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水东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将军,在下唐突而来并非为了喝酒,请上将军摒退左右,在下有话要与上将军说。”郦寄坐下后小声说道。

  看到郦寄一副神色庄重的样子不象是来消遣的,吕禄轻轻地推开了怀中的美人,并指着堂下的舞妓们说道:“你等先行退下。”

  等到大厅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吕禄微笑道:“郦兄有何指教,请讲。”

  “上将军,你可知颍阴侯灌婴为何在接近齐国边境时按兵不动了吗?”郦寄小声问道。

  “灌婴老匹夫,他是想与刘襄这个反贼联合,意欲对朝廷发难啊。”吕禄瞪着眼睛说道。

  “非也,上将军错怪颍阴侯的一片好意了。”郦寄笑道。

  “此话怎讲?”吕禄急忙问道。

  “上将军听在下慢慢道来。”郦寄的身子往前凑了凑,“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都是出自大臣之议。而且此事已布告诸侯,诸侯们也都认为很合适,谁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啊。”

  吕禄得意地点着头。

  “现今,太后驾崩,皇帝年少,朝野正处在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阁下与梁王在这个时候理应回到自己的藩国去,以避开天下人的猜疑,而不应该在这儿把持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为大臣诸侯们所议论啊。说实话,刘襄出兵其实就是你们自己给他的借口啊。而颍阴侯灌将军顾全大局,他即不愿与刘襄联合,又不愿与刘襄开战,而且又想保全上将军和相国的面子,他现在的处境确实是很难啊。”郦寄看到吕禄的心思已经被自己说得有点活动了,他赶紧趁热打铁,“上将军,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把军政大权交还给太尉和丞相,与大臣盟誓,解除大家对上将军和相国的猜疑,这样,大臣得安,齐兵必罢,阁下与梁王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藩国去享福了。”

  郦寄的一番话说的吕禄脸也白了,酒也醒了。“不是郦兄所言,我尚蒙在鼓里,我这就去与相国商量。”

  吕禄找到了吕产,把郦寄的话又给吕产重复了一边。吕产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找来了吕家的几位老人一同议论了半天,结果大家的意见还不统一。吕产、吕禄最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第二天一早,郦寄又来找吕禄,吕禄邀请他一同出去狩猎。在路上,吕禄告诉郦寄,“郦兄昨天的一番肺腑之言,虽使我茅塞顿开,但我们几位本家尚有一些疑虑,我一时也难以说服他们,看来此事也只好再说再议了。”

  黄昏时分,他们满载着猎物回到了京城,路过临光侯吕媭府邸时,吕禄有心孝敬一下姑姑,他命几个军汉抬着一些猎物随他一同走进了大门。

  吕媭乃吕雉胞妹,丈夫舞阳侯樊哙时已病逝。

  吕禄刚走进庭院,迎面就看见吕媭怒气冲冲的站在地当中,他还没来得及上前请安,他老姑的痛骂就已经开始了。

  “猪狗不如的东西,我们吕家怎么会生出你们这样的一群畜生啊?”

  吕禄不知老姑为何发这么大的火,吓得赶紧跪了下来。

  “畜生,你身为上将军,不在军营里坚守你的岗位,却跑到野外游山玩水,你的小命什么时候丢了你都不会知道。我听说你这个小畜生还想把军权让出去,你简直真是愚蠢透顶了,我们吕家早晚都要葬送在你们这几个小畜生的手里。”吕媭越骂气越大,盛怒之下,她开始了摔打东西。最后,她把家中的金银珠宝悉数都扔到了地上,她边扔边哭道,“这些已是别人的东西了,我为什么要为别人守着?为什么要为别人守着?”

