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斯福的主张,国民党中国将站在我们这一边,那么,现在就应该将中国以大国来对待,让蒋介石具有体面的正式地位。
1942年元旦,联合起来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宣言,声明一致对抗德、意、日,决不与敌单独讲和。
1月3日,罗斯福决定盟国单独开辟出中国战场,成立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由蒋介石出任统帅,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为参谋长。同时,罗斯福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国之一。”二十六国宣言发表后,中、美、英、苏四国已成为反侵略中心。
由此,中国进入“四强”国之列,并成为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偕宋美龄自重庆乘飞机,21日上午7时抵达开罗,参加“四巨头”会议;会场设在可以眺望金字塔的总统饭店里举行。(苏联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故斯大林不参加这次会议。第一次大会罗斯福、邱吉尔、蒋介石以及三国的高级幕僚均出席,开罗会议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间官员聚会。
1943年年末的开罗最高首脑会议,是蒋介石和宋美龄政治生涯的顶峰。但有人认为,这也是蒋家王朝走向末日的开端。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结束。1945年3月,美军在太平洋上攻占了距离日本东京只有440海里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琉璜岛。6月21日,美军又全部占领了琉球群岛。至此,日本本土的外围防线全部被摧毁。美军加紧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
中国战场上,日寇作垂死挣扎,于1945年5月上旬,在湘西芷江地区对国民党发动了最后一次进犯。在日寇败局已定,士气低落,而中国军队却自信心极强的情况下,与日寇在雪峰山展开了会战。经一个月的激战,将日寇包围,歼灭敌寇近二万人,取得了反攻胜利,并开始转入反攻。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同时出动军队174万人,战斗机5170架,坦克5250辆,大炮3万门,对日本关东军的致命打击。
1945年8月6日,美国“B一29”轰炸机两架飞向日本广岛上空,在8时15分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9日,又在日本长崎投下最后一枚原子弹。广岛、长崎这两座城市由于原子弹的爆炸,共计死伤50余万人。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邱吉尔在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二战期间第三次三国首脑和外长会议。会议期间就结束对日作战条件和对日战后处置的决议。这份公告于7月29日9时20分在波茨坦向全世界广播公布。公告全称《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公告》。
1945年8月10日上午7时(华盛顿时间)美国政府收听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广播;日本政府同意投降。
8月15日中午,天皇《终战诏书》形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向中、美、英、苏等国代表无条件投降签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日本代表团无条件投降签字日起,结束战争。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九、南京政权的垮台
九、南京政权的垮台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从重庆陪都迁回南京。蒋介石反动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悍然撕毁双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当时国民党的军事力量上暂时居于优势,他们拥有兵力430万人;占有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全国所有大城市及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接收了日本侵华日军100万人的全部装备;特别是获得了美帝国主义供给的大量武器装备和经济援助。在人民解放军方面,当时兵力共计约120万人,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武器装备很差,又没有外援,解放区的人口只有亿多万,而且解放区内部,土地改革运动尚未开始,后方还不巩固,使国民党反动派敢于向解放区进攻。
蒋介石于1946年7月发动全面内战。在7月12日,国民党50万军队在安徽来安至江苏南通八百里战线上向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
1946年底到1947年初达到了顶点。国民党军在东北,在全面内战发动以前,已由沈阳一直打到松花江南岸;在南线的东翼,在全面内战发动以后,由长江北岸一直打到鲁中,侵占了临沂;在西翼,侵陷延安;在华北,则侵占了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国民党反动派,因为它们暂时的表面上的胜利而兴高采烈,在1946年11月悍然召开了伪国大,通过伪宪法。
1947年7月开始的第二个年度,发生了一个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在南线和北线都由防御转入进攻,同时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国民党兵力由战争开始时430万人,减少到370万人;其正规军由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与国民党军相反,解放军用大批解放过来和起义的官兵补充自己,大批的翻身农民参加了解放军。解放军的兵已由120万人,增加近200万人,其中正规军则由50万增中到100万人。
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7月至12月的半年内,总共歼敌75万人,迫使蒋介石采取分区防御的方针。
进入1948年;战争形势对蒋介石来说更为不利。为了在人民心目中改变这种败局,给他的政权打强心针,蒋介石在3月29日,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史称“行宪国大”。
会前,发生了“代表资格”问题的斗争。原来规定,国大代表由国民党和民社党、青年党两党分别提名,然后经“民选”产生。但各地一选举,把民青两党的名额几乎全被挤掉,结果闹得不可开交。
