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名君--柴荣-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腐朽黑暗的宦官专权之下,朝官与宦官、外臣与内臣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就从未间断。这种斗争,势必进一步加剧了唐末政治的动荡,唐王朝的崩溃。

  一波才平,又一波起。

  唐昭宗李晔天复三年(公元903年),除去宦官刘季述没多久,就在士大夫官僚集团还在提心吊胆的时候,宫廷里的另一个大宦官韩全诲却抢先出手,与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勾结,竟将唐昭宗李晔挟持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

  原来,大乱之后,宰相崔胤进封为司徒;朱全忠也由东平郡王进封为东平王。此刻的朱全忠马不停蹄,掉转枪头,乘势又攻灭河中节度使王珂,尽有其地。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也趁乱买好,勒兵入贺,不费一兵一卒,又得尚书令官职的嘉赏。不久,他率兵还镇。崔胤主政后,想把军权完全从宦官手中夺回,由文臣掌军。唐昭宗李晔自己不能谋断,召问禁卫军将。这些人不喜为宰相、文臣所制,对答道:“臣等累世在军中,未闻书生为军主。”于是,唐昭宗李晔仍委宦官韩全海和张彦弘统领左右禁军。崔胤未得禁军军权,不停上言唐昭宗李晔尽诛宦官,韩全海等人则不断哀求唐昭宗李晔。唐昭宗李晔一时起妇人之仁,遂不听崔胤之言。但事后手握军权的宦官们总是担心唐昭宗李晔说不定哪天真听了宰相崔胤之言,于是大宦官韩全诲决定挟持皇帝依附颇有实力的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另一方面,没有掌握到军权的宰相崔胤对唐昭宗李晔也颇有微词,对宦官更是增添了几分怨恨,于是,更倾心结交朱全忠。

  当时,朱全忠与李茂贞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一个想拥皇上到洛阳,一个想劫皇上去凤翔。这时候恰恰有崔胤密信送于朱全忠,信中说道:“取威定霸正其时也。大王今不速来,恐后悔无及!”收到崔胤密信,这对早有野心掌控中央,扩充势力以成就大事的朱全忠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绝佳机会。所以,朱全忠一听得知此等好事,立即发兵汴梁(今河南开封),打算在士大夫官僚集团的引导下乘黑夜突然杀进长安,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解除宫中禁军的武装,斩杀宦官,控制唐昭宗李晔。但事有不密,消息泄露,大太监韩全海立即纠结李继筠、李彦弼等禁军军将,裹挟唐昭宗李晔以及诸王、官人奔往凤翔,同时纵兵大掠内宫宝物。等朱全忠到了长安,唐昭宗李晔已经被挟持而去。为了泄愤,朱全忠下令将留在长安的大约800名宦官尽数诛杀。朱全忠在长安城内只呆了一天,见实在没什么便宜可捞,掉头便到了凤翔,并在城东扎下大营,准备与风翔节度使李茂贞一决高下,抢夺唐昭宗李晔。

第一章  出身乱世(9)
当然,在抢夺唐昭宗李晔之前,朱温朱全忠和风翔李茂贞少不得要耍弄一番心机,把自己打扮成李唐王朝的卫道者。单就与李茂贞的这场战争而言,两个军阀争夺的对象似乎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皇帝,且都装出一副唐王朝忠臣干将的模样,誓言维护皇室的地位与尊严,同时声讨对方。其实,明眼的人都知道两个军阀看重的自然不会是唐昭宗李晔这个傀儡,而是依然附着在他身上的那一层尚且还有利用价值的别无可替的“皇帝”的招牌!这种策略和手段,在整整一部中国古代史上自然也远非前无古人,更不是后无来者。远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的春秋时代,管仲为了扩大齐国的影响、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而提出的“尊王攘夷”,近则有东汉末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其后两晋、南北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战争毕竟是实力的对抗。论实力,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自不能与朱全忠相抗衡。况且,朱全忠是志在必得,更兼有士大夫的官僚集团的鼎立支持。但是,凤翔城池坚固,一时间也攻不下来。为此,李茂贞亲自上城道歉,并让唐昭宗李晔手诏劝朱全忠归镇。

  久战无功,更因粮食短缺,朱全忠于是移兵转攻邠州,并击降驻守的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朱全忠还归河中后,不久又派部将朱犮宁带兵,西击李茂贞。宰相崔胤亲自从华州赶到河中,向朱全忠泣诉,求他前去救驾,并且言道,如果朱全忠再不发兵,李茂贞有可能劫圣驾到蜀地,如果那样,天下就将大乱!为了取悦于朱全忠,宴饮之时,崔胤不顾堂堂宰相之尊,亲手执符板,为其唱歌助兴。