  平阳侯曹窋乃开国元勋曹参之子,时为代理御史大夫。

  这天,曹窋正在相府中与吕产议事,被吕产秘密派到齐国了解情况的郎中令贾寿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

  贾寿一看见吕产开口就说道,“相国早不回国,现在看来相国就是想回也不能回去了。”

  吕产听贾寿如此说立刻紧张了起来,“快,快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他的嗓音明显的在颤抖。

  贾寿便把他从齐国了解来的有关刘襄与灌婴联合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吕产,吕产听得脸都吓白了。

  “事已至此,相国须早做打算,下官以为相国住在相府中已不安全了。”看到吕产那紧张的样子,贾寿小声地提醒着他。

  “对,你说的对,我先去安排安排,马上就入宫去。”吕产慌慌张张地站起来说道。

  吕产刚一出门,曹窋立即骑上快马跑到了太尉府。

  太尉周勃得知这一情况后一面再请曹窋火速转告丞相陈平,一面紧急召来了襄平侯纪通等人,纪通掌管着符节,时为符节令。

  与纪通一起被召来的还有典客刘揭和郦寄。太尉给他二人如此这般地布置了一番,他二人便先行进入了北军。

  吕禄自从上次被吕媭臭骂了一顿以后,就一直老老实实地待在军营里应付着军务,再也不敢到处乱跑了。当刘揭和郦寄进来的时候,他正站在将台上看着演武场里的士兵们操练。

  郦寄走上将台后大声说道:“皇上有口谕,命太尉守北军,请上将军把将印交与太尉,速速回归藩国。”看到吕禄那不知所措的样子,郦寄随即改用比较柔和的口气继续说道,“上将军,太尉和符节令纪通随后就到,快去准备准备吧。”

  吕禄视郦寄为莫逆,对于郦寄的话他是断然不会怀疑的。

  说话间,周勃和纪通也来到了将台上,纪通手持符节大声说道,“请赵王速速交出将印,老臣还得立即赶回去交差。”

  仓促之间,吕禄已来不及思考了,他马上命令手下取来了将印。

  将印一到,典客刘揭立即接了过来,纪通随又大声说道,“请赵王即刻离开军营。”

  郦寄微笑着走到吕禄身边,柔声说道,“赵王,我陪你离开军营。”

  等到吕禄走出了军营,老太尉周勃才精神抖擞地站在了将台中央,台下的将士们早已列队整齐地等待着他发布军令,这些将士中有很多是他的老部下,他们曾跟随着周勃出生入死、浴血疆场。

  “将士们听着,你们若是拥护吕氏,就把你们的右臂袒露出来,若是拥护刘氏,就请你们把左臂袒露出来。”周勃声若洪钟地大声宣布道。

  转眼间,台下的将士们都清一色地袒露出了左臂。

第二回  众大臣选择新帝  汉王朝拥立刘恒
曹窋又马不停蹄地跑到了丞相府。

  陈平此时正在同朱虚侯刘章议事,听到老太尉已开始了行动,他立刻命刘章前去辅佐太尉。

  刘章乃齐哀王刘襄之胞弟,二十余岁,武孔有力,英勇过人。

  刘章娶妻乃吕禄之女,夫妻间的恩爱和睦博得了吕雉的好感,因而吕雉也就对他关照有加。有一次,吕雉大宴宾客,刘章被任命为监酒吏,他便借机向吕雉请示:“太后既命为臣监酒,为臣自当尽心竭力,请太后允许为臣按军法监酒。”         

  太后欣然允诺。  

  席间吕家子弟居多,他们仗着太后的势力,根本就没把刘章这个监酒官放在眼里,而争强好胜的刘章也偏偏盯住了这群目空一切的新贵。

  酒至半酣,一位吕氏子弟不胜酒力,偷偷地留出了宴会。他刚走出大门,就被早已盯着他的刘章逮了个正着。

  “你莫非想逃席?”刘章大声喝问道。

  “逃席便怎样?”这位的声音比刘章的还大。

  “敢逃席的人就这样!”刘章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响,这位的脑袋就应声掉到了地上。

  刘章又从容地返回了大厅,“启禀太后,时才有一位逃席的,为臣按军法把他当逃兵斩首了。”

  刘章的行动使得满宴会上的人都大惊失色,太后却好象没听见似的一边继续喝着酒,一边照常同身边的人谈笑风声。

  从这儿以后,刘章的威名就在朝野中传开了。

  刘章飞也似地赶到了北军军营。

  周勃立刻拨给他一千兵勇,命他火速入宫。周勃吩咐刘章:“你带兵入宫名为保护皇上,实为对付吕产,他手里还有南军,你要见机行事,若能除掉他,则大功告成也。”

  刘章便带领着他那一千人马急匆匆地往皇宫赶去,他们刚冲进未央宫的大门,刘章一眼就看到了吕产如丧家犬般的在大殿前的廷院当中不停地徘徊着。

  吕产为何没有进入大殿内呢?

