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船-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社会劳动里呢?”──抱朴像过去一样,一读到这里就有些激动了。他在心里对比着“不到一百年”与“过去一切世代”的关系,认为那两个人有着巨大的对比和运算能力。这里面显然有更大更繁琐的一笔巨帐。想到这里他把算盘往一旁推了推,感叹不已。他想到自然力的征服问题,自然而然地一一对应到洼狸镇上去了。他发现“机器的采用”一项,老磨屋刚安装变速轮不到两年;化学的应用在洼狸镇等于没有;“轮船的行驶”如果去掉一个“轮”字,那么必须指出,这在很早以前的洼狸镇是极为发达的;“铁路的通行”,洼狸镇显然没有,全镇也许先后只有四人见过火车;“电报的使用”,没有电报。洼狸镇有个邮电局,可是不能办理电报业务。隋抱朴认为这都是早就应该做而没能做好的事情。那么理解起来就愈加困难,因为镇上没有。没有怎么理解?抱朴绞尽脑汗的就是这个。这牵涉到了极其复杂的问题,他不得不承认。也许他这一生是读不懂了,但他要读到底。他的手瑟瑟抖着拾起火柴,点燃了不知何时熄灭的香烟,又翻开了另一页,寻找着他反复领会过的一段话。

  要给基督教禁欲主义涂上一层社会主义的色彩,是再容易不过了。基督教不是也激烈反对私有制,反对婚姻,反对国家吗?它不是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来代替这一切吗?……

  抱朴怔怔地望着这段话。每读到这里他就是这样的眼神。他又一次问着自己:你不是也激烈地反对私有制吗?回答是。你对婚姻及国家的态度呢?回答是含混模糊的。那么你是否有过行善和求乞、独身和禁欲、修道和礼拜的思想呢?有没有呢?哪怕是一丝一毫,有没有呢?你是否也过分重视了色彩而抽掉或部分地更改了它的实质呢?你怎么回答呢?

  抱朴冷冷地看着那几个问号,额上渗出了汗珠。他无法回答了。他仔细盘查着自己,心上一阵阵灼痛。这多少触及到了他灵魂最深处的东西,让他一遍又一遍筛过那些痛苦、忧虑和欢乐。是的,这要严格地考查已有的一切,考查行为的根源,考查整个的过程。他又想起了见素进城之前的那场彻夜长谈:那里面有追溯、有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有惶惑。生活没有尽头,那场长谈永远都在继续着……隋抱朴感到头有点涨,就轻轻地合了书页。他走出门来,第一个感觉就是风那么凉爽。接上他看到了含章的明亮的窗子──妹妹正把窗扇打开了,昂首看着窗外的一切,看着星光。抱朴很想和她在这个夜晚交谈一下,但他想了想,还是作罢。

  张王氏的生意萧条得很。不知什么缘故,镇上人好象一下子对洼狸大商店失去了兴趣。装零酒的坛子已经几十天没有添酒,张王氏加入了双倍的桔子皮,还是无济于事。那些喝零酒的老头子再也不像过去那样迎着酒香按时奔向商店了。张王氏正在犹豫是不是还要按时打开店门。她有时白白在柜台后面站立一个小时。隋不召在这样的时刻仍然坚持来喝零酒,使张王氏感激不尽。她常与隋不召对饮,使他的小灰眼珠又变得闪闪有光。他们为了清净,有时索性关了店门,门外挂一块小木牌,上书:“今日盘点”。张王氏用手戳着对方的脑瓜说:“还行吗?”隋不召“嗯”一声:“也许我还是把好手。不过我比不上四爷爷了。”张王氏嘻嘻笑着:“那还用说!不过四爷爷如今也懒了。”离开商店之前,张王氏又赠给隋不召五块野糖,以表明心迹。隋不召当场吃掉三块,感叹野糖的滋味再也不如记忆中的好了。张王氏立刻不快,说她那时如花似玉,野糖自然没人敢贬;如今人老珠黄,野糖也不甜了。隋不召后悔说了真话,临走再三致歉,并告诉张王氏:千万不要草率关门,生意萧条,主要原因是丢失了要命的铅筒,再加上赵多多的小车及女公务员的奇怪打扮搅得镇子心神不宁。不过一切都会过去,因为他得到消息,地质队从省里运来几个寻找铅筒的专门器械。这将会轻而易举地找到那个铅筒,同时找到掩藏铅筒的人。隋不召两手做成枪状,指向张王氏说:

