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伦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擅长辞令的巴拉斯发表了充满华丽辞藻的赞美辞。然后,他紧紧拥抱了拿破仑,其他督政官也一一和他拥抱。
  议会两院在欢迎拿破仑方面也不甘落后。几天以后,他们在罗浮宫画廊中摆设盛大筵席,款待司令。画廊里又增添了一批从意大利运来的珍贵油画。
  28岁的将军以十分安详的表情接受了这些如倾盆大雨袭来的荣誉。鲜花、掌声、赞美词对于这个雄心勃勃的将军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更何况这些赞扬备至、热情洋溢的话未必出于真心,他十分清楚督政府是不甚喜欢他的。他仍然住在赴意大利以前居住那所朴素的房子里,他似乎是在有意回避大众的青睐和喝彩,每天只以同自己朋友相聚为满足。人们注意到这个瘦削、苍白,神情疲乏的小个头将军在听人说话时总是心不在焉,与其说是在听人说话,不如说是在独自出神,谁也猜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不过,人们隐约感觉到,在他那好思考的头脑里,在他那无畏的心胸里,一个行将影响欧洲命运的计划正在诞生。
  由于前督政官卡尔诺的出逃,科学院空出了一个院士名额。顿时,名人云集,纷纷前来竞争这一空缺。拿破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当时整个法兰西都在为这个年轻的征服者狂热、陶醉。在这个横杀出来的竞争者面前,其他名人不得不耷拉下脑袋,拿破仑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科学院院士这个头衔。拿破仑一向崇拜科学文明,做个真正的科学院院士是他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愿望。有人曾问他,在和平得到保障之后将如何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拿破仑答道:“我将安心退休,并为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院院士而尽力工作。”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对他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他把从事天文学视同最甜蜜的爱情享乐。2 8岁的拿破仑给〃幸福〃下的定义是:“在漂亮的女人和美丽的蓝天伴随下度过夜晚,在计算和观测中度过白天。”
  拿破仑把科学院院士这个头衔视为极大的荣誉。在以后的远征埃及其间,他所发布的命令和文告都签上了〃科学院院士、东方远征军总司令〃的字样。
  第三章 东方迷梦
  远征埃及的前夜在巴黎呆了一段日子,拿破仑深切感受到在这个花花世界的大都会里,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自己的荣誉已经开始慢慢消逝了。夺取最高权力是他的目标,然而时机未到,督政府还没有腐败透顶,自己也还未成为全军的宠儿和偶像,尽管他对意大利军团有充分把握。他要耐心等待时机。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等待的时间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新的征服,击败法国的主要敌人英国,建立新的辉煌功绩,在法兰西树立起更高的威望。
  拿破仑出发了,他去考察法国北部海岸,看从此地突袭英国是否可行。在匆匆的8天行程中,他怀着极大的耐心请教了水手、领航员、走私贩子和渔民。他提出问题,全神贯注地听取回答,最后他得出结论:从英吉利海峡去进攻英国,无异于拿美丽的法兰西命运去冒险。他向外交部长塔列兰建议从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去打击英国,那就是埃及。
  埃及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他生命的这个时期里,他向往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超过了凯撒、查理大帝或历史上任何一位英雄。后来,当他在埃及的沙漠上巡游时,他半开玩笑地、半认真地对同行者表示遗憾:自己生得太晚了,无论如何不能像曾经征服过埃及的亚历山大那样,在那里宣布自己是上帝或上帝之子。他在意大利作战时就经常想到埃及,他认为欧洲太小了,真正伟大的事业是在东方进行。1797年8月,他曾写信给巴黎说:“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感到,要真正打垮英国,就必须占领埃及。〃因为占领埃及不仅可以骚扰英国对印度的贸易通道和整个大英帝国,而且还可变埃及为法国殖民地,从而补偿法国在西印度所丧失的殖民地。还可以为进一步征服英国财富的主要源泉印度建立有效基地。