  原来,陈平派走了刘章以后,转身又对曹窋吩咐道,“平阳侯,现在还得再劳动一下你的大驾,你须立刻赶到宫中,密切监视吕产的一举一动,凡有异常,即刻传出消息。”

  曹窋后发先至,他赶到宫中的时候,吕产还未曾来到,曹窋便抓住了这个时机,他大声命令宫中衙尉,“皇上口谕,勿令梁王吕产进殿。”

  吕产从郎中令贾寿口中得知灌婴与刘襄联合的确切消息后,惶恐中他先跑到了后院,给他的几个大小老婆和管家师爷们唠唠叨叨地吩咐了好一会,这才带着他的几个随从急急忙忙地往皇宫跑去。他进皇宫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挟持小皇上对诸侯们发号施令,可当他跑到大殿门口时,却被宫中的守卫挡了他的驾,不准他进入大殿。

  吕产在大殿门前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刘章的人马恰巧赶了过来。

  “他欲对皇上不利,抓住他!”刘章指着吕产对手下士兵大声喊道。

  吕产进不了大殿,心中已隐隐感到不妙,又猛然间看到这么多的兵马冲进宫来,再闻听有抓他的声音,往日的威风刹那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象兔子一样拼命地往皇宫的深处逃去了。

  “抓住他!抓住他!”士兵们的喊声惊天动地。

  吕产带的那几个随从也有不怕死的,但他们怎能敌得住上千人的冲击,霎时间,这几个随从便被士兵们剁成了肉泥。紧接着,众人开始寻找吕产,这么多人找寻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不多时,吕产就被几个士兵从一个茅厕中揪了出来。当他被带到刘章面前时,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相国大人此时早已是浑身颤栗、面如死灰了。

  做事讲究干脆利索的朱虚侯二话不说,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南军也因此到了周勃等人的手里。

  周勃和陈平得知刘章除掉了吕产,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周勃对陈平说道,“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

  “然则尚有吕禄、吕媭诸人,请太尉尽快除之。”陈平提醒道。

  “丞相勿忧,南军、北军皆已在我等手中,此时的吕家已是砧板上的肉了。”周勃从容说道。

  周勃说完即刻谴派人马分头扑杀吕氏党羽,吕家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尽数被杀,包括吕禄、吕通、吕媭、吕更始等在内的数百口人无一幸免。这其中还有不少因姓吕而发迹的人,他们本来和这门权势炎人的吕家毫无关系,只因利益驱使,他们想方设法地和吕家攀上了亲,谁料想现在却又因姓吕反而把性命给搭上了。

  吕祸已除,刘襄自然罢兵,灌婴也因此班师回京。

  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以陈平、周勃为首的一些老臣聚集在一起秘商了起来。

  有人说,当今这个少帝并非刘家血脉,乃吕氏遗留之野种,应废之。我等应从刘氏子弟中选其最贤者而立之。

  众人然其言。

  有人说,齐悼惠王乃高帝之长子,齐哀王乃悼惠王之长子,以此类推,齐哀王刘襄乃高帝之长孙,理应立之。

  此言一出,大多老臣均摇头反对。

  反对者说道:“吕氏以外家恶而几乎危宗庙、乱社稷。今齐哀王母舅驷钧乃出名之恶人,若立齐哀王,势必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吕氏’,这无疑于乃重蹈历史覆辙啊。”

  又有人提议立淮南王刘长,这些老臣们大多数还是不同意,其理由一是淮南王年纪尚轻,不够成熟。二是母家的口碑也不好。

  这时候,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代王刘恒。

  这个方说,代王刘恒忠孝仁义,清廉恬淡,博文达理,宽厚待人,其贤名早已传遍天下。

  那个接着又说,代王刘恒不仅有贤名,而且还有极为丰富的治国从政的经验。况且,现今高帝之子中刘恒乃年龄最长者,其母家薄氏也是一门贤良。

  老臣们议到此时###得再也没有比代王刘恒更合适的了。拥立刘恒,众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他们便秘密谴派使者去了代国。

  代国(在今山西东北部、河北西北部以及靠近内蒙的一带),国都晋阳(今山西太原附近)。代国地处大汉北部边疆,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还经常遭受异族侵凌骚扰,战乱不断。真可谓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高帝十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