29日,国民大会开张,蒋介石作了《开幕致词》。他吹嘘这次会议“是我们中国有史以来划时代的一件大事”,说什么“国家整个责任,已由国民政府交还国民大会代表诸君”。接着他就把###的任务全盘托出。他说:“我认为今天国家和人民,戡乱与行宪应该同等重视”。
4月19日,国民大会举行第十三次大会,选举总统,蒋介石以2430票(出席代表2734人)当选为###总统。居正作为陪选人,也得269票。废票35张。
蒋介石再次下台。1948年11月初,蒋介石把张治中叫到南京谈话。张治中当时主张仗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要由蒋介石来倡导和平。蒋认为:“我现在不能讲和平,要和,我就得下野,但是现在不是我下野的时候。”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接近尾声,京、沪震动,人心惶惶,阴沉气氛弥满全国。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和国民党一些高级将领,都希望蒋介石在“犹有可为之时”,与###恢复和平谈判。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出了求和文告,说什么:“三年以来,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国同胞对政府的片面的希望所能达到。须知这个问题决定全在###一转念之间。”蒋介石又说:“只要###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表示,政府必须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同时蒋介石又提出和谈的条件,即“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宪政不由此而破坏,###国体能够确保,###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最低生活水准。”
中国共产党在一月五日以新华社名义,发表了《评战犯求和》的评论,揭露蒋介石求和的虚伪性和反动性。
1949年1月4日,蒋介石亲自登门找李宗仁,要求李宗仁上来接替他来同我党谈判。8日,蒋介石又派张群约黄绍竑由南京飞往武汉和长沙与白崇禧、程潜商讨关于他下野的事。
19日,蒋介石找张治中、张群、孙科,邵力子、吴铁城、陈立夫等商谈。一开始,蒋介石就说:“我是决定下野了,现在有两个案子请大家研究;一个是请李德邻出来和谈,谈妥我再下野;一个是我现在就下野,一切由李德邻主持。”半响没有答话,蒋介石就一个人一个人问过去,最后十分气愤地说:“我现在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他决心采用第二个方案。
1月21日,蒋介石召集了在南京高级人员百多人,举行紧急会议,蒋介石声音低沉似有无限悲伤地说:目前,“军事、政治、财政、外交皆濒于绝境,人民所受痛苦已达顶点。我有意息兵言和,无奈###一意孤行到底。在目前情况下,我个人非引退不可,让德邻兄依法执行总统职权,与###进行和谈,我于五年之内绝不干预政治,但愿从旁协助。希望各同志以后同心合力支持德邻兄,挽救###危机。”
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了南京。4月27日,蒋介石还在上海大吹:“今日南京撤守、政府南移,更成为我们中国###斗争惟一的转机。”这时,蒋介石是作了两手准备;一手靠残存两个军事集团——白崇禧和胡宗南集团,进行挣扎;一手派陈诚去台湾安排后事。
11月30日,重庆被解放军解放,蒋介石逃到了成都,叫嚷要胡宗南死守成都。12月7日国民政府决定迁移台北,在昌西设立大本营,在成都设立防卫总司令部。10日下午2时,蒋介石和蒋经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乘“中美号”专机最后一次飞离大陆去台湾。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重新上台,再度行使台湾岛的总统职权。
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部队登陆成功,30日解放海南岛全岛。解放军下一步将渡海解放台湾;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台湾政权又一次陷入混乱。
十、反攻力不从心
十、###力不从心
5月16日蒋介石为了给部下鼓气,发表了一篇题为《军人魂》的演讲,这篇演讲重弹“革命军人”、“不成功便成仁”的老调,声言台湾一旦陷落,他决定以身“殉国”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让人一听就觉得可笑。
在蒋介石的带动下,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了宣誓仪式“宣誓效死,确保台湾”。5月27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社论说:“台湾是进入战时了!”指出“我们国家实在已到空前未有的危险时期,每个处在这个孤岛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撤退和逃避的地方”,因此,要求“人人生产,个个动员,参加战斗”,“保卫大台湾”。
为了“保卫大台湾”,蒋介石下令沿海加建碉堡防御工事,组织防空演习,组织训练民众,他还指使蒋经国效日本法西斯的“神风队”故伎,组织“反攻敢死队”,整个台湾岛上闹得鸡犬不宁。
蒋介石自知靠他的力量,是保不住台湾的;但他还是死心不息,时刻都想###,回到金陵的美梦;并亦发明许多有###的口号——“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回到金陵”。
1950年,蒋介石拟与李成晚合作,商借南朝鲜海、空基地,作为###之前进基地,蒋并以协助南朝鲜进攻北朝鲜为交换条件。李承晚本有意答应蒋介石的请求,但吴铁城以国民党秘书长身份协助韩国独立时支持反对派总理李范爽。故李承晚拒绝与蒋介石合作。蒋介石又计划成立一支由30万日本军人组成“外籍兵团”当作###“打前锋”。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人民军部置在三八线的部队,受命参加进攻的7个师随着反击南朝鲜挑衅的一声枪响,大举越过了三八线。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异常,杜鲁门政府派第七舰队巡弋台湾,以防###入台;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要求派兵到朝鲜参战;同时在中国沿海开辟第二战场,并借机进攻中国内地。
蒋介石在50年6月30日发一密电东京,给国民党政府驻韩国大使邵毓麟和驻日本代表团团长何世礼(此时金日成军队已迫近汉城),电报内容:“韩国遭受侵略,中韩谊属手足,自应援救危局,中国兹特决定先以陆军三个师、运输机20架援助韩国。除饬整装待发并饬蒋代表(蒋廷黻)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此项建议外,即希分别通知麦师及李总统,并希将办理情形具报为要。”
蒋介石当时决定由六十七军军事长刘廉一(后出任大陈防卫司令官)担任援韩派遣军司令官,国防部总政治部付主任胡伟克担任援韩军政治部主任,并决定由陆军201、67、18等三个师组成援韩军,另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