  “那个科学器械就像机枪一样,提在手里,转着圈儿瞄准,老发出『嘀──嘀──』的声音。铅筒藏在哪个方向,它瞄准了就急急地尖叫,像小兔子一样,『哜哜哜!哜哜哜』机枪筒儿死死地指向藏铅筒的地方。”

  在洼狸大商店挂出“盘点”木牌的第二天,寻找铅筒的工作就开始了。这事再一次惊动了整个镇子,将铅筒事件推到了最高潮。所有人都跑出来观看,把个街口围得水泄不通。赵多多的小轿车不能从街上通过,只得与小公务员步行。这又使街上增添了新的光景,大家一齐把目光投向老多多身后的姑娘。地质队的李技术员领着几个手持探测器械的人,他们身边还跟着隋不召。李知常由于父亲病重,无缘参与这一盛事。李技术员等人有一阵被众人围在街头不能脱身,隋不召就指点他们趁女公务员出现时快些转移。这样人们再回头寻找李技术员就看不到了。人群大乱,蠢蠢欲动,正这会儿栾春记领着看泊的二槐出现了。栾春记让人们回家去等候,并让二槐维持秩序。他们两人一再驱赶,众人才缓级散去。

  栾春记连日来无比愁楚。除了因粉丝公司使用杂质淀粉一事与镇委意见分歧,吵得口干舌燥而外,更为铅筒一事放心不下。铅筒不除,祸延子孙。栾春记焦急之下去找了四爷爷,请老人拿个主意。四爷爷说这不用忧愁:世上凡是大凶险大宝贵之物沦落民间,少则一代,多则几代,早晚出世。焦急也没有用。他让栾春记更多地把心放在粉丝公司上。栾春记走出四爷爷的小院,稍微平静坦然了一些。但他过后还是放心不下。他与李玉明合计,准备让张王氏出面算一算。与此同时,探测器械从省里运到了。栾春记和李玉明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技术员他们来到了镇城墙下。他们计划将全镇划成几个方块,然后按方从头探测,先是街巷,后是一家一户。大家将机枪模样的器械端起来,四下里瞄着,那身子也不由得像打枪一样弓起来。“嘀──嘀──”的声音纷纷响起,隋不召在这声音里神色庄严。他紧紧盯住每一个器械,咬着牙关,不断地发出“嗯嗯”声,仿佛与之应答。所有器械都转着瞄了一周,没有发出“哜哜”的叫声,于是大家提起来再向镇中转移。隋不召的小腿交绊着,兴奋地跟在拿器械的人后边跑。他说:“有灵性的东西使用起来都要转动。我在船上那会儿,罗盘针就是这么转,离了它可不行。它在中间转,围圈儿是『子癸丑艮寅甲卯』那一套。航海书上有下针方法,说:『安罗经,下指南,须从干宫下。盖干宫者乃二十四向之首,夫干者天之性情,故下针必以是为先。庶针定向,不至浮沉。』……”隋不召咕咕哝哝,像唱歌一样背过了“下针法”,问李技术员:“要不要我回去带那书来?你们端着那器械转动时先从干宫开始吧,那是二十四向之首。”李技术员笑着回绝了:“你那是航海的书,与这个无关。”

  当他们提着器械出现在街巷上时,近处的人家还是有人跑出来围看。探测器端起来,指向谁的房子,该户的主人就不免面带惊慌之色。器械“嘀嘀”叫着,仍无那个信号。隋不召观察过几个人的脸色,这时就大声建议说:“再探!”探测者于是又重复工作一次,结果仍如从前。大家又失望地移动器械,逐门逐户地探起来。后来跟随探测器往前走的人终于多起来,二槐不得不背枪跑来驱赶。人们被迫站在远处观看,都神色肃穆地注视着那些像机枪模样的东西、那些关系到全镇命运的“枪管”。李技术员他们不断提起器械往镇子的纵深发展,“嘀──嘀──”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声音响过了整整一个上午,连隋不召也觉得它有气无力。操作器械的几个人都有些疲惫了,只有李技术员还能够聚精会神。后来探测器接近了隋不召的厢房,隋不召这才提起精神。当“枪管”指向厢房的那一刻,隋不召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它发出“哜哜”的叫声。

  还是那种缓慢的、懒洋洋的声音。隋不召松了一口气。

  整整的一天快要过去了。探测器全部汇聚一起,那一支支“枪管”在模糊的夜色里做着最后一圈扫描。镇上人越聚越多,二槐驱赶不叠。无数的眼睛盯住那些黑洞洞的“枪管”,没有一个人说话。

  “嘀──!嘀──!嘀──!”

