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评1
登月,你想过吗?
伍芬尧 / 文
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心动的问题,但旋即又是一个令人有些失望的问题。每个人都渴望到达远方,所以你会心动,同样因为月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登的,所以你会失望。然而地球上就有那么一群人不甘心屈服于自己的失望,于是便有了20世纪的那场空前的人类登月壮举——阿波罗登月。
1969年7月20日,载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阿波罗11号”登月舱“鹰”成功抵达月面。阿姆斯特朗,人类派往月球的第一位使者,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站在了灰蒙蒙的月面上。“对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却是一大步。”,这是阿姆斯特朗登临月球的第一句话,月球上第一次想起了人类的声音,此刻阿姆斯特朗的心在微微颤抖。这是来自阿波罗11号人类首次登月中的一幕,这次任务除了阿姆斯特朗之外,还有另一位登月宇航员奥尔德林。两名搭档在经历了历史性的一幕之后,终于成功溅落太平洋,安全返回地球。
正如《月之暗面》所述,这是一群勇敢者所玩的游戏。只不过游戏规则大大超过了人们历来所怀有的心理极限,所以才得到了全人类的热情关注。阿波罗登月已是30多年前所发生的事情了,对于亲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来说,也许这是他们永生难忘的事情,因为阿波罗登月所拥有的正式他们所向往的,即使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只能在晴朗的夜空望望月球。
《月之暗面》完整记录了那段精彩的人类首次登月史。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讲话到阿波罗17号成功溅落太平洋,全书洋溢着对那些勇敢的人们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看完这本书,让我感到非常舒服的是作者的故事性叙事手法和众多大幅原版照片。原以为《乐之暗面》是一本简简单单的科普读物,然而实际上却大相径庭。丰满的人物形象与精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都让人耳目一新,沉稳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与活跃的艾得温·奥尔德林,经验丰富的彼得·康拉德与不畏险途艾伦·比恩,还有阿波罗13号死里逃生的三位宇航员等等,他们都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宇航员形象。这让人想起人类历史上的众多英雄形象,只觉得他们就是英雄。阿波罗飞船上携带的摄像机拍下了这段令人惊叹的历史,阅览这些珍贵的照片,仿佛伴随着宇航员们亲历了登月的全过程,也终于发现自己的失望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也许全世界的人们都还不过瘾,在阿波罗登月的辉煌过去30多年之后,新一轮的登月热潮又在重新涌起!伴随着“神舟6号”的成功发射与安全返航,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中国,这当然是让国人大涨面子的事情了。然而总觉得还不够过瘾,人们在想:我们的嫦娥什么时候能真正奔向月球呢?想来那时候应该是让大家大呼过瘾的时候了!《月之暗面》足以引发你沉寂在心底的那个渴望,虽然它只是邀你从精神上登了一遍月球了,但读完之后你准会大呼过瘾,过了一把洋瘾!
一段精彩的故事,一本鲜活的历史,与登月一样,《月之暗面》似乎不缺乏令人感动的魅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书评2
这是发生于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探险故事,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奢华旅行。阿波罗登月,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遐想的名词。《月之暗面》完整记录了那段精彩的人类首次登月史,精彩的故事情节与大量美轮美奂的照片,丰富的人物形象与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使得作品超出了一般意义的科普读物。宇航员们的英雄形象与对登月的向往让人在阅读时会大呼过瘾!《月之暗面》所带给我们的更多是感动和拥有!
从远古奔月神话,到现代飞船飞天,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梦想也总是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一一实现。
1969年7月20日,载着人类千百年的憧憬,“阿波罗11号”登月舱“鹰”成功抵达月面。人类派往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阿姆斯特朗,以穿越时空的脚步,站在了灰蒙蒙的月面上,第一次把人类的足迹留在了另一个星球。“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这一步,走过苍穹,踏在曾遥望的月球,这一步,跨越千年,实现了远古的梦想。
《月之暗面》重温了这段惊心动魄又鲜为人知的历史,完整记录了那段精彩的人类首次登月全历程。作者以故事性的叙事手法和众多大幅原版照片,勾画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与惊心动魄的历史情节,使人不忍释手:沉稳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与活跃的艾得温·奥尔德林,经验丰富的彼得·康拉德与不畏险途艾伦·比恩,还有阿波罗13号死里逃生的三位宇航员们,他们不是电影中虚构的超人,但是,以超人的勇气与超人的智慧,经历生死之旅,塑造出了人类真正的英雄。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不止于全面真实的记录,更在于他背后所体现的深远意义与人性高度。当人类的智慧不断被自我更新与超越,对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思考也就为之深刻而更加理性:“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读《月之暗面》,让我们把目光看得更远。
序:勇敢者的游戏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人类开始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旅。驭马狂奔、扬帆远航,探险成为了人类满足好奇心的最好方式。然而艰辛与汗水同行,危险与无畏同在,这一切从来没有停止过,所有的成就与丰碑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路走来。
1492年,人类值得骄傲的一年。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抵达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那块红色的大陆因此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先进的文明开始了在崭新的大陆上的移民开垦,多少年筚路蓝缕,造就了那片全新的世界。
400多年以后,同样是这块大陆,又一次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1969年7月20日,来自于这片陆地上的“鹰”准确地降落在远方的那颗未知星球上。来自于月球上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世界,“对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却是一大步。”月面上的第一个脚印至今还让人们记忆犹新。
