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潮头,领风气之先。26岁时,她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分子遗传及生物化学博士学位,而之后在央视做主持人、在美国麦肯锡公司纽约总部做顾问,也都是风生水起。2005年,她回国担任中华网总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中华网这个昔日网络大佬很快找回了自己曾经的成功,也让“陈晓薇”这个名字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名声大噪。然而朱骏真正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陈晓薇在生意场上和美国人斡旋的本事。他太害怕失去魔兽这个钱袋子,太需要有一个谈判高手来为自己赢得下一个4年的合约。
陈晓薇来了,可《魔兽世界》的研发公司暴雪娱乐显然不为美色所动。尽管从事实上来说,是陈晓薇将暴雪重新拉回到了谈判桌上,可是别以为人家美国佬见了美女就像饿狗见了包子——美国人好色归好色,不过生意还是归生意。当然,谈判多谈几次没关系,就当找机会和美女聊天嘛……
《魔兽世界》和九城越走越远。最终,这对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以撕破脸分手告终。这不,九城还把官司打到法院去要赔偿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败也魔兽
2
009年3月24日新浪科技发布的这则消息无疑是一道“催命符”。其实对于朱骏和陈晓薇来说,这是早晚的事情。暴雪公司欺人太甚,又是提出组建合资公司,又是要求提高代理费用。要钱好说,《魔兽世界》会下金蛋,已经给九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多出点钱没什么,很快就能赚回来。可是,4年下来,昂贵的刀片服务器和熟练的运营团队,都是九城为魔兽专门配备的,如果失去魔兽,就会被彻底闲置,算算账也知道划不来。可仅“合资公司”一条就是个大麻烦。因为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是不允许国外公司直接在中国运营游戏的。因此,像《魔兽世界》、《传奇》(Mir 2)这样领一时风气之先的国外优秀网游,都必须在中国找一个本地公司来运营。
可能换代理的消息被披露之后,短短3个月时间,九城代理了4年、为其赚取超过3亿美元的《魔兽世界》最终易手,于2009年6月7日交由网易继续运营。
仅仅是一个《魔兽世界》的转会,一个游戏代理权的转换,却几乎在瞬间改变了中国游戏产业的排名格局。网易借魔兽有望问鼎游戏之王宝座;而九城,成也魔兽、败也魔兽。在易手之日,九城的股价下跌了 3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魔兽的九城,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庞大资金流却没有拳头产品的二流网络游戏公司。
最终,在魔兽易手之后屡屡传出离职消息的陈晓薇,在2010年春天也离开了九城。毕竟年报显示,在2008年九城实现的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中,《魔兽世界》贡献了接近90%。与其说网易拿走了一款游戏,不如说它拿走了九城的钱袋子。
这则消息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个导火索,瞬间点爆了所有和《魔兽世界》息息相关的人们心中的火药桶。原本对《魔兽世界》新资料片《巫妖王之怒》(World of Warcraft: Wrath of the Lich Ki)迟迟未通过审批而心存不满的玩家,以及正为此幸灾乐祸期待借此良机从魔兽身上揩下一层油的其他网游企业,纷纷加入到这场纷争之中来,最终让“魔兽代理转换”这个2009年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事件,变成了牵动亿万人内心的一场巨变。
在这个事件中,受伤最重的不是失去代理的九城,不是饱受争议的网易,而是网民,是玩家,是因为在魔兽代理权争端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中被否定、被批评的无辜人们。
站在魔兽之争的旋涡之中的3位主角也各有特色,各怀心事。掌握最终决定权的暴雪娱乐,坐拥《魔兽世界》这一全球第一网游,待价而沽;昔日的代理商九城不愿失去《魔兽世界》这一摇钱树,却又难以答应暴雪娱乐在延续代理权上的苛刻要求;网易一直标榜自己是民族原创网游的领军者,却最终无法抵御《魔兽世界》的巨大魅力,拜倒在暴雪娱乐的“石榴裙”之下,以九城难以“承受”的高价拿下了代理权。