  它们有气无力地叫着,一如既往。李技术员一天来将心力全部凝聚到了探测器械上,这时候又疲惫又失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人群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隋不召艰难地站起,搓着手掌在器械旁边走动,汗水一滴滴往下落着。他走了一会儿,伸出一对巴掌拍了几下,小眼睛锐利地看了看人群,喊道:“别瞎吵闹了!听我说几句要紧话!喂!闭上嘴巴听……”

  人群看看他,终于静下场来。隋不召站在那儿,用恐惧的眼神瞅了探测器一眼,呼喊着:“大伙儿看准了这个器物吗?它找那个铅筒,找遍了全镇,还是没找到。铅筒就失落在洼狸镇的地盘上,不知是哪个鬼东西藏下了,藏得好严实。这一回全镇乡亲可得记住,某年某月有个米籽大的东西落在洼狸镇上,入了土。从今天起时刻提防吧!从今天起,镇上人得了怪病、生出古怪小孩儿来,都不要惊慌!千万要明白,毛病出在那个米籽大的东西上,它藏在铅筒里,如今就不出声地趴在镇上的哪个边边角角。不要惊慌,千万提防,老人告诉小孩,小孩长大了再告诉他的小孩,一辈传一辈……”隋不召喊着,那种巨大的不幸的后果他仿佛已经亲眼看到,脸色悲怆,泪水盈眶。一场人鸦雀无声,默默地互相对视。这样停了片刻,不知有谁惨切地叫了一声,喊着:“洼狸镇哪!洼狸镇哪!什么时候捱到头啊……”

  这一夜,镇上有一半人不能安然入睡。

  在黎明时分,李其生停止了呼吸。当这一消息传开时,全镇陷入了新的悲哀之中。

  人们纷纷站到自家门口,默默不语地望着老李家的那个方向。李其生病重的消息谁都知道,他的过世不让人感到惊讶,却使人特别沉重。年老的人不约而同地记起了饥饿的年代,他那不同寻常的切糕的滋味。又一个老友离开了洼狸镇,这个人在几十年的镇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老年人手持拐杖伫立着,头颅昂起,泪水潸潸。他们后悔几天来老惦着铅筒,没有到李其生的炕沿上坐一坐。整个一个白天都要留给老李家自己的人去奔忙,老人们痛苦地等待着太阳落山。他们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互相走动起来,交换着各自的悲哀以及关于李其生的一些记忆。大家都感到奇怪的是死者多年闭门不出,但突然离去竟使个洼狸镇如此空旷。洼狸镇没有了李其生,就似乎变得残缺了。

  “洼狸镇上最后一个英雄也走了!”隋不召在街上呼喊着,踉踉跄跄,不断跌跤。

  他的呼喊使人心碎。镇上的年轻人逐渐也受到感染,结束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如果说赵多多的小轿车和女公务员使人惶惑、铅筒的丢失令人忧虑,那么李其生的死才真正让人悲痛。镇委的干部亲自过问李知常办丧事有什么困难,李玉明率领老李家的人忙前忙后。张王氏听到隋不召的喊声,慌忙不叠地关闭了洼狸大商店,到死者家里严格掌管起礼仪事项。她询问了李知常死者最后时间里的一些细节,右手手指掐弄不停。旁边的李知常一直泪水不干,这时哭出了声音。张王氏严厉阻止,告诉他八个钟头之内不准泣哭、不准大声说话。她让李知常关严屋门,然后诵唱不停。这样过了八个钟头,天已近黑,两人才为李其生沐浴更衣。李知常拉开了电灯,张王氏又拉灭。她点亮一根小如拇指的蜡烛,给李其生脱去衣衫。

  这个夜晚,一批又一批的人前来与李其生告别。死者生前做梦也想不到镇上有这么多默默爱着他的老友。人们送香走纸,香纸最后堆起了案几那么高。来告别的人中,老头子老婆子最为悲伤,常常是没有来得及放下手里的香纸,就伏身哭起来。李其生如果活着,过去的岁月就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活着。那些岁月里有血有泪也有欢笑。李其生死了,带走了所有的关于过去的记忆,老人们突然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白。年轻人渐渐也从老一辈悲伤的面容上知道了事情的严重──他们在心中自问,没有了李其生,饥饿时谁来发明切糕?……讲不清,一切都是模模糊糊地化作泣哭和抽噎。

  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