  思索良久,朱全忠再次率军5万,往征凤翔。时值冬日,天气苦寒,更兼连日大雪,久围之下,城中粮草皆尽,冻死饿死折不可胜计。往往街上一人倒地还未死,身上肉已被旁人割削而食。市中卖人肉,斤值钱百,犬肉值五百。李茂贞甚至只能杀狗杀猪供“御膳”。唐昭宗李晔迫不得已,卖掉自己的御衣和小王子们镶有珠宝的小衣服买东西吃。双方乏食交战,还不忘互相谩骂。城上凤翔守军骂城下“夺天子贼”,城下围困的汴军骂城上的守军是“劫天子贼”。

  一日,围困日久的凤翔守军心生怨言,争吵着要杀韩全海等致祸的宦官,韩大公公吓得向李茂贞叩头求哀。面对危局,李茂贞再也挺不住,秘密拜见唐昭宗李晔,表示要诛杀韩全海,与朱全忠和解,奉皇帝还长安。唐昭宗李晔大喜,忙派一小太监领凤翔兵四十人逮捕了韩全海以及禁军首领二十多人,当即处斩,把这些脑袋放在一个大筐内,送去城外的朱全忠的大营。

  唐昭宗李晔皇帝终于被朱全忠抢到了手。

  为了取悦朱全忠,李茂贞还急诏崔胤回朝为相。当然,想进一步加保险,李茂贞又要唐昭宗李晔把女儿平原公主嫁给自己儿子宋侃(李茂贞原姓宋,因依附太监“立功”得赐姓李)。何皇后心疼自己的亲生女儿,唐昭宗李晔劝她:“只要我能出得城去,不必担心你的闺女”。何皇后无奈,只能忍痛割爱。于是,李茂贞终于大开城门,放唐昭宗李晔出城入朱温朱全忠大营。君臣相见,唐昭宗李晔解下自己玉带赐予这位“功臣”,并赐其号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进封梁王。

  战争结束了,在士大夫官僚的簇拥下,唐昭宗李晔皇帝很是体面地被朱全忠接回了长安的皇宫。可惊慌失措的皇帝和大臣们很快就发现了戍卫皇宫的禁军这时却也已经换成了朱全忠的军队了。

  不久,朱温朱全忠欲争淄青之地,留下自己的义子朱友谅为宿卫都指挥使,掌控朝廷,自己则辞别皇帝还镇。宰相崔胤借朱全忠之军力诛除宦官、打败李茂贞之后,见朱全忠吞并关中、威震天下,纂夺之志已露,心生悔意。于是,表面上他仍不停向朱全忠报告长安都城的情况,暗中却想培植起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势力对其加以遏止。于是,他写信给朱全忠,表示长安离凤翔的李茂贞太近了,必须要增募军兵,捍卫皇上,以免皇帝再被劫持。朱温朱全忠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他对崔胤的用意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这时候,朱温朱全忠表面还是从了崔胤所请,暗地却派人在长安严密监视崔胤的一举一动。崔胤自以为得计,终日招兵买马,封官命将。未等崔胤羽翼长成,朱全忠密表崔胤谋反,并命自己留置于长安的将领宿卫都指挥使朱友谅带兵包围崔胤府第,逮捕斩杀了这位崔胤及其党徒数十人。然后,朱全忠又表奏自己的亲信右拾遗柳璨为宰相,名为皇帝,实如傀儡的唐昭宗李晔只能宣诏任命。接下来,朱温朱全忠更以枢密使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为名,杀了蒋玄晖和何太后,进一步清除了自己登基称帝的障碍。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朱温朱全忠并没有停下手来歇口气。

  长安,作为将近300年李唐王朝的都城和根本之地,其影响力自然是不言而喻。为了彻底削弱李唐王室的影响力,也为了更加牢固得控制中央政权,朱全忠又以都城长安破坏太严重为借口,强迫唐昭宗李晔、后宫、百官以及长安百姓迁都洛阳。当时,唐昭宗李晔很是诚恳地请求朱全忠再考虑考虑,说迁都是何等的大事,应该从长计议。可是,这时候的朱温朱全忠哪还有那份耐心来听你一个傀儡皇帝的这一番鸟言。于是,他一口回绝:“不行,立即迁都。”说完,转身便扬长而去。

