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星”火箭的顶部,距离地面350多英尺。随着技术人员从外部关闭飞船的密封舱的舱盖,三位宇航员被封闭在狭小的指令舱开始工作。工作时间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下午6点半,控制室的生命遥测仪测试到怀特的心跳与呼吸明显加快,一会儿之后,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在发射塔听到格里索姆用无线电传来消息:舱内起火了!紧接着又传来查菲的舱内起火报告。从监视器里能看见一团火从舱口窜出,三位宇航员十分紧张地躲闪着。接着又传来查菲的声音,语气中透露出慌张。“我们遇到了一场大火。快打开舱门立即让我们出去!”技术人员迅速地拿起灭火器冲向指令舱,然而火势令他们无所适从。
大约过了5分钟,当火势被控制之后,情况简直不可想像,摆在人们面前的是被烧焦了的指令舱,技术人员打开舱门后发现,三位宇航员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情况令人感到非常震惊。卡拉维尔角的指挥人员迅速派人封锁了整个现场。位于休斯敦的指挥中心甚至不清楚到底情况怎么样,因为从无线电里传来的只是一阵杂乱的声音。
指挥中心不久就得到确切消息,这是一次严重的火灾事故,三位宇航员被大火吞噬在指令舱里,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从舱内把三具烧焦的尸体抬出来。
“阿波罗1号”还未正式出征就被大火葬送了。这件事情让人们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太空探险的危险性。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真正地认识到这项伟大工作的危险性与不可预测性。这次火灾不仅损失了三位优秀的宇航员,同时也让休斯敦的信心大减。前面的路还很长,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准备是不可能赢得这场竞赛的胜利的。
美国宇航局立即组织力量对事故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就查出来了。失火的原因是由于座舱内出现电火花引起的。火灾开始于舱体内外层之间,由于周围可燃材料较少,开始火焰蔓延很慢。大约十几秒钟,宇航员在舱内发现火焰。由于纯氧环境加上座舱内的可燃材料,火焰在舱内迅速蔓延,致命的一氧化碳和黑烟充满了整个座舱。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35秒。其实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是舱内还是舱外一时间都打不开舱门,这是因为这个舱门的设计是需要分钟才能打开,而此刻舱内着火形成负压,人再有劲也无济于事了。就这样眼睁睁看着3名宇航员在几十秒内被活活烧死了。
在这一过程中最为感人的是格里索姆还通过话筒说了一段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的话:“如果我们死了,请大家不必大惊小怪,而是把它看成一件普通事件,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影响计划及进程,征服宇宙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这些话充分表现了宇航员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催人泪下。
火灾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受到了来自于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尽管人们对于外太空探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却还是不能够相信这样的事实。牺牲三位宇航员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面对“阿波罗1号”所带来的压力,NASA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计划,也由此而变得更加务实认真。NASA决定此后采用一段时间的无人试验。
到1968年初,“阿波罗”计划随着序列已经进行到了“阿波罗6号”无人飞船试验。通过这一系列的无人飞船试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逐渐变得娴熟起来,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阿波罗”计划进行到了“阿波罗7号”,这一次NASA决定重新进行载人飞行,目标是地球轨道。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准时升空。人们对一年前所发生的那次重大的火灾事件还仍然记忆尤新,因此这次飞行能否顺利完成,关乎到整个“阿波罗”计划的前途,成败在此一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是鼓足了劲,升空后的“阿波罗7号”给地球上的人们展示了地球轨道上的情况。三位宇航员是:沃尔特·希拉、唐·艾西尔和R·沃尔特·坎宁安,他们在11天的环绕地球的飞行中,除了受因为一些无关大局的小问题所引发的感冒的影响之外,可以说“阿波罗7号”的飞行非常成功。一切怀疑都顷刻间消失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于是在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从卡拉维尔角发射升空,三位宇航员分别是:弗兰克·博尔曼、小詹姆斯·A·洛弗尔和威廉·A·安德斯。这是一次近距离接触月球的飞行,飞船沿月球轨道飞行了10周。当三位宇航员第一次近距离审视这个在他们眼前的庞然大物时,他们感觉是那么的奇妙。这个看起来灰蒙蒙的家伙就是平时人们夜间看到的那个明亮的月亮吗?简直不敢相信。围绕月球轨道的飞行无疑是令三位宇航员感到异常兴奋的,作为人类的使者,虽然没能踏上这个令人感到神秘的星球,但他们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12月27日飞船指令舱安全溅落在太平洋。
阿波罗计划(2)
“阿波罗8号”让美国人感到登月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人们从电视上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月球的风光”,它是那么的令人向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加紧了“阿波罗9号”与“阿波罗10号”的准备工作。“阿波罗9号”于1969年3月3日升空,这是一次地球轨道飞行,但是这却是第一次“阿波罗”飞船装配了全部的组件:服务舱、指令舱和登月舱。宇航员是:詹姆斯·A·麦克迪维特、戴维·R·斯科特、拉塞尔·L·施维卡特。这次飞行共进行了10天,飞船于3月13日成功溅落。
到此为止,“阿波罗”计划已经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不停蹄地进行各项工作。“阿波罗10号”作为登月飞行之前的最后一次准备飞行,同样也寄托着人们的厚望。“阿波罗10号”于1969年5月18日发射升空。三位宇航员分别是:托马斯·P·斯塔福德、尤金·A·塞尔南、约翰·W·杨。这次飞行同样也是一次绕月飞行,只是在“阿波罗8号”的基础上朝“阿波罗11号”的预定着陆地点更加接近了。5月21日,“阿波罗10号”两次近距离从“阿波罗11号”的那个预定着陆地点上空飞过。这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仿佛全世界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是一次很接近月面的飞行,尽管没有着陆。但是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他们看见了那个着陆地点,灰色而崎岖的月面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幸运之神的眷顾
