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裁军:奥巴马主义美国大战略的信号
赵楚
本年2月4日,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发出主动信号,表示将重启美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他表达的新一轮美俄核裁军目标为:美俄各自裁减现有核弹头的80%,将各自的核弹头拥有数量裁减到1000枚的水平。其实远在去年7月15号,奥巴马已经在演说中公开提到美国将“以身作则”承担对于《核不扩散条约》的国际义务。俄罗斯有关当局已经对奥巴马的核裁军谈判倡议做出积极回应。西方有评论人士认为,奥巴马政府的此一重大外交主动将具有深远影响,并对全球核军控形势带来值得关注的正面作用。笔者认为,此举不仅在全球核军控和反扩散领域具有意义,同时也是奥巴马主义的美国大战略的一个清晰信号,会对大国关系及整个国际格局带来相当的冲击。
布什政府以“研制和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虚假理由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废止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并以反核扩散的名义对伊朗及朝鲜开展了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外交施压与军事威慑行动,并利用有关问题作为与印度、俄罗斯及中国等大国进行外交博弈的手段,总之,反核扩散在布什政府诚为其实施美国扩张性全球大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构成了布什主义的主要内容。然而,布什政府最大的政策失败亦深埋于此中:伊战的理由被证明为虚假,伊核与朝核问题,虽经过中国等大国的真诚努力,但进展有限,同时,美国也消耗了颇为可观的软硬实力,与此同时,全球反核扩散的努力却由于美国更加*裸的核讹诈政策陷于停顿,甚至倒退。人类所面临的核毁灭的危险丝毫无减少的征兆。
证诸《核不扩散条约》本身,核不扩散的基石实奠基于如下三点:首先是美俄为代表的核大国及拥核国家需承担起坚定、可靠、彻底的核裁军的义务,并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实施核威胁,其次是无核国家承担起不进行研制的义务,最后,拥核国家和国际社会应确保无核国家发展核能用于民用用途的畅通管道。这多重的义务互相支持,构成了国际核军控与不扩散的支柱。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全球战略完全忽视了美国作为头号核霸权国家的有关义务,研制新型号核武弹头,多次进行或威胁进行实战部署,撕毁有关条约,并对部分非法拥核国家实行双重标准,如此,国际核不扩散的努力遭到挫折是很符合逻辑的结果。
前引奥巴马的有关演说,到如今的实际倡议,都清晰地标志着美国将在核军控领域采取重大战略主动,这一方面是出于奥巴马总统本人及其团队的基本政策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政策精英及公众对布什政府支付的沉重战略代价表示不满。目前欧洲各国都对此一政策倡议表示支持和欢迎。这表明国际社会对奥巴马特色的美国大战略已有初步的认知,这些认知包括:美国将更注重多边的、国际规制的作用,而修正单边主义的全球战略;美国将更多承担起相关的国际义务,而不是破坏有关的国际条约和义务体系;美国将更注重软实力的准确运用,逐渐摆脱对军事等硬实力的过度依赖与偏好;最后,美国将更多从其力量的局限性而不是优势出发看到国际问题。如果这些认知逐步成为现实,则奥巴马总统无疑将在美国全球战略领域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核裁军谈判倡议可以被视为奥巴马主义美国大战略开始形成的一个微弱信号。
新热区,南海?(1)
即将到来的中美海上军事对抗
美国海军专家建议用空中力量封锁南海
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的发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战略几经调整,但三线岛链防御体系却愈发加强。与此同时,美国部分保守派人士也在为美国的亚太新战略摇旗呐喊,他们公然提出,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战略岛链”,威胁了美国的利益,应当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密的海上围堵。这是美国多来年不断炒作的所谓“*”的最新演绎。
中国的南海攻略
这是一份可以追溯到拉姆斯菲尔德掌管五角大楼时期的战略报告。
2006年6月,美国国防部未来战略导向办公室主任阿伦·汉密尔顿向拉姆斯菲尔德提交了一份内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沿着从中东到中国本土的海岸线建设海上基地。报告声称“中国正在沿着中东到南海的海上航线,与相关国家建立战略关系,这也显现了一种防御性和进攻性的战略布局,以保护中国的能源利益,同时也为中国更广泛的安全目标服务”。
《华盛顿时报》披露了这份题为《亚洲能源的未来》的报告。文章见报以后,立即在美国保守派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事务研究员劳伦斯·斯皮纳特公开宣称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雄心和外交政策可能会导致与美国发生冲突。他无视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再三阐明的“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以及维护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权力,宣称中国的外交政策包括有两个直接威胁美国利益的区域目标——第一,中国试图取代美国在东亚地区主导力量的位置;第二,中国一直在寻求收回自己的领土。而为了达到这两个区域目标,中国已经或正在与部分亚太国家建立战略关系,并且沿着从中东到中国海岸的海上航线,建立起一条由众多基地构成的“战略岛链”。
这条战略岛链的枢轴就在南海,在南中国海,中国军方正在扩大永兴岛和海南岛飞机跑道设施。除了扩大港口以支持大型水面战舰停靠之外,中国也开始加固空军基地的防御工事,并且延长岛上的飞行跑道,这样就能适合远程轰炸机的起降。劳伦斯在此还忍不住套用了一个由美国人发明并在冷战时期积极实施的理念——“永不沉没的航母”,他说中国正在南海的中央建造永不沉没的航母。中国还在迅速打造“蓝水”海军,发展先进的导弹技术,部署新型潜艇,布设隐蔽的水雷,从而阻止美国海军介入该地区。
劳伦斯认为,中国的“战略岛链”策略将会极大增强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实力,并对美国海上霸权发出挑战,遏制美国进入该地区,减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最终将迫使其他邻国加入所谓的“中国主导的政治同盟”。
中国海军的威胁