  事后,为了迫使唐昭宗李晔皇帝早日就范,更为了安抚孤立无助的唐昭宗李晔,朱全忠特以李茂贞又将劫驾为理,派牙将再次“请”唐昭宗李晔迁都洛阳。其时,唐昭宗李晔何尝不知道朱全忠的心思呢,而他之所以要暂缓迁都,只不过是因为他的皇后当时已身怀六甲,随时都可能生产,怕她经不得长途跋涉而已。既然朱全忠已经定下来了,无可奈何的唐昭宗李晔知道再说什么也只是多余的了。 

  此时,唐昭宗李晔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他只能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泣别长安。朱全忠军将驱徙士民,号哭满路,长安百姓根本来不及收拾,被破门闯入的士兵驱逼立刻就道。百姓们纷纷哭骂道:“贼臣崔胤召朱温来倾覆社稷,使我辈流离至此地步!”权臣纂弑之前,如曹操、高欢,往往做出逼帝迁都的举措,一来摧毁前朝的政治象征,二来巩固树立自己的威权。对此,连长安城的普通百姓都一清二楚。同时,朱全忠又派其手下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沿黄河而下,长安自此完全成为废墟。

  随着都城东迁洛阳,朱全忠自然而然地也就更加稳固彻底地掌控了一张王牌——唐昭宗李晔,从而取得了在众多军阀中发号施令的地位。到这个时候,朱全忠俨然成了一时之霸主。可出身微贱的乡间无赖子弟朱温其志岂止在此?兵强马壮的朱全忠自然早已不再满足于一方诸侯的名位了!他想要一个更大的、那至高无上的名位——皇帝。

  ——乱世出枭雄!

  皇帝谁不想做?!有谁不能做?!

  “做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兵强马壮罢了!”曾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的安重荣一语道出了残唐五代军阀们普遍的心声。

第一章  出身乱世(10)
既然已经兵强马壮了,那还有什么不能的呢?况且现在的皇帝唐昭宗李晔,那也只不过是形同虚设有名无实的一个傀儡罢了。没落的唐王朝的大权,到这个时候,早已经实实在在地被各地的藩镇军阀们瓜分了,只余下“皇帝”这一虚弱而名存实亡的名份还留在它的手里。

  不过,名存实亡的傀儡皇帝唐昭宗李晔在朱全忠的眼里总有几分不太温顺不太听话的味道,这岂能让他咽得下这口鸟气?他现在的朱全忠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乡间无赖子弟!

  毫无实权的唐昭宗李晔皇帝在他眼里早已不屑一顾!

  他不能忍受,他要开始动手了。

  很快,老谋深算的朱全忠就和他的智囊集团酝酿出了一套行动方案。

  唐昭宗李晔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八月十一日,依照朱全忠的授意,其部将蒋玄辉、氏叔琮、养子朱友恭(即李彦威)、龙武牙官吏史太等率领一批甲士冲入皇宫。当夜,昭宗在何皇后的寝宫内安歇,蒋玄辉先派史太前去敲击宫门,谎称有紧急军情奏报皇上。夫人裴贞一开门看到兵士,说:“有急事奏报用这么多兵士来干什么?”史太不等她说完,一刀将她杀死。随后,众人冲了进去,蒋玄辉:“陛下在哪里?”昭仪李渐荣从梦中惊醒,对着窗外大声叫道:“宁可杀了我们,但千万不能伤害陛下!”这天,昭宗喝醉了酒,才刚刚躺下,闻声慌忙而起,穿着单衣绕柱想要逃走,史太快步上前,手起刀落,将他砍为两段。昭仪李渐荣想用身体当住昭宗,也被史太所杀。史太还想要杀何皇后,何皇后向蒋玄辉跪地求饶,方才逃过一死。

  第二天,朱温朱全忠听到蒋玄辉杀死昭宗的消息,心下暗喜,表面上却又上演一出掩人耳目贼喊捉贼的把戏:先是摆出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样,义正言辞地对那些授命而行的部下作一番声讨和谴责,而后更为杀人灭口,又陆续将蒋玄辉、氏叔琮、养子朱友恭等一干人尽数放逐、诛杀。

  利用这一手,朱全忠不但彻底控制了李唐王朝,而且更是赢得了好名声。当然,这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的把戏罢了。可是,不管怎么样,利用这一手朱全忠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自己的势力控制了京城重地以后,朱温又扶持起了一个年龄更小、更便于掌握的傀儡皇帝昭帝第九子,年仅九岁的李阼为帝。

  李阼,就是唐哀帝,唐朝最后一个皇帝。

  三年后,唐昭宗李晔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朱全忠又一次改名为朱晃,表示与唐朝皇帝赐名的朱全忠一刀两断,也表示与百姓起义将领、黄巢叛将的朱温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