网易为《魔兽世界》、《星际争霸2》(StarCraft Ⅱ)、《魔兽争霸3》(WarcraftⅢ)及战网付出的市场费用等总计超过3亿美元,代理期限为3年,并答应与暴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魔兽世界》。而当初九城拿下魔兽的条件则是300万美元的代理费、每个季度160~370万美元的版税,以及将利润的22% 回报暴雪。
如果仅仅从价格上看,魔兽在近5年的成长中无疑是增值了!而对于一款网游来说,运营近5年之后,就如同美人迟暮,只会贬值,往往会进入衰退和淘汰的过程,这是一般网游的历史周期律。而魔兽却打破了它!就像永远的“星婆”——伊丽莎白·泰勒。
胜利之日败局已定
在我们的合作伙伴挑选过程中,我们发现九城对于大型MMORPG的运营很有经验,另外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很好,在当地的企业、机构、游戏圈和政府部门中也有很好的声誉。我们认为这家公司是最好的、最有经验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相信他们会对《魔兽世界》在中国的运营高度负责。
——暴雪娱乐首席运营官Paul Sams
对于《魔兽世界》,从九城代理之日开始,就让国内的其他游戏同行眼热——不仅仅是网易在争夺,其他游戏公司也都一直在抢夺魔兽代理权上进行着暗战和潜伏。
还是久游网副总裁吴军的那句话说得够水平、够直白:“我们是没有那么多的钱去抢魔兽,有的话,我们也想去一争高下。在国内运营厂商相互博弈的心态下,不等暴雪抬价,网易很可能就已经出了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价格。”一语道出了中国游戏企业对魔兽的复杂心态。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大家都抢着要。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其实不然。我们自己的游戏企业所缺乏的恰恰是魔兽的精神—— 一种真正的精品意识,而非一款魔兽游戏!
这其实是一个轮回。当年的《传奇》,盛大被韩国公司牵着鼻子走,差点因为代理权的丧失而毁于一旦;后来的《劲舞团》(Audition Dance Battle Online),久游被九城抢去代理权,从此一蹶不振。
今日九城重蹈覆辙,似乎正应了一句古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想看书来
“50”T恤
其实,最终失去魔兽,并不是陈晓薇无能,也不是九城的错。外界盛传陈晓薇为此要和九城“离婚”,其实本来就很无聊。不管朱骏请来哪位真神,都不可能改变九城失去魔兽的命运,因为这甚至可以说是暴雪在让九城代理魔兽之时就已经定下的战略。
让历史回到九城成功取得魔兽代理之日吧!只要了解了暴雪选择代理商的真正原则,我们就会知道九城失利于魔兽代理权的真正原因。
当《魔兽世界》进入中国之时,诸如对市场的考察等,暴雪的准备工作不可谓不充分。而选择九城作为魔兽世界的中国代理,真的如暴雪娱乐首席运营官保罗·萨姆士(Paul Sams)说的那样吗?愚以为,那不过是几句客套话而已。
在当时,国内公司对魔兽的争夺就已经呈白热化了,盛大、光通与九城等好几个知名和不知名的公司都在全力以赴,准备在后《传奇》时代,靠吃魔兽的奶,成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霸主。而暴雪也不是随随便便作出选择的。为了保证这款对服务和运营有着相当高要求的游戏能够在中国顺利运营,不重蹈《A3》等同类重量级网游的覆辙,暴雪对当时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国网游公司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
很快,面对服务器必须是价格昂贵的惠普刀片服务器、每月需要将利润的22% 分给暴雪等苛刻要求,钟情于“泡菜”游戏(韩国人开发的游戏)的盛大退出了角逐。剩下的两家公司,则选择了对暴雪的任何要求都全盘接受。最终,当时在公司规模和运营能力上其实也不过是二三线水准的九城胜出,其CEO朱骏拼上身家性命拿到了《魔兽世界》的代理权,也成就了九城在国内网络游戏业长期处于第一梯队的大业。
在争夺《魔兽世界》代理权的过程中,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故事。朱骏要求参与谈判的员工每人穿一件T恤,上面印有“50”这个数字,意思是告诉暴雪:九城拿到魔兽一年后,同时在线人数要达到50万。这个数字在当时而言,是一个地道的天文数字,就连当时的中国第一网游《传奇》,距离这个数值也还有一定差距。甚至是现在,能达到这个水准的游戏也不过10来个。当九城说出如此豪言壮语之后,业界都笑了。但是在一年后,九城真的做到了,朱骏的豪赌赢了,可这绝不是暴雪将天平最后倾斜于九城的关键因素。