  尽管督政府认为进攻法国的老盟友土耳其苏丹的领地埃及实属不义之举,但还是同意了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方案。一方面,法国在战胜大陆强国奥地利之后,迫切要求同反法联盟的重新组织者英国决一雌雄;另一方面,督政府也希望战争吸引住拿破仑的旺盛精力和智慧,以免这个令人妒嫉的、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在巴黎和自己作对。督政府早已看出拿破仑再也不会轻易地服从自己,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特别是1797年12月1 0日欢迎他凯旋的时候,他不像一个年轻的军人那样,带着激动的、感激的心情来接受祖国对自己的颂扬,而像一个古代罗马皇帝在一次战争胜利之后去参加奴颜婢膝的议会所组织的庆祝凯旋的盛会一样,态度冷淡,阴沉威严,不声不响,把眼前的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司空见惯的事。总之,他的态度十分令人不安。这次远征埃及,正合督政府心愿,如果得胜还朝,督政府可由此巩固自己的统治。如果战死疆场,督政府可由此去掉一块心病,他们甘愿忍受失去一位才华横溢的将领的损失。远征决定了,1798年3月5日,拿破仑被任命为埃及远征军总司令。
  总司令立即展开了繁忙的准备工作:巡视海岸和海军、组织远征兵团、研究世界政治局势的一切动态以及英国纳尔逊舰队活动的一切消息。拿破仑几乎是一个个地选拔远征埃及的士兵。他认识很多士兵,他有着极为惊人的记忆力,他知道哪个士兵勇敢、坚强,但经常饮酒;哪个士兵很聪明、灵敏,但容易疲劳,因为有疝气病。为了使他的军队能在烈火般的阳光下作战,能走过炎热的、一望无边的荒芜的干旱沙漠,他必须挑选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壮的士兵。他还挑选了一批高级军官,贝尔蒂埃继续担任他的参谋长,布律埃斯海军上将担任舰队司令。除此之外,还有克莱贝尔、狄舍、拉纳、贝西埃尔、缪拉、朱诺、达武、马尔蒙等一批著名将军。约瑟芬与前夫的儿子欧仁。博阿尔内也作为拿破仑的随从副官一同前往。
  出于对科学和文史的广泛兴趣,这次远征还带走了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著名的数学家蒙日和化学家贝托莱为拿破仑挑选了数学家21名,天文学家3名,民用工程师1 7名,博物学家和矿业工程师13名,地理学家13名,火药工程师3名,建筑师3名,设计师、绘图师8名,机械师10名,雕刻家1名,翻译15名,文人10名,印刷工人22名,并带有拉丁文、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的排字字模。此外,还带有丰富的图书。古希腊诗人荷马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集、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圣经》、《古兰经》、《吠陀经》、阿里昂的《亚历山大大帝》、雷纳尔的《欧洲人在东西印度开辟商业的政治和哲学史》以及伏尔泰、孟德斯鸠的著作统统都被收集在内。
  5月9日,拿破仑从巴黎来到土伦,监督七军团3。7万人装船的最后准备工作。在上船前夕,他对部队发表了极具刺激性的演说,允诺每个战士凯旋回家时可获得6亩土地。
  5月19日,远征舰队由土伦扬帆出航。此舰队拥有130艘运输船,由13艘主力舰护送。另外还有42艘三桅快速帆船,以及大小运输帆船共300艘。主力舰中,〃东方号〃和“阿密腊耳号〃各拥有大炮120门。运输船上的陆军由15个步兵联队、7个骑兵团和28个连(炮兵连、工兵连和地雷工兵连等)组成,共计步兵24300人,骑兵4000人,炮兵3000人,非战斗人员1000人。当最后一名士兵上船以后,太阳升起来了,太阳是那样的光彩夺目,以致后来被士兵们高兴地称之为〃拿破仑的太阳〃。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排成半圆形的船舰上空,甚是壮观雄伟。官兵中的绝大部分是久已跟随拿破仑的,他们认为只要有他在,胜利就有保证。官兵们的心中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和美好希望。
