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次免职的真正原因,周勃心知肚明,无奈之下只好交还相印回到了他的封国,曾经显赫一时的政治生涯从此便宣告结束了。
为了节省朝廷的开支,也为了朝廷的高效廉洁,灌婴被擢升为丞相后,刘恒决定今后不再设太尉官,各路兵马直接归丞相府节制。
后来景帝刘启又一度恢复了太尉之职,时任太尉的为周勃之子周亚夫,周亚夫升迁为丞相以后,刘启也不再设太尉了。武帝刘彻时期太尉被改换了名称,叫做“大司马”,首任大司马为大将军卫青。
话说周勃回到封国后(周勃被封为绛侯,其封地在今山西省绛县,当时属民约两万多户),一时间很难适应乡间的清冷,整日里无事可做的他索性借酒浇愁,常常喝的酩酊大醉。
一天,河东守尉带兵出巡路过绛地,恰巧这时周勃又喝多了,闻听远处来了一支人马,他立即命家丁持兵器站列路旁,他自己则更是披甲执戟的全副武装起来,威风凛凛地站在道路中间。
守尉知道这位绛侯的来历,哪敢招惹于他?只好带兵绕道而去。
事后,有人上书状告周勃欲反,状子里自然少不了添油加醋的描写。事关重大,廷尉拿到状子后不敢擅自开庭,即刻汇报给了刘恒。
刘恒看了状子以后对廷尉说道,“认真调查,依法办案。”
有了皇上的指示,廷尉的心里就有了底,他派人把周勃从绛县传到了京城。
周勃万万没想到他那酒后逞强的一闹,居然把自己闹进了京城的监狱。进了监狱以后在狱吏的恐吓下他终于害怕了,情急之中,他不得不拿出重金来贿赂这些狱吏,狱吏们得到了好处,便有人开始为他出谋划策了。
这天,周勃刚过完堂回到监舍,有个狱吏悄悄对他说道,“绛侯为何不走公主这条路呢?”
公主刘媛,刘恒次女,慎妃所生,刘媛与周勃长子周胜订有婚约。
一提起公主,正在长吁短叹的周勃顿时醒悟了过来,他即刻命家人贽厚礼去了轵侯薄昭的府邸。
此时薄昭早已知道了这件事,他微笑着对周勃的家人说道,“你回去告诉老丞相,老夫正在为他张罗此事,叫他且莫担惊受怕,务必放宽心,不会有事的。”
当天,薄昭便走进了薄太后居住的长乐宫。
刘恒退朝后又和往常一样来给母亲薄太后请安,刘恒发现今天太后的神态气色和以往大不相同,因而刘恒赶紧问道,“母亲,你身体不舒服吗?”
薄太后看了看刘恒,慢慢地说道,“哀家身体很好,只是哀家现在有一事不明倒要请教当今皇上。”
“母亲休要取笑,孩儿不敢。请问母亲有何吩咐?”刘恒小声问道。
薄太后突然提高了嗓音非常生气地质问起了刘恒:“我问你,当年周勃手持皇帝玉玺,统领南北禁军,那时不反,现居一小小的绛县却要反?世上有这样的道理吗?”