暴雪选择九城的原因或许基于多方面考虑,但其中核心的一点很简单,就是九城在当时几家竞争代理权的公司中,实力其实是偏弱的,而这也恰恰是暴雪需要的。
毕竟在当时,欧美游戏在中国一个一个折戟沉沙,这给了暴雪压力。尽管在单机游戏时代,暴雪的号召力空前强大,尽管《魔兽世界》在欧美掀起了风暴,不少中国玩家在魔兽尚未登陆中国之时已经先期到欧美服务器中进行战斗,但毕竟《魔兽世界》是暴雪推出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它到底能不能适应中国人的口味,能不能叫好又叫座,连暴雪心里都没底。而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大门刚刚打开,在2003年就已经拥有了1400万玩家,巨大的利润空间已经让暴雪垂涎三尺。
在那个年代,中国是一个被以《传奇》为代表的韩国“泡菜”网游所包围的市场,中国玩家的口味已经被“一鼠走天下”的韩国简单游戏模式带得比较刁钻,这也使得之前的几款欧美游戏都因为操作较为复杂、画面过于阴暗或对电脑配置要求太高而在中国遭遇失败。当时,暴雪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代理商。
只选对的,不选好的
选择盛大这样的公司?当然,人家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传奇》这样非常成功的案例。尽管盛大公司老板陈天桥靠着代理《传奇》当上了中国首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传奇》当红的时代,盛大会投入多少精力和资金在魔兽这款前途未卜的游戏上?已经非常富有的盛大,是否还需要补充一个游戏来丰富它的产品线?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合作,和一个在当时中国市场独占鳌头的游戏公司合作,暴雪讨价还价甚至占据主动地位的可能性还能存在吗?
这一系列的疑问无疑左右了暴雪的选择,也让九城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游戏公司脱颖而出。那时候的九城,和盛大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甚至拿到魔兽之后,在没投入运营之前,九城还处于亏损状态。2005年,九城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亏1050万美元,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亏2300万美元。不过,随着2005年6月9日《魔兽世界》在中国正式运营,九城200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扭亏为盈,利润为470万美元。到了2007年第二季度,在资料片《燃烧的远征》的推动下,《魔兽世界》营收继续增长,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或许无论是谁代理了《魔兽世界》,业绩都会辉煌无比,但在当时,谁都无法预见魔兽能够如此火暴,甚至很多资深的游戏业内人士都不看好魔兽——连网游之父理查·盖瑞特(Richard Garriott)都对魔兽的成功看走了眼,一直预言魔兽会成为暴雪的滑铁卢。
现在看来,暴雪选择九城的策略其实是用心良苦的。看看中国游戏公司的代理状态就很容易发现问题。盛大除了《传奇》,一样代理了很多游戏,但却没有一款作出了很好的成绩。为什么?因为盛大将太多的资源,如最好的服务器、最好的客服团队、最好的广告资源和最好的营销团队,用在了已经在赚钱并还将继续赚钱的《传奇》上,以至于没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其他游戏——并非不想做好,而是实在没有那么多精力。
这样的现象其实在之后也同样出现在了九城身上。暴雪与其将自己的产品交给盛大,把魔兽变成“后妈生的”,还不如把它交给一个还没有拳头产品的不太出名的公司。一方面,对方会集中全力来做;另一方面,暴雪也有相当的能力来控制这个公司。在魔兽代理权的争夺上,已经很强大的盛大无法接受的恰恰是服务器由暴雪搭建,但服务器成本由盛大承担这一“不平等条约”。而还在“婴儿”阶段的九城,却没有这种顾虑,因为人家急需要喝魔兽之奶。起码在初期,暴雪确实做到了对九城的很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