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玮娓道来-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丽娘的饰演者沈丰英靓丽、清纯、静谧中透着妖冶。她体态婀娜,方寸裙衫裹不住身姿轻盈;凹凸分明,毫厘动作逮得着曲线弯延。双眸顾盼的领域,好比多情湖畔秋水望穿;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花朵不胜微风更娇羞。随意亮相便穿越千年,天上人间。
  柳梦梅的饰演者俞玖琳扮相俊美、雅致、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他神采飞扬尽显书生性情,举手投足都带出浓浓的书卷芬芳。一种与生俱来的英气贯通周身,幽柔却不懦弱,儒相与风骨并驾齐驱,宛若惊鸿,又如兰草,怪不得这么具有杀伤力!
  一股强烈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狂扫传统戏曲奥古艰深、老成持重、陈腐而瘟闷的格调。取而代之的是年轻招展、青春荡漾、敏感而灵动。
  《牡丹亭》可谓千古绝唱,太守千金杜丽娘家教甚严,足不出户,偶入自家后花园,观满园春色,叹韶华易逝,春情难遣。绘春容,寻梦境,为爱而死,因情还魂,追寻梦中情郎。一往情深,不惜入冥府、返人间,终与柳梦梅永结连理。这个中国文学史最浪漫的爱情神话,此刻正在我眼前上演。
  男女主人公在舞台上轻启朱唇、缓挪莲步、微翘兰指、曼甩水袖、稍曳衣衫、渐开折扇,松而不垮的卓越身段划出动感弧度。这连绵不绝极其舞蹈化的动作如此水到渠成,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依。更有细嫩的呢喃、深长的运气、规整的吐字、婉转的行腔、悠扬的唱段、圆润的嗓音均体现出口中袅娜、纡徐绵眇的古曲声情,在空中骤然乍放。
  

姹紫嫣红《牡丹亭》(2)
另外花神的现代舞画龙点睛地穿梭入列;天幕上,灯光依照剧情打出缤纷多姿的绚丽效果;乐池里,不时飘出通俗化提琴协奏的动人旋律,渲染原来极“纯净”的念唱道白,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在现代化综合条件高规格布控之下,古老的昆曲温情地燃烧着直击心灵瞬间的艺术魅力。
  现在才明白看完原著后自己那份欲言又止的困惑,正如作者描述的发生于主角身上的思春、怀春、恋春、惜春、叹春、伤春情结,也潜伏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里,终于通过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获得了神奇的释放渠道。或尘封或忽略或麻痹的“青春意识”重新觉醒,我们又变得心门大开,小鹿乱撞。
  整台戏是美仑美奂的,美得非比寻常,美得无以复加。甚至演员服装的布料、造型款式、光泽质地、颜色亮度以及衣服上精心绣制的梅、兰、竹、菊、蜂、蝶、萤、虫,或者小装饰物,一把折扇、一面古镜、一段柳枝、一个香包、一幅字贴无不闪烁着非凡的点缀功效。舞台上任何唯美的意象元素刹那间囊括了人们失落多年却深埋骨子里的诗意人生,这诗意人生是一种享之不尽、颠扑不破的价值诉求,一种跨越历史、古今相通的审美情怀。
  青春版《牡丹亭》叫我无法不偏爱。更何况,我与东方莎士比亚——汤翁,同为临川府人,玉茗堂门生。
  

领略意境丰盈的多重叠加(1)
“五一”长假一大乐事就是每晚守候电视机前准时收看“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每届赛事过后,演员表演或许已经模糊、获得分数可能早就淡忘,但大赛标题前的赞助商冠名会长期留存在脑中。例如:大红鹰杯、盖中盖杯、步步高杯、隆力奇杯等等。一届接一届的名字叠加起来,叠出一杆市场“风向标”,风靡一时的畅销产品历史由此呈现。
  我爱唱歌,自认为唱得不错,十年前曾与长辈同台竞技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青歌赛”一直从五年级看到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时间段叠加起来,叠出一根审美索缆,看比赛就成了一种惯性,顺着这根索缆向下延续,永不停歇。