刘恒赶紧解释道,“太后息怒,周勃的案子现已查明,说他谋反确实有些牵强,但他威胁州郡官兵,妨碍人家执行公务倒是一件不争的事实。”
“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置他呢?”太后冷冷地问道。
“把他从绛县传到京城,过了几次堂,这就算是给他一个教训了,孩儿打算明天就释放了他。”刘恒回答道。
“他年岁大了,那阴冷潮湿的监狱岂是他能久呆的地方,既然已经打算释放,不如现在就放了他算了。”太后的口气柔和了许多。
“是,孩儿这就传旨释放周勃。”刘恒微笑道。
廷尉接到圣旨,周勃很快就获得了自由,他走出监狱后感慨地说了一句,“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周勃回到封地以后就再也没有喝醉过了,安安稳稳地渡过了他的晚年,前元十一年(公元前一百六十九年)周勃辞世,被谥为武侯。他的长子周胜承袭绛侯。
周胜是个不争气的纨绔子弟,人品欠佳,口碑也比较差。周勃在世时他还能有所收敛,自从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后在绛县就成了天王老子,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直把个绛国搞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周胜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公主因而悔婚,刘恒尊从公主的意愿,退掉了这门不称心的婚事。
做不成皇亲国戚,周胜遂自暴自弃,整日里与一些市井无赖斯混在一起,终于闹出了一起人命案子,得到了一个极刑的惩罚。同时,上辈子流血卖命为他们老周家挣下的封国也被除去了。
一年后,刘恒念在周勃乃开国元勋的份上,决定赐还给他的后人一个爵位。刘恒让大臣们从周勃的其他几个儿子中挑选一个贤者,众人推荐了周亚夫。
周亚夫乃周勃次子,时任河内郡守。
郡守,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河内郡(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辖民二十四万多户,人口逾百万。
周亚夫果敢刚毅,文武双全。河内郡在他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庶民百姓安居乐业。
由于周亚夫的兄长周胜在绛县的口碑不佳,故而刘恒没有再把绛县封给周亚夫,而是另外选了一个地方——条县,刘恒把条县封给了周亚夫,因此周亚夫的爵位就是条侯了(汉时的条县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南附近)。
话说刘章、刘兴居也回到了各自的封国,只可惜刘章的命太薄,他在城阳王的宝座上坐了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就在城阳王刘章晏驾的同时,京城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原左丞相辟阳侯审食其被淮南王刘长击杀了。
刘长,高帝幼子。高帝十一年,八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不久,年仅三岁的刘长也被封了王,是为淮南王。
刘长自幼命运坎坷,其母赵氏原是赵王张敖府中的一个奴婢。张敖的父亲张耳颇有韬略,张耳曾在陈胜吴广的帐下做过幕僚,后张耳追随刘邦征战天下,这期间刘邦还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许配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由此足见张耳其人的能力和价值,战后,张耳被册封为赵王。
张耳去世后张敖继续承袭赵王。张敖或许其貌不扬,或许猥琐窝囊,总之,刘邦对自己的这个女婿是非常不喜欢的。
高帝七年,刘邦巡视赵国。对于岳父大人的到来,女婿张敖自然是百般应承,万般讨好。遗憾的是,一桌桌的美酒佳肴,一箱箱的金玉珠宝,就是换不来老岳父的笑脸。刘邦对张敖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左一顿羞辱,右一顿漫骂,丝毫也不考虑他女婿作为一个国王所应有的威望和尊严。直到女婿给他献上了一位美女,刘邦的无名怒火才平息了下来。
这位美女就是赵氏,赵氏这时候是在张敖的府中做婢女。
对于刘邦的这种羞辱漫骂,虽然忍耐性极强的张敖全都接受了下来,但他府中的那些左右们却接受不了这种侮辱。老臣贯高、赵午等人皆张耳旧属,他们与张敖的感情亲同父子,刘邦羞辱张敖,就和羞辱他们一样,因而他们秘密地相聚在了一起,“我王待皇上如此谦恭,皇上待我王却如此之无礼,岂闻士可杀,不可辱乎?老国王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岂能眼睁睁地看到故王之子受如此之辱。”“皇上不仁,也休怪我等不义。”贯高等人越说越气,因此他们秘密商定,背着张敖暗杀刘邦。
刘邦自从得了赵氏女之后,日夜寻欢作乐,再也不肯踏出寝室半步。说来也怪,三天后他突然决定回京城,而且说走就走,同张敖连个招呼也不打,天刚放亮他就撇下了那位还在睡梦中的赵氏女,带着他的随驾人马离开了赵国。
贯高等人虽密谋了良久,但终因未找到合适的机会,他们的那个暗杀计划也随着刘邦的离开而自动取消了。
