仅有数百本,男女教职员总共只有33人。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长一职后,原先管理非常混乱的局面迅速得到了改善。
  司徒雷登是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后来还成为美国驻华大使。他上任后,立即对学校进行了改革,并把学校更名为燕京大学。当时燕大的校舍深处于北京内城东南角的崇文门内盔甲厂,十分局促,只不过20丈见方(约4000余平方米),连图书馆都是由汽车房改建的。司徒雷登到来后,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从美国募捐来巨额资金,并从陕西督军陈树藩那里获得北京西郊的勺园,后又先后买进了徐世昌的鉴春园、张学良的蔚秀园、载涛的朗润园,共770余亩作为校址。据说,司徒雷登为了募集经费,曾多次求见段祺瑞、张作霖、孙传芳、孔祥熙等达官贵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说服孙传芳向燕京大学捐助了2万银元,还将他的一个儿子送来求学。此外,司徒雷登还数十次回美国募捐,成功地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人处获得巨额经费。当他回忆这一段经历时,曾感慨地说:“我每次看见叫花子,我总觉得我是属于他们的行会的。”经过一番努力,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司徒雷登竟为燕京大学募集捐款达2000万元之多。随后他聘请美国著名设计师设计营建,在几年的时间内建成66幢宫殿式建筑,总共花费了360多万银元。1926年,学校正式迁址。经过几年的努力,燕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美丽的校园。
  在教学管理上,司徒雷登大量延聘著名学者前来担任教师。其中有许多与教会关系密切的著名学者,如刘廷芳、洪煨莲、李荣芳、赵紫宸、简又文、许地山、陈垣、吴雷川等;又有顾颉刚、邓之诚、容庚、钱穆、郭绍虞、吴其昌、吴文藻等专家。可以说,当时的燕大,在办学经费、办学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是国内第一流乃至有世界水平的。更重要的是,燕京大学和美国大学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如燕京大学法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有协作关系,可得到经济援助和互换教师;以文学院为主与哈佛大学有协约,得到其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另外与纽约协和神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名校也有关系。
  从1929年起,燕京大学正式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三个本科学院,总共有18个学系。文学院有国文学系、英文学系、欧洲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系、新闻学系、音乐学系;理学院有化学系、生物学系、物理学系、地质学系、心理学系、家事学系;法学院有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另有宗教学院、研究院,以及制革专修科,属化学系;幼稚师范,属教育系。总体上看来,燕京大学的学生并不多,办学规模只是八百人,有的系4个年级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个人,但是它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很高的。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进入了国家的法律、政治、新闻等部门,成为社会的骨干精英。
  更值得一提的是,燕京大学尽管属于教会大学,但其政治立场一向是比较激进的,对中国近代革命事业也作出了一定贡献。早在“五四”时期,校长司徒雷登就立场鲜明地站在爱国学生一方,他说:“中国的学生运动是全世界民主运动的一环,学生是中国的希望。”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司徒雷登曾派人领回殉难的燕大女生魏士毅的遗体,举行了有全校师生参加的追悼会,并在图书馆树起“魏士毅女士纪念碑”。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燕大100多名学生参加南下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当时已改任教务长的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大师生走上街头游行,领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保护学校免遭日寇骚扰,司徒雷登重新担任校长,并让学校悬挂美国国旗。由于燕大没有与北京大学、清华等一起南迁,不仅为许多沦陷区的学生保留了一处可以继续求学的地方,还成为沟通沦陷区与解放区及大后方的秘密通道,许多学生毕业后正是通过燕大的“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前往解放区和大后方的。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美国对日宣战,燕京大学也因其美国背景而遭到封闭。12月9日,正在天津的司徒雷登遭日军逮捕,被囚禁了将近四年,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获释,而燕京大学也随之复校。
  1952年院系调整时,燕京大学被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的校园。
  国际影响
  2004年,英国权威媒体《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推出世界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在此排行榜上名列第17位,在亚洲高校中仅次于日本的东京大学(总排名12),在大中华地区排名第一。
  在国际交流方面,每年北京大学都会迎来许多世界级的大师学者前来讲学,也迎来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前来访问交流。如在2004年,北京大学共迎来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北京大学讲坛;还迎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巴黎高师、巴黎高科,日本东京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大学校长的来访。另外,一些国际政界要人也频频来北京大学访问,如美国前总统卡特、克林顿,俄罗斯总统普金,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等。
  

北京大学(4)
师资力量
  北大现有专任教师5200余人,教授近1400人,副教授1280人,中科院院士49人,工程院院士8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北大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973”项目: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北京大学有14位教授出任13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居全国高校之首,先后有57人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10人为讲座教授。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其待遇同两院院士,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等23位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分布于14个院系。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大学教师中入选该计划的自然科学部分48人,人文社科部分26人,两项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著名系科
  建国以来,北京大学在保持其文科方面优势的同时,在理工医等学科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直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在###评选的964个全国高校重点学科中,北京大学有81个学科入选,其中文科29个,理科52个(含理科27个,工科8个,医科17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参评的33个一级学科全部名列前八,其中11项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现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9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另有###重点实验室1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网上合作研究中心7个以及国际合作建立的实验室15个、###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
  硬件设施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位于京城西北郊的北京大学拥有规模较大的校园,占地近四千亩。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从而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未名湖、博雅塔等都是著名的景观。著名建筑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百年纪念礼堂、楼前广场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现为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藏书已达703万册,并以每年8万册的速度递增。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是目前国内高校中最大、设施最齐备、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讲堂,建成以来先后有大量国内外知名艺术团体前来演出。
  大家英才
  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北京大学不但涌现出众多的学术大家,该校历届毕业的学生中,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才,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社会科学界:冯友兰、顾颉刚、罗常培、魏建功、丁声树、袁家骅、冯至、曹靖华、俞平伯、张申府、张东荪、任继愈、胡绳、潘梓年、唐君毅、牟宗三、熊伟、傅斯年、陶希圣、毛子水、姚从吾、范文澜、邓广铭、韩儒林、董作宾、胡厚宣、旭生、黄文弼、孙本文、许德珩、徐宝璜、张志让、张耀曾、周炳琳、赵迺抟、千家驹、王光祈等。
  自然科学界:钱三强、胡世华、樊畿、郭永怀、马大猷、黄昆、邓稼先、于敏、王琎、唐敖庆、钮经义、秉志、胡先骕、汪敬熙、蔡翘、潘菽、张香桐、孙云铸、杨钟健、裴文中、斯行健、黄汲清、侯德封、刘东升、刘光鼎、陈华癸、刘仙洲、王选、忠诚、王澍寰、曲绵域、李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