阿波罗,这个来自于古希腊神话的太阳神,成为了20世纪人类登月探险的代名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让人类又一次树立了探险的巨大丰碑,一座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探险的丰碑,因为人类的目光第一次在远方的星球上审视了人类自己的家园。12名人类的使者做了一次让世人为之惊叹的表演。人类是幸福的,他们更是幸福的,在宇航员踏上月面之时,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地球的使者,他们没有忘记朝着那颗淡蓝色的行星多看几眼。“它看起来像是一棵圣诞树的装饰物,像一颗宝石悬挂在漆黑的天鹅绒般的太空中。”这难道不是对地球的最美好的回忆吗?宇航员说,他们在月球上见到的最美丽的事情莫过于看地出。就像地球上的人们早上起来看日出一样,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没有眩目的光芒,淡蓝色一片。那是一个美妙的时刻,庄严与圣洁,梦想与希望,此时此刻全都融入了那一片神秘的淡蓝色中。毫无疑问,对于登月宇航员来说,那一片淡蓝色带给他们的诱惑是巨大的,而带给他们的安慰也是巨大的。当他们面对探险所遇到的困境时,他们知道后面还有一颗智慧星球在默默地给予他们以勇气与希望。
伟大的探险总是对应伟大的人物,世界会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精彩。参与“阿波罗”计划的每一位宇航员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挑选。阿姆斯特朗的声音将会继续在人们的耳边回响,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为“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尤其不会忘记在“阿波罗”计划中牺牲的人们。
成功的代价是巨大的,但是这不会阻挡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阿波罗”登月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人类的目光早已转向了更远的地方,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发生过的登月壮举,这是一座丰碑,它会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园,更加勇敢而自信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阿波罗”登月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在困难面前,有人选择了退出,而他们则选择了继续向前!
时间档案编委会
2005年9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美国人的勇气(1)
公元1969年7月20日,荒凉的月球。
下午4点,在漆黑的月球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形状怪异的飞行物,只见它缓缓地朝月面降落,尾部喷射的火焰让月面灰尘四处飞扬,在接触月面的那一瞬间,它将四条细长的腿插入到灰尘里,这个奇怪的飞行物稳稳地降落在月面上。
当尘埃落定之后,一个身穿白色宇宙服的、戴着头盔,显得有些臃肿的人从这个怪异的飞行物里走了出来,通过舷梯,缓缓地走向月面。展现在他周围的是一片荒凉的月面景观,没有人,也没有任何生物。周围四处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他就是人类派往月球的使者,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身后长着四只脚的飞行物便是“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鹰”。
……
晴朗的夜空,人们总是喜欢观赏那漫天的星斗。星光灿烂,月光满天,似乎那些未知的世界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秘密在等待着人们去思考与遐想,尤其是那颗在人们眼中看来最亮的星球——月球,更是以超强的魅力吸引了人类成千上万年的目光。对于这颗星球的忠诚,没有人会有丝毫的怀疑。它总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围绕在人类的故乡身旁,于是这个世界上也就有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与传说,于是这个世界上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人希望将自己置身于这些神话与传说中,于是也就有了20世纪最伟大的实践——人类奔月的故事。
生于那个年代的人是幸福的。对于见证过“阿波罗”登月事件的人们来说,当阿姆斯特朗踏上月面的一瞬间,也许地球上的许多人正观望着月球,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永远是那么的强烈,尽管太空探测有着许多令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然而却丝毫不能阻止人类的迈向未来的脚步。
当时美苏两国都希望尽快发展自己的太空计划,也投入了众多的精力,然而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是艰难而曲折的,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苏联积极发展“东方号”载人飞船计划,1957年苏联抢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上了太空。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出现“飞弹差距”的恐慌,这个词意指当年苏联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推力远大于美国,也就是说,暗示着苏联弹道导弹的弹头比美国的弹头更重,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苏联在航天领域的这些成就大大刺激了技术力量雄厚的美国人,连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惊呼:“我们落后了”。美国于是奋起直追,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1年提出了伟大“事业”的说法,呼吁美国人民在1969年结束之前达成送人登陆月球并且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这是20世纪一场引人入神的科技竞争,美国最终获胜,而且从此执世界科技牛耳至今不衰。
苏联“东方1号”飞船将人类第一次送入太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突破,它表明人类能够战胜地球引力而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苏联“东方号”载人飞船工程从1957年开始论证,1959年春完成设计,1960年初运载火箭和飞船都研制出来,并于当年1月进行了两次无人亚轨道飞行试验。1960年5月15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东方号”发射工位,首次进行无人驾驶的卫星式飞船1号的发射试验,以考核飞船密封性能和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通信系统工作情况。在返回时,由于飞船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制动火箭点火后将返回舱推向了更高的轨道,1962年9月5日飞船才进人大气层烧毁。
1960年8月19日,载有两只狗两只大白鼠、40只小老鼠和其他一些动植物的卫星式飞船2号发射入轨,进行了生物和航天医学试验,检验了飞船的安全性能和返回系统。返回舱飞行18圈后,返回着陆成功。1960年12月1日,又发射了卫星式飞船3号,船上装有两只小狗和一些植物,飞行27圈后再入回收时失败。1961年3月9日,苏联发射卫星式飞船4号,船内装有模拟假人及1只几内亚猪、1只狗、若干小动植物。该飞船和载人飞船状态完全一致,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