  挺进开罗这次远征的目的地是严格保密的,只有极少数高级官员知道是前往埃及。直到最后一分钟,官方还称它是英吉利军团的左翼兵力,并宣称他们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绕过西班牙,去爱尔兰登陆。这个消息传到英国海军司令纳尔逊的耳朵里,他信以为真。当法国海军离开海港,直奔马耳他岛时,他却在直布罗陀海峡防守着拿破仑。
  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部,是大西洋通往地中海东部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也是地中海最好的港口。当时岛上有居民3万人,由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据守。6月10日,法国舰队抵达该岛,拿破仑立即派兵登陆。岛上的骑士只作了些象征性的抵抗便投降了。拿破仑宣布此岛为法兰西共和国领土,并废除了圣约翰骑士团,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建立了新政府。
  6月19日,法国舰队离开该岛,同时留下4000名法军据守马耳他,以确保地中海法军的航运能够畅通无阻。
  6月30日,法国舰队顺利到达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埃及海岸。拿破仑派出一艘巡洋舰前往亚历山大港侦察。不久,这艘巡洋舰就从亚历山大港返回,并带来了法国领事马嘉隆。从这领事口中得知:在法军到达亚历山大港以前48小时,英国舰队就已到了这里,并到处打听拿破仑的动向。原来,纳尔逊获悉法军占领了马耳他岛后,便大呼上当,他断定法军的目的地是埃及。于是,他拉起所有的船帆,取最短的航线,直奔埃及,想不等法军登陆便把他们消灭在大海里。可是他过于性急,致使英国海军走得太快,等他到亚历山大港时,根本不见法军踪影。他向当地居民打听,可当地人压根就没听说过什么拿破仑。纳尔逊又糊涂了,既然法军不去埃及,又会上哪里去呢?他又一次自作聪明地断定法军的目标是君士坦丁堡,他立刻率领舰队直奔君士坦丁堡。
  拿破仑害怕纳尔逊会随时回来,决定立即登陆。此时海面波涛汹涌,狂风大作,天气极其恶劣。海军司令为了安全起见,主张再等几个小时登陆,他断言几天之内纳尔逊是不会回转的。但是遭到拿破仑的严词拒绝,他说:“时间紧迫,命运只给我3天时间,如果我不充分利用,我们就失败了。”海军司令不得不发出全体登陆的信号。
  尽管登陆十分艰难,许多人溺死在海中,但最终还是完成了登陆。7月2日凌晨1时,法军踏上了埃及土地。3时许,拿破仑亲自率领3个师向亚历山大港出发。几个小时后,亚历山大港便落入拿破仑手中。
  拿破仑在亚历山大港停留了6天。期间,他用阿拉伯文向当地居民发出了一份宣告,其内容如下:“统治埃及的贝伊们曾长期侮辱法国,伤害它的商人们,他们受惩罚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从乔治亚和高加索买来的奴隶中的这批暴徒,很长时间以来在世界的这块最美丽的土地上实行暴政;但是,真主,一切都从属于他的真主已经下令:他们的统治应该结束。
  “埃及各族人民,你们会被告知,说我是来消灭你们的宗教的,不要相信这种话!回答是:我是来恢复你们的权利和惩罚那些篡夺者的,我比马穆鲁克①更尊敬真主,尊敬他的先知和《古兰经》。
    ……

  ①马穆鲁克原意为奴隶。埃及在法蒂玛王朝时从希腊、高加索等处招募奴隶组成禁卫军,即称为马穆鲁克。13世纪后,他们的军官控制了埃及,成了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的实际统治者,被称为马穆鲁克贝伊。贝伊原意为地方上的执政者。马穆鲁克有时也被用来称当时统治埃及的贝伊们所统率的土耳其——埃及部队。
  “说在真主面前人人品等,人与人之间只有聪明、才智和品德上的差别。但是,马穆鲁克有些什么样的聪明、才智和品德,他们却独占了使生活满意和美好的一切手段呢?……
  “埃及人应该被召唤来担任所有公职;最有智慧、最有学问和最有德行的人应该执行政务,人民应该得到安乐。
  “你们有过一些大城市、大运河和巨大的贸易。如果不是马穆鲁克贪婪、不公正和推行苛政,是什么东西把所有这一切都毁坏了呢?
  “律法师们、酋长们、阿訇们,请告诉人民:我们是穆斯林的真正朋友。……
  “极其幸福的人将是那些为我们效力的人!他们将在事业和地位两个方面都取得成功。
  幸福的人将是那些保持中立的人!他们将有时间学习,以便了解我们,而他们将使自己站在我们一边。
  “可是,灾殃——成3倍的灾殃将降临到那些为马穆鲁克拿起武器同我们作战的人身上!他们不会有任何希望,他们将灭亡。
  “第一条,位于部队经过的地方9英里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