  时下,蛛丝般盘开网的各色选秀节目正方兴未艾,充斥其内的游戏格局、商业因子、炒作现象却如同“糖”一样将我们泡得软绵绵,城市人的意志因彻底的娱乐化而脱了钙。青歌赛未因时势而改,固守着技巧实力为第一要求,专业属性作最高标准的比赛模式。中央舞台属于选手,台下空间属于观众,旁边席位属于评委,这三者叠加起来,叠成了被电视同步传播的超级现场。这个现场结晶出的,分明是一粒粒“盐”。
  评委席由高到低,汇聚了全国著名的艺术家,最高层为“监审组”,更坐着德高望重的北斗级权威。其中一个白发苍苍、体态发福的老头面有佛相,时而正襟危坐、一派自然;时而紧锁双眉、若有所思;时而噘起嘴巴、言语欲发。他可不是陌生人,几乎每届大赛都要以各种方式出场:从综合素质评委到第二现场点评嘉宾到现在的监审组成员。
  这个人就是阎肃。
  大多数人都是从历届“青歌赛”认识他的,更深一步知道他是词作家、剧作家。众多红遍大江南北的好歌均出自他笔下,从中任意采撷一两首歌词朗读,旋律顷刻波涛泛起,从脑海汩汩而出。耳熟能详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太阳照,长城长……
  事情似乎并不简单,我手头有一份资料,阎肃不光是作家,更担任过无数大型活动策划、春节晚会撰稿、电视节目统筹、文艺团体编导等等。资料里似乎飘出一幅动画浮现在我眼前:他从书房案头的幽幽灯光走来,从曼妙歌曲的袅袅余韵走来,从经典歌词的熠熠文采走来,踏上鲜花铺就的星光大道,置身绚烂的综艺世界,搞创意、想办法、出点子、作指导。宏大场面上的调度,执行脚本中的注解,策划班子里的争辩,一切与舞台相关的大事小情竟把这个有点蹒跚的身影塑造成幕后一道亮丽景致,他清清嗓子、捋捋头发、挽起衣袖,智慧连同额头渗出的汗珠一道肆意流淌。
  众多身份叠加起来,叠出一副金刚盔甲,盔甲的每个鳞片都是有重量的,套在一个明显年迈的老兵身上,实在比较残忍,他难道不会被压得气喘吁吁吗?走神之际突然看到监审台上阎肃听完主持人一句溢美之词后对着电视诙谐地扮了个鬼脸,我疑虑马上消除了大半,他其实很开心,很轻松,很滋润。
  一个本应安度晚年、享受天伦的老者却长年奋战在演艺圈第一线,究竟驮载着哪般见识,何等情怀?又到底算什么样的人呢?
  答案付诸于“叠加”一词。身份也好,头衔也罢,都是一种表象的简易罗列,统统被阎肃不动声色全部收入囊中。与之相对应的恰是沉淀了几十载内功的深刻叠加、完满酝酿、强力整合。策划、撰稿、嘉宾、编导、艺术家、文职将军,他随便拒绝哪个“角色”都无法尽释拥有的生命能量。公众、媒体对他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也有此番心情、资历、胆略去体验这样的叠加,接受浮现在一桩桩具体任务外面的多重“名誉表彰”,相对那些假意伪饰的姿态、欲说还休的要求、半推半就的接受,他明显现实而坦荡。从这个意义上说,阎肃算得上实至名归。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领略意境丰盈的多重叠加(2)
我们每人都自然不自然地过着两种年龄重叠的生活。年轻人会因眼前的烦恼哀怨、叹息、苍老憔悴,老人也会为一件小事拍手、欢呼、孩子气十足。阎肃老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淋漓,总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性格同名字形成颇有意思的反照:阎肃一点都不严肃,却满身随意地一路播撒轻松,我更愿把这轻松看作一种用心经营后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他听到乐事会开怀大笑;受到称赞脸上泛起轻轻羞涩却分明是美滋滋的感觉;心生疑问,毫不掩饰地对外表达出诧异;观看节目,闭着眼摇头晃脑与表演者共同陶醉;对年轻人的话语系统一点不陌生,嘴里时不时蹦出:美媚、见光死、爽呆了等词汇;激动之处甚至夸张地动用肢体语言前来助阵,以多变的情态故意制造出一种“热闹”,尝试独特的“心理美容”,冲淡人们对他的年老意识,非但不倚老卖老,反而把久端不放的架子摔碎在地,将老气横秋替换为夕阳余辉,照得周遭暖洋洋、金灿灿。亲和力就是这样炼成的。
  无忧无虑、顽皮开心、保持惊奇、活泼多变。这一切孩子特征阎老全部具备,这便是文思才情永不枯竭的奥妙,正如他写的一首词《老年进行曲》:
  谁说我们年老,我们离老还早,阅罢沧海桑田,今日风光正好,踏遍青山识大道,一路霜雪经多少,人更豁达心更壮,胸中容得万顷涛。
  在阎老身上我见识了“老即是少”的大境界。
  记得郑板桥的一句“难得糊涂”,提醒人们用“糊涂了之”来削弱对事情的投入精力,享受方便。屈屈四个字即囊括了日常糊涂行为的规划哲学,堪称绝伦。阎肃老师则处处凸现着“难得随意”,往往一件事情摆在眼前,他似乎不经意地轻轻扫一眼,脑中其实已经提取完最关键部位的最精密信息。他深知无任何针对性的未雨绸缪肯定行不通,世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福祉,企图兼得的最大后果是在多条战线上都功败垂成,那么何不大处落墨,小处着手,把自己从繁文缛节的大框框里放逐出去,随意应变,见机行事?他对一个问题看似不紧不急不关切,其实早像孙悟空一样分出另一个身体跳到高空注视着它的详细演变过程。我去年做一期阎肃专访,打电话询问他本人的意见,想不到他出奇轻松地甩出一句:“随便,没关系,无所谓,你们弄吧,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起初我以为这个身经百战、见识广博的艺术家对普通的访谈节目早已见怪不怪、激情消退。就在当天接他的路上,他突然对我说:“小玮,我已经看到了访谈预告出现在新浪首页,我还特意下载你主持的节目看了看,小伙子不错啊!”天呐,原来阎老一直在暗中关注着我们,之前的只言片语其实是不想过多干扰我们的思路,给节目组以更大的空间和发挥余地,阎老太高明了!
  我突然领悟了他的“难得随意”是一种表象随意与深层审视的叠加,战略轻视同战术重视的叠加。阎老就是在这种叠加中一辈子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行万里路。套用他写的一首歌词: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如果没见过他长啥样,偶尔遇见阎肃,绝对认不出。混在一块,他与众多北京人无任何区别:一身朴素装束、一副憨态可拘的容颜、一个北京式的“招牌”笑相、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平实、开朗、热情、健谈、语速慢、反应快、话题多、心眼少、思维敏锐、谈天论地、洋洋得意、爱管闲事,活脱脱京城普普通通又极具特色的“北京大爷”。可他那些作品,大气、稳重、睿智,渊博的学识渗透在干净的文字里,精妙的思维闪现于平凡的章句间,立意不仅仅局限乡土环境,境界明显高过世俗生态,却又坚决不端精英架式,拒绝一切晦涩式的故作高深,底蕴深厚,通俗易懂,深得京味文化之精粹。这个“北京大爷”与“文化学者”两种人格特质相叠加的阎老,创作出一首首韵味浓郁的歌词,让我们明白了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单单矗立在宏大场景中,也常常闪现于街头闹市、胡同里弄、寻常巷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领略意境丰盈的多重叠加(3)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碧瓦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同阎肃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前些日子还到他家玩,刚进大院就见他拎着塑料袋下楼倒垃圾。他每天规律地生活着,有松有紧、有忙有闲、有张有弛。千万甭担心他身上各种层面、有形无形的叠加会制造一堆沉甸甸的重量。相反,每一对叠加物彼此亲密接触后,立刻发生人格领域的“化学反应”。一缕青烟,袅袅而起。
  

“爱好”刺激生命无穷动(1)
北京魏公村某小区一幢普通居民楼内,电梯依然上上下下,传统的步行楼梯却有了它久违的踩踏者。不同的是,上楼人每两步的时差明显较长。她身子有点蹒跚,步履有点趔趄,一手撑腰,另一手扶着栏杆,丈夫半开双臂围护着她身体,偶尔帮衬一把,却被她用手断然挡开,区区几十阶,对她却不啻十万八千里。我相信,如果楼梯有生命的话也一定不忍卒看,恨不得主动收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