谁知这位赵氏女侍奉刘邦没几天,就幸运地怀上了孕。张敖知道后不敢怠慢,立刻把赵氏女安排到了别宫居住,并准备派人进京上报喜讯。
进京的使者还未动身,京城里的大队人马却涌进了赵国的王府。他们不是来接赵氏女的,而是来抓张敖的。
原来是贯高等人行事不慎,走漏了消息,被仇家得知后秘密地上报了朝廷,这才惊动了京城里的兵马。
张敖及赵国官员被抓进京城,其家眷以及府中所有奴仆被就地关押,身怀六甲的赵氏女也未能幸免,也同样进了大牢。赵氏女有个哥哥叫赵兼,赵兼同辟阳侯审食其有些相熟。见到妹妹被关,赵兼赶紧进京联系审食其,把他妹妹怀孕的情况告诉了审食其,请其奏明皇上。但是,审食其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上奏刘邦,而是告诉了太后吕雉。后宫中已经有个戚姬把吕雉搞的心烦意乱、不得安生了,她哪能允许再来一个赵姬啊?她训斥了审食其一顿,怨他多管闲事。审食其得到吕雉的训斥后就不敢再去理会赵兼了,当赵兼再次找他询问上奏的结果时,他就闭门不接见了。
张敖一案审了将近一年才水落石出,贯高等人被判了“诛三族”。张敖虽与此事无关,但由于其对属下约束不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他的爵位由王变成了侯,是为宣平侯。当然了,若不是鲁元公主的缘故,张敖的事就很难说了。
张敖被释放以后,自然要进宫谢恩。等见到刘邦之时,他突然想起了赵氏女。刘邦得知这一喜讯,立即派人去了赵国。
张敖自从被抓到京城之后,整日里提心吊胆,深恐性命不保,因而早已把赵氏女忘得一干二净,现在危险过去了,他也想起了赵氏女。不过,等他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赵氏女此时已做了孤魂野鬼。
这位赵氏女由于怀上了龙种,尽管被关进了监狱,心里面还依然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她在狱中日夜盼望着兄长能从京城里带来好消息,兄长回来了,什么消息也没有,只是让她耐心的等待,一直等到孩子都生下来了,还是没有任何的消息。天性刚烈的赵氏女至此突然有了一种被玩弄遗弃的感觉,长期阴冷昏暗的监狱生活,使得她身心疲惫,她终于绝望了。孩子生下后的第三天,她托狱卒把孩子交给了哥哥,然后就撞墙自尽了。一个月之后,刘邦派的人也来了。
赵氏的遗孤被抱进了皇宫,刘邦看到这个虎头虎脑的大胖小子长得很象自己,非常高兴,他把孩子交给了吕雉,委托其抚养。吕雉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又凭空赚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自然也满心欢喜。
这个孩子就是刘长。
刘长生性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最会讨好吕雉,自然得到了吕雉的喜爱。在吕雉当政期间很多王子都遭到了她的迫害,而刘长却安然无恙地在皇宫里度过了他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十二岁时,刘长就国。
等到刘恒即位时,刘邦的八个儿子不是被害就是病亡,现在就剩下他和刘长了。当年小兄弟俩都在皇宫时,刘恒七八岁早已到了记事的年龄,虽然他当时与刘长见面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他对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弟还是有印象的,后来他知道了刘长的身世,对刘长更多了几分的同情和怜悯。
前元三年(公元前一百七十七年),刘长从封国来京城谒见刘恒,刘恒看到当年那个聪明伶俐的小弟弟现已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心里面十分的高兴。做为兄长,为了使这位小弟能在京城里开开心心地过一段日子,他专门抽出了时间陪刘长到处游玩,二人出则同乘一辆车驾,入则同坐一席饮酒。可是谁曾想刘恒的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倒使得刘长渐渐地放肆了起来。他常常当着众人的面给刘恒叫“大哥”,对这种没有君臣之别的大胆称谓刘恒也不以为然。
刘长其人不仅身材高大魁梧,而且也极有心计。对自己生母的遭遇他一直耿耿于坏,他恨透了审食其,此次进京他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寻仇而来。
来到京城后没几天,他便带着几个随从前去“拜见”辟阳侯审食其。年事已高的审食其此时已闲居在家,对于淮南王的贸然到来,审食其虽觉得有些蹊跷,但他还是没有往坏处想,他命人把刘长请进了客厅。
刘长一见到审食其即刻就从袖中掏出铁椎,大喊道,“本王今日要与母亲报仇!”话音未落,铁椎已砸到了审食其的头上,已逾古稀之年的审食其哪里能经得住刘长的这一击,可怜的他还未来得及“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刘长见此仍不放心,又命随从往审食其的身上扎了几刀,然后才扬长而去。
从审食其的府上走出来之后,刘长又有些心虚,审食其毕竟还是有爵位的人,岂能说杀就杀?事已至此,只有去请求当今皇上的饶恕了。于是,刘长立刻奔至未央宫中,他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