劳伦斯认为,中国已经抛弃了“近岸防御”的战略,转而采用“离岸防御”战略,这对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区域的美国海上强权发出了挑战。中国有系统的加速海军建设,将允许中国不仅可以保护其庞大的石油运输船队,威胁美国的战力投射能力,也会对其他能源消耗国的石油生命线产生威胁。
解放军海军并不是“纸老虎”。中国近年来将国防经费的相当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海军的发展建设上。中国已经将造船业作为今后五年计划中的优先发展项目,预期到2010年,中国的造船能力将超越日本和韩国。。 最好的txt下载网
新热区,南海?(2)
解放军海军购买了俄罗斯研制的先进的SS…N…22“晒斑”反舰巡航导弹,并加速了中国国产反舰巡航导弹的研制,发展和生产。由于装备有300公斤重的弹头,“晒斑”导弹能以最高马赫的超音速,贴着海面飞行。当该导弹接近目标时,将会作出基本的机动规避。这种导弹“令美国海军计划者陷入深深的忧虑中”,因为他们还不能够针对这些导弹,发展有效的反制措施,因为这种导弹在设计时,其主要目的就锁定在穿透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系统。
美国要做好战争准备
在对*进行了充分的渲染之后,作者的意图图穷匕现,他向美国政府“大声疾呼”——美国不能放弃对西太平洋…印度洋地区战略航道的控制权。美国要为此做好准备打一场“短时间”、“高强度”的战争准备。
劳伦斯认为,对美国而言,不受任何阻截就能通过南中国海,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不仅限于在该地区的冲突事件中,还事关波斯湾和中东局势。目前,世界已知的原油储量有64%集中在中东地区。将海上控制权拱手交给中国,将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决定性影响。中国甚至不用积极地阻止美军通过战略要点,只要延迟美军通过的时间,就已经会给美国带来重大的影响。例如,一个航母战斗群从日本横须贺港出发,开赴巴林,如果被迫要绕着澳大利亚航行,将多花15天。速度和反应能力上的损失,最终将是难以弥补的。
第二,中国的“战略岛链”将对美国的全球性经济利益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全球1/4的贸易都要经由马六甲海峡运输。如果中国成功地获得了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那时一半的世界商业船队将不得不寻求另外一条替代的航线。如果中国威胁关闭马六甲海峡,商业船只必须选择其它航线,那么商业航运的成本将提高近60%。劳伦斯甚至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将有能力威胁美国的亚洲盟国的经济,最显著的就是日本和韩国。两国都没有能对各自商业航运提供足够保护的舰队,而必须依赖美国的海上力量。中国的威胁将会通过控制海上航线来施加,并且将造成巨大的冲击,而这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讨价还价的资本。
空中力量封锁南海
劳伦斯认为,为了反击中国的“战略岛链”策略,美国应该利用空中力量。
原因之一是海上航线是中国经济的重心。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了其对海上航线的依赖程度。一份亚洲情报报告认为,“正像人们可以预测的那样,一个经济增长多发生在沿海地区的大国,基础设施受到约束,那么水路运输对中国来说非常的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还在不断提高……”。
美国可以挖掘、利用中国对海上航线的依赖这一战略薄弱点。中国政府的官员曾经公开承认:1。他们的经济依赖于进口石油;2。他们进口的石油中,80%以上必须穿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的海岸;3。这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战略薄弱点。中国方面将他们面临的困境称作“马六甲困局”。一旦美国空中力量封锁了马六甲海峡,也就等于封锁了南海。
劳伦斯认为,空中力量(主要是美国空军)还可以用于直接打击中国海上力量。中国的海军和商业船队面对空中打击还是非常脆弱的,特别是随着与中国海岸的距离越远,这种脆弱就越明显。有限的防空力量使中国的水面舰艇部队在美国空军的攻击面前变得非常脆弱,中国的海军航空部队和陆军航空部队都缺乏足够的作战半径来支持解放军海军的行动。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热区,南海?(3)
美国如果将过多的注意力投到海军身上,则会使在海上通信航线方面的注意力下降,保护、控制海上航线的空间也缩小了。马六甲海峡是一个决定性的世界航运控制点。无论谁控制了通向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就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最直接的航线。
作者认为,美国空军可以演练控制这个天然的航道,执行一种开放式海上封锁。美国前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哈夫利认为,“亚太地区通常被视作海军行动中的主要威胁地带,但这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这片辽阔的区域长久以来,而且今后仍将是海基、陆基航空部队可以有所作为的地区。”
在前沿存在和快速部署方面,陆基空军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因为它能够迅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机动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大卫·默特斯博士曾经担任高级空军太空研究学校的教授,他认为“陆基空军力量能够决定其本身的位置,能比其他形式的军事部队更迅速地出现在遥远的地区;而且有能力在几小时之内,在任何一个地点起飞、降落。”例如,1998年11月,6架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和6架B…52战略轰炸机从位于美国本土的基地起飞,被部署到亚洲的西南部,这是美国“反击伊拉克挑衅联合国决议”策略中的一部分。在穿越10个时区,横跨8000英里之后,这些飞机已经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海上围堵
本文作者认为,为了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美国还必须在海上围堵中国。他显然赞同罗伯特·卡普兰在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题为《我们将如何与中国战斗》的文章中所提出的观点。卡普兰预测了一场发生在未来的冲突,背景是中国海军逐渐强大,并寻求在海上投射力量和控制该地区海上航线。卡普兰警告称:“就像历史告诉我们的一样,当一些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都在追逐合法利益的时候,冲突很有可能爆发,而结果很有可能定义21世纪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