“阿波罗11号”飞船承担了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为这次飞行任务的完成,需要从50名现役航天员中挑选了三名最棒的航天员。挑选的过程是非常严格的,对于每一位参加训练的宇航员来说,都有可能成为这次航飞的小组成员。而且大家都明白,这一次与以往任何一次挑选都不同,没有人知道幸运之神究竟会最终降落在谁身上。一句简单的话,改变了阿姆斯特朗的一生。“你们被选中了!”不需要再有更多的信息来证实幸运之神确实降落在了自己的头上。阿姆斯特朗看着身边的奥尔德林与柯林斯,三人同时发出会心的一笑。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艾得温·奥尔德林(Edwin Aldrin)和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三人有幸成为人类首航月球的使者,由阿姆斯特朗担任飞行指令长,奥尔德林为登月舱驾驶员,柯林斯为指令舱驾驶员。当时这三个人的年龄都是39岁。都是结婚有了孩子的人。阿姆斯特朗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柯林斯和奥尔德林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在成为宇航员以前,他们都是优秀飞行员。他们当宇航员已有六七年历史了。每个人都参加过“双子星”计划的空间飞行,表现都是相当出色的。同时还确定洛弗尔、安德斯、海斯三人为“阿波罗11号”的预备宇航员。在载人宇航中,预备宇航员是必备的,他们受到同样训练,宇航员中有谁出了问题不能飞行时,他们可以随时替换。此外,他们还要完成替正式宇航员检查宇宙飞船有无故障以及准备工作是否准确无误等重要工作。
尼尔·阿姆斯特朗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曾获得南加州大学航天工程硕士。谦逊、细心而不爱多说话的他学生时代成绩非常优秀。中学时曾为生病的教师代过课,工作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当过试飞员,有着杰出的飞行技能,曾作为海军飞行员参加过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他的飞机被电缆切去一段机翼,但他仍顽强地驾驶飞机飞到安全地区跳伞归队。另外他还曾经驾驶过X…15火箭飞机并创造了飞行高度和速度的新纪录。1963年3月16日,他担任指令长与斯科特在乘“双子星8号”飞船的飞行中,表现了非凡的勇敢、镇定和智慧。当飞船与“阿金纳”上面一级火箭对接时,由于一枚反推火箭发生故障,两个航天器失控。阿姆斯特朗当时沉着冷静,果断快速地脱离对接,驾驶飞船紧急降落在太平洋上,避免了一起事故。
空军上校艾得温·奥尔德林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获得麻省科技学校航天学博士学位。他被评价是一个爽朗和精力充沛的人,他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及如何去达到这些目标。奥尔德林的父亲就是一位肯冒险的飞行员,他认识飞机之父莱特兄弟中的一个,跟美国火箭之父哥达德学习过。出生于1930年1月20日的奥尔德林受父亲的强烈影响,西点军校毕业后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战斗机驾驶员。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他完成了宇航专业的博士论文,获航空博士学位。1963年他被美国宇航局选为宇航员。他曾经驾驶过“双子星”12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并打破在太空行走最长时间的记录。此时他已经结婚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迈克尔·柯林斯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毕业于一所陆军大学。他的父亲是一位驻外使馆的将军。与奥尔德林不同,柯林斯生性活泼,举止潇洒,充满热情,凡事看得开,尽情享乐人生,是一个绝无城府、并不把自己看得太认真的人。他曾驾驶“双子星”10号宇宙飞船执行航天任务并在太空中行走。他已经结婚,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常常喜欢开玩笑说,他将属于没有看见登月情景的极少数美国人之一,因为指令舱里没有电视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繁忙的肯尼迪角(1)
十年磨一剑,历史注定要“阿波罗11号”成为人们心中难忘的永恒。为了这一刻,全世界都为之而激动和欣喜。我们无法忘记阿姆斯特朗那句震撼人心的话:“对于我来说,这只是我人生的一小步,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这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最后时刻,人们在紧张地等待着……
1969年7月16日是人类首航月球的日子。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人们正在忙碌着,准备在此将人类首批赴月使者送上月球。1969年5月,当“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正在环绕月球飞行时,人类首航月球的“阿波罗11号”的飞行准备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由于这是首次载人登月飞行,而且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行,所以其准备工作格外慎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准备工作在严密的组织和精确的计划中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
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与柯林斯从成为宇航员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进行着严格的太空飞行模拟训练。当受命于“阿波罗11号”登月航飞的任务之后,他们在模拟飞行装置中又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些训练包括“阿波罗11号”登月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各项工作。
在宇航员们进行训练的同时,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组装了规模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以及“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重50吨、高25米,装在高85米的土星V运载火箭上,合成高度达110米,相当于一座36层现代化大楼的高度。飞船由3部分组成。指挥舱高米,最宽处近4米,约有一辆旅行车大小;服务舱长米,内装飞船主要发动机、电源、水、氧以及仪器设备;登月舱高米,直径米,重约16吨,分上升和下降舱段两部分。土星V火箭由三级组成。第一级火箭工作分钟,可使飞船速度达每秒千米。飞船飞到离地60千米高度时,第一级火箭脱落后坠入海洋中。接着第二级点火,第二级火箭点火后工作约6分钟,飞船速度可达每秒千米,当飞行高度达180千米时,第二级火箭脱落,第三级火箭接着点火,工作约2分钟,即起飞后12分钟,飞船速度达到每秒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地球轨道后,第三级火箭再启动工作约5分钟,使飞船达到每秒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