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导演的妹妹陈凯燕女士则翻箱倒柜出导演“少年”时期的所有照片,供我们挑选。一瞬间,那个时代仿佛又回来了。
书的最后选了三篇附录。第一篇《千里走陕北》,是陈凯歌处女作《黄土地》的导演阐述。第二篇《张国荣的眼睛》,是导演写给“哥哥”的祭文,《霸王别姬》一直被认为华语电影史的伟岸高峰,而张国荣先生亦因此片人戏不分的演出成为不朽。第三篇是导演为柏林电影节专门写的《梅兰芳》拍摄初衷。三篇的时间跨度大约为二十五年。这四分之一个世纪,有很多东西发生了巨变,唯一不变的是字里行间作者对电影与人生的虔诚——这便是时间的魔术。
本书的编辑过程除了得到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刘太荣先生、唐建福先生积极推动,再加上曦阳、李辉等的辛勤努力,竟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重制完成。
在导演身边工作这几年,一直觉得他既是恩师,亦是朋友。他少年般地探望历史的天空,充满诚意的奉献自省的思考。他的教诲中最被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真实地面对自己。”
人能面对自己,便能面对所有。
感谢他能拿出珍贵的记忆碎片与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们分享。
少年,其实是可以永远的。
。 想看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